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走向文化治理:托尼·本尼特文化研究理論范式的轉型

2017-02-27 05:03
關鍵詞:葛蘭西尼特福柯

李 艷 豐

走向文化治理:托尼·本尼特文化研究理論范式的轉型

李 艷 豐

托尼·本尼特(也譯作托尼·貝內特)是英國當代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論家,其早期的文化理論基本延續(xù)了英國文化研究的傳統(tǒng)。在接觸到葛蘭西、??碌睦碚撘约鞍拇罄麃喌奈幕F實后,本尼特將治理納入文化研究之中,形成了文化治理的理論與實踐范式。本尼特批判文本形而上學的研究,將文化與權力結合起來,強調審美與文化治理的關系,突出知識、話語在文化治理中的作用。本尼特在反思文化治理理論的同時,從博物館的政治、文化政策、文化改革、批評理論的介入性、閱讀構型等方面對文化治理實踐展開深入思考,強化了文化治理的實踐性與實用性。

托尼·本尼特 文化研究 文化治理 范式 轉型

托尼·本尼特是英國當代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論家,他的文化理論有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強調文化研究的實踐向度與實用功能,文化研究不應停留于傳統(tǒng)的文化批判層面,而應該轉向文化治理、文化政策、文化改革等具體文化問題,將文化研究的理論話語轉化為具體的文化行動。本尼特早期受盧卡奇、阿多諾、阿爾都塞等人影響,其文化研究不可避免地帶有康德主義、現代性批判理論、結構主義的理論痕跡。同時,本尼特又受英國經驗主義傳統(tǒng)影響,使得他對文化研究的過度理論化保有一份警惕。在《形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中,本尼特試圖通過辯證綜合的研究,打破結構主義與形式主義的文本形而上學,將文化與文學研究導向歷史化與社會化的經驗主義場域。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本尼特受伯明翰學派文化研究的影響,開始關注葛蘭西,并與霍爾等人共同推動了文化研究的“葛蘭西轉向”。20世紀90年代,受??掠绊?,本尼特對葛蘭西那種注重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宏觀性分析與研究的理論路徑產生懷疑。在《文學之外》中,本尼特開始強調葛蘭西與??碌睦碚撊诤?,力圖從葛蘭西與??麻_辟的道路上繼續(xù)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本尼特認為,葛蘭西與福柯的理論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深入剖析了政治與文化權力的微觀結構。??聫娬{話語運作對權力的生產與播撒,葛蘭西強調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問題;??聫娬{把社會技術看成社會管理目標大眾的行為功能,進而導致對身體/靈魂的關注,葛蘭西則強調意識形態(tài)在組織文化、道德和知識分子對人民的領導地位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案?碌睦碚摬]有對馬克思主義進行純粹抽象的批判,而是實質性和具體地質疑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提供了對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對于資本主義發(fā)展相聯系的權力關系結構變化的論述的較為成熟的替代選擇?!薄案鹛m西的理論也成了出發(fā)點,因為,已經證明,它成了當代馬克思主義思想最為開放和適應性最強的傳統(tǒng)之一。對馬克思主義的文化研究來說,這一點尤為真實,在文化研究中,由于解構主義和話語理論的當代發(fā)展而擴展的短語‘重新思考葛蘭西’,已經導致了經典馬克思主義的基礎性假定達到和超越了它們的極限。”*[英]托尼·本尼特:《文學之外》,第265頁,強東紅等譯,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沿著葛蘭西與??麻_辟的理論路徑,本尼特從英國文化研究過于注重文本研究的理論傳統(tǒng)轉向文化政策、文化治理、知識分子的具體文化實踐等方面的研究,這種研究帶有明顯的實用主義文化政治的特征。本文結合本尼特對葛蘭西與??吕碚摰睦斫?,反思本尼特的文化治理理論及其文化美學的實用政治內涵。

一、什么是文化治理:從葛蘭西、??碌酵心帷け灸崽?/h2>

文化治理作為一個極具現代性意味的理論范疇,最早產生于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文化語境,它標志著文化開始進入意識形態(tài)的生產與治理領地,體現出政治權力運作范式的革新。在談文化治理之前,首先需要弄清楚何為治理。所謂治理,強調的是與統(tǒng)治權完全不同的一種權力模式。全球治理委員會曾對治理作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種公共的或私人的個人和機構管理其共同事務的諸多方式的總和。它是使互相沖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調和并且采取聯合行動的持續(xù)過程。這既包括有權迫使人們服從正式制度和規(guī)則,也包括人們同意或以為符合其利益的各種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梢娭卫韽娬{的是民主社會權力的協商式結構,而非權力的單向度運作。文化治理是治理理論的一種,其主要意思是對文化的治理,以及運用文化進行治理。如何理解文化治理?首先,文化治理傳達出一種新的文化與政治理念,即民主政治與共同文化的理論構想。在傳統(tǒng)君主制的專制主義與極權主義統(tǒng)治下不存在文化治理,只有文化管理或意識形態(tài)管控。極權主義不存在文化治理所需要的自主性空間,也就是相對自治的市民文化領域。文化治理強調的是通過文化實踐達成權力的協商與聯合,進而形成廣義的政治意志,最終構建和諧的文化秩序。可見,文化治理不是單純意識形態(tài)的機械傳輸。其次,文化治理的主體發(fā)生了變化。文化治理主體不再只是政府機關以及純粹的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而是包含市民社會的各種文化機構,以及作為文化實踐者的公民個體。文化治理的主體由政府主導的一元論模式轉向不同的行動者共同參與的多元互動模式。再次,文化治理不再僅僅表現為政府在文化政策與文化制度層面的頂層設計與單向度的文化管理,而是變成了政府主導,社會文化機構、經濟與文化資本、文化媒介、文化教育、公民的文化實踐等共同形成的文化運行模式。在這個復雜的文化運行模式中,文化治理體現為對不同文化權力的平衡。當然,其中也必然形成主導文化、剩余文化與新生文化之間的博弈與沖突。通過對文化治理概念的簡單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治理理論是在葛蘭西的霸權理論與福柯的微觀權力學、治理術等基礎上形成的。本尼特的文化治理理論,正是在綜合葛蘭西與福柯理論的基礎上形成的帶有后馬克思主義癥候的文化政治理論。

