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傳播學視野下的中國禮文化與認同建構研究

2017-03-20 16:55張兵娟
新聞愛好者 2017年2期
關鍵詞:傳播

張兵娟

【摘要】中國禮文化是中國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至今仍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心理情感。從傳播理論方面看,禮文化傳播不僅是一套行為準則、一種文化模式、一套價值體系,更是一種傳播理念,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傳播思想和傳播價值,是中國傳播思想及理論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深入研究禮文化,對確立中國傳播研究主體意識、建設中國特色的傳播理論起著推動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克服目前傳播學研究中出現(xiàn)的視野狹窄、方法單一、思維片面等現(xiàn)象。

【關鍵詞】中國禮文化;傳播;認同建構

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禮文化既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在幾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對增進中華民族凝聚力、促進文化認同、維護社會安定和諧、提升民眾文明素質、塑造國家形象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為國以禮”,中國被譽為“禮儀之邦”,“禮文化”是中國文化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一個獨特概念,直到今天還深深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面對這樣一種傳播現(xiàn)象和傳播文化,我們有必要從傳播學的角度進行深入挖掘,以此推進中國本土傳播學的研究,為建設中國特色的傳播理論做出自己的努力。管子“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伴隨著物質文明的發(fā)展和提高,如何提高精神文明、禮儀文明,是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同時,在全球化時代,如何發(fā)揮禮文化傳播在建構文化認同及民族身份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如何建構國家認同、文化認同、價值認同也成為我們目前最重要的現(xiàn)實問題和理論命題。

一、“禮”的起源、概念界定與發(fā)展

禮是什么?一般認為,禮是一整套的制度、典章、儀節(jié)與價值規(guī)范?,F(xiàn)代學者更傾向認為,“禮”是“依靠國家的權力機器、借助國家推行的教化,以及社會的制裁力和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共同來維持政治、社會秩序的一種治理架構,一個文明的制度體系”。[1]因此,禮有以下方面含義。

(一)禮是中國文化的代名詞

鄒昌林早在《中國禮文化》中明確提出“中國為禮儀之邦,‘禮為中國文化之標志。中國禮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整體模式。‘禮在中國,乃是一個獨特的概念。其他民族之‘禮,一般不出禮俗、禮儀、禮貌的范圍。而中國之‘禮,則與政治、法律、宗教、思想、哲學、習俗、文學、藝術,乃至于經濟、軍事,無不結為一個整體,為中國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之總名”。[2]

(二)禮是中國文明的表征

考古學者卜工在《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一書中認為“禮制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完善與成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獨特經歷,是中華文明的核心特色,也是中國文明起源的基本脈絡,這就是中國模式的全部內容”。[3]“在中國,判別文明的標志,不是文字,而是成熟的禮儀。由于這種成熟的禮儀,使古禮成了一個完整的表意系統(tǒng)。中國的文明,就是建設在這樣一個表意系統(tǒng)之上的。我們說,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因為中國有著這種舉世無雙的禮文化系統(tǒng)”。[4]

著名考古學者張光直認為,中國古代文明的產生不同于其他國家,“也就是說有城市、有國家、有文字、有偉大藝術的新社會的產生,不是生產技術革命的結果,也不是貿易商業(yè)起飛的結果,而是逐漸通過政治程序所造成的財富極度集中的結果。具體地說,這種政治程序的成分包括:宗法制度所造成的政治等級,宗族與武力的結合,以戰(zhàn)爭為掠奪征服的工具,獨占巫師用以溝通天地之法器的藝術品,等等”。[5]

(三)禮是一套治理國家的方法

《禮記·禮運》認為:“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枪史蚨Y,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達于喪、祭、射、御、冠、昏(婚)、朝、聘。故圣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以禮治國是中國文化最突出的特色。法國著名漢學家汪德邁指出:“禮治是治理社會的一種很特別的方法。除了中國以外,從來沒有其他的國家使用過類似禮治的辦法來調整社會關系,從而維持社會秩序。并非說禮儀這種現(xiàn)象是中國獨有的——此現(xiàn)象是很普遍的,任何文化都具有——可是只有在中國傳統(tǒng)中各種各樣的禮儀被組織得異常嚴密完整,而成為社會活動中人與人關系的規(guī)范系統(tǒng)?!盵6]的確,“一個社會共同體,僅靠法規(guī)、制度等外在方式是難以黏合的,必須有一種共同的價值觀為之主腦,一切法規(guī)、制度才能奏效。中國價值觀(世界觀)的外在形式體系是‘禮‘樂,禮樂是中華民族偉大而獨特的創(chuàng)造,中華文明得以維系之道德秩序”。[7]

