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蘇蘇
臺州護士學校浙江臺州317000
框架內(nèi)和框架外的教學整合的構想與實踐
陳蘇蘇
臺州護士學校浙江臺州317000
新課程要求教師將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導者上,要求教師成為探究學習的引導者,教師在課堂上要建立一個接納性的、支持性的、和諧的氛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本文從探究活動設計的原則、策略、意義等方面,就如何加強對探究活動的設計進行論述,力求培養(yǎng)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開展探究活動,從而提高探究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框架內(nèi);框架外;實踐;興趣
在我的本文構想中,所謂框架內(nèi)的知識主要包括教材內(nèi)容,教師根據(jù)教材講授以及衍生的相關知識,也包括相關的參考資料及習題練習等。而框架外的知識,則指所有和學科有關的實踐活動,如我在本論文中主要提到的實踐研究,以及除此之外的,還包括如課外實踐活動,風俗習慣,生活常識,動物百科等相關內(nèi)容。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怎么把兩者結合起來,形成更加符合學生“口味”的有效教學實踐活動。
我們希望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從而進一步拓寬學生在課堂以及課外活動中(包括校外,興趣小組,見習醫(yī)院等)對學科興趣的發(fā)掘和培養(yǎng),同時使我們的探究活動能不斷開發(fā)出新的方向和形式。同時,把探究活動和課堂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構成完整的體系,反過來促進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了解世界,了解生活常識。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需要不停的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來加以改進和落實,目前的實施方法:
1、從活動的主體上講,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要讓學生參與活動并樂在其中,同時也要有所收獲。學生的年紀決定這是一個活潑的群體,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在實踐活動中,既要讓他們動起來,還要讓他們朝著我們預期的方向。不能偏離活動的主旨。
2、從活動的資源上來看,校本的資源有限,少量的資金不足以開展太過復雜和大型的活動。因此實際上還是立足于實驗室已有的實驗儀器和學生自帶的材料,因此在活動前要考慮活動的可行性。
3、從活動的真實性來看,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活動真實的一面,不是作秀,也不是死板的課堂教學。思維的發(fā)散,往往會有意料之外的出現(xiàn)。需要在實踐活動中具體加以研究和現(xiàn)場的指導。
(一)重組學科內(nèi)容
教材主編說過一句話“教材是什么?教材就是提供給老師進行教學的素材,是給你一個思路。你遇到這個素材和思路,要想辦法達到你自己的教學目標?!边@就是既涉及框架內(nèi)的知識也有框架外的要求,這里教材就是框架內(nèi)的內(nèi)容,但顯然光有框架內(nèi)的是不夠的,還需要外面的來補充。那么實踐活動就是一種有效形式。
(二)樹立開放課程觀念
課程的學習,不應該束縛在課堂教學里面。實際上,在學生沒有進行學科學習之前,他們就已經(jīng)掌握了許多生活知識。但是,他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需要有人能幫助他們答疑解惑和正確的引導。給孩子更廣泛的空間,才能讓他們明白探究的意義。
(三)強調(diào)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探究不一定總是會有結果的,有些問題,甚至可能無法解決或說的清。然而,這對探究來說,并不重要。探究鍛煉的是思維和動手的能力,在活動過程中,親身參與其中,就已經(jīng)得到了鍛煉。
框架內(nèi)的知識是重要的,不僅因為我們目前還跳不出應試考試的怪圈,也因為這些框架知識本身就是前人的總結,是前人的精華。但跳出框架之外,尋找更多的實踐活動與其相互應證,無疑是更高明的也是更有效的學習方法。當然,這個框架外的活動,也不是所以亂找的。只有兩者相互聯(lián)系,才能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實踐活動不能死板,不能讓學生覺得還是在枯燥的課堂里,否則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總之,我們要遵循一條原則,對學生善加引導,讓他們沿著我們所指的方向,自主,快樂的參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