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斌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法學院,北京 100024)
·馬克思主義研究·
有機馬克思主義形成的兩條進路及其不同理論取向
楊富斌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法學院,北京 100024)
有機馬克思主義的形成有兩條進路。一條進路是從福斯特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到伯克特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再到有機馬克思主義;這條進路彰顯了有機馬克思主義意在超越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前兩個階段,著重從現代性批判視域探討超越生態(tài)災難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可能性和現實性。另一條進路則是從懷特海有機哲學或過程哲學到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再到有機馬克思主義;這條進路表明有機馬克思主義試圖用懷特海有機哲學和建設性后現代思想補充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使現代性馬克思主義成為建設性后現代馬克思主義。從總體上看,作為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范式,有機馬克思主義試圖從這兩條進路推進馬克思主義對生態(tài)災難等問題的回答,似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形成一些實質性的學術觀點和理論創(chuàng)新,但也包含著明顯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的理論局限和某種程度的烏托邦弊端。
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有機哲學
有機馬克思主義學派在國外馬克思主義思潮中已然出場乃是不爭的事實[1]。而對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中突然登場的這匹黑馬,究竟如何評價其理論價值和局限,無疑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切入。本文擬通過考察有機馬克思主義學說形成的兩條不同進路,探析有機馬克思主義這一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新思潮究竟“從哪里來”,以期揭示其理論取向和意義,探討其基本觀點的理論和現實價值及其內在局限,以進一步深化學界對有機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為增強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國際話語權盡綿薄之力,同時,也為推進我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尋找一些可資借鑒的啟示[2]。
2016年10月,在上?!榜R克思主義國際學術周”高端論壇上,有機馬克思主義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菲利浦·克萊頓教授(PhilipClayton)作了題為“作為生態(tài)社會主義第三階段的有機馬克思主義”演講①[美]菲利普·克萊頓在上海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國際學術周”(2016年10月24-27日)——高端論壇——危機與變革:面向全球共同問題”上的演講稿(會議交流論文,尚未公開出版)。。
克萊頓在演講中指出,多年以來,西方環(huán)境運動與社會主義幾乎毫無關聯。從羅馬俱樂部1972年報告伊始,環(huán)保主義者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有關未來的科學材料和預測方面,而對資本主義在這方面的作用則關注不多。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清楚地表明,富裕國家和跨國公司的過度浪費行為應當為環(huán)境破壞負責。作為西方資本主義過度浪費的主要批判者,社會主義者竭力主張用社會主義來替代資本主義,并把這種替代作為克服環(huán)境危機的第一步。
克萊頓認為,人們己熟知的福斯特和伯克特提出的思想被認為是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前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根據他們的觀點,社會主義和環(huán)保主義已經聯系起來,但是并沒有真正融為一體。人們只是把馬克思主義的范疇同已經存在的環(huán)境范疇簡單相加而已。最為典范的是,環(huán)保主義者批評說馬克思的著作從生態(tài)學意義上看是有瑕疵的。
第二個階段則與第一階段恰恰相反。由于伯克特、福斯特以及其他一些學者的努力,人們已認識到“人類狀況的生態(tài)基礎”。他們正確地論證道,“經濟發(fā)展需要有計劃,以便包括諸如水資源及其分布、清潔水源的獲得、不可再生資源的配給和儲存、垃圾處理和工業(yè)項目選擇在某些具體地區(qū)上馬對當地人口與環(huán)境的影響之類的因素。誠然,馬克思對這些問題不可能有任何論述。因此,我們不能在他的著作中找到對這些問題的直接解答。而克萊頓則認為:“對于我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來說,這相當于邀請我來擴展馬克思的著作?!雹賉美]菲利普·克萊頓在上海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國際學術周”(2016年10月24-27日)——高端論壇——危機與變革:面向全球共同問題”上的演講稿(會議交流論文,尚未公開出版)。
