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琳
巴蜀大地上復(fù)雜且多變的地形阻隔了四川先民的腳步,人們藉由水系而分隔,飲食文化也由此劃割出區(qū)域:岷江流域的上河幫,沱江流域的小河幫,嘉陵江流域的下河幫,橫斷山的藏區(qū)飲食。山川刻畫了四川境內(nèi)菜系的脈絡(luò)與特質(zhì),即便是一日三餐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早餐,也能從中瞥見美食背后的深意。
四川的公館菜起源于20世紀三四十年代,當時的達官顯貴、文化名流爭相聘用各菜系的名廚,研制風味獨特且創(chuàng)意十足的私家菜品,與川菜同源,又異于川菜,具有厚重的文化內(nèi)涵和獨特的養(yǎng)生哲理。
比較有名氣的公館菜,有劉湘(原國民黨四川省政府主席)公館的醪糟紅燒肉、楊慎修(原國民黨四川省教育廳秘書長)養(yǎng)病時食用的香橙蟲草鴨等。成都有不少主打公館菜的餐廳,經(jīng)營口味清淡的高檔川菜,講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上河幫菜系以岷江流域的成都、樂山為中心,菜品多為老川菜及宮廷菜、公館菜一類的高檔菜,用料講究,裝盤精致,口味相對清淡、溫和、綿香,與通常印象中重麻重辣的川菜有較大反差。酒店高級宴會中的川菜,多屬上河幫菜系。
其實,四川人嗜辣不過是近兩百年的事,在此之前,川人多以糖來調(diào)味。魏文帝曹丕曾把蜀人吃烤肉蘸蜜糖當作奇聞異事,在《與朝臣詔》里記載道:“蜀睹豚雞騖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著飴蜜?!鼻迩∧觊g,辣椒開始作為一種蔬菜被中國人食用,最早吃辣椒的是位于長江下游的江浙人,隨著四川歷史上的多次移民,江浙人將辣椒帶入四川,辣椒的引入成為川菜的轉(zhuǎn)折點,川菜開始由老川菜的清淡轉(zhuǎn)向現(xiàn)代的火辣。
開水白菜,是上河幫的高級清湯菜,幾片溫潤的白菜葉靜臥在一泓晶瑩剔透的清水中,湯里不見一點油腥,食之卻有葷味。這道菜看似至簡,背后的工序卻極其繁復(fù),精髓都在“開水”上。以雞為主料,加入鴨、干貝、豬排骨、云腿等作為配料,慢火熬4~6個小時,直至熬出鮮味,再經(jīng)過吊湯,“開水”才算完成。
抄手則是尋常百姓家的吃食,燉雞抄手、高湯抄手、酸湯抄手,常出現(xiàn)在成都的早餐桌上,亦飯亦湯。抄手沿襲了開水白菜在湯上做文章的特性,廚師非常看重湯頭的味道。一家抄手老店,通常有骨湯、紅湯、三鮮、海味、酸湯這5種湯頭,其中骨湯最受食客歡迎,同時也最見功夫,湯濃味鮮是最基本的要求。棒子骨經(jīng)過數(shù)小時熬制,湯里還有入口即化的筋腱肉,沒有其他調(diào)味的附著,熟客吃完一碗抄手,通常還會跟老板再要一碗帶肉的骨湯過過癮。
小河幫菜系又稱鹽幫菜,以沱江流域的鹽井之都自貢為中心。
自貢的井鹽有2000多年歷史,早在秦孝王時期(公元前302年至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就帶領(lǐng)人民鑿井汲鹵制鹽。南宋初年時,自貢已有深井制鹽的技術(shù),井深可鉆到250~300米,產(chǎn)量大增。自貢井鹽入沱江、進長江、溯赤水,入川北、進川東、出三峽,歷史上曾有兩次川鹽濟楚。各地鹽商溯水逆流,云集自貢,日漸形成了獨特的鹽幫飲食文化,以鮮嫩、怪異、麻辣、鮮香為特色,在川菜里獨樹一幟。
豆花是鹽幫菜里的一道經(jīng)典小食。自貢鹽業(yè)發(fā)達,鹽工的工作異常辛苦,一年四季揮汗如雨,每日要飲用大量豆?jié){解渴。一次,一位煮鹽工的妻子端來一碗滾燙的豆?jié){,鹽工一時疏忽,將煮鹽剩下的鹵水灑在豆?jié){碗中,當時并未在意,收工后,他發(fā)現(xiàn)一碗雪白的豆?jié){變成了花絮一樣的東西,漂浮在清水之上,因為舍不得丟掉,便抿了一口,竟有一絲絲甜味,就這樣,豆花在不經(jīng)意間被創(chuàng)制出來。
