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亮
(廈門醫(yī)學院 體育部,福建 廈門 361100)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以及“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為我國發(fā)展好冬季體育運動增添了巨大精神動力,也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冰雪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隨著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戰(zhàn)略的推進,我國冰雪運動的熱潮已悄然興起,這不僅有利于推動我國冬季群眾體育的發(fā)展,夯實冬季運動群眾基礎[1],而且還有利于我國冬季冰雪運動整體競技水平的提高,同時也極大促進了我國冬季項目后備人才隊伍的建設[2]、培養(yǎng)與儲備。對于我國傳統(tǒng)冰上優(yōu)勢項目的速度滑冰而言,雖然在冬奧會等各級國際大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整體來說,與荷蘭等歐美強國還存在不小的差距[3]。實現我國速度滑冰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且長期保有強勢的競爭力,除了要解決后備人才梯隊建設和專項訓練外,更要突出以科研為推動力,從理論到實踐全方位地提升速度滑冰訓練科學化水平,進而促進速滑項目整體競技水平的全面提高?;诖?,本文通過對CNKI數據庫收錄的1997~2016年有關速滑的專業(yè)文獻為研究對象,對當前我國速度滑冰領域的相關研究概況、前沿和熱點等問題進行梳理,結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期為該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信息參考,進而為推動速滑項目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本文數據全部來自CNKI數據庫1997年至2016年間收錄的文章。為保證文章的質量和專業(yè)水準,檢索共分為兩部分:一是以“速度滑冰”為主題詞進行檢索,來源類別為核心期刊和CSSCI,共檢索到190篇文獻,剔除無效文獻后獲得滿足條件的文獻177篇;二是以“速度滑冰”為主題詞進行檢索,來源期刊選定《冰雪運動》(我國唯一的冬季體育運動期刊,本文視為專業(yè)期刊),共檢索到792篇文獻,剔除無效文獻后獲得滿足條件的文獻743篇;因此最終獲得920篇文獻作為本文研究對象,且每一篇文獻數據都包括該文獻的題名、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刊名、發(fā)表年,檢索時間為2017年2月7日。
通過閱讀速度滑冰領域的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并對相關知識進行歸納、整理和分析,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本研究采用美國陳超美博士開發(fā)的CitespaceIII可視化分析軟件,導入920篇檢索文獻繪制我國速度滑冰研究的可視化科學知識圖譜,其中閾值c:cc:ccc選取默認值,以1年為1個時間片段,且每個時間片段選擇前50條數據進行顯示,同時根據研究內容對圖譜的空間分布做相應調整,并進行剪裁。采用詞頻分析方法,展示我國速度滑冰研究領域文獻的發(fā)文量、核心作者、科研機構及高頻關鍵詞等內容信息,最后梳理、歸納并總結出我國速度滑冰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與前沿,以及該領域的發(fā)展脈絡。另外,研究還借助EXCEL對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