克萊頓認為,伯克特和福斯特對于他的上述觀點不會認同。他們以下列觀點而著稱,這就是:我們?yōu)閺娬{環(huán)境危機而需要的一切已經蘊含在馬克思本人的著作之中。福斯特把馬克思關于“新陳代謝的斷裂”觀念解釋為馬克思實際上乃是環(huán)保主義思想家的例證,并把馬克思的價值論應用于環(huán)境問題之中。
克萊頓對此則有不同的理解。他說,的確,福斯特的著作有助于人們克服認為馬克思主義者是反環(huán)保主義者的陳詞濫調。馬克思并非只是關注克服資本主義不正義和提高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對環(huán)境問題沒有關注。相反,他不僅把自己的價值理論應用于社會和政治制度,而且應用于自然以及自然資源的價值。馬克思認識到,資本主義也會在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上造成斷裂。
因此,第二階段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又回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概念上,例如,堅持馬克思提出的“新陳代謝的斷裂”觀念,并認為這在根本上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造成的。問題在于:當馬克思寫作他的著作時,生態(tài)科學還尚未問世。如果人們的主要標準是馬克思的著作,根據現在使用的術語來看,這當然還不是生態(tài)學的思想家。
然而,當人們去研究最近25年來出現的生態(tài)科學時,當然會需要把馬克思的科學觀以某種方式予以更新。一旦我們以這種方式對馬克思的科學觀作與時俱進的理解,我們就會超越第二階段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這便是有機馬克思主義者所揭示的作為生態(tài)社會主義第三階段的有機馬克思主義。
因此,克萊頓強調:“有機馬克思主義是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第三個階段。它有助于我們以新的方式來理解馬克思主義,因為我們此時可以從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科學中學習。我們可以同時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和當代優(yōu)秀科學家?!雹赱美]菲利普·克萊頓在上海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國際學術周”(2016年10月24-27日)——高端論壇——危機與變革:面向全球共同問題”上的演講稿(會議交流論文,尚未公開出版)。
當然,在克萊頓看來,這種融合不能是表面的,而要像兩棵蘋果樹的幼苗相嫁接一樣須融為一體,共同成長為一棵作為統一整體的蘋果樹。描述以自然方式共同成長的詞語就是“有機”(的)。這樣一來,把馬克思主義和生態(tài)學融為一體在今天自然就會導致有機馬克思主義。所謂“有機馬克思主義乃是解決生態(tài)危機之道”③[美]菲利普·克萊頓在上海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國際學術周”(2016年10月24-27日)——高端論壇——危機與變革:面向全球共同問題”上的演講稿(會議交流論文,尚未公開出版)。。而且有機馬克思主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分析同最近的生態(tài)科學融為一體,并堅持如下五個一般原則:
第一,行動永遠要以社會與自然界相統一作指導。
第二,短期解決方案只會滿足消費者的直接需求,并會帶來長期的難題。只有長期視野,才會引導正確的行動。有用的政策需要由長期的目標來指引。
第三,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將會重點解決21世紀的問題:當代資本主義和全球生態(tài)危機。西方發(fā)展起來的不受控制的市場,已經對窮人和這個星球造成傷害。與此形成對照的是,社會主義國家正在學習如何在社會主義原則框架內吸收市場力量。為做到這一點,人們需要馬克思主義原理;若無這些原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將會變得無法區(qū)分。
第四,這種新的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乃是政策制定的重要指南。生態(tài)社會主義知道,由于環(huán)境問題,我們需要限制資本主義的力量,并且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解釋資本主義為何必然會破壞地球。然而,為了這一參與成功,生態(tài)社會主義需要同真正的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共同努力。
第五,作為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者,有機馬克思主義強調三點:(1)馬克思主義學者已經表明,馬克思主義理論建立在19世紀的物理學、化學和決定論基礎之上。當前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只有轉變?yōu)橛袡C觀念才是最有用的;(2)我們必須永遠把人類系統和自然系統看作單一實在的組成部分;(3)有機馬克思主義相信所有的人類生存維度都可歸之于當代社會主義。
