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
摘 要:師生之間積極的課堂互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重要作用。積極的師生互動是為了克服傳統(tǒng)課堂的單一枯燥,打破課堂的沉悶,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教師的問題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學生的答案,一定要是主動思考之后的結(jié)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互動反饋的教學效果揭示了現(xiàn)代社會教師與學生之間積極的課堂互動在教育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與學生在交往中如何做到課堂積極互動。本文還對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的重要意義進行探討,希望為師生關(guān)系的改革提供借鑒。
關(guān)鍵詞:師生課堂互動;課堂教學;重要性
一、課堂教學中師生積極互動對教學效果的影響
課堂教學是師生間特殊的一種交往方式,參與課堂教學的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學成果能否有效的主要部分。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與學生進行互動,形成積極的交往,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
1.師生積極的課堂互動對教學效果有積極作用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上的師生交往有效化程度大大增加,師生之間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進步在課堂教育中受到極大重視。在課堂交往過程中,師生之間的具體信息交流會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有效的師生課堂互動會使課堂教學知識有效地傳輸給學生,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吸收課堂所學,積累知識。
2.師生積極的課堂互動對教學效果有積極的反饋作用
教學中的反饋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是極其重要的,反饋能夠讓教師知道學生當堂學習知識的掌握程度,了解教學效果以及教學內(nèi)容的深入程度。
例如,課堂上有學生回答對了問題,其他學生也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正確的,教師仍然還要問學生:“他回答得對不對???”學生齊答:“對?!苯處熇^續(xù)追問:“他回答得好不好?”學生齊聲回答:“好!”據(jù)調(diào)查,教師提問的這些問題中,大多數(shù)都是學生不用深思就能得出結(jié)論的,根本不能反饋出課堂教學的效果,也不能積極地向教師反映出該節(jié)課教的知識是否適中以及是否是有效課堂。
師生之間在課堂教育中建立的積極互動模式,不僅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也使教師意識到課堂所教是否恰當,有利于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更加全面地發(fā)展。
二、和諧、平等的師生課堂互動氛圍的影響
在現(xiàn)代社會中,課堂是培養(yǎng)人才的地方,為了更好地建設(shè)教書育人的主要陣地,師生之間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師生互動關(guān)系尤為重要。
1.和諧、平等的師生課堂互動氛圍的積極意義
現(xiàn)今社會中,國家正努力改革課堂教學,希望構(gòu)建出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綠色課堂,這是每位教師的責任,也是每位學生的義務(wù)。和諧、平等的師生課堂互動會使課堂氛圍融洽,有助于啟迪學生的心靈,促進知識的傳遞,激發(fā)學生對課堂上教師教授知識的興趣。
例如,課本上有這樣一道題:有23個小學生,每4個人一條船,要租幾條船?這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的問題,學生都能列式解答:23÷4=5(條)……3(人)。但是這剩下的三個人還要租一條船,在講這個問題時,教師就可以問學生:“剩下的三個人怎么辦?”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現(xiàn)場表演,讓學生明白剩下的三個人也要租一條船。這類題型的解答需要聯(lián)系實際經(jīng)驗,學生理解題意就簡單多了。
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與學生平等地交流,不僅增加了學生對這堂課所學內(nèi)容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知識的有效性。教師對學生提問,學生經(jīng)過仔細思考得出答案,促使了學生自主思考,也引出了該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對學生適時地夸獎也使課堂氛圍變得和諧融洽。
2.和諧、平等的師生課堂互動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對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作用
學生在課堂中感受到教師的熱情關(guān)懷,由此獲得學習的自信心,自信心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是極其重要的。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師生不能和諧平等相處,那么課堂氛圍會變得死板、嚴肅,導致學生不能安心學習,整節(jié)課很緊張,不能集中注意力,也影響了教師將知識有效地傳達給學生。反之,課堂氛圍和諧溫馨,師生之間保持和諧平等的融洽關(guān)系,會使學生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大大增加。
(2)對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在平等溫馨的課堂中,學生心情怡然,思路清晰,學習狀態(tài)極佳。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性格特點會得以體現(xiàn)出來。每個人的性格有所不同,每個人的能力也迥異,就像有的人善于數(shù)學,語言類的東西卻難以理解,正如《師說》中所言:“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碑攲W生將他們的性格和能力展露出來時,教師應(yīng)充分抓住學生的特點,發(fā)展他們的能力,盡力彌補學生的不足之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現(xiàn)代社會中師生如何做到積極的課堂互動
在課堂上,學生是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體。課堂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是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師生之間保持積極的交往對課堂教育具有極大的重要性。那么,要做到在課堂上師生保持良好的交往關(guān)系,教師和學生都要掌握合適的方法。
1.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
