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立杰
(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營口 115009)
葡萄園省力化栽培新模式
于立杰
(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遼寧營口 115009)
以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葡萄園建設經(jīng)驗為基礎,針對我國葡萄園區(qū)管理成本高的突出問題,分別從高標準建園技術、避雨棚建設、行間土壤管理、肥水一體化運行及注意事項、病蟲害綜合管理,葡萄園機械化等幾個方面總結了葡萄園省力化栽培模式,以期對廣大果業(yè)從業(yè)者有一定的啟發(fā)。
機械化;生物防治;土壤管理
葡萄是一種管理相對費工的果樹,因此如何盡量節(jié)省勞力是葡萄栽培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現(xiàn)在流行的說法為省力化栽培。葡萄省力化栽培主要包括高標準建園技術、安裝避雨棚、行間覆蓋園藝地布和行間生草、肥水一體化灌溉、病蟲害物理和生物防治、充分利用果園機械設施,從而實現(xiàn)葡萄高產、優(yōu)質的目的[1]。歐美國家和日本已經(jīng)開始進行果樹省力化栽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人力成本的提高,我國發(fā)展葡萄省力化栽培也是非常迫切的任務。作者通過多年生產經(jīng)驗,總結如下:
1.1 架式選擇
葡萄采用的架式主要為籬架和棚架兩大類。籬架一般采用南北行向栽植,主要適宜生長勢較緩和的品種,是當前國內外生產上密植栽培采用較為廣泛的架式。棚架是指架面與地面平行或略傾斜,葡萄枝蔓均勻分布于架面上形成棚面,北方地區(qū)由于冬天需要埋土防寒,故只能采用小棚架。棚架一般采用雙行栽植,小行距0.5~0.8 m,大行距4~5 m;籬架可采用雙行栽植,小行距0.5 m,大行距3 m,也可采用單行籬架,行距3 m,較大行距適宜機械化操作。
1.2 定植
1.2.1 苗木選擇與處理
我國葡萄栽培除北部寒冷地區(qū)使用抗寒的“山葡萄”和“貝達”作砧木進行嫁接育苗外,主要以扦插方法繁育自根苗。近年來,隨著歐美葡萄的引入,葡萄根瘤蚜也隨之進入我國。歐亞種的葡萄品質好,但普遍不抗根瘤蚜,于是出現(xiàn)了美洲葡萄做砧木嫁接歐亞種葡萄的嫁接苗,嫁接苗具有較強的抗性。常用的砧木有5BB、SO4等。
定植前選用優(yōu)質健壯苗木,對機械損傷或過長的根系進行修剪,保留15~25 cm長度。栽植前將苗木根系放入水中浸泡12~24 h,讓根系吸足水分,提高苗木成活率。
1.2.2 挖定植溝
定植前需做好開溝作畦、挖定植溝和定植穴等工作,定植溝工作由機械完成,溝深和寬各80~100 cm。挖土時將取出的表土和底土分別放置。
1.2.3 施基肥
充足的底肥才能保證葡萄健康生長,每667 m2需施優(yōu)質有機肥5 000 kg,我們采用的是腐熟羊糞。定植溝底部填入20~50 cm左右厚的秸桿或雜草等并踏實,再將有機肥與表土混拌均勻填入溝內,最后填入底土。施肥時,離地面30 cm的范圍內,不要施用肥料,以免燒根死苗,最終定植溝比行間略低5 cm左右即可。
1.2.4 定植
定植前放繩定點確定定植位置,按距離定點挖定植穴,栽植時將根系完全展開,一人扶苗,一人培土,栽植過程中輕提苗木,使土壤盡量進入根系間,再培土壓實,澆透水,注意嫁接口高于地面3~5 cm,切不可將嫁接口埋入地面以下。
1.3 定植后管理
1.3.1 地膜覆蓋
定植后,及時進行地膜覆蓋,利用其增溫、保墑、保肥等優(yōu)點,促進葡萄植株早發(fā)根、多發(fā)根。覆蓋地膜后地溫可提高3~5℃,土壤含水量相對提高20%以上。注意及時觀察膜下土壤墑情,撤膜時間一般應在當?shù)貧鉁叵鄬Ψ€(wěn)定,夏季高溫來臨前進行。
1.3.2 適時灌水
栽植后應及時灌水。萌芽期掌握墑情灌水。秋栽苗在春季萌芽前要適當灌水,以利萌芽抽枝。5月份以后氣溫升高,土壤蒸發(fā)量增大,要注意灌水促進苗木旺盛生長。
1.3.3 補苗
葡萄苗木發(fā)芽展葉后要及時檢查成活情況。若發(fā)現(xiàn)死苗,應及時補栽。如果苗木上部抽干,可剪截到正常部位,促其重新發(fā)枝。
我國夏季多雨,雨水過多會造成病蟲害多發(fā),也易造成葡萄果實裂果,因此安裝避雨棚可減緩病蟲害發(fā)生,減少噴藥次數(shù),節(jié)省人力物力的投入。
