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 王永燕
和風細雨潤心田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評價初探
江蘇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 王永燕
課堂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很多教師的評價語言、形式、方法等都比較單一。本文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為例,就評價的語言、評價的時機、評價的方式這幾個方面談?wù)勅绾芜M行恰到好處的評價,讓精妙的評價如和風細雨,滋潤學生的心田。
評價 語言 時機 方式
課堂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信息的反饋、教學過程的調(diào)控等都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其語言、形式、方法等都比較單一,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對老師的評價就會麻木不仁,課堂教學就猶如一潭死水,毫無生機??梢哉f,好的評價猶如一縷春風、一絲細雨,滲入學生的心田,幫助學生打開心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那么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恰到好處的評價呢?這里結(jié)合平時的實踐,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用“你真棒!”“你真聰明!”“你讀得真好!”這些沒有絲毫針對性、指導性、文學性的語言進行評價。教師的評價語應(yīng)該能夠經(jīng)得起推敲,能夠和課文內(nèi)容密切聯(lián)系起來,或者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能夠起到總結(jié)、提升的作用。
1.結(jié)合課文式評價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評價,既不會脫離文本的情境,而且還會使學生充滿新鮮感,激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的欲望和需要。如:在教學《大海睡了》一課時,學生一開始讀“風兒不鬧了,浪兒不笑了,大海睡覺了”時,直著嗓子大聲地讀。我只是輕輕地說了一句“噓!小聲一點,別把大海吵醒了!”學生發(fā)出了會心的微笑,在笑聲中,他們知道了這里要讀得輕一點兒。再如:《蘑菇該獎給誰》一課講了敢于和高手比賽,才能進步快的道理,于是我抓住“高手”一詞,在學生朗讀、書寫時,以“朗讀高手、寫字高手”來評價學生,學生不僅在實踐中加深了對“高手”的理解,而且學習的熱情高漲,紛紛努力向這兩個“高手”學習。
2.點撥式評價
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有些知識掌握得不夠到位或者發(fā)生偏差,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機智引導,適時點化,幫助學生撥開云霧見青天,使課堂走向縱深。如:教學《鮮花和星星》前,我們鉆研教材,覺得這首詩有幾層含義:一是說鮮花多、星星多,這是淺層次的東西,在教學時抓住關(guān)鍵詞“滿地、比……還”就可以體會出來;還有一層更深的含義,就是大自然的美好及人因為與自然的和諧而產(chǎn)生的快樂之情。這一層是最難體會的,但是也不能將它強加于學生。于是,我們在評價語上下功夫:“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滿地的鮮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數(shù)也數(shù)不清,真多呀!”“你看,地上到處都是鮮花,數(shù)不勝數(shù),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多”(在“真”“還”下面畫點),再讀一讀這一行。“瞧呀!地上到處開滿了鮮花,一朵挨著一朵,五顏六色,色色俱全!一陣風吹過,花兒微笑著向我們點頭,看到這么美的鮮花,誰能不喜歡呀!再讀!”細看這三句評價語,前兩句著重指導學生讀出鮮花的“多”,后一句則引領(lǐng)學生體會更深層次的含義。原本非常復雜的含義,通過評價語一點撥,學生便輕松地感悟到了,這比直白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
3.提升式評價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評價不僅要關(guān)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痹谄綍r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敏銳地捕捉課堂中不斷生成的資源,并因勢利導,把這些資源轉(zhuǎn)化為新的教學資源,從而使課堂教學得到更高層次的提升。如:教學口語交際《小蘋果樹請醫(yī)生》時,我請學生表演小蘋果樹與喜鵲阿姨的對話場景,表演小蘋果樹的孩子說了一句:“喜鵲阿姨,婆婆生病了,請您幫她治病,好嗎?”表演結(jié)束后,我評價了一句:“你們有沒有注意聽?小蘋果樹在請喜鵲阿姨幫老蘋果樹看病時說了‘請、好嗎’,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在接下來的表演中,所有的孩子都自然地用上了禮貌用語,這得益于這句評價語。雖然使用禮貌用語并不是這次口語交際的重點,但是一句小小的評價就可以使學生的表演上升到另一個高度,何樂而不為呢?