發(fā)文量的歷時性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研究領域的研究歷史、發(fā)展速度等動態(tài)演進過程[4]。如圖1所示,總體來講近20年我國有關速度滑冰的科研文獻處于較低的水平,尤其高質量的科研文獻寥寥可數。就發(fā)文量整體趨勢來看,整體呈趨于下降的波浪態(tài)勢。令人匪夷所思的是,2014年冬奧會我國速度滑冰實現金牌零的突破,這理應是激發(fā)我國有關速度滑冰科研活力進而轉化成科研成果的最佳時機,然而由圖1不難看出近3年不論是有關速度滑冰高質量文獻還是發(fā)文總量都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且發(fā)文量在總體上已達到近20年的最低點。
圖1 速度滑冰研究領域年發(fā)文量分布圖Figure 1.Annual volume distribution map of speed skating researches
在當前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背景下,在國家《體育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競技體育“十三五規(guī)劃”》以及《冰雪運動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等相關政策大力支持下,廣大科研工作者應積極深入加強有關速度滑冰訓練規(guī)律、訓練理念、訓練方法以及該項目國際發(fā)展潮流和趨勢等相關內容的研究,真正實現以科研帶動運動訓練水平提高,進而促進我國速度滑冰競技水平全面提升。
一個研究領域的作者發(fā)文量可以從一定程度代表該作者在該領域的貢獻程度以及學術影響力[5]。表1顯示,來自湖北理工學院的陳月亮(23篇)、東北師范大學的陳民盛(21篇),以及來自中國石油大學的夏嬌陽(16篇)是該領域發(fā)文量排名前三的作者,排名4~10位的作者發(fā)文量差別不大,均在9~14篇,因此可以將他們看作該領域研究的核心人員。
通過CitespaceIII繪制了速度滑冰研究領域的作者網絡共現圖譜(圖2),每個節(jié)點代表一名作者,發(fā)文量越多則節(jié)點和字體都越大,而節(jié)點之間的連線則表示該研究領域作者間的合作關系,連線的顏色表明合作的時間,同時連線越多,則代表合作越密切。
表1 1997~2016年速度滑冰研究領域核心作者統(tǒng)計Table 1 Core author statistics of speed skating researches from 1997 to 2016
圖2 1997-2016年速度滑冰研究領域作者網絡圖譜Figure 2.Author network map of speed skating researches from 1997 to 2016
由圖2可知,我國關于速度滑冰研究目前形成了以陳月亮和黃達武,陳民盛、鄒曉峰和張強,夏嬌陽、關成雪和任慧瑩三組研究團隊為核心的合作團體。這三組科研團隊不論從發(fā)文量還是在核心期刊載文數量都遙遙領先其他作者,因此這些作者代表了速度滑冰這一研究領域的主體,可視為我國速度滑冰研究的引領者。其中,陳月亮和黃達武這一研究團隊主要以速度滑冰運動員的速度節(jié)奏和肌肉用力特征等內容為主,且陳月亮作為中國速度滑冰隊的科研教練員,長期跟隨速度滑冰隊訓練、比賽,能站在國際的視角上探討速度滑冰運動訓練實踐中的問題;陳民盛、鄒曉峰和張強這一研究團隊則側重于速度滑冰運動員的彎道支撐技術以及步頻和步數之間關系等內容,陳民盛和鄒曉峰作為我國運動生物力學專家,與作為我國從事冰雪運動項目教學、訓練、科研的首位博士研究生導師的張強教授共同合作,其科研成果定會在冰雪界享有較高的認可度,可以實現速度滑冰運動生物力學分析的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進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訓練實踐;而夏嬌陽、關成雪和任慧瑩這一團隊則主要以速度滑冰后備人才培養(yǎng)和訓練體系等為核心研究內容,且夏嬌陽作為速度滑冰國際級裁判,可以通過國際賽事更加直觀地了解與掌握當前速度滑冰項目的發(fā)展潮流與趨勢,有利于開拓研究視野,能夠從較為宏觀的視角給予速度滑冰隊伍長遠發(fā)展提供更為科學、前沿的指導信息。另外,研究發(fā)現,目前我國從事速度滑冰一線的教練員和科研人員發(fā)文量太少,應多鼓勵速度滑冰從業(yè)者在進行運動訓練之余在速度滑冰科研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這樣不僅有利于自身理論水平的提高,而且還可以通過國際賽事在訓練理念、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與國際知名教練員、運動員和科研人員進行更好地、更為直接地交流和溝通,從而加以借鑒與完善,進而更有利于指導速度滑冰運動訓練實踐。
