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麗斌
摘 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毙抡n程倡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活動之中,強調學生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xiàn)成結論,而是學生親身參與豐富生動的思維活動,經(jīng)歷一個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文章從自主、質疑、探究三方面出發(fā),探討回歸生活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自主;質疑;探究;生活教學;品德與社會
堅持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是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根基所在。為此,品德與社會要求學生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層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讓學生不是被動吸收課本上的現(xiàn)成結論,而是親身經(jīng)歷一個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筆者認為品德與社會課程回歸生活,應從“自主、質疑、探究”三種學習方式入手。
一、自主—提供思維的土壤
《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遵循學生生活的邏輯,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品德與社會來源于生活,也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體驗生活、感悟社會,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根本。
“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逼返屡c社會教材中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再現(xiàn)孩子曾經(jīng)經(jīng)歷的真實生活。如《由購物想到的》一課中,教師讓學生調查本地的一些商業(yè)場所,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學習選購商品的基本常識。在《買東西的學問——識別包裝上的信息》一課中,通過學習學生初步學會選購商品,知道怎樣合理購物,怎樣做一個聰明的小顧客。同時,學生了解認識商品名稱、生產(chǎn)日期、保質期、質量安全QS標識、條形碼、廠家信息等重要信息,并親自實踐,用“慧眼”識破不法商販的“障眼法”。針對學生吃劣質零食的問題,學校反復強調,卻收效甚微。教師可先購買這些零食作為樣本,課上讓學生來觀察他們最熟悉的“美食”。學生先積極觀察、傳閱著這些小包裝,然后小組代表信心滿滿地說明著他們鑒定的包裝,接著進一步引出總結:“這些原料與商品五花八門的名字相符嗎?”“不相符?!薄芭?,原來它們都名不副實?!睂W生們紛紛舉手,說出包裝實物標識的“偷梁換柱”之處。教師讓學生知道市場管理還不完善,要練就自己的“火眼金睛”,從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生活,促進學生認知的內化和良好行為的形成。
二、質疑—拓展創(chuàng)新的渠道
明代著名學者陳獻章曾經(jīng)說過:“前輩謂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弊x書貴有疑,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最為可貴的地方就是引導學生在與文本、教師及教材編者的對話過程中,巧妙地引導他們質疑生活。孩子們不僅可以獨立思考,勇于提出問題,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感悟與見解,從中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還可提高自身的主人翁精神,對社會更加地關注,這也是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保證。
品德與社會教材所提供的一般都是比較典型的、境界較高的、理想化的教育生活的素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讓孩子們深刻理解教材內涵,挖掘其行為取向、生活意義和社會效應。上課結束前幾分鐘,教師應引導孩子聯(lián)系自己身邊實例,評析生活、體驗生活、感悟情感,多層次、全方位質疑生活的“兩難”問題的存在,把生活化氣息融入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之中,培養(yǎng)孩子更深入地認識社會。如在教學《送溫暖》這一課時,在接近尾聲的時候,教師做了這樣的拓展和升華: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回歸生活,回想自己在生活實際中幫助他人時,遇到難辦、尷尬或難以協(xié)調的事,需要教師或同學們共同切磋、交流來解決嗎?通過溝通、交流、討論后,有一位學生舉起手,并站起來迫切地說:“老師,通過品德與社會的學習,我懂得了關心與幫助殘疾人是一種社會美德??晌矣幸惶煜挛绶艑W路上,看見一個衣裳襤褸、年齡不到40歲、走路一瘸一拐的叔叔,端著一只破碗,向過路人乞討。當時,路過的人,你一元我一元不斷扔進破碗里,我也給了他一元。后來經(jīng)過有心人觀察,才發(fā)現(xiàn)那個人其實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中年人,手腳好好的,不值得人們的同情。老師,您說今后如果我們再碰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做呢?”
聆聽了這位學生的質疑,教師應先肯定這位學生的善行義舉,接著把疑惑拋給班上所有學生共同討論交流:“同學們,如果你們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討論中,有的學生說:“生活中也確實存在需要救助的、生活十分困難的人,我們可以組織到他們的家里,給予實際幫助,或是政府、學校等相關單位有組織地開展捐助活動,我們要積極參加。”有的學生說:“上街乞討的人不一定都是需要救助的人,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好吃懶做,我們不能盲目地捐資捐物。”還有的學生說:“有些殘疾人,他們的意志很頑強,會想盡一切辦法克服困難,不會上街乞討的,所以再碰到乞討的人一定要多個心眼,不能隨便給錢,如果不是殘疾人,給了他們錢,會使他們變得更懶?!蓖瑢W們說得真好呀!這樣,學生就在生活體驗中,解決了困惑,明白了“助殘”的真正含義,讓 “助殘”的道德認識得到了升華。
三、探究—挖掘解題的源泉
著名的作家冰心曾經(jīng)說過:“我們的生活不是不夠豐富,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發(fā)現(xiàn)生活、探究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這就是培養(yǎng)孩子挖掘解題、拓展思維的源泉。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一般采取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實驗情境、動畫情境、角色模擬情境、形象情境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探究的內驅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與學生共享歡樂,讓課堂充滿靈性。如在執(zhí)教《唐朝盛世》這一課中,教師穿上漂亮的唐裝,并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活中與唐朝有關的事物,如唐詩、唐人街等,這樣一下子將學生帶到跨越千年的時空,激發(fā)了學生了解唐朝的興趣,并激發(fā)他們深入探究的興趣。在講《買賣中的道德》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出示“補腦靈”廣告:補腦靈,補腦靈,考試成績好,越吃越聰明。學生們一下子被這個廣告吸引住了,開始議論紛紛。接著老師給大家講一下自己的購物經(jīng)歷:“一次,我看了一個服裝店的廣告,廣告上寫著‘全場T恤大減價才30元,于是我也買了一件,可是穿了不到一個星期,衣服上全起了毛球,而且身上發(fā)癢。”教師以生活中的生動例子引導學生想一想:這是為什么?老師以后還會去那家服裝店買衣服嗎?會給商家?guī)硎裁从绊懀可碳乙肷夂?,那他們該怎么做?這時,學生帶著探究的問題開始展開熱烈的討論,促進了問題順利解決。
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案例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實際,也植根于真實的社會生活。在教學過程,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用獨特的心理、洞明的眼光去觀察生活中的問題,引導他們以匠心獨運的方式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引導他們用自己豐富多彩的語言去表達生活的感受,撩動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從而提升他們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的水準。
參考文獻:
[1]曹曉建.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3(4):90-91.
[2]李化樹.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德育課的生活化發(fā)展方向 [J].四川文理學報,2012(3):47-52.
[3]趙志華.淺談提高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