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佳
[摘要]隨著課改的步步推進,輕松高效的課堂越發(fā)顯得重要了。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努力探索如何營造一個別樣的英語課堂,如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愉快的學習。筆者圍繞這個主題,結合自身的經(jīng)驗,認為可以從英語教學生活化、設疑激趣輕松化、豐富教學多樣化、引導學習主動化四方面入手。
[關鍵詞]英語教學 生活化 輕松化 多樣化 主動化
一、英語教學生活化
一直以來,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是困擾英語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為什么我們的母語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眾所周知,母語和我們的日常生活結合得非常緊密,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用著母語。那么,如果將學習英語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主動說英語,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將英語教學生活化。教授“Do you like…?”句型時給我印象很深。教師在課始就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為去香港旅游做準備的情境,在與學生討論帶自己喜歡的水果和食物中操練句型。這些水果和食物類的單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學生興致很高,課堂氣氛異常熱烈,掀起了本堂課的一個高潮,感染了在場聽課的每一位教師。在教授“there be”句型時,在最后拓展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了一個小明五一勞動節(jié)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鹽城和我們無錫游玩的情境,教師先用本堂課所學句型為學生描述了鹽城,給學生做了很好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將學生帶進了這個情境中。正是教師巧妙的設計,再加上錫惠公園對于我們每一個無錫人都很熟悉,學生在描述時有話可講,且講得非常精彩。
二、設疑激趣輕松化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人們學習上最積極、最重要的因素。兒童的自律意識、恒心、耐心和自學性相對較弱,只有他們認為有趣的東西,才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教師應在課堂中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懸念,營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氣氛。例如,在教有關交通工具的單詞和句型時,可以找各種聲音,讓學生邊聽邊猜,通過設置懸念呈現(xiàn)所學句型,然后在聽聲音說句型時達到教學目的。擅長表演的教師還可以通過夸張的語音語調(diào)以及表情變化來加大神秘感,以求達到輕松化。有次聽到一堂教授氣候類單詞的課,通過簡筆畫來呈現(xiàn)多云這個單詞:在云的圖上畫一張笑臉,教師同時說:“The cloudis smiling.”呈現(xiàn)晴朗這個單詞;在云的圖上畫幾滴眼淚,教師同時說:“The cloud is crying.”呈現(xiàn)下雨這個單詞。這一系列設計,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還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為新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三、豐富教學多樣化
我們一直在強調(diào)教學方式多樣化,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輕松學習,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幾年前有幸聽了華東六省一市的小學英語賽課,我真正地看到了多樣化的教學,理解了多樣化的教學。那次聽課真是讓我大開眼界,讓我認識到原來英語課還可以這樣變,原來還有這么多有趣的教學方法。有節(jié)課是教授有關國家類詞匯的課文,活而有趣。首先導入新課,教師就用了一段和本課內(nèi)容密切相關的“cartoon”,不僅渲染了英語學習的氛圍,還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段動畫告訴了學生本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這堂課的重、難點是幾個國家的名稱和國家人名的讀法和用法,一般教師的教法都是反復朗讀后講解語法知識,授課教師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她用chant突破了難點。朗朗上口的小詩配上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連聽課教師都忍不住跟在音樂后面朗讀小詩,更不用說學生了,真是百讀不厭。那次賽課中,教師們在操練句型和單詞方面,也是各顯神通,豐富多彩。既有我們平時常用的“高低音”“開火車”“記一記”等,還有有趣的“大轉盤”“猜一猜”“變魔術”“找朋友”等方式。印象最深的是“變魔術”和“找朋友”兩個小游戲?!白兡g”的游戲是在課件中呈現(xiàn)一個魔術小屋,一些單詞從小屋的前門進,后門出,如果哪個單詞沒從后門出來,學生就用讀的方式把它變出來,在這個有趣的游戲中一起鞏固剛學的單詞,不僅吸引學生們的眼球,還激發(fā)了他們學英語的興趣。“找朋友”的游戲是教師將寫有單詞的卡片發(fā)給教室左邊兩組的學生,將相匹配的簡筆畫發(fā)給教室右邊的兩組學生,學生可以離開位置去找和自己配套的單詞或圖片,看誰第一個完成任務。在這個有趣的小游戲中,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知識,還鍛煉了的合作能力。這個小游戲也讓我發(fā)現(xiàn),其實很多小游戲我們都可以變通,拿到英語課堂上來用。除了這種鞏固方式,教師們在拓展方面也是花樣百出,例如,設計人機對話就比較新穎,和電腦里“真正”的外國人對話,學生們覺得比較新鮮,避免了機械操練。
四、引導學習主動化
想要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是關鍵。但現(xiàn)狀是學生學不得法,花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成效不高。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才能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從而大幅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其實在一些示范課或賽課中,很多教師都注意到了這一點,注重引導學生,讓學生主動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如,在教授譯林四年級上冊英語Where中的fun time時,人稱代詞my、your等是不需要加定冠詞the的,這個知識點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容易混淆的。因此我在教授時先例舉要加定冠詞the的句子,隨后又呈現(xiàn)了不加定冠詞the的句子,放在一起讓學生自己尋找規(guī)律,讓學生主動探索,當學生說得不到位時,我也沒有及時去糾正,而是繼續(xù)啟發(fā),直到有學生說出完整的答案。這個過程,讓學生們學會了自主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我堅信:只要我們都對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充滿希望,積極求索,認真反思,努力營造別樣課堂,那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將綻放出絢麗多彩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