(四)禮是一套價值體系和倫理道德追求

陳來認為,以“禮樂文明”為代表的中華文明具有與眾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就是“仁愛原則、禮教精神、責任意識、社群本位等與西方個人主義相反的價值立場”?!岸Y”所體現(xiàn)的道德精神是貴人敬讓,突出對于對方的尊重;“禮”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是有序和諧,特別是秩序;“禮”的本質在于實現(xiàn)一種非法律維持的社會組織方式;“禮”的體現(xiàn)是行為和精神的高度文明。[8]

二、中國禮文化與傳播研究現(xiàn)狀

禮學在中國學術史上蔚為大觀,前人的研究著作更是汗牛充棟,國內有關禮文化的研究見諸考古學、歷史學、文學、藝術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等各個學科,主要包括:

(一)從制度史角度研究

楊志剛的《中國禮儀制度研究》、陳戍國的《中國禮制史》六卷本、梁滿倉的《魏晉南北朝五禮制度考論》、任爽的《唐代禮制研究》對中國禮制沿革和歷代禮典狀況進行了詳細的梳理,這對我們整體認識了解中國禮制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從中國文明史角度研究

彭林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卜工的《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楊向奎的《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鄭巖的《從部落制度到禮樂文明》,這些著作不約而同地指出禮樂文明是中華文明的代表,也是區(qū)分其他文明的重要特色,是構筑國家文化軟實力和文化認同的重要資源。

(三)從文化角度研究

鄒昌林的《中國禮文化》、張自慧的《禮文化的價值與反思》、顧希佳的《禮儀與中國文化》、謝謙的《中國古代宗教與禮樂文化》、楊華的《先秦禮樂文化》等從禮文化形態(tài)、禮文化價值進行了論述。

(四)從思想史角度研究

葛兆光的《中國思想史》、李澤厚的《中國古代思想史》、汪暉的《現(xiàn)代中國思想的興起》、王啟發(fā)的《禮學思想體系探源》等分別從思想的高度論述禮文化的重要性。

(五)從傳播學角度研究

著作方面,余志鴻的《中國傳播思想史》(古代卷)對《三禮》及其傳播思想進行了簡要論述;孫旭培主編的《華夏傳播論》專門從非語言角度論述“禮儀與傳播”。再如:周月亮的《中國古代文化傳播史》、毛峰的《文明傳播的秩序——中國人的智慧》、吳予敏的《無形的網絡》等都涉及一些中國禮文化傳播方面的研究。

論文方面,王怡紅在《論中國社會人際傳播的價值選擇》中對儒家之“禮”滲透在傳統(tǒng)社會人際交往之中進行了深入的論述。廖聲武的《論先秦時期儒家的傳播思想》、高翔的《儒家傳播思想的傳者本位回歸與超越》等論文也一致認為儒家傳播思想的核心是“禮”,與政治聯(lián)姻是儒家思想的傳播實踐,并指出儒家傳播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社會統(tǒng)治。崔煉農的《孔子思想的傳播學詮釋》一書以“仁”“禮”作為孔子思想核心來討論各基本范疇之間的關系。雷大川的《權力即是情感:儒家政治社會化理念探析———兼論政治傳播研究的新理路》運用認同理論,闡明了儒家禮樂文化中“樂”的價值。

(六)中國港臺地區(qū)及國外相關研究

中國港臺地區(qū)對中國禮文化傳播思想的探討主要集中在儒家經典的導讀及東亞家禮文化的闡釋方面。代表著作有高明士編《東亞傳統(tǒng)家禮、教育與國法》、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此外,日本井上徹的《中國的宗族與國家禮制》等。

