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華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首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了凝練和概括。同時,不僅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范疇,而且彰顯了它的基本特性。《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十八大精神,體現了黨對價值觀的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實現偉大中國夢、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升中國話語權,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攻堅期,體制機制變革、社會結構變動、利益格局調整、生活方式變化給中國人的思想活動甚至價值觀念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基于此,黨中央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充分反映社會現狀和時代要求而提出的全新命題,又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思維視域下如何去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也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1]。同時,它是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最根本的觀點和最概括的表述,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靈魂,最集中、最鮮明地體現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訴求,是指導社會成員價值選擇和行為取向的基本標尺[2]。黨的十八大提出了“三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它充分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基于政治、經濟、文化三個維度,集中、統一體現國家、集體、個人三個層次價值觀的具有現代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最新研究成果。我們挖掘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更好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和文化觀念[3];有助于把不同階層、不同認識水平的人團結和凝聚起來,也是對西方價值觀的沖擊和挑戰(zhàn)的有力應對[4]。
社會管理,是指以維系社會秩序為核心,通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規(guī)范社會行為、協調社會關系、促進社會認同、秉持社會公正、解決社會問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治安、應對社會風險,為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礎運行條件和社會環(huán)境、促進社會和諧的活動[5]8。積極的社會管理則以主動的建設和變革為手段,以改善社會的狀況、建設一個充滿幸福感的、更好的社會為目標。公平正義是積極社會管理的實現途徑。健全社會機制是積極社會管理的關鍵[6]。所謂社會管理思維,就是基于社會管理概念及其各種創(chuàng)新和推進手段的了解和使用,進行相關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本文的認識活動便是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凝練、提出與宣傳等方面。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反映了政府導向性的社會管理思維
實際上,無論如何謀劃或構想社會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根本之處還是在于努力尋求政府與社會之間的良性互動[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凝練、提出與宣傳過程,就是一個政府與學界、政府與社會、學界與社會的長期互動過程,經歷了從實踐到理論,再由理論回到實踐的一個完整循環(huán)。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找尋政府與公民社會價值觀最大重合度的互動,貫穿了一種通過價值導向來實現社會共贏的管理思維。
事實證明,社會組織和企事業(yè)單位的自律、自治,基層村民、居民組織的自治,是達成良好社會管理的極為重要的方面[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旦深入人心,就會造就一種強有力的文化、道德、價值和行為導向,將十分有利于構成社會的各種成分的自律、自治,對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管理局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良好的社會管理將提升公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從而,進一步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導向作用。筆者以為,這也是黨和政府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大初衷。換句話說,它是一種從形而上的視域來引領社會管理與創(chuàng)新的先進思維。
(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中的社會管理思維
