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思成
(鄭州升達經(jīng)貿(mào)管理學(xué)院 基礎(chǔ)部, 河南 鄭州 451191)
話語權(quán)視角下的豫菜英譯策略
聶思成
(鄭州升達經(jīng)貿(mào)管理學(xué)院 基礎(chǔ)部, 河南 鄭州 451191)
飲食有著重要的文化傳播意義, 飲食名稱的翻譯策略直接體現(xiàn)了文化傳播中的話語權(quán)問題。 落實中原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 應(yīng)當樹立文化自信、 確立話語權(quán), 這就要求在豫菜英譯中勇于采用異化策略, 保留文化符號。 在翻譯前要研究飲食名稱的命名規(guī)律和文化內(nèi)涵, 對于以典故、 民俗、 地名、 人名命名的菜名應(yīng)當采取音譯加注的策略, 以食材、 烹飪命名的菜名則宜采用意譯為主音譯為輔的策略。 適量的意譯是為了配合異化譯名在英語中的接受, 其接受的過程就是彰顯文化話語權(quán)的過程。 關(guān)鍵詞: 話語權(quán); 文化符號; 豫菜英譯; 異化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改變“文化赤字”現(xiàn)象、 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需求越來越緊迫。 話語權(quán)就是表達權(quán), 文化話語權(quán)就是某種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表達和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和權(quán)利。 文化話語權(quán)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缺乏話語權(quán)的文化是很難展示文化軟實力的。 在翻譯中, 文化話語權(quán)意味著譯出語文化在譯出時按照自己的文化習慣和表達方式來表現(xiàn)。 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之間的話語權(quán)不平等常常通過翻譯的流向、 翻譯策略的選擇和譯名的選用體現(xiàn)出來。 翻譯史上, 強勢文化向弱勢文化的翻譯遠遠多于弱勢文化向強勢文化的翻譯。 強勢文化譯入弱勢文化, 多采用異化的策略, 更多地保留譯出語文化特征; 相反, 弱勢文化譯入強勢文化, 則多用歸化策略, 盡量照顧譯入語的文化習慣。 飲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飲食名稱的翻譯策略對中國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的實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在漢語對外翻譯領(lǐng)域, 多年來學(xué)界反思歸化翻譯的聲音越來越多。 逄曉蘇認為英美文化在翻譯中有文化霸權(quán)現(xiàn)象, 其他語言譯入英語時常常采用歸化的翻譯, “為了迎合接受者的口味, 總是依照譯入語的特定的政治、 文化、 意識形態(tài)的規(guī)范對譯入語文本進行調(diào)整, 弱勢文化只得聽從英美文化的擺弄……原文的陌生感已被淡化……是文化霸權(quán)主義的表現(xiàn)”[1]529。 朱耕也認為“歸化翻譯幫助強勢文化撒播話語權(quán)力、 實施文化侵略。 在對待民族文化的策略上, 弱勢文化要勇于采取異化翻譯策略, 向西方推介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 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性”[2]102。方宏亮認為中華文明要想取得在文化上的話語權(quán), 就必須突破、 擠入目的語(主要指英語)“話語圈”, 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需要適當保留漢語原文的差異性, 并分析了原文差異保留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84
在飲食名稱英譯領(lǐng)域, 一些學(xué)者也從異化策略的角度提出了真知灼見。 孫國瑾、 嚴濟保主張“盡量使用音譯, 以求最大限度地避免原文含義在翻譯過程中的流失”[4]104, 并將“過橋米線”譯成Guoqiao Mixian或Guoqiao Rice Noodles, 將“狗不理包子”譯成Goubuli。[4]106新疆自治區(qū)出版的外宣資料中則把新疆大盤雞譯為da pan ji (large-plate fried chicken and potato)。[5]110這些音譯拼寫均采用漢語拼音方案, 但有的首字母大寫, 有的小寫, 有的連在一起, 有的則每字之間一個空格, 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
