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淺談微課的特點和設計模式

2017-03-05 02:32:21吳佳芬
商情 2016年44期
關鍵詞:設計模式微課模塊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微課的背景與定義,總結了微課的特點,并介紹了一種能有效促進學習的微課設計模式。

【關鍵詞】微課 設計模式

一、微課的背景與定義

在國外,微課程的雛形最早見于美國北愛荷華大學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課程,以及英國納皮爾大學T.P.Kee提出的一分鐘演講[1]。而現(xiàn)今熱議的微課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David Penrose提出的[1]。Penrose認為微型的知識脈沖只要在相應的作業(yè)與討論的支持下,能夠與傳統(tǒng)的長時間授課取得相同的效果。

在我國,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基于現(xiàn)有教育信息資源利用率低的現(xiàn)狀,率先提出了以微視頻為中心的新型教學資源——“微課”。他將微課定義為“微型視頻網絡課程”,即把某一學科的重點、難點,考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用簡短的視頻展示出來。微課以教學視頻為核心,以教學中常見的、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典型的知識點為對象來進行設計,是針對知識講授、習題、解答、實驗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又完整的教學活動。

二、微課的特點

微課是針對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局限性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教學資源建設和應用模式,它的主要特點是:

(1)短小精悍,主題突出。在有關人類注意力的研究中證明,一般人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在10-15分鐘,故微課程的時間長度一般不超過20分鐘,學習者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不容易出現(xiàn)走神和困倦。微課主要是為了解決課堂教學中的某個學科知識點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所要完成復雜眾多的教學內容、達成多個教學目標而言,微課的教學目標相對單一,教學內容更加精簡,教學主題更加突出,教學指向更加明確,其設計與制作都是圍繞某個教學主題而展開的。

(2)資源多樣,情境真實。微課是以課堂教學視頻為核心,并“統(tǒng)整”了課堂教學設計、教學素材和課件、教師教學反思、學生反饋評價及學科教師互動點評等多種資源,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類型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與具體教學活動緊密結合、真實情境化的“微教學資源環(huán)境”。教師和學生在這種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境中能達到“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并實現(xiàn)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快速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也有助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2]。

(3)制作簡單,便于互動。由于微課視頻的時間短,資源容量也較小,其視頻格式一般為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加上與教學主題配套的教學設計與教學課件等資源一般來說也只有幾十兆,既可以在網絡上在線播放,也可以下載保存在各種多媒體終端設備上實現(xiàn)移動遠程聽課和個性化的學習。學生學習完相應的教學視頻和資源后,可以通過練習題檢查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識點,對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視頻,還可以向教師提出問題,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微課的設計模式

當前對于微課程的研究大多仍在闡釋其理念與應用前景的層面。南京大學的梁樂明通過采用內容分析法對國內外有代表性的微課程網絡學習資源的設計進行比較,尋求微課程理念的共性與特性,構建了如圖1所示,能有效促進學習的微課程設計模式[3]。該設計模式主要由三個相互聯(lián)系的模塊組成:

(1)前端分析模塊。主要完成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任務分析和學習內容分析的工作。通過對學生進行需求分析,結合教學任務需求,確定學習內容,并解構成微課程資源。

(2)微課程要素與設計模塊。該模塊包括兩個相互聯(lián)系、相互支持的子模塊,分別是課程內容子模塊和教學支持服務子模塊。在課程內容子模塊中主要完成情境設計、引入核心概念、闡述與解釋、總結與反饋的工作;在教學支持服務子模塊中主要包括學習輔助工具設計與提供,支架與路徑的設計與提供,同步或異步的指導、討論與協(xié)作的設計與提供,不同層次的練習與反饋的設計與提供以及一些相關學習資源的提供。該子模塊承擔著線上輔導的職能,提供足夠的學習支架與學習路徑,避免學習內容過于零散造成學生的迷失。

(3)評價與反饋模塊。該模塊包括學習分析、教師反思和資源協(xié)作建構與再生。一門微課程的設計雛形需要經過教師同行、學生進行實踐與評判,并在交流中不斷對微課程進行完善。評價與反饋也可以對微課程的前端分析與設計提供改進的意見。

參考文獻:

[1]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3]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基于國內外微課程的對比分析[J]. 開放教育研究,2013,(1) .

作者介紹:吳佳芬(1981年10月-) 女, 碩士。漢族?,F(xiàn)任職于武漢東湖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軟件工程。

猜你喜歡
設計模式微課模塊
仿生設計模式的創(chuàng)新應用探索
玩具世界(2023年6期)2024-01-29 12:14:36
28通道收發(fā)處理模塊設計
“選修3—3”模塊的復習備考
“1+1”作業(yè)設計模式的實踐探索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交通機電工程設計模式創(chuàng)新探討
選修6 第三模塊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丹寨县| 北川| 辽宁省| 邳州市| 延边| 修武县| 新绛县| 工布江达县| 瓮安县| 沁源县| 弥渡县| 德清县| 南丹县| 广平县| 凉城县| 汉川市| 内江市| 沙坪坝区| 苍梧县| 丁青县| 屯门区| 延吉市| 金乡县| 惠州市| 霍山县| 福海县| 内乡县| 平谷区| 陆河县| 盐山县| 定西市| 麻城市| 西和县| 建阳市| 库尔勒市| 连江县| 酒泉市| 博野县| 尚义县| 克拉玛依市| 定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