然而,由圖2中的數據也不難發(fā)現,通過科學知識圖譜繪制的速度滑冰研究領域中共出現709個節(jié)點,而節(jié)點之間的連線僅有623條,表明大部分相關科研人員處于單打獨斗的局面,相互之間缺乏明顯的合作與交流,不利于在對速度滑冰項目進行科學研究的思維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
表2 1997~2016年速度滑冰研究領域主要研究機構Table 2 Major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speed skating researches from 1997 to 2016
由表2和圖3可知,目前發(fā)文量排名前11位的科研機構全部來自東北地區(qū),一方面說明這一結果與我國冰雪運動開展和冰雪運動整體競技水平的現狀相一致,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冰雪運動發(fā)展局限性很強,導致其他天然條件先天不足的地區(qū)很難接觸冰雪運動,因此也更談不上對速度滑冰等冰雪運動的科學研究。
進一步分析得知,上述主要研究機構近80%來自黑龍江,而作為我國冰雪運動傳統(tǒng)強省吉林和遼寧的科研貢獻率則相對較低,且作為東北地區(qū)承擔冰雪運動教學、訓練的專業(yè)性體育院校(尤其是吉林體育學院)發(fā)文數量和質量都相對較少,這與作為冰雪大省的吉林和遼寧,以及競技體育依托體育院校的實際情況不吻合,應鼓勵相應地區(qū)的科研機構和體育院校對速度滑冰這一研究領域的加以重視,利用區(qū)域優(yōu)勢加強相應的科學研究,為促進速度滑冰項目整體競技水平的快速提升貢獻力量。
同時,在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戰(zhàn)略背景下,還應鼓勵南方地區(qū)體育科研機構、高校體育學院以及專業(yè)性體育院校加強對冰雪運動(尤其是速度滑冰)的科研力度,有條件的機構還可充分利用當前國家發(fā)展冰雪運動的政策紅利,選派相應的科研工作者前往速度滑冰開展較好的東北地區(qū)進行實地跟隊學習與了解,一方面可有利于在全國擴大研究速度滑冰的范圍,另一方面還可以匯集各方人才增加速度滑冰項目的研究實力,從而更有利于速度滑冰項目整體競技水平的快速提高。
圖3 1997~2016年速度滑冰研究領域科研機構網絡圖譜Figure 3.Network map of research institutes in the field of speed skating from 1997 to 2016
然而,由圖3中的數據也不難發(fā)現,通過科學知識圖譜繪制的速度滑冰研究領域中共出現478個節(jié)點,每個節(jié)點代表1個科研機構,然而節(jié)點之間的連線僅有394條,表明大部分相關科研機構缺乏足夠的合作,且合作相對密切的機構也主要體現在同一地區(qū)或同一體育系統(tǒng)之間(即體育局下屬的體育科學研究所、訓練中心和體育院校),難以實現科研資源共享,不利于科研成果轉化,無法全方位的提升速度滑冰項目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關于速度滑冰的整體科研實力較弱,從事相關研究的人員和機構太少,從事該領域研究的省市過于局限,且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科研機構之間明顯缺乏交流與合作。因此,在當前我國冰雪運動繁榮發(fā)展的背景下,要號召全國范圍的廣大科研工作者和冰雪運動愛好者積極投身于包括速度滑冰等項目在內的冰雪運動研究,倡導他們加強學術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探討,鼓勵不同學者、科研機構之間進行交流與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和互補,促進速度滑冰運動研究取得突破式的發(fā)展,進而為提升我國速度滑冰整體水平提供更有效的支持與幫助。