中原飲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馬秉義、 馬志馨從中原飲食文化的歷史觀、 營養(yǎng)觀、 養(yǎng)生觀和烹調(diào)觀談起, 探討了豫菜主要菜品的英譯, 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鑒的譯名。[6]趙祥云通過比較西餐菜譜與中餐菜譜的語言結(jié)構(gòu), 系統(tǒng)地提出了豫菜英譯的“套譯法”。 套用西餐菜譜相同構(gòu)成模式來翻譯豫菜菜譜, 給出了豐富的實例。 但他同時也指出, “套譯法也不是萬能的, 有些菜譜由于文化專有性太強而無法找到對應(yīng)形式, 這時就需要考慮其他方法”[7]60。
(一) 飲食名稱是話語權(quán)重要的體現(xiàn)
飲食文化是一個民族、 一個國家、 一個地域重要的文化元素, 飯菜的名稱也是重要的文化符號, 承載著獨特的文化信息。 特色美食和地標性建筑一樣常常成為某個文化的標志。
英文里有句俗語We are what we eat即“食物塑造了我們”。 美國學(xué)者Gabaccia認為不同民族影響了美國的飲食習慣并由此影響了美國主流文化的構(gòu)成和方向。[8]Brulotte & Giovine提出食物、 食材的培植、 食物的準備及其群體性消費都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文化遺產(chǎn)。[9]事實上, 美食刺激人們的味蕾, 能夠抓住人們的腸胃, 也從而能夠更便捷地進入人們的記憶。 飲食作為重要的文化元素, 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視。 眾所周知, 提到英國文化, 人們就會聯(lián)想到fish and chips (炸魚和炸土豆片), 而croissant(牛角面包)與法國、 spaghetti(意大利面)與意大利、 McDonald’s (麥當勞)與美國有著同樣的聯(lián)想。
中華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理應(yīng)承擔其弘揚中華文明的文化使命。 這就要求在對外翻譯中牢牢抓住文化話語權(quán), 不能讓外國人享用了中國的美食卻不了解其中的文化。
(二) “中式漢堡”背后的話語權(quán)不平衡
長期以來, 英美文化作為強勢文化, 大量的異化譯名順利進入漢語。 由于漢語本身的優(yōu)勢, “可口可樂”兼顧了音和義, 成為翻譯史上的經(jīng)典譯名, 為Coca Cola在中國市場的流傳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麥當勞”和“哈根達斯”本是企業(yè)的名稱, 其譯名本身在漢語中也沒有任何意義。 喜愛它們旗下各種食品的中國消費者一樣記住了這些“洋名字”。
然而漢譯英時卻往往采用歸化策略, 唯恐異化譯名不能為英語受眾所接受。 謝旭升在《特色漢英翻譯教學(xué)》一書中提到“中國西北風味小吃‘肉夾饃’在英語文化中獲得了新意, 譯為Chinesehamburger(中式漢堡)”[10]43。無獨有偶, 筆者讀本科期間的一名美籍教師每次路過校園美食街都要購買肉夾饃。 他問過這種美食的名字, 我們告訴了他一個經(jīng)過再三定奪的英文譯名Chinesesandwich, 即“中式三明治”。 當外國友人為著名的中國特色小吃“肉夾饃”大快朵頤時, 卻記不住這種美食的名字叫roujiamo。當我們外語學(xué)人為了“地道的”“準確的”英文表達, 懷著敬畏之心, 經(jīng)過反復(fù)的推敲與琢磨, 提出Chinesehamburger(中式漢堡)的譯名時, 我們失去的是roujiamo這個名詞本身所蘊含的豐富文化, 而西方受眾在得到中國美食的同時聯(lián)想到的卻是大洋彼岸的家鄉(xiāng)味道——漢堡。 食物給人們帶來味覺享受, 記住它們的名字像記住好友的名字一樣天經(jīng)地義。 “外國友人品嘗肉夾饃”這件簡單而普遍的事本身就是一個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過程, 理應(yīng)承擔起傳播中國文化的重任。 但在西方話語霸權(quán)的背景下, 面對作為強勢文化載體的英語, 中國譯者往往認為Chinesehamburger是好的譯文, 而roujiamo總讓人認為是“未譯”或“硬譯”。
且不論一個漢堡與肉夾饃在食材、 做工、 營養(yǎng)價值和口味上的優(yōu)劣, 中國消費者在很長時間里提起“漢堡”有一種洋氣的感覺, 而提起“肉夾饃”則有土氣的聯(lián)想。 這里邊固然有工業(yè)標準和營銷策略方面的因素, 但文化話語權(quán)的不平衡無凝也是背后的一個原因。 這是長期以來英美文化霸權(quán)造成的。 一百多年來, 英譯漢對異化策略的選用遠遠多于漢譯英對異化策略的選用。 而文化的傳播從來都是此消彼長的, 在“麥當勞”等外語音譯滿天飛的時候, 我們也應(yīng)該讓roujiamo進入英語。
(三) 異化英譯進入英語的可能性
在英語發(fā)展史上, 借用外來詞的傳統(tǒng)從未間斷。 “大多數(shù)從法語進入英語的詞匯跟時尚、 烹飪、 飲食等相關(guān); 在17世紀和18世紀, 英語又從美洲、 澳洲、 亞洲和非洲殖民地借用了形形色色的詞匯。 ”[11]205在飲食方面, 來自法語的詞如appetite,cream,fruit,olive,bacon,dinner,salad,biscuit,feast,jelly,toast,spice也早已成為英語的基本詞匯。 而croissant(羊角面包),spaghetti(意大利面),risotto(意大利湯飯),sushi(壽司)這些常見的食品名稱則分別來自法語、 意大利語和日語。 來自漢語的詞更是有wok(炒鍋),chowmein(炒面),jiaozi(餃子),baozi(包子)等。
