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梅
摘要:在綜合以往研究成果對競合進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從競爭領域、技術相似度、初始關系入手,創(chuàng)建外部擾動(技術成熟度和技術不確定性)條件下技術聯盟治理模式選擇的三維模型。
關鍵詞:競合;技術成熟度;技術聯盟治理模式
一、前言
目前,許多企業(yè)將戰(zhàn)略聯盟作為從競爭對手獲得技術利益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企業(yè)之間通過合作共享資源,共同開發(fā)產品市場,實現價值鏈增值,與此同時又在其他領域進行直接競爭。上述現象催生了“競合”的出現,即企業(yè)彼此之間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包含技術轉移或研發(fā)行為的技術聯盟作為戰(zhàn)略聯盟的主要形式,已成為技術和戰(zhàn)略管理領域的新焦點。對企業(yè)來說,技術聯盟不僅是必要的戰(zhàn)略工具,而且還是保持競爭優(yōu)勢的主要途徑。然而,隨著競合頻率的增加,產生了企業(yè)如何選擇聯盟治理模式等現實問題?;诖?,本文以競爭領域、技術相似度和初始關系相結合的三維模型描述技術聯盟治理模式選擇模型,并將環(huán)境因素納入治理模式研究的范疇進行分析研究。
二、競合
競爭新興的另一面即所謂的競合,即對手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競合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模式,最初由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Nalebuff 和Brandenburger提出,是指在運作過程中企業(yè)始終處于競爭和合作的氛圍,不管是針對競爭對手還是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都同時存在著競爭和合作的關系。競合是一種將競爭和合作合二為一的過程和現象,具有二元性。廣義上講,競合包括相同的競爭對手在此時間合作而在彼時間競爭。目前對競合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觀點。
(一)競合可以顯著增強企業(yè)競爭水平
資源不對稱和共存市場的共同性能促進競合的形成,其中市場共同性更多的導致企業(yè)之間的競爭而資源不對稱則更易形成企業(yè)合作。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作不僅僅意味著能得到彼此的技術而且能形成實際獲得合作伙伴技能的有效機制,企業(yè)的競合可以聯合若干企業(yè)的優(yōu)勢,共同開拓市場,參與市場競爭,增強企業(yè)市場競爭力。
(二)競合可以有效降低企業(yè)創(chuàng)新成本和風險
在今天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yè)往往與全球競爭對手存在著復雜的競爭與合作關系。相對于采用競爭或合作單一戰(zhàn)略的企業(yè)來說,競合可以增強企業(yè)戰(zhàn)略選擇的靈活性。鑒于產品種類的多樣化,競合能使參與各方意識到在不同領域有競爭或合作的多種戰(zhàn)略選擇,而單純的競爭或者合作提供的戰(zhàn)略選擇是非常有限的。競合能降低企業(yè)外部交易成本和內部組織成本,競合成員通過相關契約,建立穩(wěn)定的交易關系,可降低因市場不確定和頻繁的交易而導致較高的交易費用。同時,由于合作企業(yè)間要進行信息交流,從而緩解信息不完全問題。
(三)競合的元素組合是變化的,并受外在環(huán)境變化影響
競合是一種各方具備一定的相互依賴性而同時又不失組織獨立性的松散的耦合關系。當競合的市場條件和內部需求發(fā)生變化時,合作或競爭的需求水平也會隨之改變。而競爭可以不需要任何正式的治理機制,有足夠的空間讓參與者改變合作或競爭水平。此外,競合關系也受外界環(huán)境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市場上有許多在相同領域的競爭者,他們會給競合成員帶來威脅,從而影響企業(yè)之間的競爭和合作。
三、技術聯盟治理模式三維理論模型
(一)聯盟治理模式理論觀點
隨著技術壁壘的多樣化和復雜性程度的提高,企業(yè)在創(chuàng)新過程中,面臨越來越多諸如研發(fā)成本提高、研發(fā)風險增強等挑戰(zhàn)。對此,Gnyawali和park(2009)提出建議企業(yè)與競爭對手加強合作,共同利用資源,創(chuàng)造經濟價值,減少風險損失。在此框架下,對各類企業(yè)來說,技術聯盟成為一種有效的競合手段。當前,有關聯盟治理模式的理論研究主要包括交易費用理論、競爭理論、企業(yè)知識理論和社會網絡理論等方面。競爭理論認為雖然競爭對手之間的聯盟可以增強技術多樣性和資源互補型,但企業(yè)在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研發(fā)過程中,會面臨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股權式聯盟以普通股票知識和組織原理為特點,促進更有效的技術轉移或復雜技術共享。因此,合作各方傾向于選擇股權式聯盟監(jiān)督聯盟活動,使技術的溢出最小化。也有學者嘗試使用社會網絡理論分析研究聯盟治理模式選擇,提出當聯盟中的企業(yè)具有長期合作關系時,股權式聯盟是沒有必要的。然而,企業(yè)知識理論基于合作伙伴之間的技術多樣性,將聯盟內部組織結構作為增強知識流的方式,易導致對合作的過度美化(見表1)。
(二) 基于競合視角的技術聯盟治理模式三維理論模型的建立
基于交易費用和近期對競爭問題的研究,本文強調合作伙伴的競合關系,并將競合作為技術聯盟治理模式選擇的重要因素,建立了技術聯盟治理模式選擇三維模型:技術聯盟成員競爭領域、技術相似度和初始關系(見圖1)。根據peteraf 和bergen(2003)的觀點,處于同一競爭領域(如市場重疊)的合作伙伴是直接競爭對手。此外,具有相似能力和資源的企業(yè)更趨向于在同一時間進入同一市場。技術相似性與初始關系意味著聯盟成員為潛在競爭對手,都體現了競合的主要觀點。
1. 內生變量
(1)競爭領域
同一競爭領域的聯盟成員意味著他們是當前直接競爭對手。雖然競爭者的合作能產生諸多收益,但也不能忽視競合產生的成本。Gnyawali和park(2009)指出競合的成本包括技術溢出、管理風險和失控。Oxley 和sampson(2004)指出如果聯盟成員為市場上的直接競爭對手,競爭行為的付清成本(如搭便車)非常高昂。而且,若競爭對手具有更強的技術吸收能力,緊密合作則會增加技術溢出的可能性(park and russo 1996)。因此,當合作伙伴競爭領域趨于完全重疊時,知識分享過程就近似于零和博弈。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聯盟采取股權式治理模式,機會主義也能夠阻止成員之間的知識共享。因此,成員之間若處于高度市場重疊,競合成本將被擴大,技術轉移的需求將被削弱,從而直接影響技術聯盟治理模式選擇。
(2)技術相似性