完善群眾基本利益保障機制,解決好民生問題,是社會管理源頭治理的根本[1]。加大民生投入是對社會管理從以剛性管理為主向柔性管理為主推進的一種強有力的支撐[9]。只有國家富強了,才能有足夠的經費用于:改善城鄉(xiāng)基礎設施,讓民眾的出行便利、飲水安全、食品衛(wèi)生、閑有樂處;加大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義務教育投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yǎng),打通他們依靠科學技術脫貧致富的路徑,利用基礎教育來從文化認知上縮小城鄉(xiāng)差別;不斷提高城鄉(xiāng)居民的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覆蓋率,降低個人的繳費比例,提升城鄉(xiāng)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改造城鄉(xiāng)的危房、棚戶區(qū),保障中低收入階層的基本居住需求,讓他們安于工作和生活。如此,就會形成最廣泛的社會認同,公民也樂意參與到政府主導的社會管理活動中去,并主動在各類社會活動中規(guī)范、約束自身及他人的言行,有助于改善目前的社會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益。我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倡導的富強,不單單指國家的富強,還應該是通過國家的國富和高效的社會管理,最終實現國強民富的轉變和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與經濟發(fā)展相匹配的良性循環(huán)。
民主,指人民所享有的參與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或對國事有自由發(fā)表意見的權利[10]909。我國政府從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提出了加強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基本要求,強調要做到“四個結合”,即把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同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同滿足群眾多樣化的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同推進基層民主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同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緊密結合起來[11]。公民是各種社會事務的參與者,但同時,他們往往左右不了事務的發(fā)展方向,而又不得不被動接受其結果的影響。這恰恰是以往政府在社會管理上采取剛性管理手段偏多的原因之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所以倡導民主以及民主的要義告訴我們:只有公民的真正、自由參與社會事務,才會激發(fā)他們的主人翁責任感、自豪感,并從自身的認知層面去最大限度地把事務引向有利于個人、集體、國家的層面發(fā)展。協調互動的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關系是社會安全和治安穩(wěn)定的核心基礎[12]。民主,則是實現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雙贏的良好載體,也是推動兩者協調互動的有效手段。充分發(fā)揮各種事務運行中的民主,有利于社會安全和治安穩(wěn)定??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民主彰顯了公民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思想,這也是對權力擁有者和各級政府提出的新時期社會管理要求。
文明、和諧,是指政府通過有效的社會管理來實現美好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態(tài)建設愿景,是一種基于國家層面而又體現于民眾素質的價值追求,理應是民眾對社會環(huán)境的切身感受。它們對外彰顯形象,于內塑造品質。將“文明、和諧”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為自己的工作設定奮斗目標,更是廣聚民意、高瞻遠矚地對個體所憧憬社會的高度概括。任何一種社會管理的創(chuàng)新無不以推動文明、和諧的社會建設為基礎;同時,檢驗某種社會管理手段的成效又無不以形成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為標桿。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文明、和諧”從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價值的視域,展現了政府社會管理的思維,對接了公民對良好社會管理效果的訴求。
從民眾期許的社會管理模式來看,文明、和諧當是重要的內涵之一,只有文明管理、和諧管理,才能求得真正的文明社會、和諧社會。在此,廈門市的治安網格化管理手段之一即反映了其中的某些要義:廈門市公安局在全市各個街道、小區(qū)、樓棟的顯要處都安置了網格化管理定位牌,牌上標有報警、求助、投訴電話110;關鍵是每張牌上都在頂部附設編碼(如1137450),報警時,只要報出定位牌上的七位編碼,警察便能通過報警系統準確鎖定報警位置;牌上還注明了專門的維護電話,以防損壞或失效。另外,南京市著力構建現代化治安防控體系,突出公安工作的民意、實戰(zhàn)、問題、規(guī)范、效率“五大導向”所采用的手段也體現了民眾對現代社會管理的新要求:該市最大限度地屯警于街面,開啟“互聯網+警務”新時代,目前已建成警務工作服務站26個,配備警力超過2000名,市內巡防、出城查報站、入城交警檢查站形成社會層面的巡邏防控網。上述這些不擾民、貼心、精準、有效的社會管理手段,不正是文明、和諧的管理手段,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換位思考的結果。
(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中的社會管理思維
法治是公民獲得自由、平等、公正權利的基本保證。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下的秩序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和而不同”的秩序,是一種使自由而平等的競爭和人道主義的生活成為可能的秩序,是擺脫了單純偶然性、任意性、不可預測性的秩序,是各種社會分歧、矛盾和沖突能夠在道德精神和法律理性的基礎上得以和平解決或緩和的秩序,是社會組織健全,社會治理完善,社會安定團結,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的秩序[13]。以良法善治來保障公民在各項社會事務的參與中獲得“自由、平等、公正”的權利,很好地詮釋了我們國家的總體價值取向和社會管理目標。從這一點上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治”道出了進行有效社會管理的最佳路徑,即所謂“因”;而“自由、平等、公正”則分享了通過這條路徑管理社會可以達成的狀態(tài),即所謂“果”。