值得一提的是, 在英文維基百科(wikipedia)中,bing(bread)(餅)已經(jīng)作為一個詞條出現(xiàn)了。 該詞條下還有:Congyoubing(蔥油餅; scallions and oilbing);Laobing(烙餅; pan friedbing);Shaobing(燒餅; bakedbing);Jianbing(煎餅; fried egg pancake, similar to crepes, and a popular breakfast streetfood in China);Roujiabing(肉夾餅), also calledroujiamorefers to abingthat is sliced open and filled with meat, typically stewed pork or lamb meat. 其中“蔥油餅”就是河南民間小吃, 亦稱“油饃”。 實際上, 美食就是美食, 人們不會因為它的名字艱澀難懂而拒絕它。 對于一個想換一下口味、 品嘗一下異域風味的外國友人來說, 一個有異域特色的名字反而更能引起好奇心。
在落實中原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時, 應(yīng)當樹立文化自信心、 確立話語權(quán)。 豫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 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飲食是重要的文化傳播途徑, 豫菜在走向世界時, 翻譯策略的選擇對確立文化話語權(quán)至關(guān)重要。 豫菜的命名方式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 總結(jié)豫菜的命名規(guī)律, 豫菜名稱大體可歸納為三類:以典故或民俗命名、 以地名或人名命名、 以食材或烹飪命名。 這三種命名方式在確定英譯譯名時, 要用不同的翻譯策略。
(一) 以典故、 民俗命名應(yīng)當音譯加注
以典故、 民俗命名, 是中國飲食文化中獨具特色的命名方式, 巧妙地將“吃飯”和“文化”結(jié)合在了一起。 這類菜名的特點是:字數(shù)較少(多在四字以內(nèi))、 簡單上口。 這些菜名包含了某些歷史典故、 民俗習慣等文化符號, 這類菜名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載體。 和“肉夾饃”一樣, 這類菜名直接采用音譯才能在文化傳播體現(xiàn)話語權(quán)取向。 為了便于譯入語受眾理解, 也可以在必要時加上適當?shù)淖⑨尅?/p>
例(1) 牡丹燕菜mudanyancai(a royal dish with home materials)
“牡丹燕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是“洛陽水席”的頭道菜。 一般認為, 牡丹燕菜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女皇武則天。 菜名中的“燕菜”即燕窩, 但這道菜并不是用燕窩做成的。 其主材是白蘿卜絲, 由于外形酷似燕窩絲而得名, 所以也稱“假燕菜”。 即使是河南本地人也不完全知道相關(guān)的文化背景, 但這些文化信息都凝聚在了“牡丹燕菜”這四個字里。stewedradishslices雖然譯出了該菜品的主材和主要烹飪方法, 卻失去了所有的文化信息, 且回譯作“清燉蘿卜絲”, 使一道世界名菜索然寡味。TheEmpress’radishsoup則道出了該菜的一個文化內(nèi)涵, 但不是全部。 并且譯入語受眾不一定熟悉中國歷史上的女皇武則天。 關(guān)于音譯后加上的注釋, 也宜簡不宜繁。 菜單不是故事書, 應(yīng)用點睛之筆概括菜名背后豐富的文化底蘊。 “a royal dish with home materials”(一道家常食材做出的皇家菜)既表現(xiàn)了這道菜不凡的出身, 又表現(xiàn)了它所用的食材。
例(2) 胡辣湯hulatangsoup,Henanstyle
胡辣湯是河南名吃, 由于使用胡椒、 口味辛辣而得名。 食材名稱的中英文并不完全對等, 即便同樣叫作“胡辣湯”, 陜西的胡辣湯與河南的胡辣湯也是完全不同。 若譯為peppersoup, 則容易引起偏離原意的聯(lián)想。 且“胡辣湯”本身已經(jīng)是河南民俗文化的重要符號了, 即使河南人在喝“胡辣湯”時也不是沖著名字里邊的“胡椒”和“辣”去的, 而是出于一種民俗習慣和文化認同。 英譯時也完全不必將“胡椒”和“辣”譯出來, 但整體保留hulatang這個文化符號卻對確立話語權(quán)至關(guān)重要, 故而譯作hulatangsoup,Henanstyle。
例(3) 三狠湯sanhentangsoup(vinegary-spicysalty soup)
“三狠湯”意為“很酸、 很辣、 很咸”。 “三很”即“三狠”, 用了漢語中常見的諧音, 頗為有趣。 從“很”到“狠”也體現(xiàn)了中原人自娛自樂的樂觀精神, 這本身就是一種民俗文化。 從文化話語權(quán)的角度看, 也宜采用音譯。 注釋vinegary-spicy-salty soup則解釋了“三很”的原意, 表達這道菜的口味。 好奇的食客如果問到What does “san hen” mean? 就可以進一步解釋闡述其文化內(nèi)涵。