研究普遍認為關鍵詞是論文的核心,是文獻主題內容最主觀、最直接、最集中的表述。通過關鍵詞可以清晰的描繪出某一研究領域的熱點與前沿,并通過關鍵詞共現可以挖掘出各研究主題之間的關系[6]。運用CiteSpaceIII統(tǒng)計軟件,從速度滑冰相關文章的題目、摘要、關鍵詞等信息提取主題詞,能夠清晰地體現出研究文獻的主題思想和主要研究內容,對主題詞詞頻變化的分析可以了解速度滑冰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使該領域科研人員更準確地把握速度滑冰研究的發(fā)展態(tài)勢。通過CiteSpaceIII繪制的速度滑冰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圖4)中共有665個節(jié)點,節(jié)點間共有1059條連線,每個節(jié)點代表一個關鍵詞,節(jié)點和字體的大小與關鍵詞的頻次成正比,節(jié)點之間連線表明關鍵詞之間聯(lián)系的密切程度,連線顏色表示關鍵詞之間相互關聯(lián)的時間。
圖4中,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速滑運動員和冬奧會為出現頻次最多的關鍵詞,印證了作為我國冰上傳統(tǒng)項目、且彼此之間無論從選材還是訓練方式都具有許多項目共通性的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這兩個項目在冬奧會歷史中取得了較為優(yōu)異成績的這一現況。同時,對圖4和表3中排序前20位的高頻關鍵詞之間聯(lián)系以及同類關鍵詞合并進行歸納,發(fā)現目前我國關于速度滑冰的研究共有3個熱點內容,分別是:速度滑冰體能訓練、速度滑冰后備人才培養(yǎng)以及速度滑冰教學。通過分別對這4個熱點研究內容的相關高被引和經典文獻分析,得知這4個研究熱點的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表3 1997~2016年速度滑冰研究領域排序前20位高頻關鍵詞Table 3 Top 20 high-frequency keywords of speed skating researches from 1997 to 2016
劉俊一和隋力通過對我國優(yōu)秀女子速度滑冰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結構特征進行研究分析,構建了以速滑專項綜合素質、爆發(fā)力力量素質、速度素質、速度耐力素質為核心的專項身體素質結構模型,對我國優(yōu)秀短距離女子速滑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形成了新的認知理念[7];陳小平[8]等人通過“最大力量能力閾”的測試方法,對我國20名優(yōu)秀男女短距離速度滑冰運動員的力量耐力進行測試與研究,提出優(yōu)先發(fā)展“速度力量耐力”的力量訓練指導思想,并在接下來備戰(zhàn)2006年都靈冬奧會的訓練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嚴力[9]等人研究認為,通過改進速度滑冰的有氧訓練,有效提升運動員個體血乳酸清除效率,以便在最短時間內將運動員血乳酸水平有效降低,從而有利于運動員在冬奧會比賽中處于最佳競技狀態(tài);陳月亮[10]等人通過對我國優(yōu)秀男子短距離速度滑冰運動員體能構成指標進行測試,在通過對測試指標分析的基礎上,對我國優(yōu)秀男子短距離速滑運動員建立了具有針對性的體能特征結構模型,這不僅能夠為該項目的科學選材提供指引,而且還能夠使男子速度滑冰運動員體能訓練更有目的性、針對性和方向性。
陳民盛[11]等人通過運動生物力學的方法對世界知名速度滑冰運動員的彎道蹬冰技術從三維角度進行分析,得出滑步長度和寬度的組合應為3.6∶1,蹬冰時運動員重心的橫向位移幅度要明顯小于縱向等結果,在此基礎上提出運動員起蹬條件可以用作為評判蹬冰初始條件的方法,同時也對下肢關節(jié)的有效蹬伸范圍做出推測;李鳳麗[12]等人通過三維攝像方法對世界優(yōu)秀速滑運動員彎道蹬冰技術的時間特征進行分析,認為在一個單步滑行中,左單步支撐時間要小于右單步,從踝關節(jié)緩沖時間來看則是左腿踝關節(jié)明顯短于右腿,從下肢三大關節(jié)伸展角速度達到最大值的時機上看,髖、膝關節(jié)具有相對的同步性,但踝關節(jié)卻具有一定的延遲性;李巧玲[13]通過比較分析發(fā)現,速度滑冰和速度輪滑這兩個項目在的技術動作結構、運動生物力學基礎、訓練周期、供能方式、比賽形式等方面極其相似,并提出速度滑冰在技術訓練過程中可以多方面借鑒速度輪滑。