葛蘭西對本尼特文化治理理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文化的政治化。在葛蘭西那里,文化不再是康德意義上的自律性審美文化,也不像英國早期的利維斯、羅斯金、阿諾德等人所說的高雅文化,而是與政治權力要素融合在一起的意義世界。安德森說,葛蘭西“把文化領域上層建筑的自治和功效當做一個政治問題,并聯系到和社會秩序存亡之間的關系,對這個問題作理論性闡明”*[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馬克思主義探討》,第99頁,高铦、文貫中、魏章玲譯,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在葛蘭西那里,文化具有了政治的價值和功能?!拔幕谄涓鱾€不同的階段上把或多或少的個人聯合成為人數眾多的階層,在他們之間存在著比較密切的聯系,有著不同程度上的相互了解等等。”*[意]安東尼奧·葛蘭西:《獄中札記》,第32—33頁,葆煦譯,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這些思想對本尼特的文化治理理論產生了較大影響。其次是葛蘭西對權力的微觀分析。葛蘭西的霸權理論表達了一種新的權力觀,即權力輻射、彌散在整個經濟、政治與文化結構之中。權力具有歷史性與生成性,權力總是處于不斷地建構與解構的動態(tài)過程中,統(tǒng)治階級與被統(tǒng)治階級在霸權邏輯中形成的是協商式關系。斯蒂夫·瓊斯說:“葛蘭西否認權力是個可以一勞永逸地得到的概念。相反,他將其設想為一個發(fā)展中的過程,即使在某個統(tǒng)治階級或集團不再能產生贊同的時刻也是有效的?!?[英]斯蒂夫·瓊斯:《導讀葛蘭西》,第5頁,相明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葛蘭西對權力的看法使本尼特認識到,將文化研究完全限定在宏觀的意識形態(tài)批判領域,難以真正厘清權力運行的邏輯,必須深入微觀的文化現實,如博物館、畫廊、音樂廳以及文本閱讀等文化行動之中。再次是葛蘭西文化與政治理論中的祛階級化路徑,為本尼特提供了激進民主的文化政治想象與實踐資源。葛蘭西雖然沒有放棄階級革命的理論,但他的霸權、集體意識等思想,其實是用共同文化與平等的世界觀等理論解構了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還原論。葛蘭西說:“歷史的行為只能由‘集體的人’來完成,要達成一種‘文化—社會’的統(tǒng)一,必須以此為前提:具有異質的目的的、多種多樣的分散的意志,在平等的共同的世界觀的基礎上,懷著同一個目的而焊接在一起?!?[意]安東民奧·葛蘭西:《獄中札記》,第409頁,曹雷雨、姜麗、張躍譯,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拉克勞與墨菲認為,“集體意志”表現出葛蘭西強烈的去階級化的民主意識,“對于葛蘭西來說,政治主體嚴格地說不是階級,而是合成的‘集體意志’。領導權階級所連接的意識形態(tài)要素沒有必然的階級屬性”*[阿根廷]拉克勞、[比]墨菲:《無須認錯的后馬克思主義》,見周凡主編《后馬克思主義:批判與辯護》,第126頁,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版。。本尼特看到了葛蘭西文化政治理論的反歷史決定論與階級還原論的理論指向。循著葛蘭西開辟的理論路徑,本尼特用文化治理理論修正了左翼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政治,并同拉克勞、墨菲等人的激進民主思想保持了一致。最后,葛蘭西不再強調知識分子抽象化的道德與美學身份,而是打破了自由人文主義關于知識分子的虛幻鏡像,充分關注知識分子在具體文化實踐中的啟智性功能。葛蘭西的知識分子理論啟發(fā)了本尼特,在本尼特那里,知識分子不再是哈貝馬斯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也不是薩義德的“向權力說真話”、站在權力對立面的知識分子,而是參與到具體文化實踐過程中并促成實際政治行動的實踐性知識分子。