例(4) 羊雙腸yangshuangchang(boiled mutton sausage)
這里的“雙腸”即羊的大腸和小腸。 若譯作boiledlarge-and-smallintestinesofsheep雖然道出了食材和烹飪方法, 卻容易引起不良聯(lián)想, 因為intestine一詞常用于醫(yī)學(xué)領(lǐng)域。 從“大腸、 小腸”到“雙腸”體現(xiàn)了漢語委婉語的表達方式, 以及“好事成雙”的文化意蘊。 若單純譯作boiledmuttonsausage又不能準確反映該道菜的真實面貌, 因為sausage在英文中多指“香腸”。 “羊雙腸”作為著名的開封小吃, 應(yīng)當看作文化符號而直接音譯, 附上boiledmuttonsausage作為注釋。
(二) 以地名、 人名命名應(yīng)當音譯加注
中國許多菜品都用地域名稱命名, 如著名的北京烤鴨, 其譯名Pekingduck或Beijingduck已廣為接受, 世界聞名。 這類豫菜名稱的英譯也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 舉例如下。
例(1) 鄭州燴面Zhengzhouhuimian(stretched belt-like noodles boiled with stock)
例(2) 開封灌湯包Kaifengbaozi(steamed dumplings full of meat juice)
例(3) 開封桶子雞Kaifengchicken(bucket-shaped chicken)
例(4) 道口燒雞Daokouchicken(roast chicken, Daokou-style)
例(5) 蔡記蒸餃CaiFamily’ssteamedjiaozi
例(6) 常桂花熱干面ChangGuihuareganmiannoodles
這類菜名以地名或人名命名, 就以地名或人名取勝, 音譯或者一半音譯一半意譯就可以了, 注釋可以加也可以不加。
(三) 以食材、 烹飪命名的菜名:意譯為主, 音譯為輔
從話語權(quán)的角度看, 豫菜英譯也并非要千篇一律地采用音譯加注的方法。 有一些菜品名稱以烹飪專業(yè)術(shù)語表達出了主材和主要烹飪方法。 這類菜名往往字數(shù)較多, 專業(yè)性較強, 但文化特色并不突出。 翻譯這類菜名時, 宜采用意譯為主音譯為輔的策略, 準確通順地傳達原文的意義。
例(1) 煎扒青魚頭尾friedandgrilledherring’sheadandtail[6]41
例(2) 雞蛋灌餅egg-pouredbing
例(3) 軟熘魚焙面juice-steepedcarpcoveredwithbakednoodles
例(4) 蔥扒羊肉braisedmuttonwithscallion
例(5) 酸辣燴魚羹vinegary-spicyfishsoup
例(6) 酸辣肚絲湯vinegary-spicyslicedtripesoup
這些譯名中, 既有fry,grill,steep,bake,braise等烹飪詞語, 又有bing這樣的漢語音譯詞。 原則上講, 英文中有對等詞則宜采用意譯, 英文中無對等詞則宜采用音譯。
綜上所述, 典故、 民俗、 人名、 地名, 這些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符號, 異化翻譯更利于保留其原汁原味的文化風貌。 除了通過異化策略主動彰顯話語權(quán), 也要力促這些異化譯名能更容易地被譯入語受眾接受。 這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 就翻譯而言, 適當?shù)臍w化翻譯策略可以作為有益補充, 其目的是為了讓異化譯名更容易接受。 在翻譯史上, 常用的方法就是音譯加注。[11]
英文中已有的一些飲食方面的漢語外來詞大都是從廣東話音譯的。 而漢語拼音方案經(jīng)過半個多世紀的應(yīng)用, 已經(jīng)為世界所接受。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日益提升, 中國飲食名稱的音譯應(yīng)當普遍采用漢語拼音。 其具體拼寫是否要帶音調(diào)、 兩個以上音節(jié)中間是否用空格或加連字符, 這些具體問題亟待從國家層面上建立相關(guān)的標準。
中國有八大菜系, 各個地域、 各個民族的特色美食豐富多彩。 在傳播中國飲食文化的對外翻譯中, 應(yīng)當從文化話語權(quán)的角度研究其命名規(guī)律和文化內(nèi)涵, 選用適當?shù)姆g策略。 面對強勢文化, 要勇于主動展示文化話語權(quán), 在對外翻譯中理直氣壯地采用異化策略。 異化譯名的接受過程, 本身就彰顯了文化話語權(quán), 體現(xiàn)了軟實力。 當然, 異化策略的選用也應(yīng)當有一個界限, 翻譯不是不譯, 對于那些文化特色并不突出的飲食名稱, 則宜采用意譯, 以配合文化特色突出的飲食名稱以異化的面貌進入譯入語。 這個度應(yīng)該如何把握, 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