總之,當代科學比150年前的科學更加精確和更加有力。所以,作為第三階段的生態(tài)社會主義,堅持把馬克思的核心概念與生態(tài)科學的最新洞見融為一體④[美]菲利普·克萊頓在上海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國際學術周”(2016年10月24-27日)——高端論壇——危機與變革:面向全球共同問題”上的演講稿(會議交流論文,尚未公開出版)。。
根據菲利普·克萊頓、小約翰·柯布(JohnB.Cobb,Jr)、大衛(wèi)·格里芬(DavidGriffin)等人的論述,有機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形成還有一條重要的思想進路,這就是從懷特海的有機哲學或過程哲學到以柯布、格里芬為代表的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再到以克萊頓等為代表的有機馬克思主義。這也是國內不少學者對有機馬克思主義形成進路的理解。
首先,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懷特海在20世紀上半葉通過概括和總結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等最新科學成果,并全面吸收自古希臘以來西方哲學中所闡發(fā)的過程思想,同時也通過批判和借鑒康德的主體性學說,批判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等,自覺地創(chuàng)立了一種系統的綜合性哲學——有機哲學,亦稱過程哲學[3]。迄今懷特海的“過程哲學”這個名稱也已在西方哲學界流行起來,成為西方學界公認的特指懷特海在《科學與近代世界》、《過程與實在》、《觀念的探險》和《思想方式》等著作中提出的過程學說。東西方都有一些學者認為,這一過程哲學學派同馬克思的“自然歷史過程”思想、同恩格斯提出的“世界不是事物的集合體,而是過程的集合體”的論斷,是完全一致的[4]。
克萊頓、柯布等有機馬克思主義者均明確承認,懷特海的過程哲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有機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有機馬克思主義就是把生態(tài)科學、馬克思主義、懷特海的過程哲學和中國傳統哲學智慧等相關思想融為一體的產物[1](P168)??虏忌踔撩鞔_地堅持自己是懷特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5]。這表明有機馬克思主義是以懷特海過程哲學為基礎的。
其次,建設性后現代主義思想是有機馬克思主義形成的直接思想基礎。從嚴格意義上說,建設性后現代主義是有機哲學思想發(fā)展的第二階段。根據最早提出“建設性后現代主義”這一術語的大衛(wèi)·格里芬教授的概括,“建設性的或修正的后現代主義是一種科學的、道德的、美學的和宗教的直覺的新體系。它并不反對科學本身,而是反對那種單獨允許現代自然科學數據參與建構我們世界觀的科學主義”[6](P225)。“它沒有簡單地使現代性的各種前提達到其必然的結論,而是對這些前提進行了批判和修正”[6](P226)。因此,不能把建設性后現代主義簡單地直接等同于懷特海的過程哲學或有機哲學。因為建設性后現代主義是在批駁激進性或解構性后現代主義觀點的基礎上形成的,盡管其哲學基礎是懷特海的有機哲學。與解構性后現代主義不同,建設性后現代主義更注重建設性,它積極尋求重建人與世界、人與人的關系,積極尋求重建美好的新世界[7](P2)。根據有關學者的概括,建設性后現代主義首先反對現代哲學的二元論和還原論。格里芬視懷特海為后現代有機論者的首倡者[7](P6)。其次反對現代世界觀的人類中心主義;再次提倡整體性的方法論和思維方式。
從提出“有機馬克思主義”概念的克萊頓教授以及其他幾位贊同并推進有機馬克思主義學說發(fā)展的美國學者的學術成果來看,他們早年研究的是懷特海過程哲學,進而又研究建設性后現代主義。最后,在他們直面人類面臨的生態(tài)災難問題,并認識到要解決今日世界范圍內的主要危機即全球性的氣候破壞及其引發(fā)的生態(tài)災難,惟一的途徑是以馬克思的社會-經濟分析為基礎,像中國那樣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和實現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①參見克萊頓為中國四位學者撰寫的《中國學者視野中的有機馬克思主義》(暫定名)一書所寫的“序言”,尚未出版。時,他們才逐漸轉向馬克思主義??巳R頓把影響有機馬克思主義形成的因素概括為四個。一是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因為這種社會主義旨在滿足人民的需求和共同的福祉,而不是為了滿足少數資本家對高額利潤的追求。二是不斷增長的環(huán)境危機。馬克思知道資本積累會損害我們與自然的相互依賴關系,他稱這種損害為“新陳代謝的斷裂”。三是生態(tài)科學的出現??巳R頓認為,如果馬克思在世,他一定會運用這些最新科學成果。而沒有生態(tài)科學,人們就不可能理解生態(tài)危機。有機馬克思主義意在給社會主義價值觀中增加生態(tài)系統的知識。四是傳統智慧。中國傳統智慧、西方傳統智慧中都有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有機馬克思主義中的“有機”一詞,既包含著部分與整體的天然契合,也強調自然與社會、社會與人、各種動植物及其與人類和人類社會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綜上,從懷特海有機哲學到建設性后現代主義,再到有機馬克思主義,這是有機馬克思主義學說形成的另一條明確的思想進路。
有機馬克思主義形成的這兩條不同的思想進路,無疑彰顯著有機馬克思主義不同的理論取向和意義。