一位教育學家曾經(jīng)說過:“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guān)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p>
以前,在課堂上教師不太注重和學生進行平等和諧的課堂交流,忽略了與學生的溝通,沒有注意到課堂氛圍的重要性,對學生不理不睬,缺乏最基本的溝通,甚至有的教師會對學生實施體罰,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這些不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都導致了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學習,自主學習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融洽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極其重要的,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鉆研精神,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自由討論,關(guān)心學生內(nèi)心所想,給予學生肯定、鼓勵和認可。平等的互動關(guān)系會讓師生更加和諧相處,討論問題更加透徹,對調(diào)解課堂氛圍有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再是權(quán)威者,而是學生課堂的朋友。
2.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有趣
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內(nèi)容,使課堂變得更加有趣生動,教學有效性就會大大提高。要上好一堂課,不僅需要教師滿腔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還要有淵博的知識和一定的講課技巧。因此,教師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完善自己,必須認真?zhèn)湔n、多動腦、多想辦法,使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到教學上,從而促進師生共同進步。假如教師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么,他的教學質(zhì)量就會大打折扣,不利于師生的發(fā)展進步。
(1)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裝束和自身素質(zhì)
著名教育學家加里寧曾說過:“教師仿佛每天都蹲在幾百面鏡子前面,因為課堂上有幾百雙精銳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窺視你優(yōu)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視著你?!币粋€從外到內(nèi)都美麗的教師會深深吸引著學生,教師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吸引著學生,讓課堂變得更加有趣,使課堂氛圍更加融洽。
(2)不斷掀起課堂高潮
每一個人都有一顆好奇心,當課堂上發(fā)生“奇怪”的現(xiàn)象時,學生的注意力會集中在這些現(xiàn)象上,因此,教師要學會制造懸念,使學生因為好奇而去思考問題,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3.教師積極引導
教師的積極引導在課堂教學中有不可被替代的作用,教師將問題拋出給學生,給學生一定的發(fā)揮空間,不僅能建立師生間平等和諧的關(guān)系,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1)要提出難易適中的問題
難易適中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起引導作用,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提出具有思考意義的問題,會使知識的傳達變得具體有效。在和諧、溫馨的師生關(guān)系中,學生會在探索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在找到答案的同時,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也被引導出來,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使整堂課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2)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展開教學
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的思維會隨著教師的教學一點點地深入。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會體會到思考的樂趣,享受知識的精華。層層遞進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擴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起一定的積極作用。
4.師生配合共學習
學生可以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在課堂上和教師共同探討,一起遨游知識的海洋,一起學習,一起進步。教師不要去礙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而要極力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環(huán)境。這樣,學生也會在課堂上配合教師的教學。
(1)積極主動思考問題
教師提出的問題一般都是當堂課的重點或難點,學生要認真地思考問題,尋求答案,這樣既配合了教師,調(diào)節(jié)了課堂氛圍,也親身體驗到了學習的過程,可謂是一舉兩得。
(2)維持良好的課堂秩序
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利于師生之間的積極交流互動,所以,良好的課堂秩序極其重要。如果課堂秩序遭到破壞,那么營造的溫馨課堂氛圍就會毀于一旦,就達不到應(yīng)有的教育效果。只有良好的課堂秩序,才能使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為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提供保障,實現(xiàn)師生的共同進步。
建立有效的課堂師生互動,是如今新課程理論中的一項重要理念。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都有自己的尊嚴和合法權(quán)利,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wù),教師和學生是課堂上不能分割的兩部分,只有雙方進行充分的溝通,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使教學活動取得應(yīng)有的成效。師生之間在課堂教育中保持積極互動對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師生之間平等互助,成為彼此的朋友,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劉文華.當代課程與教學改革[M].濟南:黃河出版社,2010.
[2]李琴.教師如何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