夏嬌陽[14]等人通過我國速度滑冰后備人才培養(yǎng)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得出我國青少年比賽在比賽形式、次數和參賽人數上與冰上強國存在差距,且女子比男子成績好,短距離比長距離成績好,成績逐年提高但是名次不變或是下降的結論;王紅[15]等人通過對我國速度滑冰發(fā)展現狀分析,認為體育場館設施不足、后備人才梯隊建設不完善、教練員綜合水平欠缺、訓練方法與手段落后等,且這些方面的差距與國際高水平國家明顯,因此是制約速度滑冰運動員培養(yǎng)的關鍵所在,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為我國速度滑冰項目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參考;吳玉國[16]研究發(fā)現以心理能力、專項運動能力等諸多因素為代表的自身因素、環(huán)境因素和訓練因素是影響我國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成長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建議,來推動運動訓練科學化以及提高青少年運動員的成材率。
張春林和許振松針對北方普通高校大學生對速度滑冰課上學習興趣不高、課后鍛煉效果不佳的現狀,提出通過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大學生上冰上課的興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17];靖文和陳玲針對普通高校大學生在掌握速度滑冰技術動作的層次性和個體差異性,將“分層教學法”引入日常教學課堂中,實驗結果表明靈活地運用分層教學法使各層面學生盡快地掌握所學動作,其中教學效果在初學者中體現地更加顯著[18];王豐秋、顧鑫[19]通過發(fā)現速度滑冰和速度輪滑無論是在技術結構還是在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上都具有高度相似性,建議黑龍江省中小學冬夏體育課程設置中應在夏季開展速度輪滑的教學內容,在冬季開展速度滑冰,有利于學生冬季體育教學內容與其他季節(jié)體育教學內容良性互補。
上述內容結合高頻關鍵詞知識圖譜不難發(fā)現,目前我國對于速度滑冰的研究范圍較廣,研究內容涵蓋競技、群眾、學校三大領域,有利于我國速度滑冰的全方位發(fā)展。然而結合我國速度滑冰開展現狀以及研究內容進一步分析了解到,目前我國速度滑冰研究成果較少,關于速度滑冰體育產業(yè)的研究無人問津,從整體上來看研究內容、方法比較單一,研究層次較淺,研究領域需要拓寬,尤其是對于速度滑冰在技術訓練方法與手段、運動損傷與康復、隊伍建設與訓練評價體系等方面內容涉及較少,且研究深入不夠,缺乏從多維視角來引進、探索和提出速度滑冰訓練的新思路和新內容。
突現詞是指通過監(jiān)測頻率增長快速的關鍵詞,以此來判斷研究興趣的突然增長,因此關鍵詞頻率激增可視為這一領域的新興研究前沿,從而便于分析這一研究領域的發(fā)展新趨勢和熱點動態(tài)[20]。運用CiteSpaceIII測算出1997-2016年間速度滑冰研究領域共有9個突現詞(圖5),從中可以清晰地了解研究者對該領域關注的熱點及持續(xù)時間,進而確定當前速度滑冰這一領域的研究前沿。
圖5 1996~2015年速度滑冰研究領域9個突現關鍵詞知識圖譜Figure 5.Nine key word know ledgemap of speed skating researches from 1996 to 2015
由圖5可知,“競技體育”和“冬奧會”這兩個關鍵詞突現至2016年仍未結束,且從突現的起始年份可以發(fā)現持續(xù)時間都超過6年。進一步分析了解到,通過科學化訓練提升速度滑冰的競技水平進而爭取在冬奧會的大舞臺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以此來切實提升我國冰上項目競技水平是現階段該領域科研工作者主要關心的熱點話題。針對近幾年速度滑冰運動訓練的經典文獻分析發(fā)現,目前該領域的研究前沿主要體現在腿部肌肉肌電特征和能量代謝等方面。腿部肌肉肌電特征這一研究前沿問題,研究者主要通過對我國優(yōu)秀速度滑冰運動訓練、比賽實踐采用將表面肌電遙測系統(tǒng)和高速攝像機進行同步的技術,分析單步周期腿部肌肉肌電特征揭示腿部肌肉發(fā)力規(guī)律[21],得出當前我國速度滑冰腿部力量訓練存在諸多認識上的誤區(qū)且專項化程度不高[22],并對腿部力量訓練實踐過程中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能量代謝這一研究前沿問題,研究者主要是以6種不同周期性體能運動項目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生物學基礎(能量供應和能量代謝)為視角進行國內外文獻梳理,總結出類似速度滑冰等周期性耐力項目在訓練過程中,有氧訓練應以持續(xù)的低強度訓練為主,無氧訓練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且更傾向于采用高強間歇的方式進行無氧訓練[23]。
