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龍+肖翔+潘理想+陳業(yè)洋
【摘要】 目的 探討血清腺苷脫氨酶(ADA)與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谷氨酰轉(zhuǎn)肽酶(GGT)聯(lián)合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價值。方法 123例肝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選擇同期行健康體檢的53例正常人作為對照組, 均運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聯(lián)合檢測兩組受檢者的血清ADA、ALT、AST以及GGT值, 回顧性分析兩組受檢者的檢測結(jié)果。結(jié)果 觀察組患者的ADA、ALT、AST以及GGT指標檢測結(jié)果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兩組受檢者的ADA、ALT、AST以及GGT指標陽性率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肝病患者中, ADA陽性率最高的是肝硬化患者, 占92.31%, 其次是急性肝炎與肝癌患者, 分別占85.48%、70.83%。急性肝炎患者的ALT與AST陽性率均為100.00%;AST陽性率在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分別占87.50%、100.00%、90.91%、80.77%;GGT陽性率最高的是肝癌患者, 占75.00%, 其次是急性肝炎患者, 占67.74%。結(jié)論 在臨床診斷肝臟疾病中聯(lián)合檢測ADA、ALT、AST以及GGT各項指標具有顯著臨床價值, 為臨床對各類型肝臟疾病的鑒別診斷提供準確依據(jù),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關(guān)鍵詞】 肝臟疾病;腺苷脫氨酶;谷丙轉(zhuǎn)氨酶;谷草轉(zhuǎn)氨酶;谷氨酰轉(zhuǎn)肽酶;診斷價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1.020
Research of value by combined detection of ADA, ALT, AST and GGT in diagnosis of hepatic disease ZHANG Wei-long, XIAO Xiang, PAN Li-xiang, et al. Dongguan Tangxia Hospital, Dongguan 5237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value by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adenosine deaminase (ADA), alanine transaminase (AL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and 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 in diagnosis of hepatic disease. Methods There were 123 patients with hepatic disease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53 healthy people at the same period as control group. They all received fully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for combined detection of serum ADA, ALT, AST and GGT contents. Detection outcomes in both group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ADA, ALT, AST and GGT content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of positive rates of ADA, ALT, AST and GGT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mong patients with hepatic disease, liver cirrhosis cases had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of ADA, accounting for 92.31%, acute hepatitis and liver cancer cases had lower rates, accounting for 85.48% and 70.83%. Cases with acute hepatitis had positive rates of ALT and AST both as 100.00%. Positive rate of AST was respectively 87.50%, 100.00%, 90.91% and 80.77% in liver cancer, acute hepatitis, chronic hepatitis and liver cirrhosis. Cases with liver cancer had the highest positive rate of GGT, accounting for 75.00%, and cases with acute hepatitis had lower rate, accounting for 67.74%. Conclusion Combined detection of ADA, ALT, AST and GGT provides remarkable clinical value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hepatic disease. This method provides accurate reference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various hepatic disease, and it is worth widely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Hepatic disease; Adenosine deaminase; Alanine transamin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Diagnostic value