“果”自“因”來,“因”“果”相生。在一些領域和方面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問題,是引發(fā)一些社會不和諧甚至嚴重社會問題的重要原因,也會直接挫傷一部分群眾的積極性[5]10。建立在法治框架下的社會管理制度及其創(chuàng)新,是消除社會不和諧因素,保障社會資源分配和社會事務處理公平公正的必要條件。反過來,社會管理的現代化讓公民生活在自由、平等、公正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這必將有利于法治中國的主體性建構。因為,法治中國的主體性建構依賴于人民的法治自覺(指社會主體對法治的認識達到一定的深度和應有的高度并從一種知識發(fā)展為內心的認同與自覺的接受,從而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與生活觀,將法治同化為中國價值、中國精神的構成元素)、法治自信(指人們對法律的信仰、信心與信守,是植根于主體內心深處的一種法治體認與文化認同而非僅僅是對規(guī)則的外在服從)和法治自立(依據法律進行獨立的思考、公正的判斷,使法治演進為一種常態(tài)化的思維方式、常設化的行為模式和常規(guī)化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法治自強(就是通過法治實現國富民強,使法治成為推動發(fā)展、激發(fā)活力、鼓勵創(chuàng)新的最有效手段)[14]。
總之,社會管理的思維必須是法治的思維,社會管理的手段不管千變萬化也不能超越法治的界線。依法進行有效的社會管理,是促進社會和公民自由、平等、公正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如此,“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一個方面巧妙地再現了政府的社會管理思維。
(四)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中的社會管理思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倡導公民“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既是站在社會主義國家的角度對公民個人提出的應遵循的道德準則,也是從有利于公民自身的成長、發(fā)展以及與社會和諧相處的視域提煉出的公民價值基本追求。黨和國家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刊等各種現代傳媒,宣傳各類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先進事跡,例如:中央電視臺每年以“感動中國”為主題評選年度人物,《中國新聞周刊》每年評選并發(fā)布“影響中國”年度人物榜,等等。它們?yōu)楣駱淞③`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楷模,其目的也是引導公民的言行,從而形成一種良好、向上的社會風氣。如此,一方面為推行各種社會管理措施打好牢固的群眾基礎,也就是源源不斷地注入所謂正能量,以教化來推動社會管理;另一方面通過強化民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來倍增社會管理的能效,這就是調動民眾主動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
將愛國信念植根于公民心中,就能形成強大的國家、民族凝聚力,在抵御外來侵略或干預,幫助國家、民族度過政治、經濟暫時困難期的過程中發(fā)揮關鍵性作用。古今中外的國家發(fā)展史無不證明,公民強烈的愛國行動和情懷,有利于增強國家抗擊外部風險的能力,筑牢國家內部政治、經濟和社會穩(wěn)定的基石。公民主張民族大義,舍小家顧大家,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的博大情懷和高尚行為,必將給社會的運行注入正能量,有利于降低社會的運營、管理成本,形成共贏、高效的社會管理模式。
社會的有序運行必須建立在各項事業(yè)順利發(fā)展的基礎上。公民在各自的崗位上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施展技能發(fā)揮價值,相互協作形成合力,既是個人生活和自我成長的需要,也是為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fā)展做貢獻。因此,只有每個公民在崗位上恪盡職守、開拓創(chuàng)新、任勞任怨,才能營造一種團結向上的集體氛圍,把為社會提供優(yōu)質服務、生產合格產品的工作做得更好。也就是說,公民個人的敬業(yè)是為社會提供滿意服務、豐富彼此物質精神生活的重要保證,是減少社會資源消耗、降低各種社會活動中矛盾發(fā)生概率、實現社會和諧有序運行的有效手段。
誠信,是保證社會運行中訂立的各種契約順利執(zhí)行的基礎,是營造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安全相處空間的道德支撐,是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fā)展的根本保證。只有形成一種崇尚誠信的良好社會氛圍,讓失信者付出必要的代價,才能讓誠信在社會發(fā)展、市場經濟運作、公民的個體成長中起到關鍵的制約和強力的調節(jié)作用。毋庸置疑,誠信是影響社會穩(wěn)定運行的重要因素,是社會管理者亟待推廣、打造的一種價值理念。一個人人樂在其中的安全、高效、穩(wěn)定的社會體系,必定是一個人人敬畏誠信、講究誠信的社會體系,因為誠信不僅讓交易、相處變得方便、低成本,而且讓它們的過程成為一種快樂的催生劑。
誠信既有對管理者的一面,也有對被管理者的一面,它是兩者之間有效互動的安全屏障,是維持社會運行秩序的根本保證。誠信絕不會因為管理、被管理雙方地位的高低或力量的強弱而體現不同的要求,它追求一種由內到外、由點到面、由個體到群體、由家庭到社會的軟平衡。誠信只有植根于管理與被管理者的思想理念之中,外化成彼此的一言一行,才能為社會管理不斷面臨的新常態(tài)提供有效解決的抓手。
