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煥
【摘 要】高中體育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既要學習文化知識,又要參加體育訓練,具有和普通學生不同的特點,他們的學習狀況讓人擔憂,個體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作為一名數學任課教師,必須摸清情況,因材施教。
【關鍵詞】體育生;數學教學;因材施教
體育特長班是我校特色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我校的辦學亮點。由于體育生基礎差,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自信心不足,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普遍感覺數學枯燥,乏味,抽象,如同在聽天書,進入數學學習的“困難期”,失去了學習興趣,因此,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很有必要結合他們的特點和數學學科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因材施教地開展教學活動。
一、體育生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思想上不夠重視
目前,體育生的學生成績偏低是一個普遍現象,他們貪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動機不強烈,對文化學習在思想上重視不夠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出現這種情況,老師和家長有責任,學生自己也有責任。一方面,老師和家長對體育生的文化課沒有足夠的重視,疏忽了對他們的正確引導,某些教師存在“重體輕文”的傾向,他們不重視體育生的文化課學習;另一方面,大部分體育生過分強調自己的體育特長身份,認為自己是搞體育的,只要把體育搞好就可以了,不把文化課放在心上,這種思想上的輕視,導致文化課成績也越來越差了。
(二)任課教師與體育生缺乏溝通
長期以來普遍存在著文化課教師對體育生的偏見,認為體育生是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學生,教學時不夠重視,只要發(fā)現特長生違紀就一味地訓斥,不加以引導教育,這樣師生不但缺乏溝通,而且使他們產生抵觸心理,在課堂上我行我素,不聽老師的管教,出現惡性循環(huán),文化課成績也越差了。
(三)對訓練和學習的關系處理不當
體育生一般是早上和下午訓練,每天訓練2—4小時,另外,在大型比賽和專業(yè)考試前還要集中訓練,所以在文化學習的時間上根本得不到保證,此外,大量運動,高強度的訓練往往使他們產生疲勞,加上自身的懶惰性,想當然認為只要體育成績搞好就可以了,根本不把文化課學習放在心上,對體育訓練的興趣往往大于文化課學習。
二、解決體育生上述問題所采用的策略
(一)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
針對體育生的以上問題,應首先加強理想、信念教育,聯系實際情況,教師設身處地的與學生一起分析學習現狀,教師應以寬厚、博愛、敏銳之心去理解學生學習數學的困難,不要隨意批評,指責,而應加倍關心和愛護,與他們交朋友,經常鼓勵引導他們,多講一些體育成功人物劉翔、姚明等的傳奇故事,引導學生使其對自身的發(fā)展有個正確的認識。對個別同學要多關心多了解,根據其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輔導,要善于發(fā)現他們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那怕是微小的進步,都及時給予肯定和恰當的表揚,使他們及時了解自己學習數學的進步,喚起成功的愿望,增強學習信心。
(二)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促使習慣養(yǎng)成
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易沖動、個性強烈的體育生來說,強制可能導致逆反心理,更是不可取的,在日常教學中,特別是高一、高二階段,你會發(fā)現考試等形式的評價很難對他們造成壓力。在課堂上,玩手機、看小說、看別的書籍的現象不會因成績不理想而改變。但是,當我講到他們感興趣的內容時,比如我講到演示橢圓的形成過程、拋硬幣算正面朝上的概率,或擲骰子算出現點數的概率時,他們會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并能很快的把這些知識理解領會,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加強體育生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鼓勵、引導他們堅持長期學習,并從他們的心里著手,找到提高他們學習興趣的根源。
(三)加強師生交流,建立和發(fā)展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調動體育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這就要求教師要融到學生中去,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著想,真正理解和了解學生。要有耐心,面對學生的錯誤行為要壓制住心中的怒火,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真正了解教師每一種教學行為都是真誠的,由衷的,善意的在幫助自己。
(四)針對學生實際,精心設計課堂內容
要重視因材施教,把握好進度,處理好難度,根據體育生的實際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扎扎實實,循序漸進,不要急躁。課堂上,要首先保證他們能聽懂,盡量減小坡度,小步子勤反饋,針對體育生特點加大練習,邊講邊練,充分調動積極性,多鼓勵多進行成功教育,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作業(yè)安排先是模仿練習,再求獨立完成,由單一性的練習逐步過渡到稍有綜合性的練習。測試中注重雙基,一般雙基內容占全部試卷內容的75%~80%。課外經常輔導,與他們談心,了解他們學習的苦衷,多給他們講學習方法,多舉身邊學困生提高的實例,鼓勵他們有信心學好數學。一般說來,與體育生接觸多了且又是真心幫助他,體育生與教師之間的心理距離就會消除,這以后體育生會對數學逐步發(fā)生興趣,并經常提出問題,這時,教師一定要很小心地保護他們這最初的積極性,不論問什么問題都要耐心解答,做到真心不煩,同時給予表揚。
(五)根據體育生的特點,合理科學安排學習與訓練關系
體育生要想全面發(fā)展,既要重視專業(yè)訓練,也要加強文化課的學習,在時間安排上必須做到科學合理,體育生的作息時間應與學校整體作息時間表相結合,早上訓練時間不宜過長,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不宜過大,以避免影響上午的學習;下午的訓練時間應控制在晚飯前半小時,以免錯過了吃飯時間,影響正常上晚自習;星期天適當補習文化課,使他們的學習和訓練規(guī)律化,制度化,科學化,從而使他們的學習不因訓練而耽擱。
總之,數學教師應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更新思想,從體育生的角度出發(fā),積極探索在學習和訓練的雙重壓力下,如何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體育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衛(wèi).構建“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J] .體育科學,2004,3
[2]馮建中.大力推進“體教結合”[J] .體育科學,2005,2
[3]屈彥宏. 科任教師也應重視思想教育 [J] .現代教育科學,2009.5
[4]李建偉. 生態(tài)德育“給力”體育教育 [J] .現代教育科學,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