??碌闹卫砝碚撝苯哟呱吮灸崽氐奈幕卫砝碚撆c實踐范式。福柯認為,治理表征的是與傳統(tǒng)封建統(tǒng)治性權力完全不同的權力運行模式,統(tǒng)治的對象主要是領土,而治理的對象是人或人口。統(tǒng)治以權力的規(guī)訓和壓制為主,治理以權力的自由對抗與協商為基礎?!啊卫怼⒉恢簧婕罢谓Y構或國家管理,它也表明個體或集體的行為可能被引導的方式——孩子的治理、靈魂的治理、共同體的治理、家庭的治理和病人的治理。它覆蓋的不僅是政治或經濟屈從的合法構成形式,它還包括行為模式,這行為模式或多或少地被構思和考量,目的就是仿照他人的可能行為。在這個意義上,治理是對他人行為的可能性進行組織?!?[法]米歇爾·??拢骸吨黧w和權力》,見汪民安主編:《??伦x本》,第291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霸谝粋€既定社會中,一些人對另一些人的治理的特定情景和形式多種多樣,它們彼此疊加、交叉、限定,有時候彼此消除,有時候彼此強化。”“人們在此用‘治理’這個詞的特定意義,就可以宣稱,權力關系逐漸地被治理化了。也即是說,以國家機構的形式,或者說,在國家機構的支撐下,權力關系被理性化和中心化了,被精心地制定了?!?[法]米歇爾·??轮裘癜簿帲骸蹲晕壹夹g:??挛倪xⅢ》,第135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在福柯那里,治理表現出與傳統(tǒng)統(tǒng)治權力完全不同的權力結構與權力運行模式。治理的權力模式源自牧領權力的觀念和組織形式,并在歷史化的發(fā)展過程中,不斷被各種知識、話語、文化制度、組織形式等發(fā)展成為廣義的政治支配性權力結構。??略凇侗仨毐Pl(wèi)社會》中談到了這種新的權力結構模式:“如果說,在19世紀,權力占有了生命,如果說,在19世紀,權力至少承擔了生命的責任,那么也就是說通過懲戒技術和調節(jié)技術兩方面的雙重游戲,它終于覆蓋了從有機體到生物學,從肉體到人口的全部?!?[法]米歇爾·福柯:《必須保衛(wèi)社會》,第238頁,錢瀚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在《自我技術》中,??抡f:“這種支配他人的技術與支配自我的技術之間的接觸,我稱之為治理術。”“它的最早雛形無疑是牧師權力,經過基督教的過度后轉化為國家理性和自由主義,最終形成了現代社會的權力結構?!?[法]米歇爾·??轮?,汪民安編:《自我技術:??挛倪xⅢ》編者前言,第23頁。從治理與權力運行模式的關系來看,治理表現的不過是西方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家治理與市民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微觀化結構形態(tài)。治理不僅僅表現為現代國家層面的權力運作,而是成為一種廣義的權力關系模式。??掳牙硐氲闹卫砀嗟貧w結為個人主體性的建構,認為個體的修身影響著整個治理結構的形成與功效?!叭绻覀儼褭嗔驼螜嗔Φ膯栴}放在有關治理的比較一般的問題中來審視,如果我們把治理理解為可變動的和可逆的權力關系的戰(zhàn)略場域,那么我認為對這種治理概念的反思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是無法繞過根據修身關系來界定的主體要素的?!?[法]米歇爾·??拢骸吨黧w解釋學》,第266—267頁,余碧平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如何治理自我?福柯談到自我技術的問題:“自我技術,也就是說,無疑是存在于一切文明中的對個體進行建議或規(guī)定的一系列措施,為的是按照某些目的、通過自我控制或自我認知的關系,去確定個體的身份、保持這種身份或改變這種身份?!?[法]米歇爾·??轮?,汪民安編:《自我技術:??挛倪xⅢ》,第13頁。治理并不僅僅體現在國家權力的運行層面,而是廣泛輻射到社會生活的微觀世界之中。國家理性以自由主義的治理技術針對整個人口實施治理,市民社會展開各種文化與政治的集體性治理,個體運用自我技術展開主體性的治理。??赂訌娬{微觀世界的權力運作,認為治理是一種深入人的靈魂深處的文化實踐。??抡f:“為了把個人造就成國家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國家理性總體框架之內,需要施行、運用和發(fā)展哪類政治技術和治理技術?大多數情況下,當人們在分析我們社會中的國家的作用時,他們要么聚焦于體制——軍隊、文職、科層制等等——和體制的統(tǒng)治者,要么就是去分析為了確保國家存在的正當性和合法性而發(fā)展起來的理論或意識形態(tài)。相反,我所尋找的是技術和實踐?!?[法]米歇爾·??拢骸秱€體的政治技術》,見汪民安主編:《??伦x本》,第273頁。蜂王統(tǒng)治蜂巢并不需要刺,好的統(tǒng)治需要的不是劍和血,而是知識和實踐。??碌闹卫砝碚?,探討的正是現代國家理性如何實現權力運作的政治和文化實踐。

本尼特最初受英國文化研究中“葛蘭西轉向”的影響,與威廉斯、霍爾等人的文化研究路徑一致。后受??掠绊?,特別是在接觸到澳大利亞的文化現實之后,本尼特的文化理論與實踐范式發(fā)生了較大轉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對文化定義作了修正。本尼特說:“文化研究在給文化下定義時指出了與狹義的審美意義相對的威廉斯的廣義文化定義的豐富人類學意義,不過,文化研究至少誤解了一些它的研究領域的有機層面。”本尼特認為,威廉斯未能將文化治理、文化政策等問題納入文化話語之中,其關于文化的定義仍然是不完整的。本尼特從??碌睦碚摮霭l(fā),重新思考了文化問題:“我想提出,如果把文化看作一系列歷史特定的制度下形成的治理關系,目標是轉變廣大人口的思想行為,這部分地是通過審美智性文化的形式、技術和規(guī)則的社會體系實現的,文化就會更加讓人信服地構想?!?⑤⑥ [英]托尼·本尼特:《本尼特:文化與社會》,第163,214,19頁,王杰、強東紅等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在文化與社會之中融入治理,使文化問題變得復雜,因為治理意味著運用文化符號對整個社會和人口展開技術性管理,這最終將文化研究導向文化實用主義?!霸谖幕蜕鐣煌g插入治理性意味著我們不得不以新的方式考慮這兩者之間關系的發(fā)展史?!雹菸幕兂闪送ㄟ^文化機構的運轉,運用特定知識和技術分類、整理、展覽和分配文化資源和其他文化實踐材料,轉換和組織成作用于社會個體的行為方式。二是由葛蘭西轉向福柯。本尼特前期一直是葛蘭西主義的堅定擁護者,他認為葛蘭西的霸權理論有助于分析民主資本主義社會的文化與權力問題?!案鹛m西的領導權概念提供了一個理論框架,階級斗爭在其中通過一種非簡約論的方式被理論化。這種非簡約論的方式能夠給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力量所發(fā)揮的作用以應有的重視,也能夠對不具有階級性的行動者所發(fā)揮的作用給予應有的重視,這種行動者服從于下面這種觀點的限制,即只有在生產關系中發(fā)揮主要作用的階級才能在組織一個統(tǒng)治集團或者協調對這樣一個集團的斗爭中發(fā)揮領導作用?!雹拊诮佑|到澳大利亞文化之后,本尼特開始轉向福柯。他認為,通過組織一個民族大眾進行反對權力集團的反霸權斗爭,這個民族大眾能把社會底層的利益和價值與一個階級所代表的基本利益和價值聯系起來,這樣一個規(guī)劃無法與澳大利亞的歷史產生任何聯系。澳大利亞這種在聯邦政治體系中權力更為分散的分布狀況使得葛蘭西所提出的以政府為中心的權力集團概念似乎永遠都不可能產生。本尼特發(fā)現,??聦χ卫淼姆治霭岛狭怂麑Π拇罄麃單幕睦斫?,即在澳大利亞的文化語境中,文化霸權的階級模式轉變成為文化治理的非階級模式,對文化的這種理解使本尼特最終走向后馬克思主義的文化政治。三是從審美現代性的文化批判轉向審美治理。本尼特批判那種將審美與社會歷史完全區(qū)隔開來的審美形而上學,認為所謂的藝術自律或審美自治,不過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幻象。本尼特認為審美應該成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成為塑造主體的文化規(guī)劃。在《分裂的慣習》一文中,本尼特認為,布爾迪厄對康德非功利性美學思想的繼承,使其在論述文化區(qū)隔問題時陷入了一種二元對立的邏輯之中,即在布爾迪厄那里,非功利性的審美判斷與功利性的物質必需之間形成了不可逾越的鴻溝,對藝術與審美的無目的的合目的性追求成為對功利主義的物質世界的審美反抗,這種對審美非功利性的象征性運用,在某種層面上忽略了文化藝術的審美治理功能?!安紶柕隙蚝鲆暳诉@些看法,這種忽視意味著他無視過去是,現在依舊是形成那些公共文化機構修辭和活動內的張力的東西,它們使在19世紀形成的,這些公共文化機構包括藝廊、圖書館、音樂廳,它們既作為各種活動的經常性場所,同時熱心于充當致力于藝術范圍拓展的市民管理機構。”*[英]托尼·本尼特作,付德根、王琨涵譯:《分裂的慣習(Habitus Clivé):皮埃爾·布爾迪厄著作中的美學與政治》,載《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9年第2期。本尼特解構了審美自治與他治之間的文化區(qū)隔,并將其辯證統(tǒng)一起來。四是本尼特對知識分子問題的重新思考。本尼特認為,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理論傾向于將知識分子視為權力的對立面,知識分子被抽象成為公共空間的正義、良知與美學的化身。這種對知識分子的意識形態(tài)塑造不過是一種理性主義的幻象,真正的知識分子應該是行動與實踐的知識分子,是具體參與權力運作并以文化實踐謀劃權力的行動者。本尼特吸取了葛蘭西關于知識分子的理論,將知識分子區(qū)分為批判的知識分子與實踐的知識分子,批判的知識分子做的是學術型工作,實踐的知識分子做的是管理型工作,但這兩種知識分子不能決然分開,而是彼此結合在一起??傊?,本尼特立足具體的文化實踐,對葛蘭西、??屡c英國文化研究的理論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形成了豐富、復雜的文化治理理論。