首先,從福斯特的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到伯克特的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再到克萊頓明確提出的有機馬克思主義,彰顯著有機馬克思主義者試圖繼承和發(fā)展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取向,并超越了以福斯特和伯克特為代表的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的基本主張。這主要表現在:
第一,有機馬克思主義者承認并堅持福斯特等人的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基本主張,但是,又不完全贊同福斯特等人的主張,認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固然是造成環(huán)境災難的重要根源,但并不是惟一的根源,甚至不是最主要、最根本的根源。造成環(huán)境災難和生態(tài)危機的更深層次的根源是現代性或者說現代主義。他認為,只有這樣理解,才能解釋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國家緣何也有生態(tài)問題,并為從根本上消除生態(tài)災難,走向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奠定基礎。否則,我們就難以理解當今世界的客觀現實:不論是資本主義現代化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都存在著嚴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僅僅從資本主義私有制度上找原因,還不能完全合理地說明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緣何也存在嚴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甚至在前資本主義時期,也曾程度不同地存在著環(huán)境破壞的行為和生態(tài)危機,因為那時已經有了現代性的萌芽。當然,正如格里芬所說,否定現代性并不意味著回到農業(yè)社會,完全拋棄現代化,而是主張消除現代性內在固有的弊端[6](P236)。而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不可能真正地實現生態(tài)文明??虏荚缭谏蟼€世紀發(fā)表的《是否太晚?》一書修訂版中就對此作了論證[8]。2015年他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的《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的中國優(yōu)勢》一文中又特別強調了美國已經錯失了從前現代農業(yè)文明直接進入生態(tài)文明的機會,因為它的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由大財閥所控制[9]。
第二,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者只是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里挖掘其蘊含的生態(tài)思想,只關注批判資本主義私有制對環(huán)境的破壞,卻沒有注重吸納古代傳統智慧,尤其是沒有注重吸收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而有機馬克思主義者不僅承認福斯特等人對馬克思恩格斯生態(tài)思想的挖掘和闡述,承認他們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嚴厲批判,而且同時強調注重挖掘東西方傳統文化中的優(yōu)秀智慧和思想資源,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等思想,并在客觀上試圖打通“中西馬”,把馬克思主義與西方哲學中的懷特海有機哲學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思想相融合[10]。
第三,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沒有自己的哲學本體論基礎,它的主要著眼點是挖掘和闡發(fā)馬克思和恩格斯等經典作家著作中蘊含的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學思想。如果說它有自己的哲學基礎,那也是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只不過往往是一種被這樣那樣地‘重構’了的歷史唯物主義”[10]。而有機馬克思主義則自覺地以懷特海的有機哲學作為自己的本體論基礎,并試圖以此來彌補經典馬克思主義缺乏本體論的缺憾。盡管這些嘗試和觀點都存在有待商榷之處,因為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本身就蘊含著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歷史的內在統一,馬克思所理解的人類社會乃是“自然的人化”,而自然則是“人化的自然”。用馬克思的話說:“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盵11](P55)但是,馬克思畢竟未從形而上學高度論證宇宙的過程性,而把整個宇宙視為過程的宇宙論或本體論,只有懷特海的有機哲學才是迄今最為系統的闡述[12]。