在當前北京聯(lián)合張家口成功取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的影響下,隨著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戰(zhàn)略的推進,我國開展冰雪運動的地域不斷擴展,這不僅有利于速度滑冰項目在群眾中的普及與推廣,更為速度滑冰競技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競技體育”和“冬奧會”這兩個突現詞持續(xù)時間仍將繼續(xù),且圍繞這兩個關鍵詞來展開的有關速度滑冰的研究不僅是現階段的研究熱點,更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研究前沿。
圖6通過時區(qū)視圖展示了我國速度滑冰研究熱點在1997-2016年間隨時間的轉移和演進過程。雖然關鍵詞大都聚積,但我們仍可以看出從1997年至今該領域學者主要關注的內容為:普通高校、冰上課、優(yōu)秀運動員、專項訓練、力量訓練、可持續(xù)發(fā)展、競技體育、青少年、速度節(jié)奏、肌肉用力特征等。
圖6 1996~2015年速度滑冰領域研究熱點演進時區(qū)圖譜Figure 6.Hotspot evolution time-domain map of speed skating researchesfrom 1996 to 2015
如果用每個時間階段出現的頻次最高的關鍵詞代表該階段的研究主要內容,則速度滑冰這一研究領域核心研究主題的演進過程大致可以描述為:大學生-初學者-優(yōu)秀運動員-訓練方法-力量訓練-青少年-速度節(jié)奏-肌肉用力特征-表面肌電-供能方式。這一演進過程與圖5關鍵詞突現知識圖譜顯示的研究前沿內容相吻合,由此可以推斷當前在籌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背景下,通過對速度滑冰運動員的關鍵技術、腿部肌肉肌電、能量代謝等方面訓練科學化的研究,從而力圖提升速度滑冰的整體競技水平,是目前這一領域廣大科研工作者的研究主題思想。
介于本文納入的文獻中有177篇來源于核心和CSSCI期刊,其余743篇來源《冰雪運動》雜志,因此運用CiteSpaceIII對這兩部分的來源文獻分別繪制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圖7),試圖發(fā)現這兩部分文獻研究主要內容的側重點,以期為廣大學者在今后了解相關知識與論文投稿提供信息參考。由圖7可知,核心期刊載文的研究內容比較具體、深入,以速度滑冰的體能訓練內容為主;《冰雪運動》載文的研究內容多以速度滑冰教學、速度滑冰項目發(fā)展等為主;進一步分析發(fā)現,核心期刊載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較為科學、嚴謹,研究內容針對性強且更有深度,同時研究結果也可以更好地服務于運動訓練實踐,有助于提升速度滑冰的研究水平;而《冰雪運動》載文期刊研究內容比較寬泛,研究方法相對比較多樣,研究結果則以分析、歸納和總結性質的居多,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能提高教練員、體育教師的認知、訓練和教學水平。
圖7 1996~2015年速度滑冰研究領域核心期刊與《冰雪運動》載文中關鍵詞共現對比圖譜Figure 7.Contrastm ap of concurrence key words in the papers from the core journals of speed skating research and<China Winter Sports>from 1996 to 2015