近些年臨床檢測上生化檢測技術(shù)及自動化生化分析儀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 相關(guān)指標檢測均成為臨床對肝臟疾病準確診斷的科學依據(jù)[1]。ADA是核酸代謝酶類中較為關(guān)鍵的一種, 廣泛分布于人體各個組織內(nèi), 血清內(nèi)的ADA大部分是來自肝臟。有研究表示ADA是一種可以有效反映肝纖維化以及肝損害的重要指標[2]。當前ADA檢測試劑已達到標準化, 能夠運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 且可迅速獲取準確結(jié)果[3]。ALT、AST以及GGT均是臨床肝臟疾病診斷的關(guān)鍵轉(zhuǎn)氨酶, 亦是重要的肝功能檢查項目。ADA與ALT、AST、GGT等組成的肝酶譜可以對肝臟疾病的酶學變化予以全面準確反映, 其聯(lián)合檢測開始被臨床應用于肝臟疾病的診斷中[4]。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探討ADA與ALT、AST、GGT聯(lián)合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價值, 特選擇本院123例肝病患者的臨床資料予以分析, 詳細內(nèi)容總結(jié)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本院接收的肝病患者123例作為此次研究觀察組, 所選患者均通過2000年
中華醫(yī)學會西安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公案》中相關(guān)診斷標準予以確診, 其中男71例, 女52例;年齡20~73歲, 平均年齡(41.6±10.5)歲;肝癌患者24例, 急性肝炎患者62例,
慢性肝炎患者11例, 肝硬化患者26例。同時選擇同期于本院行健康體檢的53例正常人作為此次研究對照組, 其中男26例, 女27例;年齡18~70歲, 平均年齡(40.2±9.9)歲。兩組研究者的性別與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儀器和試劑 本院所用的檢測儀器為日本Olympus公司生產(chǎn)的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所用的ADA試劑盒為寧波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T、AST、GGT試劑盒為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提供。
1. 2. 2 檢測方法 全部受檢者均為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3 ml空腹靜脈血, 進行離心分離處理后, 取其血清待檢;全部檢測項目都要完成室內(nèi)質(zhì)量控制, 保證全部數(shù)據(jù)均在控, 所有檢測操作都要嚴格依據(jù)檢測項目所設標準與試劑說明書完成;運用速率法完成檢測。
1. 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較兩組受檢者的ADA、ALT、AST以及GGT檢測結(jié)果以及各項指標陽性率檢出結(jié)果。以本院檢驗科設定的關(guān)于ADA、ALT、AST以及GGT指標參考范圍上限值為陽性參考界值, 若檢測結(jié)果大于限定范圍則表示呈陽性, 其中ADA限定值為24 U/L, ALT限定值為40 U/L, AST限定值為37 U/L, GGT限定值為50 U/L。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受檢者的ADA、ALT、AST以及GGT指標檢測結(jié)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ADA、ALT、AST以及GGT指標檢測結(jié)果均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各類型肝疾病患者的ADA、ALT、AST以及GGT指標檢測結(jié)果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 其中肝硬化患者ADA上升最顯著, 肝癌患者AST與GGT上升最顯著。見表1。
2. 2 兩組受檢者的ADA、ALT、AST以及GGT指標陽性率檢出結(jié)果對比 兩組受檢者的ADA、ALT、AST以及GGT指標陽性率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肝病患者中, ADA陽性率最高的是肝硬化患者, 占92.31%, 其次是急性肝炎與肝癌患者, 分別占85.48%、70.83%;急性肝炎患者的ALT與AST陽性率均為100.00%;AST陽性率在肝病各類型中分別為87.50%、100.00%、90.91%、80.77%;GGT陽性率最高的是肝癌患者, 占75.00%, 其次是急性肝炎患者, 占67.74%。見表2。
3 討論
ADA屬于核酸分解代謝酶類, 對腺嘌呤核苷發(fā)生不可逆脫氧反應具有特異性催化作用, 產(chǎn)生次黃嘌呤, 最終會被氧化, 而呈尿酸的形式從體內(nèi)排出[5]。正常人血清內(nèi)ADA值通常<24 U/L, 肝細胞如果受損, 細胞中的ADA會進到血液內(nèi), 使得血清ADA活性明顯加強, 所以其是可以準確反映肝實質(zhì)受損的有效指標[6]。ALT與AST是當前國內(nèi)和國外用于反映肝細胞損傷的運用最多的兩項指標, ALT僅存在于胞漿中, 而80%的AST存在于線粒體內(nèi), 只有20%的AST存在于細胞漿內(nèi)。如果肝細胞變性, 細胞膜通透性開始變強時, 從細胞中逸出的大部分是ALT, 而肝細胞病變嚴重甚至發(fā)生壞死時, 便會從線粒體中逸出大量AST[7]。GGT在人體內(nèi)有具備非常關(guān)鍵的生理功能, 比如在蛋白質(zhì)與氨基酸的分泌、吸收以及合成中都不可或缺。正常人血清GGT大部分是來源于肝臟, 所以也能成為診斷肝臟疾病的有效指標[8]。