[1] 逄曉蘇. 從跨文化角度看文學(xué)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M]∥外語與文化研究:第6輯.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 527-536.
[2] 朱耕. 從權(quán)力話語理論看文學(xué)翻譯中的文化霸權(quán)[J]. 寫作理論研究,2012(4):102-103.
[3] 方宏亮. 從文化話語權(quán)角度看漢英外宣翻譯中原文差異性保留[J]. 青春歲月,2012(7):84-85.
[4] 孫國瑾, 嚴濟保. 論中餐菜名英譯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法[J]. 山東外語教學(xué), 2008(3):104-108.
[5] 王瑞紅,王瑞芳. 新疆特色飲食詞匯的英譯問題探析[J]. 伊犁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1(6): 109-111.
[6] 馬秉義, 馬志馨. 中原餐飲文化與豫菜英譯研究[J]. 中國科技翻譯, 2014(11):39-42.
[7] 趙祥云. 豫菜菜譜英譯套譯法研究[J]. 上海翻譯, 2016(2):56-60.
[8] GABACCIA, DONNA R. We are What We Eat: Ethnic Food and the Making of American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9] BRULOTTE, RONDA L, GIOVINE. Michael A. Di. Edible Identities: Food as Cultural Heritage [M].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2014.
[10] 謝旭升. 特色漢英翻譯教學(xué)[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2.
[11] 張勇先. 英語發(fā)展史[M]. 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 2014.
[責任編輯 李繼峰]
A Study on Translating Henan Cuisine Dish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rder of Discourse
NIE Si-cheng
(GeneralCourseDepartment,ShengdaCollegeofEconomics&TradeManagement,Zhengzhou451191,China)
Foo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ulture communications. In terms of practicing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conveying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orld, China must have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establish her own order of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world. Under such a circumstance, the approach of foreignization, transliteration with explanations to be specific, should be adopted in translating those Henan-cuisine dishes whose names are cultural tokens themselves or include cultural tokens such as allusions, persons or locations. Those without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tokens can be translated in a way that blends foreignization and nationalization. It takes time to make foreignized translations accepted in the target language, whereas the acceptance is key to China’s order of discourse.
order of discourse; cultural token; translating Henan-cuisine dishes; foreignization
2016-12-09
河南省社科聯(lián)項目(SKL-2017-1653)
聶思成(1982—), 男, 河南盧氏人, 講師。
H315.9
A
1009-4970(2017)07-007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