相信隨著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戰(zhàn)略的推進,速度滑冰運動將會在全國逐步得到開展和普及,同時將會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于速度滑冰這一研究領域。因此,作者呼吁無論是從事速度滑冰教學、訓練、普及與推廣、以及速度滑冰體育產業(yè)等內容的研究,今后都應采用更為科學、合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斷提煉、總結出更有針對性和深度的結論與建議,真正做到科研服務于速度滑冰運動的方方面面,從而促進速度滑冰運動廣泛、可持續(xù)發(fā)展,進而推動速度滑冰競技的整體水平快速提升。
在當前我國以籌辦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以推進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戰(zhàn)略為平臺,以實現“帶動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為目標大力發(fā)展冰雪運動的背景下,結合本文梳理出速度滑冰的研究熱點和前沿內容,認為未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個方面。
一是研究熱點中速度滑冰技術訓練和教學中都提到速度輪滑與速度滑冰兩個項目可以相互借鑒,且已經作為訓練和教學的重要手段加以運用,加之國家體育總局為“打通冬季運動項目與夏季運動項目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渠道,鼓勵夏季項目與冬季項目的人才共享,促使冬季項目后備人才結構更加優(yōu)化,后備人才素質逐步提高,實現輪滑與滑冰的人才共享,還會有效擴大冰雪運動的人口數量”提出“輪轉冰”計劃,因此今后“輪轉冰”將成為在學校體育、群眾體育尤其是競技體育中研究的新熱點。
二是作為我國冰上傳統(tǒng)項目,作為體能類周期競速項目,為進一步提升我國速度滑冰的整體競技水平,因此圍繞速度滑冰針對不同距離的體能訓練(尤其是有氧、無氧供能等方面)和技術訓練這兩個核心內容,將成為今后廣大科研究工作者采取更為科學且有針對性的手段從多角度、深層次進行研究的重點。
三是要想真正實現我國速度滑冰運動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無論是競技體育(包括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能、技術等)、群眾體育、學校體育還是體育產業(yè)等所包含的各個層面都離不開評價,所以針對速度滑冰不同的研究領域構建較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很有必要,這不僅可以反映速度滑冰不同領域發(fā)展的客觀現狀,而且有利于制定具有針對性且科學性的發(fā)展決策,因此圍繞速度滑冰不同領域來展開的評價研究將會受到相關科研工作者的重視。
本文通過可視化分析軟件繪制1997-2016年中國知網收錄的有關速度滑冰的科學知識圖譜,得出如下結論:當前我國關于速度滑冰的科研文獻處于較低的水平,整體發(fā)文量呈現下降的態(tài)勢;相關科研人員以及科研機構相互之間缺乏明顯的合作與交流,無論作者還是科研機構之間,多數處于“少部分合作、整體分散”的局面。通過對高頻關鍵詞的歸納與總結得出速度滑冰領域的研究熱點為速度滑冰體能訓練、技術訓練、速度滑冰后備人才培養(yǎng)以及速度滑冰教學4個方面。
結合突現詞與研究熱點演進時區(qū)圖譜,發(fā)現圍繞“競技體育”和“冬奧會”兩個關鍵詞來展開的有關速度滑冰的腿部肌肉肌電特征和能量代謝研究是當前的研究前沿,大學生-初學者-優(yōu)秀運動員-訓練方法-力量訓練-青少年-速度節(jié)奏-肌肉用力特征-表面肌電-供能方式這一主線則是速度滑冰研究領域近20年的研究演進脈絡。
通過對核心期刊與《冰雪運動》載文內容分析,發(fā)現核心期刊載文的研究內容以速度滑冰的體能訓練內容為主,《冰雪運動》載文的研究內容則主要體現在速度滑冰教學、速度滑冰項目發(fā)展等方面。
總體來看,當前速度滑冰研究領域科研成果較少,涉及面較窄,研究內容單薄且深度不夠,研究主題相對單一,同時研究缺乏長期性、追蹤性,不利于該研究領域系統(tǒng)性深入地發(fā)展,不利于速度滑冰相關研究領域研究體系的形成,這些現象可能與我國冬季項目的普及度較低、競技水平不高、從業(yè)研究人員較少、研究起步較晚有直接的關系。
[1]國家體育總局.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2016~2020年)[Z].2016.