二、從文化研究到文化治理:本尼特文化治理的理論特征

本尼特文化治理的理論特征,首先表現在對結構主義、英國文化研究過于注重文化文本分析的理論反撥上。本尼特批判“文本形而上學”的研究,所謂“文本形而上學”,意在將文化研究局限在文本世界,認為文本就是一個封閉自足的話語世界,對文本進行非歷史化的理解,將文本的意義定格為永恒的話語存在。本尼特指出,傳統(tǒng)的文化研究是一種普遍性話語,“這種話語至少在原則上,就它們想象地面對的讀者群而言,如同在它們努力包納的問題的領域之中一樣,是總體化的”*[英]托尼·本尼特:《文學之外》,第207頁。。他以薩義德的《世界、文本與批評》和詹姆遜的《政治無意識》為例,指出這些批判理論往往從某個烏托邦的普遍性假設出發(fā),構建一種批判話語模式,向“想象的敵人開火”,雖然他們表面上反抗現實,想通過轉變“主體意識的解釋程序”來改造社會,但他們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他們所針對的現實仍然是在文本之中,而不是文本之外的那個活生生的現實,就連他們的讀者也只是抽象的讀者,即世界之中的和假定的反對世界的個體意識的集合體。在本尼特看來,引入治理的命題就是要將文化研究導向社會現實,從文本形而上學走向社會化文本的研究?!拔覀儜旉P注社會文本,即,使文本作為多種不同意義的來源的歷史地變化著的文本有機結構方式,它取決于文本在社會關系中采取立場的方式;在不同時期,它以不同的方式建構,這取決于整個環(huán)境,它包括負載于其上的話語模式和體制模式,也取決于觀眾對文本的使用、闡釋和理解的各種能動方式?!?[英]托尼·貝內特作,黃望譯:《英國文化研究的另一種范式——托尼·貝內特學術自述》,載《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本尼特不再將文化視為政治的對立面,一個被浪漫主義美學與文化批判理論神圣化的自治領地,而是認為文化本身就是與社會歷史緊密粘合,與審美和人文實踐交相輝映的整體性結構存在。“文化總是一種在場,并且是第一位的,存在于經濟、社會和政治實踐中,還從內部建構它們?!?④ [英]托尼·本尼特:《本尼特:文化與社會》,第204,50頁。就此而言,本尼特的文化治理理論具有明顯的實用主義特征。

本尼特文化治理理論的第二個特征是,將文化與權力結合起來?!皬奈幕芯恐偟陌l(fā)展歷程來看,最好的方式是把它視為一個討論文化與權力關系的跨學科的理論交換場所?!?③ [英]托尼·本尼特作,黃望譯:《英國文化研究的另一種范式——托尼·本尼特學術自述》,載《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在思考權力問題時,本尼特并沒有循著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的路徑,將權力問題限定在階級政治的框架之內,而是對權力在文化世界的運作進行了更為深入地分析。本尼特認為,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主要從階級出發(fā)來反思文化與權力問題,從普遍性與總體性的層面來理解文化與權力的關系。這種源自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的階級還原論、歷史一元論思想,經過盧卡奇,到葛蘭西、威廉斯、霍爾,再到拉克勞、墨菲等后馬克思主義者那里,表現為逐步式微的歷史過程。本尼特認為,階級權力的運行并非如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所認為的那樣,是簡約化的、歷史決定論的、本質主義的,而是表現為復雜的博弈性、融合性與辯證性。階級之間的文化沖突以及權力表征,不是單純的權力壓制,而是在如葛蘭西所謂的“均勢妥協”的狀態(tài)中發(fā)展、生成與變異的。這也就意味著,沒有一勞永逸的文化慣習和權力結構,階級性的政治、文化與審美趣味都是在歷史化的過程中不斷獲得解構與建構。另外,文化分析并不局限于階級政治,而是轉向多元、彌散的權力結構。本尼特對閱讀政治、審美治理、文化政策等問題的研究,反映出他的這種民主、多元、差異的文化政治學思想。本尼特的文化治理理論,更多地受到??碌奈⒂^權力理論的影響。他認為,“??碌难芯窟€意味著一種比葛蘭西方法更物質化、更機構化的處理文化的方式。在葛蘭西的方法中,贏得認同的斗爭大都圍繞對政治領域中各觀點的認同,這固然十分重要,但要理解特定文化機構如何運作,比如博物館、藝術館等機構,葛蘭西的方法并未像??履菢犹峁娪辛Φ墓ぞ邅砝斫膺@些機構的運作?!雹壅窃诰C合葛蘭西與福柯理論的基礎上,本尼特轉向了文化治理研究。

