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摘 要】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誠然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非常重要,而課堂總結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我們能用心的處理好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總結,既可以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鞏固和強化,也可以將課堂教學效果得以反饋和總結。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 高效課堂 課堂總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4-0256-01
課堂總結是數(shù)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精彩的課堂總結不是課堂教學的結束,而是高效課堂的體現(xiàn)和知識繼續(xù)延伸的伊始。
一、課堂總結要有必要性
對于高中的數(shù)學課堂來說,主要是強調課堂的高效性,,好的課堂總結不僅能鞏固知識、檢驗效果、強化興趣,還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活躍思維、開拓思路、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同時,一個合理、精彩的課堂總結,應該盡可能讓學生感到新穎有趣、引人深思,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甚至可以達到"頓悟"的功效。筆者認為課堂總結通常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效果:
1.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總結、理清知識脈絡;
2.能促進知識的拓展延伸和遷移,做好銜接過渡;
3.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鼓勵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
二、課堂總結要有目標性
課堂總結是為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服務的,否則就失去了課堂總結的意義。高中數(shù)學課堂的三維目標都依賴于良好課堂小結才會有較好的提升和拓展。高中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過程,所以相應的課堂總結也應以應該以此為出發(fā)點,不僅要注重知識的概括總結,更要回味知識的學習過程。這樣才能使數(shù)學知識構建有條理,才能明確知識的適用情境及知識發(fā)展的來龍去脈,才能使所學知識得到順利地遷移。
三、課堂總結要有藝術性
首先,課堂總結要有引導性。所謂引導性,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作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以前的老師"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這樣往往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實際教學中,可以通過一些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在課堂上往往能達到求異、求佳、求新的境界。相應的,也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嚴謹性。其次,課堂總結要有針對性。即課堂總結應針對具體得教學內容和相應的學生特點,因班而異、因人而異。在實際教學中要預防過大、過偏的課堂總結,應該抓住細節(jié),針對學生易錯的概念、法則、公式加以強調,從而引起學生的重視。再次,課堂總結要有通俗性。課堂總結應是知識精華的提煉和濃縮,應抓住知識最本質、最核心的部分,做到少而精、簡明扼要和易懂好用。同時,課堂總結應該應用精煉的語言,可以借鑒一些順口溜或者打油詩之類的語言,提綱挈領地概括出知識的要點,讓學生掌握的相應的解題技巧和方法,最終構建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完善認知結構,落實教學目標,提升教學藝術,提高教學效果。最后,課堂總結充分地應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是心理學中有關記憶的重要方式,研究證實:人們要記住在排列順序中居首位或末位的記憶對象所花費的勞動量,比記住在排列順序居中的記憶對象所花的勞動量約少一倍。所以,通常有經(jīng)驗的教師總是把重點的知識放在授課的前、后兩個位置進行處理,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就發(fā)揮了近因效應。
四、課堂總結的常用方法
1.歸納式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方法,一般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式完成。比如老師可以提問:"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感覺自己有哪些收獲?。?可讓學生先獨立回味,然后以同桌或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心得的交流,再請幾個學生發(fā)言闡述,讓學生進行總結。然后,學生互相對照,教師給予必要補充,取長補短,最后由教師加以概括。通過歸納、概括使整節(jié)課的內容系統(tǒng)化和簡潔化。
2.懸念式
針對所學知識,教師可以提出相關的知識引申、拓展類問題(可以設疑引出下堂課要學習或以后要內容),讓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并參與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既深化了課堂的主題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是對學生思想成長的一個推進。
3.呼應式
通常需要教師在導入新課時給學生設疑置惑,總結時釋疑解惑。這樣前呼后應,形成對照,使學生豁然開朗。這種前后呼應式的總結,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本課的主要知識。
4.類比式
通常是通過圖示或表格的方式將新學的數(shù)學概念、性質、定理或公式與原有知識進行比較,比較它們的異同點,加深和拓展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如新學的某些概念可能是并列或對立的關系,它們也可能是近似的,容易混淆的概念。將新學知識與原有知識通過討論進行類比和對比,找出它們各自的本質特點和不同點,找出它們之間內在聯(lián)系和相同點,可使學生對新舊知識的理解更準確深刻,記憶更清晰牢固。
5.規(guī)律式
通常是對所學定理、公式、規(guī)律、解題方法與步驟進行總結,能促進學生有序思維的完善與發(fā)展。例如"指數(shù)函數(shù)"這一節(jié)課總結時應列出幾個要點:①指數(shù)函數(shù)關系中應有三個量:一個常量,兩個變量;②一個變量隨另一個變量的變化而變化;③常量有相應的取值范圍(大于0且不等于1)。 同時這種課堂總結方式通常都會為學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
6.反思式
一般是通過設計相應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回味,并通過反思、辯論,使學生進一步思考鞏固知識,并從反思中得出結論,對新舊知識起到瞻前顧后的銜接作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個人自評、同學互評以及小組辯論的方式加以操作。這種方式課堂總結方式往往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點,并能糾正其相應不足,從而樹立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恒心、毅力、自信心,并提高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課堂教學藝術是一個有機整體,課堂總結往往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選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從而確定相應的課堂總結,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高效課堂,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使枯燥的數(shù)學課堂能達到"終篇之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zhí)卷流連,若難遽別"之效。
總之,課堂小結的形式不拘一格,不論采取任何形式,都應讓學生產生"課雖盡,意無窮"之感,這樣才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藝術上的享受,為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充足的源動力。
參考文獻:
[1]石鎖華 中學數(shù)學課堂小結的現(xiàn)狀研究 中國知網(wǎng) 2015
[2]王志敏 探析課堂小結的重要性及方法 《檢驗醫(yī)學教育》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