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廣西師范大學 國際文化教育學院,廣西桂林 541004)
男性與女性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點和差異早已為人們所公認,可人們對他們在語言方面的特點與差異的研究起步卻很晚。20世紀60年代,隨著社會語言學的蓬勃發(fā)展和西方女權(quán)運動的興起,語言和性別問題才在更高層次得到了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成為不少語言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在以往關(guān)于言語性別差異的研究,主要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一是剖析女性用語的特點,二是描述女性的語言特點,從而揭示語言的性別歧視現(xiàn)象,三是分析這些語言現(xiàn)象的社會根源。但是,這些研究多數(shù)是全面概況出言語性別差異的特征,很少針對某一個話題,來研究言語的性別差異現(xiàn)象。本文針對“加拿大短期留學生對中國人印象”這一話題,以跨文化交際為研究背景,以言語性別差異為切入點,通過訪談和分類對比法,探討了加拿大短期留學生對中國人的評價,以及從他們評價中透露出的言語交際中的性別差異。
為了解加拿大留學生對中國人的印象,2012年11月筆者訪談了10名(含男生5人和女生5人)在濟南參加跨文化交際短期培訓班的加拿大留學生。在三周的培訓過程中,他們不僅在山東師范大學上課,還參觀山東的中小學,到中國家庭做客,去各個景點旅游。這些經(jīng)歷,讓他們接觸到中國各個階層的人,對中國人的印象有了新的看法。每次訪談為開放性的個人訪談,訪談語言是英語,每人訪談時間約10分鐘。訪談內(nèi)容用錄音筆錄音,并轉(zhuǎn)寫成文本。通過分類和對比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同性別的加拿大留學生,在描述中國人的總體印象時,使用了許多相同的核心詞句,然而,他們的言語在詞語和交際層面,存在一些性別差異。
“在人類所有的活動中, 語言最能表達人的特點。它是探索人的心靈深處奧秘的鑰匙,它是人們表達思想的無與倫比的工具, 它是維系民族關(guān)系的紐帶, 它是珍藏人類歷史的寶庫?!盵1]語言是社會的一面鏡子,它反映和折射整個社會的現(xiàn)實。此次訪談發(fā)現(xiàn),加拿大短期留學生對中國人的總體印象相似,印象比較好,他們使用的詞匯大部分是褒義詞,如friendly,kind,hospitable,welcoming等,少量中性詞如curious,open等。
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大部分加拿大留學生認為中國人樂于助人。盡管很多中國人聽不懂英語,但是他們還是嘗試著去理解他們,盡力去幫助他們。這給加拿大留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感覺到中國人很友好,非常熱情。在采訪中,他們列舉了許多例子。他們在中國家庭做客時,受到了熱情的款待?!癐 have been invited to a family home and they seem to be very excited to host us.She spent two days preparing the meal for us. That’s really special to us.”此外,加拿大留學生還認為中國人很開放。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他們都多次提到中國人很開放。此處,open的意思指中國人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接納外國人。雖然如此,對于非亞洲面孔的留學生,中國人還是保持一種好奇的心態(tài)。
加拿大留學生描述中國人特征時,其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詞匯與話題的選擇。
英語詞匯的選擇存在性別差異。男性在描述對中國人的印象時候,更善于從社會各個角度加以觀察,并使用具有各種感情色彩的英語的詞匯,包括褒義詞(friendly, welcoming)、中性詞(curious,energy)、貶義詞(Don’t keep trying, Pushing for buying staff)。而女性基本用的是褒義詞,少量中性詞。男性在描述中國人的特征時,能運用到更豐富多樣化的詞匯,如loyal,focused,never idle等等。而女性在描述的時候,大部分人只是針對一些比較明顯的表象加以描述,如friendly、welcoming等。
研究發(fā)現(xiàn),其言語交際層面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話題選擇。
針對同一個問題,即對中國人的印象,男女在描述時,選擇談論的話題存在差異。男性在描述中國人的特點時,更傾向于從社會的角度,概括出中國人具有的一些特點。他們從在中國旅游、政府、學校等地方的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中國人的一些特征。他們在描述時,不只會描述中國人的優(yōu)點,也會提到中國人的不足之處。
①在旅游區(qū),許多中國商販總是想說服他們買東西,追求自身的利益。.“And then there is other side of that is the push for buying stuff. It seems that, you know, people just want you to buy things, buy, buy, buy things when you go to tourist places.”被采訪者,用不耐煩的語氣,連續(xù)重復的強調(diào)“buy”,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這種具有一點強迫性行為,有一些反感,但也能理解商販是為了生存。
②在服務業(yè)中,許多中國人遇到外國人需要幫忙時,若聽不懂外語,會迅速拒絕幫忙他們,而不試圖采用其它非言語技巧來幫忙,直接采取回避態(tài)度?!癇ecause of the language, some people are very quick just to say “no”,“no way” they don’t want to keep trying, like the hotel or other places.”