4.總結(jié)性評價
俗話說:編筐撾簍,全在收口。由此可見,每件事結(jié)尾工作的重要性,課堂教學也是如此。總結(jié)性評價不但可以對系統(tǒng)知識進行歸納,使學生對文本有個整體印象,而且還可以使學生感到回味無窮。如:《夕陽真美》一課,每學完一段后,我都設(shè)計了一段總結(jié)性的評價語:“太陽西斜時,天空一片深藍,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讓人忍不住要說——”“當太陽漸漸下沉時,他那圓圓的臉漲紅了,就像是個可愛的娃娃。它讓周圍的云朵變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綠色、藍色、金色……顏色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讓人忍不住想說——”“夕陽的位置、顏色在變化,四周的景色也在不斷變化。夕陽——”這些評價將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零散的印象全部組合起來,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富有層次的、美麗的畫面。每次總結(jié)評價時,都讓學生朗讀課題,學生讀得越來越投入、越來越有激情。
當然,要使自己的評價語準確而得體,生動而有效,絕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教師深厚的教學積淀和文化底蘊。教師必須多閱讀、多實踐、多反思,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課堂教學評價如同新聞一樣,講究時效性,所以僅僅有精妙的評價語言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必須仔細聆聽學生的發(fā)言,把握好評價的時機,充分發(fā)揮評價的診斷功能和導向作用,使自己的評價一針見血、恰到好處。有一次,我聽一位老師教學《螞蟻和蟈蟈》,這一課中出現(xiàn)了一對關(guān)聯(lián)詞“有的……有的……個個……”,老師讓學生用它說話。然而,一年級的學生實際生活經(jīng)驗不足,加上說話能力有限,所以說得很不到位,出現(xiàn)得最多的毛病就是缺少了主語(如:下課了,有的跑,有的上廁所,個個自由自在)。老師聽了之后沒有做出任何評價,僅僅是揮手示意學生坐下,結(jié)果一連請了好幾個學生,沒有一個學生說正確,無奈之下,教師只好不了了之。其實在第一個孩子出現(xiàn)這個毛病時,教師只需簡單地點撥評價一下:“誰在跑?誰在上廁所呀?”這樣學生很快就能會意,并糾正錯誤。可惜這位老師沒能把握時機,結(jié)果不但沒有收到訓練效果,反而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了錯誤印象,學生不知對錯,甚至會視錯為對。
1.評價形式的多元性
對于學生的發(fā)言,教師除了用語言進行評價,還可以用其他的形式進行評價。比如適當?shù)剡\用肢體語言:點頭、微笑、豎大拇指、鼓掌等。
2.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在評價時,我們往往習慣于教師一個人評價,評價主體非常單一,被評價者往往處于被動的地位。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這種需要正是學生在精神上強烈需求的。教學本來就是一種多邊的活動,既有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有生生之間的互動,還有學生群體與學生群體之間的互動。既然如此,就應(yīng)該讓多邊活動的成員都參與到評價中來。如果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自評與他評,不但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學生專心傾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在教學《夕陽真美》的第四自然段時,我就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然后讓學生朗讀,并請其余的學生評價:“他讀得美嗎?哪里讀得美?你能跟他學一學嗎?還有哪里可以讀得更美?”學生的評價過程,其實也是學習朗讀的過程,這樣學生不僅興味盎然,而且掌握了朗讀的方法。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引導學生他評前,教師應(yīng)當指導、滲透評價的方法,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別人。
總而言之,評價總是伴隨著教學的始終,貫穿整個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yīng)當結(jié)合課堂教學實際,把握評價時機,采用多種評價方式,讓精妙的評價語言如春風細雨,使課堂內(nèi)生機勃勃,散發(fā)出別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