第四,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只是以資本主義造成的生態(tài)危機為問題背景,以馬克思經典著作中的生態(tài)思想為理論武器,批判資本主義私有制及其對生態(tài)的破壞。強調這些方面當然是正確的,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有機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中國政府率先提出生態(tài)文明戰(zhàn)略,從國家層面謀劃生態(tài)文明建設,這在全人類是一個創(chuàng)舉。有機馬克思主義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并受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者的啟發(fā),而提出有機馬克思主義的,這與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者顯然有明顯的不同。福斯特等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者對中國的問題和現實并不關注,在其著述中幾乎沒有涉及。
綜上,筆者認為,有機馬克思主義形成的這一進路,主要體現著有機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價值目標追求和取向:建立超越現代性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社會。這表明,有機馬克思主義不僅同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者一樣,明確地譴責資本主義私有制是造成生態(tài)災難和環(huán)境危機的重要根源,同時進一步強調現代性也是造成生態(tài)災難和環(huán)境危機的另一重要根源,甚至是更為深刻的根源。從中國目前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的背景看,資本主義私有制決非人類社會的不二選擇。超越資本主義的替代選擇是社會主義道路,超越現代性的替代選擇是生態(tài)文明。資本主義制度決非如福山等人所說的那樣是人類歷史的終結[13],馬克思所揭示的社會主義道路才是替代資本主義制度的最佳選擇。社會主義中國的成功經驗不僅實踐了并正在實踐著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理想,而且給世人做出了榜樣,表明馬克思主義必須與各國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社會實際相結合,與時俱進,只有堅持“文化嵌入式的馬克思主義”才有強大的生命力。
然而,對于當今資本主義私有制占主導地位的西方世界如何實現生態(tài)文明的具體道路和方法問題,有機馬克思主義者則要么語焉不詳,要么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如通過加強生態(tài)教育、有機教育,通過資本家的自我覺悟等方式來逐漸地實現生態(tài)文明。這些都是其理論不徹底的明顯表現,體現了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學派的通病,即不贊成或者說不敢明確地提出以馬克思提出的暴力革命方式推翻資本主義私有制。
對此,克萊頓也明確承認:“雖然西方撰寫了有機馬克思主義,但他們并不是能夠推進它進一步前進的人。第一個理由是顯而易見的:這些學者中大多數人沒有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因而他們的著作不能在自己的國家?guī)椭贫ǚ从秤袡C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政策?!雹賲⒁娍巳R頓為中國四位學者撰寫的《中國學者視野中的有機馬克思主義》(暫定名)一書所寫的“序言”,尚未出版。而更深層的原因則是,有機馬克思主義以之為前提的三個因素——社會主義、建設性后現代主義、生態(tài)文明——更多地是在中國而不是在西方。因此,他們對中國率先在世界上實現生態(tài)文明充滿希望,并認為中國的成功會影響和引領世界。
其次,有機馬克思主義形成的第二條進路,則主要體現著有機馬克思主義學說內在的理論價值追求,顯示著有機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特征:“有機”(的)馬克思主義或“過程”(的)馬克思主義。其核心理論主張是要將“現代性的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為“建設性后現代的馬克思主義”。這里要注意的問題是:
第一,有機馬克思主義者不加區(qū)分地把經典馬克思主義稱作“現代馬克思主義”是有失偏頗的,因為馬克思的哲學思想中也有豐富的后現代意蘊。然而他們強調在當今時代馬克思主義應當以建設性的后現代主義來分析和解決時代面臨的問題,則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研究和實踐取向有一定的啟發(fā)和現實意義。
第二,“有機馬克思主義”的“有機”一詞雖然不是在趕時髦,而是在“有機哲學”的意義上,強調世界的有機聯系、整體和諧、天地人內在統一,以反對現代機械世界觀的實體觀、二元論和機械論等,這對我們科學地論證和在實踐中推行我國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戰(zhàn)略具有一定的現實和理論意義,對于世界各國人民理解和支持我國確立的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戰(zhàn)略也有一定的幫助。但是,有機馬克思主義對于如何在西方世界實現生態(tài)文明顯然缺乏信心,甚至抱有悲觀失望的心態(tài),并把世界實現生態(tài)文明的希望寄托在中國。這種觀點值得我們中國馬克思主義者認真思考,做出我們的理論回應。