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 各類型肝臟疾病患者的血清ADA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且活性要顯著強于正常人, 并且不同肝臟疾病見的ADA活性也存在顯著差異, 和臨床相關(guān)研究結(jié)論相符[9]。ADA在不同類型肝臟疾病中的上升程度依次排序分別是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10]。同時ADA陽性率在肝病中的檢出率也較高, 特別是肝硬化與急性肝炎患者。急性肝炎患者通過治療后, ADA活性能夠快速達到標準水平則表示療效理想, 但是當ADA未達到正常, 而ALT處于標準水平時, 則表示急性肝炎患者可能存在向慢性感染發(fā)展的趨勢。因此聯(lián)合ALT檢測能夠有效判斷急性肝炎患者有無恢復或是在向慢性肝炎發(fā)展[11-13]。慢性肝病中, ALT上升常表示肝內(nèi)有炎癥活動, ADA上升幅度則表示肝臟損傷程度。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 慢性肝炎患者的ALT、AST、GGT活性上升程度要顯著高于ADA活性上升程度, 并且ASL與ALT兩項陽性檢出率均超過90%, 因此聯(lián)合檢測有利于診斷慢性肝炎。GGT上升表示肝內(nèi)有膽汁淤積, 表明肝細胞、肝內(nèi)毛細膽管上皮都受到損壞[14, 15]。肝癌患者GGT活性上升幅度最大, 因此肝硬化患者GGT明顯上升時表示有可能發(fā)生癌變[16]。因此, 聯(lián)合ADA與GGT檢測能夠幫助臨床有效診斷肝癌[17]。
綜上所述, 在臨床診斷肝臟疾病中聯(lián)合檢測ADA、ALT、AST以及GGT各項指標具有顯著臨床價值, 為臨床對各類型肝臟疾病的鑒別診斷提供準確依據(jù), 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曉薇. ADA與ALT AST GGT聯(lián)合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意義.內(nèi)蒙古醫(yī)學雜志, 2014, 46(11):1357-1358.
[2] 李萍, 史茜, 王波, 等.多項生化指標在常見肝病診斷中的價值.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3, 34(23):3205-3207.
[3] 葉柱均, 葉淑霞, 張飛勇, 等. ADA與ALT、AST、GGT聯(lián)合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意義.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6, 22(9): 1300-1302.
[4] 楊立娜.凝血四項在肝臟疾病患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 2016, 11(3):185-186.
[5] 楊曉儀, 黎文成, 付玉梅, 等.血清纖維化指標聯(lián)合肝功能指標檢測用于診斷慢性肝臟疾病的臨床觀察.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4, 17(6):757-758.
[6] 許姍姍, 陳亞利, 張晶, 等.血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肝臟疾病發(fā)病機制和診斷中的作用.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6, 32(2):390-392.
[7] 滿冬亮, 王齊暉.不同肝臟疾病血清GP73、AFP-L3、AFP及AFU水平的表達.肝臟, 2016, 21(5):368-371.
[8] 崔淑艷.血清纖維化指標聯(lián)合肝功能檢測指標診斷慢性肝臟疾病分析研究.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 12(20):155-156.
[9] 郭苗, 劉瑋, 張瑜蘭, 等.血清總膽汁酸與肝功能酶學指標在肝臟疾病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分析.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5, 8(5):1137-1138.
[10] 彭文鋒, 鐘政永. ADA與ALT、AST、GGT聯(lián)合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意義. 當代醫(yī)學, 2011, 17(9):4-6.
[11] 林偉華, 陳華英. ALT、AST、GGT、CHE在肝病中的診斷價值. 中華生物醫(yī)學工程雜志, 2005, 11(3):232-233.
[12] 柳穎, 林慧銘. ALT、AST、GGT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5, 36(17):2562-2563.
[13] 程渝, 侯遠文, 杜靜. 5種血清酶聯(lián)合檢測在肝膽疾病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0, 7(16):1676-1678.
[14] 陳偉軍. 分析聯(lián)合檢測血清總膽汁酸與肝功能酶學指標在臨床診斷肝臟疾病中的應用價值.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4, 9(13):41-42.
[15] 楊建功, 錢健幫, 何小峰, 等. 血清谷氨酰轉(zhuǎn)移酶水平與谷氨酰轉(zhuǎn)移酶/ALT和AST/ALT比值聯(lián)合分析對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價值研究. 中國醫(yī)藥, 2010, 5(4):328-329.
[16] 楊建功, 何小峰, 肖鹿騁, 等. 血清GGT水平與GGT/ALT和AST/ALT比值聯(lián)合分析對AFP陰性原發(fā)性肝癌的診斷價值研究. 江蘇醫(yī)藥, 2012, 38(22):2725-2726.
[17] 文興東. 肝臟疾病診斷中血清總膽汁酸與肝臟功能酶學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價值分析.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3, 10(7):848-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