從上面學術史梳理來看,關于禮文化的研究彌漫在各個學科領域,并都取得了巨大成績,但遺憾的是,很少有人從傳播學角度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僅有的幾篇也只是囿于新聞或人際傳播、政治傳播、教化傳播層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關鍵是學科劃分過專過細,許多做傳播研究的只知道“禮儀”,不知道禮文化是“以禮治為核心,由禮儀、禮制、禮器、禮樂、禮教、禮學諸方面的內容融會而成的一個文化叢體”。而從傳播理論方面看,應該明確提出“禮文化傳播”概念,因為禮文化傳播不僅是一套行為準則、一種文化模式、一套價值體系,更是一種傳播理念。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傳播思想和傳播價值,是中國傳播思想及理論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它對確立中國傳播研究主體意識,建設中國特色的傳播理論起到了推動作用。同時也有助于克服目前傳播學研究中出現(xiàn)的視野狹窄、方法單一、思維片面等現(xiàn)象。

三、傳播學視野下的中國禮文化特點與研究內容

長期以來,中國禮的觀念已滲透于人們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審美情趣中“日用而不知”,這種看似不是傳播的傳播其實正是中國禮文化的特色。觀念決定行動,中國崇尚“以禮治國”,故有許多“繁文縟節(jié)”;西方講究法律契約,故要求邏輯理性;中國注重整體、關系,西方注重個性、具體;中國表達方式含蓄內斂,西方則張揚外露;在中國“身教重于言教”,西方則注重修辭言說;中國注重潛移默化的傳播過程,喜歡潤物細無聲的傳播效果,而西方則喜歡“魔彈論”“創(chuàng)新與擴散”。這中間固然有社會環(huán)境、地理條件、政治制度、價值觀的差異。不過,在這里我們要追問探討的是,中國選擇這樣一種方式來表達感情、傳遞意義、交流思想,它背后有著怎樣的傳播理念,傳播思維,傳播心理?它外顯的傳播模式、傳播手段、傳播符號、傳播效果有哪些特點?它的獨特傳播價值有哪些?在今天我們如何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因此,從傳播學角度梳理總結禮文化的傳播特點是實現(xiàn)中國傳播學本土化的關鍵,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從媒介變遷角度探討中國禮文化傳播的起源、形成與發(fā)展

在中國,禮文化的傳播離不開媒介,尤其作為媒介的禮器,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傳播器物。《禮記》中的《禮器》篇專門有闡述;而《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服飾更是禮傳播中不可缺少的媒介,自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后,每個朝代更替都要“改服色”,服飾文化洋洋大觀、華采紛呈,并直接影響了日本、韓國。其他如飲食、歌、舞、樂等也是傳播禮的重要媒介。因此,我們可以從史前媒介如玉器、青銅器等禮器的角度,探究禮文化傳播的內涵及中華文明的形成與特色;從口語媒介神話傳說、圖騰崇拜角度探討禮文化的傳播及在建構共同體中的作用;從文字媒介先秦諸子及“六經”中考察禮文化傳播的思想及在建構歷史認同中的作用;從電子媒介主要是以電視與互聯(lián)網為例考察禮文化傳播與認同的變遷和發(fā)展。其他如建筑媒介祠堂、宗祠對家禮、祭祖禮的傳承,以及故事媒介《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對禮文化傳播的作用、特點進行考察。

(二)從傳播功能、形態(tài)探討中國禮文化的傳播內容

中國古禮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之稱,但最重要的是“五禮”。如《周禮·春官·大宗伯》所概括的吉禮、嘉禮、賓禮、軍禮、兇禮,每種禮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如“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以嘉禮親萬民”“以賓禮親邦國”“以軍禮同邦國”“以兇禮哀邦國之憂”等,每類禮又分為若干種。雖然有許多禮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已被淘汰(如祭天禮、籍田禮、射禮等),但現(xiàn)在仍有許多禮儀在我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如人生禮儀:婚喪嫁娶(其中古代冠禮應該恢復);社會禮俗:各種節(jié)日慶典、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國家儀式:閱兵儀式、祭孔大典、拜祖大典等。這些古禮經過“創(chuàng)造性轉換”,它們對建構文化認同,提供精神的慰藉與心靈的支撐仍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從禮制、禮俗、禮器、禮樂等角度探討禮文化傳播的集體記憶功能、情感凝聚功能、政治秩序功能、社會整合功能等也應是中國傳播學研究的重中之重。