第三,當今世界環(huán)境污染、氣候變暖雖然似乎已成為共識,甚至不少國家也都設立了環(huán)境保護部門或機構,但是,如何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阻止環(huán)境繼續(xù)惡化,實現生產方式轉型,超越資本主義和現代性,實現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并非是理論上和實踐上都非常清楚的問題。這既需要科學的論證,也需要哲學的、倫理的和文化的論證。因此,有機馬克思主義從資本主義和生態(tài)災難的替代性選擇視角出發(fā),提出有機馬克思主義學說,倡導以人類的共同福祉為價值目標的生態(tài)文明,這在當今全球范圍內,特別是在資本主義占主導地位的國家,既是大膽的理論探討,也具有強烈的批判意識和重要社會影響。但是,我們有無必要用懷特海的有機哲學來補充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這確實是個值得進一步探討和商榷的問題。
從一般意義上說,借鑒西方哲學和國外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合理思想,對于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有積極意義的。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在實踐和理論上進行探索、用發(fā)展著的理論指導發(fā)展著的實踐?!盵14]國際社會長期以來一直有人在反對馬克思主義,國內也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在這種國際背景下,美國有機馬克思主義者明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經濟分析方法,倡導用有機的馬克思主義解決時代面臨的生態(tài)災難問題等,并明確指出:“中國現在不再拘泥于任何舊式的馬克思主義,以往的痛苦經歷使中國意識到了拘泥于舊式馬克思主義的問題所在。但中國并沒有放棄馬克思主義本身。”(柯布語)[1](P2-3)這些觀點顯然對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積極意義。所以,我們一定要“按照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思路,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既要立足本國實際,又要開門搞研究”[14]。只有這樣,符合中國實際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研究才能不斷前進。然而,對有機馬克思主義這種在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方興未艾的學說是否有這種作用,尚需謹慎地做出判斷,并且需要進一步考察其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1][美]菲利普·克萊頓,賈斯廷·海因澤克.有機馬克思主義:生態(tài)災難與資本主義的替代選擇[M].孟憲麗,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馮顏利.深化有機馬克思主義研究要注意的若干問題[N].光明日報.2016-11-30.
[3]楊富斌.過程哲學要義[N].光明日報,2011-07-05.
[4]閆順利.馬克思哲學過程論:一種實踐過程思維方式[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
[5][美]小約翰·柯布.論有機馬克思主義[J].陳偉功.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5,(1).
[6][美]大衛(wèi)·雷·格里芬.后現代精神[M].王成兵.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7]王治河.別一種后現代主義[A].大衛(wèi)·雷·格里芬.后現代科學[C].馬季方.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社,1998.
[8]JohnBCobb,Jr.IsItTooLate?ATheologyofEcology[M].Denton:EnvironmentalEthicsBooks,1995.
[9][美]柯布.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的中國優(yōu)勢[N].人民日報,2015-08-21.
[10]楊富斌.有機馬克思主義的出場及其意義[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2]AnneFairchildPomeroy,Marx,Whitehead.Process,Dialectics,andtheCritiqueofCapitalism[M].Albany:SUNYPress,2004.
[13][美]弗朗西斯·福山.歷史的終結及最后之人[M].黃勝強,許銘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14]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
(責任編輯 張秋實)
楊富斌(1958—),男,河北省邯鄲市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國際法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現當代西方哲學。
B17
A
1671-7155(2017)04-0016-05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7.04.003
2017-07-05
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懷特海過程哲學研究”(項目編號:14FX044)的后續(xù)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