本尼特文化治理理論的第三個特征是強調審美與文化治理的關系。本尼特認為,審美經驗經常被等同于治理的外在之物,一個純粹自由的領地。事實上,自由不是治理的對立面,而是治理運作的重要機制。本尼特將審美納入治理技術之中,明顯受到??碌挠绊?。在??驴磥?,政府的管理應趨向于引導和塑造人們的行為方式,從而生產出符合現代國家需要的公民。政府需要發(fā)展出一套知識技術、程序來實現治理的效果,讓政治理性目標內化為公民的自我訴求,形成自身的主體性。福柯的生命政治與治理術強調政府治理與自我治理的雙重性,這一思想啟發(fā)了本尼特,他深刻地認識到美學的誕生同現代意義上的人的主體性生成及國家政治之間的內在關系。本尼特看到了審美非功利性話語的矛盾性,藝術作品一方面在學校被視為教育的工具,另一方面又被體制化為純粹自律的存在?!罢撬囆g與社會的矛盾關系使得藝術自律觀念被視為是審美教育計劃的重要部分,如果需要實現藝術協調個體與社會的能力的話,相應的,就需要這種審美教育?!雹艿灸崽卣J為,審美自律的藝術教育不過是一種虛假的意識形態(tài),藝術所反對的世界不是真實的世界,藝術所指向的審美也是超驗的審美,這是現代生命美學的弊端,它造成了同具體審美文化經驗實踐的斷裂,從而成為一種非歷史化的存在。審美的非功利性應該通向功利性,康德的審美判斷力“在自我之內開辟了一個新的空間——一個自我檢查和自我改良的空間——其不均衡的分配成了劃分自由治理的邊界的重要手段”*[英]托尼·本尼特作,姚建彬譯:《審美·治理·自由》,載《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本尼特研究了康德審美非功利與功利性的辯證結構;亞當斯密反思的情感道德主體是如何被納入到國家對個人自我管理的關系之中;以及現代文化事實與新知識的誕生與審美塑造主體的技術之間的對應關系,指出政府治理是一種審美地塑造主體的技術,美學領域內的文化實踐以及與感性相關的知識演變?yōu)橹卫砝碚?。在《分裂的慣習》中,本尼特從審美治理的理論出發(fā)對布爾迪厄的理論展開批判。他指出,布爾迪厄通過主張審美判斷的非功利性,把資產階級趣味與顯現在工人階級必需性趣味中的利益考慮區(qū)分開來,從而掩蓋了背后的階級利益。本尼特認為,朗西埃關于美學在實踐感覺的分配方面的作用的設想為人們理解這些發(fā)展的后果提供了一個有益的框架。朗西埃認為藝術的審美體制目的在于實現感覺的重新分配,直至感覺承認賦予藝術新的生命,承諾賦予個體和共同體新的生命,維護藝術的自治同時又想要使這種自治與改變生活的希望聯系起來?!八囆g就不再必然是標示社會職業(yè)序列中的區(qū)分的手段。作為感覺的序列被懸置起來的瞬間,藝術的自治這種體驗成為原則上所有人均可以獲得的自由的自我塑造的瞬間和空間?!?②③ [英]托尼·本尼特作,付德根、王琨涵譯:《分裂的慣習(Habitus Clivé):皮埃爾·布爾迪厄著作中的美學與政治》,載《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09年第2期。而“布爾迪厄忽視了這些看法,這種忽視意味著我無視過去是、現在依舊是形成那些公共文化機構修辭和活動內張力的東西,它們使在19世紀形成的,這些公共文化機構包括藝廊、圖書館、音樂廳,它們既作為區(qū)分各種活動的經常性場所,同時熱心于充當致力于藝術范圍拓展的市民管理機構”②。本尼特引入社會性因素,將審美自治與審美他治聯系起來。“審美話語的各種政府印記——連同工人階級自我改善的傳統(tǒng)——引導工人階級參與正統(tǒng)文化機構相聯系的各種高雅文化活動?!雹垡馕吨紶柕隙驈娭菩詤^(qū)分的中產階級審美趣味與工人階級的必須性文化趣味并不具備必然的分界。布爾迪厄所謂的“分裂的慣習”其實也說明了文化慣習在整個藝術審美體制中的不穩(wěn)定性與變異性,這從另一個層面道出了審美治理在文化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尼特文化治理理論的第四個特征是突出話語在文化治理過程中的作用?;魻栔赋觯骸吧鐣臀幕茖W中的‘話語轉向’是近年發(fā)生在我們社會的知識中最重要的方向轉換之一?!?[英]斯圖爾特·霍爾:《表征: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第6頁,徐亮、陸興華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話語轉向源自結構主義,但又超越了結構主義那種靜態(tài)的非歷史化的語言學模式,將結構主義語言學模式轉變?yōu)檎Z用學模式,重建了語言與歷史、意識形態(tài)、社會實踐與主體的關系。我們在???、巴赫金以及拉克勞、墨菲等人的理論中,可以明顯看到這種話語理論的轉向。??聫娬{話語運作對權力的生產與播撒,認為真理都是話語建構的產物?!皩τ诟?聛碚f,一個‘話語’就是我們可稱之為‘一個為知識確定可能性的系統(tǒng)’或‘一個用來理解世界的框架’或‘一個知識領域’的東西,一套話語作為一系列的‘規(guī)則’而存在,這些規(guī)則決定了陳述的類型,決定了真理的標準,決定了談論的范圍和話題?!?[英]阿雷恩·鮑爾德溫等:《文化研究導論》,第32頁,陶東風等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本尼特認為“??玛P注的是知識的社會功能,將知識視為在一系列具體的社會關系中作為真理而運轉的話語”*[英]托尼·本尼特:《文學之外》,第263頁。。正是在???、巴赫金以及拉克勞、墨菲等人的話語轉向理論的影響之下,本尼特強調話語在文化治理中的作用,比如1987年出版的與珍妮·沃考特合作的論著《邦德及其超越》就是本尼特運用閱讀構型、話語理論等研究大眾文化的經典案例。他認為,邦德的形象并不只是電影生產的,而是被眾多話語建構出來的一個社會文本。在1990年出版的《文學之外》中,本尼特認為,文學指稱的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化組織的表征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文本的意義以及文本所產生的美學經驗事實上被一系列歷史的特定制度和話語所調節(jié),文學因而被視為一系列社會現實和實踐的手段。在談到政府治理問題時,本尼特指出:“這一需求首先得有新的美學話語,通過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化消費實踐,來提供一種了解自我、培養(yǎng)自我、發(fā)展自我以及實施自我的方式。”*[英]托尼·貝內特:《現代文化事實的發(fā)明:對日常生活批判的批判》,見陶東風、周憲:《文化研究》,第6輯,第253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案鶕?聦υ捳Z在治理性中所發(fā)揮作用的論述,羅斯對這一概念進行了解釋,其中治理性指的是特定的管理組織和過程,通過特定的政治制度和敘述事實的策略,它的目標是使我們更積極地參與到對我們自身的管理與監(jiān)督之中,并促使我們自身的發(fā)展。如同??轮赋龅?,話語實踐并不只產生作為表征的話語。在影響他們并為其辯護的技術、制度、行為方式、傳播和普及以及教育方式中,他們得到構建?!?[英]托尼·本尼特:《本尼特:文化與社會》,第207頁。本尼特所謂的“符號系統(tǒng)技術”事實上主要是指話語技術,任何對身體、靈魂、思想與行為方式的影響都必須通過話語的方式展開,任何文化實踐都必須借助于話語的表征才能獲得最后的實現。當然,過于強調話語的主體性結構,無疑會陷入結構主義與話語唯心主義的理論陷阱。伊格爾頓說:“話語范疇被夸大到統(tǒng)治世界的地步,消解了思想與物質現實之間的距離,其結果是掏空了意識形態(tài)批評的底部——因為如果思想觀念和物質現實被渾融為話語這個本體,則將無法探知社會觀念的真正來源?!?Terry Eagleton. Idology:An Introduction.London and New York:Verso,2007:219.需要指出的是,本尼特并沒有走向話語唯心主義,而是強調了話語同具體文化治理實踐,比如文化機構運作、文化政策、文化管理的聯系。