富順豆花以“滾、嫩、綿、白”的豆花和“麻、辣、香、鮮、甜”的蘸水而廣受食客好評。富順人尤愛早上來一碗豆花,把豆花倒進米飯里,米粒吸入了豆花的水分變得松軟,再用勺子舀一點蘸水涂在嫩滑的豆花上,裹了鮮辣之味的豆花滑入嘴里,感覺酣暢淋漓。
早年富順豆花多是家中自制,蘸水的調(diào)料可以隨性增減,口味由此變化多端,或辣或咸。如今縣城街道上滿是“李二豆花”“雷三豆花”“黃六豆花”,卻沒有一家自稱“富順豆花”,只要口味獨到,就能得到認可。
下河幫菜系以嘉陵江流域的達州、南充一帶為中心,這里曾經(jīng)水系發(fā)達,舟來船往,下河幫菜系的不少菜式,是碼頭工人、乞丐利用他人丟棄不用的牛羊內(nèi)臟所制,粗獷豪放,用料大膽,善于將尋常材料做出新花樣,但多少有點難登大雅之堂,所以也稱“江湖菜”。
網(wǎng)絡(luò)上一度熱議的甜咸湯圓之爭,在達州是個偽命題。達州特色的早餐肉湯圓,是將肉餡、肉松、豆沙等不同口味的餡料混煮于一鍋,裝在盛有海帶湯的碗里,有的攤主還會在湯里配上鵪鶉蛋、鹵過的豬心、豬肺。咬破湯圓,不同口味的湯汁溢出、碰撞,讓海帶湯變得醇厚而鮮香。
從南充的早餐米粉,也可一窺下河幫菜系的粗獷。“喝粉”是南充清晨的一大景觀,每天天一亮,當?shù)厝吮慵娂娪咳虢稚系姆垧^,一條不足300米的小街上擠著七八家小店,家家座無虛席,于是一排簡易矮桌就擺上了街,食客窩在桌前,端起海碗,大口吸溜著。米粉是提前用冷水泡好的,店家拿一撮放到竹絲漏子里,在滾燙的開水里汆燙,然后瀝干水,盛到羊骨、筒骨熬成的高湯中,根據(jù)食客的口味放上牛雜、肥腸、羊雜、雞雜、三鮮等臊子,再淋上紅油。
四川盆地西部邊緣地帶,地勢陡升,海拔高達6000余米的橫斷山,橫亙在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中央,高山峻嶺,河谷縱橫,“斷”了古時四川東西往來的交通。地勢的阻隔,也孕育了與巴蜀大地不同的族群與文化,川西一帶的甘孜、阿壩及木里世居著嘉絨藏族,在長期的自然和文化選擇中,發(fā)展出了適應(yīng)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獨特的文化形態(tài)。
川西藏區(qū)的飲食屬于藏菜而不是川菜體系,早餐以酥油茶和糌粑為主。酥油茶是每餐必備的飲品,黑色磚茶經(jīng)過長時間煮沸后,加入酥油和鹽巴,在茶桶中用茶桿攪拌至水乳交融即可。藏族人十分依賴茶葉,民間有“一日無茶則滯”的說法,這緣于藏族人的飲食結(jié)構(gòu)——以肉食為主,蔬菜、水果較少,所以要用酥油茶佐餐,以解油膩。高寒地帶的藏區(qū)并不產(chǎn)茶,古時,藏族人需要茶葉,內(nèi)地則需要騾馬用于耕地和征戰(zhàn),具有互補性的茶、馬交易應(yīng)運而生,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形成了一條自唐宋延續(xù)至今的茶馬古道。
酥油茶要搭配糌粑。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以耐寒、耐旱、耐貧瘠的青稞為原材料,早在三千多年前,藏族先民已開始在高海拔地區(qū)種植青稞。糌粑與北方的炒面有相似之處,但制作流程不同,炒面是先磨后炒,糌粑則剛好相反,先曬干炒熟,后磨細成糌粑面。吃糌粑時,在碗里倒上一些酥油茶、奶渣、糖,加點糌粑面,用手攪勻、捏成團,即可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