企業(yè)知識理論觀點對聯盟治理模式的判斷主要基于合作企業(yè)的技術相似性,認為股權式聯盟具有更強的靈活性,能更有效促進的技術轉移或者復雜技術共享,面對突發(fā)事件能以較少的成本獲取新的機遇。當然,也許存在一種情況,即使股權式聯盟也無法減少技術溢出,以保障聯盟所要達到的知識共享水平。企業(yè)的競爭不僅來自當前的競爭,而且也來自將來進入某一產業(yè)領域的潛在競爭。潛在競爭對手(低的市場共同性和高的資源相似性)也許會比直接競爭對手帶來更多的威脅?;谶@一爭論,筆者提出競合成本的根源之一來自潛在競爭對手的聯盟,競合成本的高低取決于合作伙伴之間的技術相似度。因此,隨著合作伙伴之間技術相似度的增加,技術溢出和管理挑戰(zhàn)的危害也隨著增加(也就是合作成本隨之增加),但是若合作伙伴的技術吸收能力較強,會相對減少技術轉移的需求。
(3)初始關系
聯盟成立之初的一個可預知結果就是組織學習可以增強合作各方技術和能力的相似性。聯盟內部知識共享程度越深,成員之間的能力越相似。這就意味著企業(yè)之間的合作可能會破壞聯盟相關企業(yè)能力的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聯盟的初始成員可以被認為互為潛在競爭對手。Gultali(1998)指出聯盟成立之初的社會關系網絡不僅影響新關系的創(chuàng)立,而且影響聯盟的設計、進化和最終的成功。雖然實證研究尚未完全證實上述論斷,但是大多數研究仍在爭論成員之間存在初始關系是否比不存初始關系更能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度。因此,可以將初始關系作為技術聯盟治理模式選擇的因素。
2. 調整變量——外部技術擾動
外部技術擾動是指一個產業(yè)或市場中的技術變動頻率和不可預見性,可根據為得到相對利益和卓越的財務業(yè)績而謀求市場比較優(yōu)勢的能力進行管理和評價。為研究外部擾動的影響與技術聯盟模式匹配性,將外部技術擾動作為調整變量(見圖1)表示聯盟治理模式隨著外部技術擾動發(fā)生變化。為制定客觀有效的外部擾動尺度,本文借鑒duncan(1972)觀點,將外部擾動分解為環(huán)境復雜性和動態(tài)性。結合技術聯盟特性,采用產業(yè)技術成熟度和技術不確定性表示技術復雜型和動態(tài)性。
(1)產業(yè)技術成熟度(ITS)
Covin,Prescott和slevin(1990)提出產業(yè)技術成熟度表示某產業(yè)領域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進化和復雜程度。正如khandwalla(1976)所描述的“技術成熟的環(huán)境是指產品和工藝生產過程中,采用了非常成熟的技術”。聯盟成員須通過更為緊密的治理模式克服外部擾動。此外,較高的技術成熟度可以有效降低聯盟競合成本,增強成員聯系和知識轉移,提高合作伙伴吸收技術的難度可以降低技術溢出風險。同時,技術成熟度高也意味著市場和產品的多樣化以及技術專業(yè)化,可以使合作成員意識到需要更緊密的合作關系,這些都促進了企業(yè)間競爭行為的減少和合作成本的降低。
(2)產業(yè)技術不確定性(ITV)
Osborn等人(1981)指出產業(yè)技術不確定性包括縮短已有產品的生命周期或改變主要產品特定等技術改變。在技術不確定性高的產業(yè)領域,企業(yè)對此類技術波動的反應更多地表現為對更廣泛的技術可能性進行多元化技術投資在這類變化,企業(yè)更愿意依賴獲取其它企業(yè)已開發(fā)的技術項目,而不是自己來研發(fā)。這就意味著當企業(yè)與其它公司聯合時,更愿意將更多的資源投向緊密型的治理模式。新技術突破會引起產業(yè)競爭環(huán)境的變化,新興技術使企業(yè)成為新技術的領軍者。產業(yè)競爭態(tài)勢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tài)的。技術不確定性使競爭對手之間的關系變得模糊,成員的初始關系或初始信任也經常在高不確定性產業(yè)中受到挑戰(zhàn)。因此,本文提出產業(yè)技術不確定性削弱合作伙伴之間的競爭強度,因此更傾向于較高的一體化(如股權式聯盟)治理模式。
四、總結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技術復雜程度的提高,迫使企業(yè)擺脫過去孤立發(fā)展的局面,通過建立各種技術戰(zhàn)略聯盟來實現資源互補,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競爭和合作共存是戰(zhàn)略聯盟區(qū)別于其他組織形式的標志之一,也是聯盟的一項重要屬性,對聯盟治理模式的選擇具有顯著影響。而以往的研究僅僅限于治理模式理論研究,沒有將競合與聯盟治理模式選擇納入統(tǒng)一框架內。本文通過建立基于競合視角的技術聯盟治理模式三維模型總結了以往研究成果,能從理論方面較好的說明競合與技術聯盟治理模式選擇的理論關系。但由于缺乏相關統(tǒng)計數據,尚無法根據理論框架提出假設后,實證分析競爭領域、技術相似性、初始關系以及外部擾動對聯盟治理模式的影響,以期為未來競合研究和技術聯盟治理模式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Gnyawali D R, Park B R. Co-opetition between giants: Collaboration with competitor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J].Research Policy,2011(05).
[2]Luo Y. A coopetition perspective of global competition[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7(02).
[3]García-Canal E, Valdés-Llaneza A, Sánchez-Lorda P. Technological flows and choice of joint ventures in technology alliances[J].Research Policy,2008(01).
[4]Hagedoorn J. Inter-firm R&;D partnerships: an overview of major trends and patterns since 1960[J].Research Policy, 2002(04).
[5]Dyer J H, Singh H. The relational view: Cooperative strategy and source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04).
[6]Luo Y. A coopetition perspective of global competition[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7(42).
[7]Rusko R.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coopetition: A typology for the strategic moves of the Finnish forest industry[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1(40).