三、文化融入社會:文化治理的實踐方式

本尼特反對文化研究過于專注文本的話語結構,批判文本形而上學。他在反思俄國形式主義文論時就曾談到,形式主義偏重于發(fā)展康德美學的非功利主義思想,強調文本形式結構的穩(wěn)定性與非歷史化特征。本尼特認為阿爾都塞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是一種新理想主義,因為阿爾都塞過于強調文本結構的主體性,輕視文化與審美的經驗維度和歷史性、辯證性的發(fā)展邏輯。法蘭克福學派阿多諾、馬爾庫塞等人的批判理論,哈貝馬斯的公共空間理論,都強調將文化視為社會世俗權力的對立面,文化最終成為一種批判和抵抗的帶有超越性的他者存在。英國文化研究從威廉斯等人開始,已經強調文化與社會的統(tǒng)一。威廉斯認為文化不僅僅是精神與知識的話語形態(tài)與文本構成,而且也包括物質化的全部生活。威廉斯的著作《文化與社會》強調的正是要將文化融入社會,通過文化的變遷來思考社會和歷史。而到了本尼特那里,文化被賦予了更多的治理性內涵,即文化不再只是被動地在社會中形成并表征社會與歷史,而是成為構建社會、歷史與主體的行動要素。文化既是統(tǒng)治的工具,又是統(tǒng)治的對象;既是表征社會與歷史的符號系統(tǒng),又是生成整個社會結構的表意符碼。文化不再是那種道德理想主義與浪漫主義知識分子所神化的超越性存在,而是本身就內聚在具體的政治、經濟、審美與生活實踐當中,成為一種實用的治理技術。“文化貫穿我們全部生活模式,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結構,我們的禮儀和常規(guī),不僅解釋我們的世界而且形成這個世界?!?[英]托尼·本尼特:《本尼特:文化與社會》,第204頁。當然,文化與社會的統(tǒng)一并不是說文化即社會。將文化等同于社會,進而抹去文化與社會的差異性,顯然不符合本尼特的本意,文化的主觀性與社會的客觀性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間隔。本尼特提出用社會和社會交往的概念對其進行區(qū)分,社會傾向于客觀性,而社會交往則偏向主觀性的話語建構與文化表征實踐。這也就意味著,文化與社會需要通過社會交往的中介,需要通過文化治理的模式來達成統(tǒng)一。將治理置于文化與社會之間,文化成為話語表征、專業(yè)技能、技術裝置的獨特系列,并通過特定的方式對社會交往產生作用并與之相關聯。在本尼特那里,文化通過社會交往與文化治理的方式融入社會,文化治理的具體實踐則推動文化與社會的融合。本尼特在談文化治理時,談到了多種文化治理的實踐形式,比如博物館的審美治理實踐、批評理論的介入實踐、文本閱讀的政治實踐、文化政策的制定、文化管理與文化改革、審美體制的建構等。本文主要從博物館的審美治理實踐、批評理論的介入實踐和閱讀構型的文化政治實踐三個方面對本尼特的文化治理實踐展開簡要分析。