友善是公民的一種處世態(tài)度,是人與人之間建立的一種和諧關系。在當下的信息社會,個體可以通過各種信息手段方便地進行交易,甚至可以利用形形色色的社交網站、游戲在虛擬社會里尋求精神安慰,滿足暫時的成就感。人們的直接交流時間被擠占,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也因各種電子產品的使用被忽視。唯其如此,我們更要重申友善的價值,并大力提倡真實社會里的友善相處,讓友善引領社會交往的主流,常駐我們的精神文明家園。不可否認,友善相處是需要相應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基礎,這也反映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要素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關系。友善不僅可以激發(fā)公民潛在的物質文明創(chuàng)造力,而且讓個體歡愉相處形成的精神力量彰顯出無可估量的社會價值??梢?,友善往往容易引導成一種群體性行為,進而發(fā)展成一種社會自覺,最終為社會管理提供助推力。
綜合看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的“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反映的是一種基于可操作層面的社會管理思維,是對公民在社會事務參與中道德基礎與價值追求的高度概括,是實施各種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源泉。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大眾參與意識、權利意識的增長,傳統的政府獨攬型社會管理、管控型社會管理難以為繼,官民共治型社會管理、服務型社會管理呼聲甚高[15]。也就是說,社會管理呼吁緊隨社會發(fā)展的不斷創(chuàng)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正是對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思維的一種及時、積極、準確的響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文內涵集中體現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練、構建、建設等一系列過程中始終堅持對價值主體(人)的關照,即以滿足最大多數人的需要為根本立場,以改善現實人的生活狀態(tài)為核心任務,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fā)展為最終目標[16]。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所體現出的社會管理思維,維度多樣,層次分明,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方面為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指明了方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統領文化建設,科學理性地應對由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轉型過程中的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文化思潮的挑戰(zhàn),把握文化發(fā)展基本規(guī)律,形成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和推動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力量,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17]。同樣,政府和公民如果都能積極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呈現的社會管理思維為導向,就一定能充分發(fā)揮社會管理的強大功效,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新局面。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E B/O L].[2017-09-04].htt ps://bai k e.so.com/doc/4404826-4611849.html
[2] 方愛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綱[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12):127-135.
[3] 杜飛進.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2(5):7-20.
[4] 楊義芹.十八大以來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述要[J].理論與現代化,2013(4):5-11.
[5] 馬凱.努力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J].求是雜志,2010(20):8-13.
[6] 孫立平.走向積極的社會管理[J].社會學研究,2011,(4):22-32.
[7] 張明軍,陳朋.社會管理研究在中國:進路與焦點[J].學術界,2012(1):208-225.
[8] 應松年.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引論[J].法學論壇,2010,(6):5-9.
[9] 鄭杭生,黃家亮.當前我國社會管理和社區(qū)治理的新趨勢[J].甘肅社會科學,2012(6):1-8.
[10]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11] 唐鐵漢.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的思路與對策[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5(6):16-20.
[12]宮志剛,周延東.行走在自由與秩序之間——構建治安實踐運作“中軸”[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36-42.
[13] 張文顯.法治與國家治理現代化[J].中國法學,2014(4):5-27.
[14] 汪習根.論法治中國的科學含義[J].中國法學,2014(2):108-122.
[15] 鄧聯繁.社會管理概念的法規(guī)范分析[J].中國法學,2012(2):28-37.
[16] 張娜.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文意蘊[J].云南社會科學,2013(6):5-9.
[17] 王學儉,李東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述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