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陽,張 丹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放射科,河北承德 067000)
橋本腦病的臨床及MRI表現(xiàn)(附2例報告)
李高陽,張 丹△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放射科,河北承德 067000)
橋本腦??;抗甲狀腺抗體;MRI
橋本腦?。℉E)也稱橋本甲狀腺炎相關激素反應性腦病,是一種伴甲狀腺自身抗體升高、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或波動性神經(jīng)和精神功能缺陷、對激素治療有效的腦病綜合征[1]。HE多發(fā)于40歲左右的女性,發(fā)病率約為2.1/10萬人,常在少部分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患者中發(fā)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易被漏診、誤診[2-3]。目前,國內(nèi)對此病認識不足,周昭遠等[4]于2007年報道了國內(nèi)首例HE。我院于2016年發(fā)現(xiàn)兩例HE,現(xiàn)將其診斷和治療結果報告如下。
[病例1]患者女性,65歲,于兩天前晨起受涼后出現(xiàn)鼻塞、流涕兩天,一天前出現(xiàn)呼吸困難、并伴手腳麻木,門診以“呼吸困難待查”收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高血壓及甲亢病史。
實驗室檢查結果:血清游離甲狀腺素(FT4)23.83pmol/L、血清游離三碘甲狀原氨酸(FT3)1.70pmol/L、血清甲狀腺素(T4)89.28nmol/L、血清三碘甲狀原氨酸(T3)0.98nmol/L、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SH)0.144mIU/L、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G)512.40IU/ml、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ATPO)10.42IU/ml。生化檢查、凝血功能檢查均正常。腦脊液檢查蛋白質0.68g/L,葡萄糖及免疫球蛋白均正常,氯化物輕度降低。
入院期間給予奧司他韋抗感染治療、地西泮肌注鎮(zhèn)靜治療等,患者癥狀無明顯好轉,并于入院后一天出現(xiàn)意識模糊,雙眼向右側凝視、對光反射遲鈍、右側口角低垂、右側Babinski征陽性及咽反射消失等一系列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心率114次/分。次日頭顱MRI平掃及增強檢查結果顯示:腦干、右側小腦、雙側基底節(jié)區(qū)、丘腦、雙側側腦室旁及雙側額、頂葉皮層下白質區(qū)多發(fā)點狀及斑片狀稍長及等T1長T2信號影,T2抑水/抑脂序列見病變呈高信號;增強掃描未見明顯強化。MRI診斷:結合病史考慮腦炎,不除外HE。腦電圖檢查出現(xiàn)彌漫性慢波。超聲檢查,甲狀腺雙側葉內(nèi)多發(fā)結節(jié)。臨床綜合診斷為HE,予以甲潑尼龍琥珀酸鈉沖擊治療,一周后患者癥狀明顯好轉,意識清晰,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大部消失,呼吸頻率較前減慢,但仍存在吸氣性呼吸困難。
[病例2]患者女性,43歲,頭暈15小時伴視物旋轉及復視,惡心、嘔吐。體格檢查:右眼輕微視物不清,水平眼震及左側口角輕度下垂。頭部CT平掃示:多發(fā)腔隙性腦梗死。急診給予舒血寧、長春西汀、鹽酸倍他司汀等溶栓活血治療無效。以“頭暈待查”入院。既往高血壓病史10年,平時血壓160/100mmHg。9年前曾行甲狀腺結節(jié)剝除術。
實驗室檢查結果: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TG)338.70IU/ml、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ATPO)565.70IU/ml。甲狀腺功能五項正常。生化檢查、凝血功能檢查均正常。腦脊液檢查蛋白質0.77g/L,葡萄糖正常,氯化物輕度降低,腦脊液免疫球蛋白G(CSF-IgG)輕度升高。
入院后初步考慮為后循環(huán)缺血,高血壓。給予拜阿司匹林抗凝、阿托伐他汀鈣調脂穩(wěn)定鈣化斑塊及丁苯酞保護線粒體重構微循環(huán)。治療一周后癥狀未見明顯改善。頭部MRI示:右側橋小腦腳、雙側基底節(jié)區(qū)、左側丘腦、雙側側腦室旁、半卵圓中心及雙側額、頂葉皮層下白質區(qū)見多發(fā)點狀及斑片狀稍長T1長T2信號影,T2抑水/抑脂序列見部分病變呈高信號;DWI序列示右側橋小腦腳、右側頂葉病灶呈高信號,相應表觀彌散系數(shù)(ADC)圖呈低信號改變。MRI診斷:結合實驗室檢查考慮HE。超聲檢查顯示:甲狀腺實質彌漫性病變,考慮HE;甲狀腺左葉低回聲,考慮炎性結節(jié)可能。腦電圖呈癇性放電表現(xiàn)。臨床綜合診斷為HE,應用甲強龍治療三天及強的松治療一周后,頭暈癥狀明顯好轉,水平眼震消失,左側口角輕度下垂。一月后復查頭部MRI,示腦內(nèi)多發(fā)異常信號,較前次檢查病灶減少或變小。
目前,國內(nèi)外關于橋本腦病(HE)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統(tǒng)一,結合相關文獻認為主要有以下三種可能:①免疫復合物沉積引起腦內(nèi)脈管炎,導致腦血流灌注減低、血腦屏障破壞、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等,使腦組織出現(xiàn)局灶性或彌漫性水腫改變,從而出現(xiàn)一系列的神經(jīng)、精神癥狀[5-7];②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的毒性作用[1-2,8];③遺傳因素[1-2]。