③在學校中,學生精力充沛。大部分人都是忙忙碌碌,從不游手好閑,每個人都忙著自己的事情?!癟hey have energy. energy that I don’t have. the continuous movements of the people I have seen. they are always going somewhere, doing something. they are always focused.”中國學生留給他們的印象是,精力充沛,非常專注于自己的事情。
女性在描述對中國人的印象時,多數(shù)都是從家庭生活或個人的一些親身經(jīng)歷來描述。而且女性對中國人評價的基本都是優(yōu)點,幾乎不談論中國人的缺點。
①女性傾向于談論在家庭中的經(jīng)歷和感受?!皔ou know, we have dinner with people, I have lunch with people,people was so kind and welcoming us ,introduce their homes and showing what they had with us. they are so welcoming”女性多次提到在中國家庭做客的經(jīng)歷,從中他們感受到中國人非常熱情好客的特點。
②女性傾向于談論中國人的優(yōu)點,幾乎沒有提及中國人的缺點。所有受采訪的女性都強調(diào)中國人的友好,善良,好客。只有一位女性提到了中國人貧富差距大?!癐 think I have seen different kind of people, rich people and very poor people…I think the contrast of people is very extreme. however, every body I have seen is very open to having people like me in the cities.”雖然這位被采訪者談到了中國人的貧富差距大的問題,但只是稍作提及,并馬上用轉(zhuǎn)折詞“however”,把話題轉(zhuǎn)到評價中國人的優(yōu)點。
加拿大留學生是在中國接受中國人的采訪,而且是通過面對面交流的方式,這可能會涉及面子威脅(facethreatening)。女性語言比男性語言更能滿足人們對面子的需求,更為禮貌,女性比男性對于可能會損傷別人面子(face-threatening)的語言更為敏感。所以在交談中,女性運用語言時表現(xiàn)得更加婉轉(zhuǎn)、謹慎,所以他們面對中國人的采訪時,表示禮貌、客氣,更愿意談及中國人的優(yōu)點。相比較而言,男性在描述的時候,沒有這么拘謹,他們試圖以更客觀的角度,來描述對中國人的印象,所以他們會提到中國人的一些不足之處。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加拿大留學生對中國人的總體印象比較好,如樂于助人、熱情、開放、友好、勤勞、忠誠、但是也有一些不好的方面,如不善于利用肢體語言交流、強迫別人購買東西、貧富差距大等。研究還發(fā)現(xiàn)男女在言語的詞匯和交際層面都存在一些差異。此次研究主要針對短期留學生對中國的印象,隨著留學生在中國學習時間的延長,其印象可能會發(fā)生改變,在以后研究中,可通過不同時間段訪談對比,了解其對中國人印象的變化。
參考文獻
[1]Berger, C. R. Et al., Language and Social Knowledge.London: Edward Arnold. 1982. p. 18.
[2]戴煒棟. 言語性別差異分析綜述.[J].上外外國語學院學報, 1983,(6).
[3]馬飛.從幾部大片看好萊塢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3).
[4]張若蘭, 英語中的語言與性別差異探討.[J].廣州大學學報,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