本尼特對博物館的文化分析,集中表現出他將文化融入社會的理論與實踐意識。在本尼特看來,博物館的誕生及其文化功用的轉變,同整個社會的政治、知識與話語及其權力運作范式轉變密切相關。在君主專制主義時期,博物館通過對王室物品的展覽,形成一種統(tǒng)治權的修辭效果,即博物館與監(jiān)獄等機構承擔著展示與規(guī)訓的意識形態(tài)功能。隨著資本主義民主政體的出現,博物館與監(jiān)獄、收容所的出現軌跡呈相反的方向。博物館首先是向所有人開放而不是針對某一部分人群,這種普遍性的訴求為博物館籠罩了一層自由與民主的政治迷霧。博物館傳達的不再是規(guī)訓的訊息,而是權力的共享與認同。“公共博物館作為一種工具,有助于向現代民主政體的公民傳輸被表征為屬于他們自己的權力”,民眾在博物館中并不覺得自己是被監(jiān)視與規(guī)訓的客體,反而成為文化實踐的主體。只不過這種主體是虛幻的權力鏡像,“與其說博物館體現了目的在于將人民規(guī)訓成屈服的、異己的、強迫的權力原則,不如說它把人民作為公民的目的在于,誘騙普通民眾成為權力的共謀,這是將民眾置于權力的這一邊”*②③④ [英]托尼·本尼特:《本尼特:文化與社會》,第224,228,239,258頁。?!叭绻O(jiān)獄的定位就是通過訓誡與懲罰來影響行為的糾正,那么博物館的定位是去展現和講述,因此民眾可以參觀和學習。這里的意圖,不是認識老百姓而是讓民眾認識到,他們被當作知識的主體而不是管理的客體;不是讓老百姓清清楚楚地看到權力,而是把權力清清楚楚地給予民眾,同時呈現出這權力也是屬于老百姓的?!雹诓┪镳^作為資產階級民主社會自我展現的重要工具出現,象征著一套新的權力關系,公民象征性地進入了國家的程序之中,國家因此變成了一個教育者。本尼特分別從葛蘭西的霸權理論與??碌闹卫砝碚摮霭l(fā),對博物館的文化政治實踐作了進一步分析。從葛蘭西的霸權理論來看,博物館可以通過某種文化表征達成霸權或反霸權的認同機制。葛蘭西指出,先前的統(tǒng)治階級并未有意識地建構從別的階級進入他們自己階級的通道,即技術地、意識形態(tài)地擴大他們的階級范圍。與此相反,資產階級在持續(xù)的運動中,將他們呈現為一種有機組織,有能力融入整個社會。國家的功能據此發(fā)生了變化,不再只是統(tǒng)治者,而是變成了教育者、治理者。需要指出的是,本尼特較少論述博物館在建構反霸權方面的具體操作策略;相反,他對博物館政治的思考,更多地帶有維系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話語權力癥候。從??碌闹卫硇g層面出發(fā),本尼特強調博物館在針對公民個體的身體與感性方面的文化治理功能?!拔业哪康木褪墙沂具@種社會關系網,它使對文化分配的微觀系統(tǒng)獲得新發(fā)展的設想變得可以理解,即認為文化分配的微觀系統(tǒng)的新發(fā)展有利于在人們中培養(yǎng)一種自愿的自我控制能力?!雹邸拔幕瘶嫿ㄐ纬傻闹斏鞯闹黧w不是擁有一套信仰的主體——這樣的主體能通過贊同現存的權力而使其永存——而是作為一個行動者,通過要過一種新生活的行動實現權力運作的職能,因為——也正是在這方面,我們能夠充分理解為什么公共博物館和美術館提供的服務能被如此經常地與公共衛(wèi)生和供水提供的服務歸為一類——提供給工人階級的文化能夠起到的唯一作用是,能使他因此而既清醒又精明?!雹懿┪镳^開辟了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政治體制下公民自我治理的實踐路徑,成為公民塑造個人主體的重要文化形式。然而,由于本尼特很少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tài)與審美趣味展開文化批判,致使他在反思博物館政治時更多地站在資產階級霸權建構的意識形態(tài)立場,他的文化改革理念不是為了促成無產階級新文化的誕生,反而是為了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資產階級的霸權。就此而言,本尼特的博物館政治,不過是資產階級自由人文主義思想的意識形態(tài)表征。

本尼特強調文化批判與文學批評作為話語的介入性和實踐性。這種思想既承續(xù)了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理論的傳統(tǒng),也是對薩特的介入說與??略捳Z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薩特在“什么是文學”中提倡“介入”式寫作,介入就是作家作為一個話語者通過行動的方式去“顯示、證明、表現”世界,甚至以話語實踐的方式去戰(zhàn)斗。福柯的話語理論特別強調話語的歷史性與事件性,歷史性指任何話語都是在歷史中具體生成的,事件性指話語的生成形成一個表征權力的話語事件。福柯一方面批判結構主義語言學對話語的共時性理解,反對那種普遍性、總體性、元敘事等話語邏輯,倡導從話語事件的立場來反思話語的生成性與實踐性。另一方面,福柯從話語的層面切入西方社會微觀權力結構之后指出,知識分子應該運用自己的知識,通過話語實踐和治理的方式參與到整個權力運作的過程中去,將批判化為實際的文化行動,從而促進政府文化治理與個體生命修養(yǎng)的完善發(fā)展。本尼特認為,真正的批判不是對文本的簡單解讀,而是通過話語的運作,使其能夠融入到具體的文化治理中去。文學批評的目的不是生產審美對象,不是揭示已經預先構成的文學真理,而是介入閱讀和創(chuàng)作的社會過程。本尼特借用馬歇雷的“生產性激活”的概念,認為批評就是“生產性激活”,通過批評實踐使文本和讀者以某種方式行動起來。要想激活批評的實踐潛能,就必須將批評置于特定的話語制度與文化語境之中,批評作為一種特殊的實踐,“它占有了獨特的制度話語空間(并且有的依賴一定的社會基礎),這種空間影響著文本、讀者、文本評論實踐之間關系的具體順序。就其本身而言,它的影響并不是無限的,要么是歷史的,要么是現時的。這樣的空間并不總是存在的,也沒有任何理論假定它將無休止地連續(xù)存在”*②④⑥⑦⑧⑨ [英]托尼·本尼特:《本尼特:文化與社會》,第290,324,71,73,74,81,116頁。。本尼特由此將批評從形而上的理論層面導向世俗化的文化實用主義立場?!芭械乃枷耄徽撍男袆诱呖赡苁钦l,它只要以下述方式被引導,就會成為最具生產力的,這種方式是:承認考慮不同形式的專門知識的貢獻的必要性,沒有任何先在偏見地排列它們之間的關系,并且平等考慮那些——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和道德的——限定其可應用領域的力量?!雹谶@種對批評立場、批評范式與批評功能的思考,對批評實踐之文化治理功用的強調,賦予了知識分子參與文化治理的實踐性品格。