HE的臨床表現(xiàn)復雜多樣且不具特異性,并且,目前該病還沒有相對明確的診斷標準[9]。本研究在綜合相關文獻后將HE的診斷方法歸納為以下幾點:①具備自體免疫性甲狀腺疾病的診斷標準,特別是高ATPO、ATG的存在[10]。②急性或亞急性起病,表現(xiàn)為卒中樣發(fā)作、震顫、小腦性共濟失調、癲癇、癡呆及精神障礙等[2]。③腦MRI正常或無法解釋的異常[10]。HE時頭顱MRI異常的比例報道不一[11],國內(nèi)外相關文獻報道異常率為42%、33%、49%。④腦電圖異常,異常率高達98%,多表現(xiàn)為彌漫性慢波或癲癇樣異常波形[12]。⑤激素治療效果明顯,但激素治療并非對全部病例有效[8]。⑥腦脊液蛋白質增高,所占比例為70.9%[13]。本研究認為,上述①②兩點為診斷必須,后四點有輔助診斷的作用。本文中兩例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符合上述所有診斷標準,可確診為HE。
HE的MRI圖像異常改變呈彌漫性或局灶性分布,無特定的發(fā)病區(qū)域,一般表現(xiàn)為額、顳、頂、枕葉皮層和(或)皮層下及側腦室周圍深部白質T2/FLAIR上高信號[8],病變區(qū)增強掃描常無強化。DWI上常表現(xiàn)為高信號,ADC圖呈低信號,提示病變區(qū)域呈細胞毒性水腫性改變。病例2患者DWI上僅部分病變區(qū)域呈高信號,王曉瑞等[8]認為可能與HE的不同階段或不同病理過程有關。此外,本文中2例患者腦脊液檢查氯化物均輕度降低,齊悅如等[14]認為,其原因可能是在腦細胞缺血缺氧早期,由于葡萄糖和氧氣的減少導致細胞膜去極化,進一步導致Na+大量內(nèi)流,胞內(nèi)Na+的增多加快了ATP的耗竭,引發(fā)Cl-的大量內(nèi)流,從而使腦脊液中Cl-的含量降低。因此推測,腦脊液中氯化物的含量對HE的診斷具有一定的提示意義。本文中2例患者,血液檢查均未發(fā)現(xiàn)抗α-烯醇化酶抗體,因此,導致腦細胞腫脹的原因尚待進一步探究。病例2患者激素治療后復查頭部MRI,顯示顱內(nèi)部分病灶異常信號減少或變小,進一步證實了診斷的準確性。
對于HE,及時診斷、及時治療,大多預后較好[15]。當臨床上遇到原因不明、反復發(fā)作的卒中樣癥狀或持續(xù)進展的癡呆和精神癥狀時,應考慮HE的可能,及時行抗甲狀腺抗體、頭顱MRI、腦電圖及腦脊液(蛋白質及氯化物)等相關檢查,以實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
[1]段曉慧,張偉赫,洪聞,等.橋本腦病臨床、影像學、病理學特點及診治分析[J].北京醫(yī)學,2016,3(85):409-412.
[2]董斌,朱幼玲,穆燕芳,等.橋本腦病的診斷及治療[J].山東醫(yī)藥,2015,5(527):77-78.
[3]Shaw PJ, Walls TJ, Newman PK, et al. Hashino’s encephalopathy:a steroid-responsive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high anti-thyroid antibody titers-report of 5 cases[J]. Neurology, 1991, 41(2 (Pt 1)):228-233.
[4]周昭遠,程樺,洪銘花,等.橋本腦病[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7,2(36):562-564.
[5]秦雪,何晶,陳晏,等.橋本腦病4例臨床特點分析[J].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10,1(71):32-35,42.
[6]Chong JY, Rowland LP, Utiger RD. Hashimoto encephalopathy:syndrom or myth[J]. Arch Neurol, 2003, 60(2): 164-171.
[7]何霞,賈延,騰軍放.以精神癥狀起病的橋本腦病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4,1(723):62-64.
[8]王曉瑞,高勇安.橋本腦病的臨床和影像表現(xiàn)研究現(xiàn)狀[J].CT理論與應用研究,2013,2(24):741-747.
[9]劉靜.論5例橋本氏腦病患者臨床特點與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1(019):121-122.
[10]劉赫,李溪江,張一奇,等.橋本腦病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4,3(41):92-93.
[11]郗紅艷,閆海燕,朱建國,等.橋本腦病2例報告[J].山東醫(yī)藥,2014,5(44):99-100.
[12]盧節(jié)平,王國平.12例橋本氏腦病患者的臨床及影像學表現(xiàn)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6,3(74):420-423.
[13]徐文苑,況衛(wèi)豐,黃經(jīng)緯.橋本氏腦病臨床特征及診斷分析[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1,3(72):118-119.
[14]齊悅如,潘彥舒.缺血性腦損傷時腦脊液中離子變化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9,1(517):2564-2567.
[15]趙偉秦,李繼梅,王佳偉,等.橋本腦病的臨床、影像學及病理學特點(附1例報告)[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0,2(32):107-109.
R814.49
A
1004-6879(2017)06-0483-03
△ 通訊作者
2017-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