(三)從經史子集探尋中國禮文化的傳播思想

中國禮文化的傳播體系包羅萬象,展現(xiàn)出的思想博大精深。從傳播學角度看,禮就是一種“媒介”、一種傳播制度、一種價值理念,通過各種禮的展示傳播,通過2000多年的不斷傳承積累,很好地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審美情趣、道德風貌、大同理想、秩序追求等,它們的思想、精神保留在各種文獻及經典中,如“四書五經”、先秦諸子及歷代典籍中。對它們進行深入挖掘、研究轉化,可以成為我們建構認同的內在精神和價值資源,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財富。其中主要包括:

禮與自然宇宙之間的關系:如天人合一、陰陽五行、道法自然等;

禮與藝術的關系:如禮與情(情深而文明)、禮與美(美善合一)、禮與樂(樂以象德)、禮與文(文質彬彬)等;

禮與倫理道德的關系:禮與孝、禮與仁、禮與德、禮與忠、禮與廉等;

禮與社會的關系:禮與和、禮與敬、禮與誠、禮與信等;

禮與政治的關系:“為政以德”“內圣外王”“協(xié)和萬邦”;

禮與教的關系:“禮教”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傳播方式,“三禮”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傳播思想,值得人們去借鑒和研究。

(四)從制度層面探討中國禮制——禮典的制定,展示其獨特的“以禮治國”特色

中國禮文化是在漫長的發(fā)展過程中奠定的,大致經歷了“巫覡文化”“祭祀文化”“禮樂文化”等過程。而禮典的制定和形成也經歷了從零散到統(tǒng)一、從實踐到文本化的發(fā)展。從周公“制禮作樂”到孔子“依禮歸仁”確立“六經”;從兩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三禮”——《儀禮》《周禮》《禮記》文本化到魏晉南北朝官修禮典的形成;從唐代禮典《貞觀禮》《開元禮》到宋代禮典《太常因革禮》《政和五禮新儀》;以及明代禮典《明集禮》,清代禮典《清通禮》等探討禮的制度化傳播特點及對當今的啟示意義。

四、中國禮文化傳播的當代認同困境及其建構

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禮文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得到了民眾的認同,也塑造出“文質彬彬”“雍容大度”“溫文爾雅”的文明大國形象。另外,傳統(tǒng)的“仁義禮智信”等核心價值觀已經成為華夏民族的“集體無意識”和行為準則,其他如忠、孝、美、德、敬、誠、和、序、廉、恥、情等,這些價值在歷史的長河中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它們的心理影響力和道德滲透力,以及強大的褒貶功能、評價功能,對中國人思想觀念的形成以及塑造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今天卻面臨著困境。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自身學說的困境,如等級制、保守、僵化等;二是現(xiàn)代社會的困境,遭遇韋伯所說的“世界祛魅”及工具理性的興起;三是今人不同程度的誤識、誤判所造成的困境。其表現(xiàn)形式有:一方面是對各種禮的狂熱,另一方面社會上又充斥著諸多“無禮”“非禮”現(xiàn)象如各種不文明行為;一方面社會上充斥著各種禮學熱,如國學熱、儒學熱、漢服熱等,另一方面許多人又充滿著禮的無知和排斥。面對這種認同困境如何解決,如何對禮文化批判性繼承及創(chuàng)造性轉換?我想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決:

一是應該重視電視媒體儀式中的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在當代中國,電視的傳播力與影響力仍然舉足輕重,它是共同體想象與建構的重要來源。各種電視慶典節(jié)目、紀錄片、電視劇等將我們帶入一個“認同的空間”,為我們提供“認同的力量”。因此,我們可以從“樂以觀政”探討電視春晚在國家認同建構中的作用;從“祭孔大典”探討“崇圣符號”在民族文化認同中的建構特點;從《最美孝心少年》看中國孝道文化在當代的傳承;從電視劇《瑯琊榜》看“家國情懷”、文化記憶與情感認同的建構;從百集紀錄片《記住鄉(xiāng)愁》看“家族之禮”“人生禮儀”在“鄉(xiāng)土中國”的傳承,從而增進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

二是充分利用新媒體建構“認同空間”,促進禮文化的傳播。伴隨著新媒體的崛起、風險社會的來臨,認同呈現(xiàn)出多元、不定和分裂,在一個“眾聲喧嘩”、價值多元的社會,如何建構認同,如何既充分發(fā)揮“禮文化”的內涵,如誠信、自律、理性精神,又保證自由、民主與平等?如何在一個“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云散”的時代,一個不確定的社會找到自己的“共同體”?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認同會出現(xiàn)哪些新的類型和特點?這是我們今后應該積極思索和探討的問題。

