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清
摘 要:高效課堂的目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和學習方法。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對所學的內容舉一反三,讓學生有更深入的理解,注重學生的實踐性,盡量讓學生動手去操作,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其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當中。所設計的練習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適當就可以了。
關鍵詞:高效課堂;拓展練習;趣味性
新課改的實施對語文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拓展訓練,應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進行科學合理的拓展練習,使學生在語文能力實踐中得到應用,幫助他們深化知識,提高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全面發(fā)展。全力打造高效課堂,除了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課本中的內容之外,教師還應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提出問題,讓學生開動腦筋,在課堂真正的動起來,那么,在課堂上應該如何進行拓展練習呢?
一、注重學生的自主性,抓重點字詞拓展
注意讓學生發(fā)揮自身潛能,呼喚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拓展練習,就是要讓學生圍繞《標準》所規(guī)定的學習目標來學習,積極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潛能。抓住重點詞句的學習,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內涵。教學中,讓學生找出文中核心的字詞進行理解性、運用性拓展訓練。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講到,我讀書不認真,總是囫圇吞棗,了解一些大概的故事情節(jié)。這個“囫圇吞棗”就很重要。學到這時,我先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再借“囫圇吞棗”這個詞來拓展,讓學生用“囫圇吞棗”說一句話。這一類的訓練,學生能真正理解詞語的意思,還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
二、就相關知識拓展,注重實踐性
現(xiàn)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極其豐富,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自然世界、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等都是語文教育的有效資源,因此,課堂拓展練習的重要任務是: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著眼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在廣闊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大力提倡學生課外閱讀,大量攝取課外知識?!妒й櫟纳滞鯂愤@篇課文的內容很有實效性,課文內容也是非常簡單的,學生讀一遍課文就能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我把大量的學習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說說從課文當中明白什么,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發(fā)生呢?如果有,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通過這幾個問題,給學生討論的時間,既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又與自己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當中,在有限的時間內,注重了課堂的拓展性練習,讓學生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三、舉一反三,注重趣味性
在閱讀教學中把相同或相似的人、事、物、景、情、理集中在一塊,在整合過程中提高學生積累和感悟能力。在閱讀課文的同時,通過合理的拓展練習,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活躍了思維,以便學生快速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增強自身的應變能力。針對學生的認知心理,有效呵護學生的好奇心,注重引導學生不拘泥于課本所學,不斷激發(fā)他們的探究興趣,鼓勵學生求新求異思維的發(fā)展。調動學生的審美激情,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原作、查找資料、處理學習信息,使對語文作品產生濃厚興趣。
四、注重拓展練習的多樣性
為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拓展要極力避免抄寫詞語等機械簡單的作業(yè)方式,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采用多樣性的學習形式,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把相關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應該讓學生更多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向課堂要質量、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在課終時,巧妙地利用課文內容中的“空白”之處,誘發(fā)學生的想象,縱向延伸,補充完善課文內容,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將教學內容中意義相近或相異的內容進行比較,同中求異、異中求同,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比較鑒別,才有對文章更深層次的理解。
五、適時控制課堂秩序,讓學生動起來
在課堂上,采取互動、或討論等學生參與性較高的方式進行課堂拓展訓練,但是應處理好學生的問題和異議,有些拓展練習對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往往習慣自己主動回答,這個方法并不是最好的。正確的做法是把問題交給學生,征求大家的意見,最后再給予總結。遇到一些與課程不相關的問題時,可以不要回答,直接跳過去就行了。如果在課堂中的某個階段或某個問題上,學生的參與度占到50%以上,那么對拓展訓練的傾聽能力是有很高要求的。在讓學生發(fā)言時,要控制好次序,一個一個來,避免一窩蜂式的發(fā)言。在傾聽學生的發(fā)言時,可以將學生的發(fā)言記錄到黑板上,這樣最后在總結時或回應問題時就能夠很好地針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分析和應答。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求其他的同學認真聽,事后提問學生復述自己所聽到的內容,這樣,學生就不得不認真聽講了。如果學生的回答錯誤或不完整,不能說“他剛才的回答是錯誤的、不正確的”??梢哉埶茸拢缓笙蚱渌麑W生問“還有哪位同學可以補充一點?”。沒有人舉手或響應,5秒鐘內要轉為指定學生回答。如果指定人不愿回答或搖頭不懂,教師再給出正確到答案,并教給學生如何回答問題的方法,以后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學生就不至于什么都不知道了?!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力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痹谡n文快要終結時,讓學生談談是否有課文中同樣或類似的體驗和感受,談談有何收獲或看法?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文章的結尾,為課文中的主人公設計一條陽光大道,并把自己所說的寫下來,作為一篇小作文。
總之,課堂不能停留在得出正確的結論,而應拓展延伸練習、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真正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