葡萄定植后開始安裝避雨棚,避雨棚采用東西方向多拱相連,每拱為南北走向,邊柱高2.8 m,中柱高2.5 m,材質為鍍鋅管,地面以上保留2 m。邊柱向外傾斜30°并設地錨拉緊。
每個拱兩側安裝支撐柱,直徑為10 cm鍍鋅管,間距4 m,拱內葡萄定植區(qū)域設立雙排柱,柱間距3 m,采用直徑為3 cm鍍鋅管,立柱與葡萄距離30 cm,柱與柱間應左右成行,便于拉鋼絲時設置架面。
籬架拉線安排:在立柱上由地面向上每50 cm綁一道鋼絲,共拉四道。
棚架拉線安排:在立柱上由地面向上80 cm綁一道鋼絲,再向上間隔50 cm各拉兩道鋼線,在立柱頂部每隔3 m橫向拉鋼絲,橫向鋼絲穿過立柱,起到固定的作用,然后縱向每隔50 cm拉一道鋼絲,共拉3~4道。拉鋼絲時必須注意繃緊,使所有立柱形成一股合力,才能承受枝葉和果實的壓力,采用緊線器時注意不可用力過大,否則容易將立柱拉倒。
我國葡萄園區(qū)土壤管理仍以清耕為主,這會造成人工的極大浪費和土壤營養(yǎng)的流失?,F(xiàn)在通用的土壤管理模式為行間覆蓋園藝地布或行間生草,節(jié)省土壤耕翻和除草的用工成本,降低葡萄園防病蟲害費用,還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抗性。
園藝地布為黑色無紡布材質,根據(jù)行間寬度可自由選擇地布寬度(1 m、2 m、3 m),園藝地布的優(yōu)點是行間管理方便,布下遮光難生雜草,缺點是有使用年限,一般使用3~4年需更換,且露地使用地布上易堆積土塊,土塊上也易生雜草。
葡萄園行間生草是現(xiàn)在通用的做法,生草可促進生物的多樣性,增加益蟲數(shù)量,減少部分蟲害的發(fā)生;生草可以調節(jié)葡萄園溫度,使土壤溫度變化較小,促進根系良好發(fā)育,從而減少病害發(fā)生;生草還可使樹體有效利用光能,吸收反射光,提高光合效應使樹體健壯[2,3]。
適用于生草的有三葉草和鼠茅草等[4],其中鼠茅草是一種耐嚴寒而不耐高溫的草本綠肥植物。為保證葡萄園的葡萄果實品質,全園不采用除草劑,4月份人工清除行間雜草后深翻,然后采用撒播或條播方法種植草籽,約10 d后草籽萌發(fā),兩月后長到15~20 cm高,在第一年生草過程中要及時拔除雜草,鼠茅草長到30~50 cm左右高度就停止生長,不用刈割,隨風吹過稍稍倒伏,觀賞效果極佳。7~8月份連同根系一并枯死,種子散落在地面上,鼠茅草枯草厚度達5~10 cm左右,隨著人員踩踏和枯草自然分解,由蓬松狀逐漸變薄,地面形成如同針葉編織的草毯。9月份后,散落在地上的種子重新萌發(fā)生長[5]。
傳統(tǒng)的灌溉和施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采用水肥一體化設備后.能極大地提高肥料和水資源利用率。
葡萄園內安裝滴灌和噴灌設備及自動施肥設施。整套系統(tǒng)包括:(1)加壓系統(tǒng)由水泵組成,根據(jù)葡萄園面積計算應使用的水泵功率。(2)過濾系統(tǒng)由篩網(wǎng)式過濾器或疊片式過濾器組成。(3)施肥系統(tǒng)由水泵及文丘里施肥器組成。(4)輸水管道由輸水主管道和滴管管道組成。輸水管道分主管和支管,主管為4寸PVC,管埋入地下;支管為1寸PVC管,埋入地下。滴灌管直徑16 mm,壁厚1.0 mm以上。(5)滴灌和噴灌終端噴頭。
在滴灌和噴灌使用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幾個事項:(1)灌溉施肥過程中需要注意及時清理過濾器和噴灌滴頭,防止泥沙堵塞,影響使用效果;(2)當園區(qū)面積大、管道多時,應分區(qū)灌溉,否則水壓不夠,出水過慢,效果不好;(3)滴灌帶和輸水管道在操作過程中非常容易損壞,應及時維修;(4)噴灌頭受熱脹冷縮影響,在入冬前會自動掉落到地面上,采用將噴灌頭與連接細水管用魚網(wǎng)線系緊,則可以很好地解決此問題。
常規(guī)病蟲害防治措施主要是噴施化學藥劑,在葡萄周年管理過程中可能會噴施8~10次藥,而隨著人們對葡萄果實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提倡在栽培過程中盡量少用化學藥劑,多采用物理、生物防治技術來防治病蟲害,這不僅可以減少噴藥次數(shù),也可以減少果實上的農藥殘留。常用的方法有:普及太陽能殺蟲燈、黑光燈、誘蟲帶、粘蟲板、銀灰色防蟲地膜、性誘劑(如利用保幼激素防治蚜蟲)、迷向絲等物理防治措施;保護和利用天敵、人工釋放天敵、保護天敵,如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蟲;應用生物源農藥防治,如蘇云金桿菌、苦參堿、竹醋液、乙蒜素等。