三是強化東南亞文化圈中的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隨著國家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各種電視劇、紀錄片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尤其在東南亞地區(qū)引起了廣泛歡迎,如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舌尖上的中國》《甄嬛傳》《瑯琊榜》等,它們所表達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髓,使不同文明領悟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及禮樂文明,對建構國家形象、樹立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軟實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韓劇、日劇、新加坡電視劇等在我國也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雖然它們劇中所包含的濃厚的儒家文化引起我們的自豪,但更激起我們自身的反思與借鑒。尤其在保留傳統(tǒng)文化方面,他們有哪些好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筆者認為,一方面希望通過歷史的梳理正本清源,如唐朝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明朝文化對韓國的影響,消除年輕人對歷史的錯誤認知;另一方面從中探討該如何加強文化輸出及建構認同。

五、結語

美國學者亨廷頓曾預言,21世紀是一個“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重建”的時代。的確,禮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禮樂文明”作為我們曾經燦爛美好的記憶,如何再度綻放,展示其應有的光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如何在全球化時代實現(xiàn)“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價值訴求?禮文化傳播在其中應該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如何真正建構自己的身份認同?(如是否應該恢復我們的民族服飾——漢服?是否應該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禮儀規(guī)范?當然絕不僅這些),怎樣在一個“西化”的世界,堅守自己的價值主體性,構筑真正的“文化軟實力”,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因此,中國禮文化傳播研究的意義就在于:首先在國家層面,將有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涵,深刻認知中國不僅有“四大發(fā)明”,有“功夫”、戲劇、美食、民俗,更有詩、書、琴、畫,有溫文爾雅、雍容博大的風貌氣度,有寬容仁厚、良善自謙的文明禮儀(義)。有“和而不同”的“忠恕之道”,有仁愛、關懷、責任的普世倫理,為重建“禮儀之邦”,增加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提供幫助。其次在傳媒實踐層面,有助于克服目前傳媒生產中對“禮”的無知和“刻板印象”,尤其是大量影視劇充斥著對禮歷史的歪曲和錯誤想象,實在是貽害無窮。再次,可以增加傳媒競爭力,生產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增加文化軟實力和國內國際競爭力。最后,在教育層面,可以通過學習禮文化、踐行禮文化、傳播禮文化,推動中國禮文化傳播在當代的研究與運用,充分發(fā)揮中國禮文化傳播模式在當代社會中的積極作用,重塑中華文明。

著名的傳播學家詹姆斯·W·凱瑞指出:傳播“是一種行為方式——或更準確地說,是一種互動——它不僅僅是再現(xiàn)或描述,事實上它是對世界的形塑與建構”?!巴ㄟ^這一建構,人類用互動的方式賦予這個靈動而抗拒的世界以充分的一致和秩序,并以此來支撐他們的意圖”[9],這樣一種傳播的儀式觀,在國外不占主流,在我國也長期被漠視。其實“禮”文化傳播模式,才是人類社會最本質、最根本的交流、交際模式,對其深入研究將“為重塑我們共同的文化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也是重構中國傳播學,建立中國本土傳播學理論、體系、歷史的必經之路。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16BXW044)

參考文獻:

[1]彭林.中國經學:第十八集[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1.

[2]鄒昌林.中國禮文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14.

[3]卜工.文明起源的中國模式[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3.

[4]鄒昌林.中國禮文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61.

[5]張光直,徐蘋芳.中國文明的形成[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339.

[6]楊志剛.中國禮儀制度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2.

[7]毛峰.文明傳播的秩序——中國人的智慧[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102.

[8]陳來.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5:2.

[9]詹姆斯·W.凱瑞·作為文化的傳播[M].丁未,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62.

(作者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

編校:張紅玲

猜你喜歡
傳播
優(yōu)酷網自制劇的傳播及受眾戰(zhàn)略研究
電視如何借力新媒體提升傳播力
讀圖時代下的傳播活動圖片化熱潮
微信朋友圈傳播體育信息的特點
網絡謠言的產生、傳播與對策
中國文學作品外譯策略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湖湘文化的傳播效果評價研究
淺論呂劇藝術的傳承與傳播
當代傳播視野下的昆曲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