劉明仿
河南信陽市中心醫(yī)院 信陽 464000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護理體會
劉明仿
河南信陽市中心醫(yī)院 信陽 464000
目的 總結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護理的體會。方法 對38例(42眼)實施青光眼手術患者術后給予病情觀察、用藥指導、出院教育等綜合護理方法。結果 本組38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淺前房3眼,經相應的處理后好轉,未發(fā)生前房積血及虹膜粘連等其他并發(fā)癥。出院時患者疼痛均明顯緩解或消失,眼壓恢復正常,視力恢復滿意。結論 青光眼手術后的護理是保證手術效果、避免病情反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青光眼;小梁切除術;術后護理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因房角閉塞,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壓急劇升高所產生的一系列病理改變,是眼科常見的急癥之一。應及時采取降眼壓及根據病情實施小梁切除術或虹膜周邊切除術等方法有效控制癥狀,以避免出現(xiàn)進一步的眼繼發(fā)性損害,并促使視力恢復。2012-10—2016-03間,我們對在本院接受青光眼手術治療的38例(42眼)患者術后做好綜合護理措施,獲得較好護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8例(42眼)患者中,男16例(17眼)、女22例(25眼);年齡39~69歲,平均53.9歲。其中單眼34例,雙眼4例。術前均應用藥物能控制眼壓在接近正常范圍內,均根據病情分別或聯(lián)合實施小梁切除術、虹膜周邊切除術、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等治療。
1.2 術后護理方法 (1)基礎護理。注意觀察患者的面色、脈搏、呼吸、血壓變化,及頭痛、眼痛、畏光、流淚等癥狀有無改善?;佳郯瑖诨颊吲P床休息1~2 d,其中小梁切除術患者術后取半坐臥位或側臥位[1]。減少活動,避免頭部過多或劇烈活動牽拉傷口,導致前房出血,脈絡膜滲漏或出血而影響愈合。囑患者或家屬不可隨意松解加壓繃帶或用力揉眼,避免碰撞術眼。定期測眼壓,遵醫(yī)囑眼球按摩,促進引流。保持眼部清潔,預防感染。做好床一側設置護欄等防護措施,并囑患者及家屬日常起居行動保持平穩(wěn)緩慢,避免發(fā)生意外摔傷。術后半流質飲食,1~2 d后改普食,適當攝入富含維生素、高纖維等食物,保持大便通暢。(2)用藥護理。術后密切注意患者術眼有無滲出,并及時換藥。遵醫(yī)囑應用抗生素眼藥水清洗術眼。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使用眼藥水的方法。如患者同時應用2種以上眼藥水,須間隔5~10 min。(3)并發(fā)癥的觀察和護理。①疼痛:術后24 h傷口疼痛屬正?,F(xiàn)象,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和安撫工作。可通過交談、局部按摩等緩解疼痛或分散對疼痛的注意力。遵醫(yī)囑應用雙氯芬栓鈉0.1 g口服緩解疼痛,如用藥后疼痛緩解不明顯,應警惕眼壓升高和前房積血等可能,及時通知醫(yī)師處理。②淺前房:密切觀察眼壓及前房情況,用非接觸式眼壓計測眼壓1~2次/d,對于伴有低眼壓的Ⅰ度淺前房,囑臥床休息,可加強病情觀察,不需特殊護理。對于伴有低眼壓的Ⅱ度淺前房或伴高眼壓的Ⅲ度淺前房,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并遵醫(yī)囑采取藥物保守治療(予散瞳、抗炎、脫水,眼部加壓包扎)或手術干預。③虹膜炎:遵醫(yī)囑給予術眼1%阿托品擴瞳,局部應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以防止虹膜粘連。(4)出院教育。囑患者注意勞逸結合,合理膳食,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長時間看書、看電視及長時間低頭活動。室內光線亮度適宜,避免亮暗過度。堅持按摩眼球繼續(xù)遵醫(yī)囑用藥并掌握正確用藥的方法[2]。定期到門診復查,觀察濾過壓狀態(tài)、視功能及眼壓變化。如果出現(xiàn)看燈光有彩虹圈或眼痛、眼脹等不適,須隨時復診。
本組38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淺前房3眼,均經相應處理后好轉。未發(fā)生前房積血及虹膜粘連等其他并發(fā)癥。出院時患者疼痛均明顯緩解或消失,眼壓恢復正常,視力恢復滿意。
急性閉角型青光眼是我國最常見的青光眼類型和主要的致盲疾病。術后護理不當極易造成手術失敗及視功能受損[3],全面周到的護理是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關鍵之一。我們在對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術后患者做好基礎護理的同時,積極實施用藥護理、并發(fā)癥的觀察和預防及健康宣教等干預措施,有效減少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了手術效果,效果理想。
[1] 張曉芳.原發(fā)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80例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5):80-81.
[2] 張玉紅.護理干預對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12):3420-3422.
[3] 鐘凌,李樺,楊敏,等.兩種手術方式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對比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9,27(5):523-525.
(收稿 2017-02-20)
R473.77
B
1077-8991(2017)05-0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