果園機械化是今后生產的趨勢,機械化的采用將極大地減少人力成本。目前葡萄園應用的主要機械包括小型拖拉機、小型旋耕機、割草機、機動噴霧器噴藥、葡萄剪枝機、葡萄施肥機等。但是由于目前生產上葡萄園常用的架式和行距對機械的要求較高,而使機械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在棚架栽培園區(qū)中,無法使用葡萄剪枝機器,對于行距小于3 m的園地,大部分拖拉機都無法正常進行操作等。另外葡萄每年一次的秋施有機肥工作對機械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般小型開溝機開溝較淺,必須人工再次對施肥溝加工才能達到深度要求,而大型開溝設備因為架式問題無法進入園區(qū)行間開展工作,這方面急需農機人員進行專項研發(fā)。根據(jù)多年管理經(jīng)驗,認為在平地葡萄園中適宜使用的機械有小型旋耕機、電動噴霧打藥機和小型鏈式開溝機(可在施有機肥時使用,具有開溝和回填功能)。
另外,葡萄綁枝卡扣、葡萄綁枝機、驅鳥器(劑)等一系列小型工具,也成為省力化栽培不可或缺的一項??傊?,葡萄省力化栽培包含多方面操作技術,需要在生產實踐中再摸索,采用省力化技術,可改變葡萄栽培現(xiàn)狀,促進果業(yè)健康發(fā)展。
[1]施金全,薛曉虹,江映錦,李以訓.葡萄避雨設施省力化栽培技術規(guī)范[J].福建果樹,2012,(3):36-38.
[2]徐偉忠,王曉丹,鄧連彩.南方早熟葡萄省力化無公害栽培新模式——草地葡萄園[J].農業(yè)與技術,2006,(2): 76-81.
[3]梁春莉,于立杰.果園生草覆蓋技術研究進展[J].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8(1):6-7.
[4]梁春莉,于立杰.遼寧熊岳地區(qū)果園雜草發(fā)生規(guī)律調查研究[J].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8(5):1-2.
[5]梁春莉,于立杰.鼠茅草在熊岳地區(qū)果園播種技術研究[J].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18(4):72-73.
The New Model of Labor Saving Cultivation in Vineyard
YU Lijie
(Liaoning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llege,Yingkou 115009,China)
Based on the vineyar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Liaoning Agricultural College,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model of the labor savingcultivation ofthe grape plant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high cost ofmanagement ofvineyard in China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vineyard construction of high standard technology,seedling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soil management,the integration of water and fertilizer,pest management and orchard mechanization.This model oflabor saving cultivation will have certain inspiration to the fruit industrypractitioners.
mechanization;biological control;soil management
S663.1
A
1671-0517(2017)04-0004-03
2017-04-25
于立杰(1979-),男,碩士,講師,主要從事果樹栽培及育種、植物生理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