本尼特的閱讀構型理論強調了大眾如何通過具體的文化閱讀實踐,激活文本、讀者、社會文化語境,并使之形成社會文本,進而在社會交往中達成文化與社會在話語實踐中的接合。究竟什么是閱讀構型?本尼特指出:“對于閱讀構型,我的意思是指一系列話語的、文本間的限定作用,它們組織和激發(fā)了閱讀實踐,把文本和讀者用一種特殊的關系聯系起來,讀者是特定類型的閱讀主體,而文本是即將以特定方式被閱讀的客體存在。”*⑤ Tony Bennett. Texts in History: The Determinations of Reading and Their Texts. Midwest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1985(18):7,8.閱讀構型理論質疑傳統(tǒng)的閱讀理論與接受美學。傳統(tǒng)的閱讀理論將文本、讀者和語境分開,本尼特則認為,閱讀構型是關于文本再生產的理論,它是“一套交叉的話語,它以特定的方式生產性地激活了一組給定的文本,并且激活了它們之間關系”④。閱讀構型是一種在變化的歷史語境中的“生產性激活”,體現為文本、讀者和語境的相互依存關系。讀者是社會中的讀者,文本是在社會文化中存在的文本,語境是一組基于物質、制度起作用的話語規(guī)定,它們都不能單獨成為表征意義的存在,而是在話語的接合中通過相互影響,在閱讀構型中才能獲得相對的價值和意義。“語境與文本相聯系,不僅僅是從外到內的,也是從內到外的,通過歷史的具體形式把文本塑造成有待閱讀的文本?!雹荼灸崽貙Υ蟊婇喿x的分析,體現出文化融入社會的思想。在本尼特看來,閱讀并不只是批評性的閱讀,也包括大眾的娛樂化閱讀。大眾閱讀不是完全被動的閱讀,也不是主流文化對非主流文化的單向決定過程,而是具有“生氣勃勃的物質主義和人本主義的寬容,是一種來自下部的聲音”⑥。大眾閱讀的文本也是多樣的,不同的文本在文學消費與接收過程中能夠通過閱讀實踐被激活,“邊緣的、次要的、巧合的、異想天開的或堂吉訶德式的意義與主流意義一樣都是真實的,具有本體論的安全,都和文本的活生生命運聯系在一起”⑦。不同的閱讀構型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被話語接合到不同的閱讀實踐之中,其意義也被生產、播撒到文化制度與人文結構之中?!霸诓煌拈喿x構型之中被生產性激活的方式,總是能被抽出,而又重新嵌入另外的話語構型之中。進一步說,這些閱讀構型本身就會在不同類型的閱讀關系之中發(fā)揮作用,正如文本在其歷史過程中被不斷重新書寫進入多種多樣的物質的、社會的、制度的、意識形態(tài)的語境?!雹啾灸崽赝ㄟ^對邦德現象的分析,進一步思考了閱讀構型問題。本尼特認為,詹姆斯·邦德并非只是一個熒幕形象,而是在互文性關系中建構起來的一系列能指的聚合。關于邦德形象的文本構成一個系列,這個系列的文本彼此形成一種互文性結構,以一種歷史化的方式生產出不一樣的邦德。“邦德現象的好處是,它在理論地說明文本與社會過程之間聯系引起的問題上提供了獨特有力的例子?!薄案鞣N各樣的邦德文本一直都與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的、政治的以及文化的領域發(fā)生關聯、失去關聯并重新獲得關聯,這些情況的發(fā)生都與邦德形象的功能轉化相應,而邦德形象是在邦德現象的不同時期綜合構建起來的?!雹岜灸崽赝ㄟ^分析不同時期邦德形象的文本生產與閱讀構型,強調了大眾依據不同的閱讀構型對邦德形象與意義的生產、傳播與接受。邦德形象的歷史化生產,并非只是文本單向度的權力運作,更多地表現為文本生產者、讀者與特定社會文化語境的共謀,正是這種共謀的邏輯推動了文化文本的意義生產。

【責任編輯:肖時花;實習編輯:陶汝崇】

中國博士后基金第57批面上項目“理論反思與批評實踐:文藝意識形態(tài)批評的文化政治維度”(2015M570579);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項目“從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到文化政治詩學”(GD14CZW05);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fā)展“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文化政治詩學:理論與實踐”(15G23)

2016-12-30

I561.06

A

1000-5455(2017)03-0168-10

李艷豐,湖北宜昌人,文學博士,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葛蘭西尼特???/a>
馬奈與福柯:“物-畫”與再現危機——跨媒介視域中的圖像敘事解讀
葛蘭西文化哲學的實踐概念
葛蘭西意識形態(tài)理論對新時代國家治理的啟示
深化與曲解:改革開放以來葛蘭西實踐哲學之爭的研究綜述
主體的黃昏:??乱曈X理論中的鏡子與畫
葛蘭西市民社會理論研究
權威、監(jiān)視與游離——對《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福柯式解讀
??旅缹W視閾的賈樟柯電影研究
接力棒
勿回首:作為構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