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英華 王希柱 張昊 張桂茹 王虹 甘建輝
團體心理訓練對手術室護士心理健康及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研究
夏英華 王希柱 張昊 張桂茹 王虹 甘建輝
目的 觀察團體心理訓練對手術室護士心理健康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將66名手術室在職護士分成2組,研究組36人采用團體心理訓練,對照組30人采用人文關懷和心理自我保健指導。進行8周的干預后,分別采用SCL-90、SAS、SDS量表評定干預前后手術室護士的心理健康狀況,采用MMSS量表評定2組干預前后護理工作滿意度。結果 干預前,2組護士SCL-90評分中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六項因子及陽性項目數(shù)、總分高于中國常模,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周及1個月,研究組以上六項因子評分及陽性項目數(shù)、總分均低于治療前(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個月后數(shù)值接近中國常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后1個月,強迫癥狀、人際關系、焦慮、敵對項目均較治療前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仍高于中國常模(P<0.05)。2組干預前SDS及SAS評分均高于中國常模,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周、1個月,研究組SDS及SA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低于對照組同期(P<0.05),干預1個月后與中國常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1個月后SDS及SA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仍高于中國常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干預后MMSS各項評分均較干預前及對照組后顯著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團體心理輔導訓練可增強手術室護士的自信心及職業(yè)認同感,改善其負性情緒,從而提高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具有可行性和推廣意義。
團體心理訓練;手術室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護理工作滿意度
護士是健康服務的提供者,護士職業(yè)已被公認為是一項高技術、高風險、高強度、高壓力的職業(yè),尤其是手術室護士,在工作中更是要經(jīng)常面對各種緊急事件,其所進行的每一項工作均與患者生命息息相關,任務重、工作量大,工作節(jié)奏快,對思維、動作的敏捷程度及精細程度要求高,不僅使手術室護士承擔著巨大的軀體壓力,還易造成精神高度緊張,進而造成心理壓力。此外,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人們對醫(yī)療服務要求的提高、醫(yī)患矛盾的日益突出,又進一步增加了手術室護士的軀體和心理壓力。國內(nèi)相關研究調(diào)查顯示,我國手術室護士的生存質(zhì)量低于普通人群,尤其是生理、心理及環(huán)境等多個領域的評分均較低,工作壓力越大,其心理狀況越差,抑郁及焦慮癥狀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我國普通人群和其他專業(yè)護理人員,此外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等方面的問題也較為突出[1-3],進而導致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差。護士的心理健康與工作滿意度互相影響,互相依托,相輔相成。手術室護士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乎其本身的身心健康,也給手術室的管理和醫(yī)療安全、工作質(zhì)量和工作效率帶來一定影響,已引起了護理科研人員及管理者的重視,而具體的干預措施很少。團體心理訓練作為心理輔導的重要形式之一,因其集治療性、感染性、知識性、趣味性、體驗性于一體等,已被各國心理學工作者、精神科醫(yī)生廣泛應用于提高不同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治療中,尤其對焦慮癥、強迫癥、抑郁癥、提高應對危機事件的能力方面,取得了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近年來有學者將其應用于改善綜合醫(yī)院護理人員及急診科、兒科等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3-5],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研究采用團體心理訓練方法對手術室護士進行干預,報告如下。
1.1 調(diào)查對象 本研究整群抽取我市某3所二甲醫(yī)院手術室在職護士66名,納入標準:手術室工作的在職注冊護士,且在手術室工作滿1年;自愿參加本研究,在調(diào)查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器質(zhì)性病變;有精神疾病史、心理疾病及家族史者,近期有重大生活事件影響者,服用抗抑郁、焦慮藥物者;有酒精依賴史者。隨機分成2組。研究組36人,其中男9人,女27人;年齡22~46歲,平均年齡(34.36±11.53)歲;職稱:初級13名,中級21名,高級2名;手術室護理工作時間1~24年,平均(11.34±6.22)年,其中<5年者11人,5~10年者21人,>10年4人;受教育程度:中專8名,大專24名,本科4名;用工性質(zhì):正式在編護士16名,合同工20名;婚姻狀況:已婚22人,未婚14人。對照組30人,其中男5人,女25人;年齡21~45歲,平均年齡(32.76±10.24)歲;職稱:初級10名,中級19名,高級1名;手術室護理工作時間1~22年,平均年齡(13.33±7.48)年,其中<5年者7例,5~10年者20例,>10年3例;受教育程度:中專7名,大專20名,本科3名;用工性質(zhì):正式在編護士12名,合同工18名;婚姻狀況:已婚19人,未婚11人。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進行日常護理工作,不定期組織日常護理技能培訓,實施人文關懷和心理自我保健指導。
1.2.2 研究組:進行團隊心理訓練,具體方法:
1.2.2.1 成立團隊:組長:由護士長擔任。導師:由1名經(jīng)過專門培訓并獲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3年以上臨床經(jīng)驗的人員擔任;輔助小組人員:3名主管護師及以上的護士人員擔任。團隊目的:提高護士手術室護士心理健康水平及對工作的滿意度;活動程序:分5個階段、8次活動,每次活動設定一個主題,按照相應的主題實施計劃;時間設置:分別在每周五下午進行,每次時間2~3h,持續(xù)5周。