[8]Brandenburger A M A B. Co-opetition[M].NewYork:Doubleday,1996.
[9]Zineldin M. Co-opetition: The organisation of the future[J].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2004(22).
[10]Chin K S B L, Lam P K. Identifying and prioritizing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coopetition strategy[J].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2008(108).
[11]Hamel G.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1(12).
[12]Ritala P A P H. Whats in it for me? Creating and appropriating value in innovation-related competitions [J].Technovation,2009(29).
[13]Bengtsson M, Kock S. ‘Coopetition in business networks-to cooperate and compete simultaneously[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0(29).
[14]Oxley J E A R. The scope and governance of international R&D allia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2004(25).
[15]Duysters G. Strategic alliance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A deterministic and voluntaristic view combined[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07(19).
[16]Gulati R. Does familiarity breed trust? The implications of repeated ties for contractual choice in alliance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5(38).
[17]Oxley J E. Appropriability hazards and governance in strategic alliances: A transaction cost approach. Journal of Law[J].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1997(13).
[18]Gnyawali D R A B. Co-opeti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 multilevel conceptual model[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9(47).
[19]Peteraf M A, Bergen M E. Scanning dynamic competitive landscapes: A market-based and resource-based framework[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
[20]Branstetter L G A M. When do research consortia work well and why? Evidence from Japanese panel data[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
[21]Sampson R C. Organizational choice in R&D alliances: Knowledge-based and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s[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4(25).
[22]Dussauge P B G, Mitchell W. Learning from competing partners: Outcomes and durations of scale and link alliances in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Asia[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
[23]Song M C D S. Marketing and technology resource complementarity: An analysis of their interaction effect in two environmental context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
[24]Hunt S D A R. The resource-advantage theory of competition: Dynamics, path dependencies, and evolutionary dimens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1996(60).
[25]Kogut B, Zander U. Knowledge of the firm, 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03).
[26]Kim C, Song J. Creating new technology through alliance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joint patents[J].Technovation, 2007(27).
[27]Luo Y. Are joint venture partners more opportunistic in a more volatile environ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2007(28).
(作者單位:云南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