[2]國家體育總局.冰雪運動發(fā)展規(guī)劃(2016~2025年)[Z].2016.
[3]李雪梅,李佳軍.速度輪滑轉項速度滑冰的國內外現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9):133-141.
[4]王占坤,陳華偉,唐聞捷.21世紀初以來我國公共體育服務研究回顧與展望:基于文獻計量學和科學知識圖譜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7(2):110-117.
[5]何秋鴻.基于知識圖譜的我國體育教育研究領域可視化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2):100-108.
[6]ZhangW,Zhang Q,Yu B,etal.Knowledgemap of creativity research based on keywords network and co-word analysis,1992-2011[J].Quality&Quantity,2015,49(3):1023-1035.
[7]劉俊一,隋力.我國優(yōu)秀速度滑冰短距離女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結構特征統(tǒng)計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30(1):1-3.
[8]陳小平,嚴力,季林紅,等.對我國優(yōu)秀短距離速滑運動員力量耐力的研究—運用“最大力量能力閾”評價力量耐力水平的試驗[J].體育科學,2005,25(12):46-51.
[9]嚴力,趙濱杰,米博,等.我國速滑冬奧會選手改進有氧訓練的個性化研究—第20屆冬奧會速滑科研攻關思考之一[J].冰雪運動,2008,30(1):1-3.
[10]陳月亮,吳瑛,張慶文.我國優(yōu)秀男子短距離速滑運動員專項體能結構模型的構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7,31(2):45-50.
[11]陳民盛,張云,鄒曉峰.優(yōu)秀速滑運動員彎道蹬冰技術動作結構的模式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4,40(4):31-35.
[12]李鳳麗,鄒曉峰,程湘南.世界優(yōu)秀速滑運動員彎道蹬冰技術的時間特征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21(5):447-448.
[13]李巧玲.速度滑冰與速度輪滑技術及訓練相互借鑒的思考[J].冰雪運動,2008,30(4):5-7.
[14]夏嬌陽,張曉明.我國速度滑冰后備人才培養(yǎng)現狀及與世界強國的對比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9,45(4):108-117.
[15]王紅,高升,李興國.我國速度滑冰項目發(fā)展的制約因素與對策[J].冰雪運動,2012,34(5):10-12.
[16]吳玉國,胡媛媛.我國青少年速度滑冰運動員成長的影響因素[J].冰雪運動,2010,32(1):9-12.
[17]張春林,許振松.培養(yǎng)大學生冰上課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J].冰雪運動,2007,29(1):65-67.
[18]靖文,陳玲.探析分層教學法在速度滑冰教學中的運用[J].冰雪運動,2006,28(2):80-82.
[19]王豐秋,顧鑫.速度輪滑與速度滑冰教學的互補性研究[J].冰雪運動,2014,36(1):78-80.
[20]趙丹群.基于Cite Space的科學知識圖譜繪制若干問題探討[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2,35(10):57-60.
[21]吳新炎,陳月亮.優(yōu)秀短距離女子速滑運動員途中滑單步周期腿部肌肉肌電特征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27(6):563-568.
[22]李芙蓉,吳新炎,陳月亮.我國優(yōu)秀短距離速滑運動員直道滑冰腿部肌肉肌電特征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29(1):14-18.
[23]黎涌明.周期性耐力項目的訓練量與強度[J].體育科學,2015,35(2):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