1.2.2.2 實施過程:依據(jù)團體訓練的目標及每次主題活動在室內(nèi)進行,分5個階段進行。第1階段:團體形成階段。即通過輔導小組的介紹,使護士小組成員了解團體訓練的性質(zhì)、目的、意義及訓練的方法、程序和規(guī)則等內(nèi)容。團隊成員相互介紹,相互認識,打破僵局,相互了解熟悉,訂立團體契約,培養(yǎng)團體凝聚力,建立互幫互信互愛的同事關系,營造一個理解、同情和接納的團體環(huán)境,為后續(xù)的訓練活動做鋪墊。第2階段:團體發(fā)展階段。增進護士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認知,加強情感交流,分享情感體驗,相互分析探討不良心理產(chǎn)生的原因,尋求成員之間共同支持和利他行為,發(fā)泄情感,減緩其工作壓力。第3階段:認知訓練與重建階段。該階段的目的是讓成員了解自我,學會自我心理減壓和情緒管理方法。通過聘請心理咨詢專家,采用講座和座談的形式等,幫助小組成員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特征等,從而全面認知自我,并有針對性的指導護士掌握心理減壓的方法,進行自信心訓練,學會良好的表達方式和技巧,掌握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式。同時安排有趣的團體活動,讓護士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排解不良情緒、減緩心理壓力。第4階段:改變行為與積極鞏固階段,鼓勵小組成員將學到的心理減壓方法固化,并應用于實踐,通過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方式,進行自我總結、自我認知的糾正;第5階段:結束階段。團員講述團體心理輔導后的心理調(diào)節(jié)計劃和壓力應對方式,總結在團體訓練中的收獲,回顧團體體驗,分享收獲,獲得肯定與支持,彼此祝福。見表1。
表1 團隊心理訓練計劃表
1.3 評定工具 (1)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該量表用來評價被試者近1周以來的心理健康狀況,該量表包括90個自我評定項目,包含10個因子,分別為: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zhí)、精神病性和其他,采用Likert5級評分(1分—從無、2分—很輕、3分—中等、4分—偏重、5分—嚴重),每個因子均以2分為陽性分值,分值越高表明此方面的癥狀越嚴重。陽性項目數(shù):單項分≥2的項目數(shù),總分≥160 分或陽性項目數(shù)≥43項[6,7]。(2)抑郁自評量表(SDS)及焦慮自評量表(SAS):2個量表自評時間范圍為過去1周。均包含20個項目,分為4級評分:1分—從無、2分—有時、3分—經(jīng)常、4分—持續(xù)。其中SAS條目中有15項是用負性詞陳述的,按上述1~4順序評分;其余5項用正性詞陳述的,按4~1順序反向計分。將20個項目的各個得分相加,即得粗分,分值越低狀態(tài)越好。標準分為總粗分×1.25后所得的整數(shù)部分。我國以SDS標準分≥50為有抑郁癥狀[8]。(3)護士工作滿意度量表(MMSS)[9]:包括工資及福利、工作負荷、工作/家庭的平衡、同事關系、個人成長及發(fā)展、工作被稱贊和認可、工作本身和工作自主性/工作責任的平衡8個方面共38個條目,采用Liker1級~5級計分法,分數(shù)越高說明護士工作滿意度越高。干預前1周及干預后1周、1個月由專門受過訓練的調(diào)查員以無記名的形式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每人3份,當場發(fā)放作答,并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施測、回收。所有人員均做到問卷的有效回收,問卷回收有效率為100%。
2.1 2組干預前后SCL-90評分比較 干預前2組護士SCL-90評分中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六項因子及陽性項目數(shù)、總分高于中國常模,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周及1個月,研究組以上六項因子評分及陽性項目數(shù)、總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P<0.05),且與對照組同期比較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個月后數(shù)值接近中國常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后1個月,強迫癥狀、人際關系、焦慮、敵對項目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仍高于中國常模(P<0.05)。見表2。
表2 2組干預前后SCL-90評分比較 分
注:與中國常模比較,*P<0.05;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2組干預前后SDS、SAS評分比較 2組干預前SDS及SAS評分均高于中國常模,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周、1個月,研究組SDS及SA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且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1個月后與中國常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干預1個月后SDS及SA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仍高于中國常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干預前后SDS、SAS評分比較 分
注:與中國常模比較,*P<0.05;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2組干預前后MMSS評分比較 研究組干預后MMSS各項評分均較本組干預前及對照組干預后顯著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干預前后MMSS評分比較 分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團體心理訓練是某些共同目的,將多個面臨共同困擾的當事人集中起來組成一個團體進行訓練的一種心理治療的方法[10]。它為團體成員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信任的良好的集體氛圍,通過團體成員內(nèi)部之間的人際交互作用,使個體在集體中觀察、學習、體驗,進行討論,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彼此啟發(fā),支持鼓勵,促使成員認識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探索自我、接納自我,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從而調(diào)整和改善人際關系,深化認識自我及他人,促進人格成長[11]。參與團體心理訓練的成員在信任、和諧、溫暖、支持的團體情境中能獲得共情及支持,激發(fā)積極情緒,促進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團體心理咨詢應用范圍廣泛,既可以治療各種心理疾病,同時也能解決正常人的適應性心理障礙,如自我接納、情緒管理、承擔責任、人際溝通等[12]。
SCL- 90量表作為心理的基礎性評估工具,已被廣泛應用于??谱o士的心理、心理素質(zhì)、心理健康狀況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2組手術室護士成員SCL-90評分中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抑郁、焦慮、敵對六項因子及陽性項目數(shù)、總分高于中國常模,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心理健康狀況低于普通人。表明手術室護士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身體疲憊、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并伴有焦慮、抑郁癥狀。2組SAS及SDS評分均高于中國常模(P<0.05),也表明了手術室護士存在明顯的焦慮、抑郁。龐建妮等[13]調(diào)查顯示,手術室護士抑郁癥及焦慮的發(fā)生率明顯要高于普通人群和一般的護理人員。故本研究根據(jù)團體心理訓練的原理,結合手術室護士的工作實際,開展了8周的團體心理訓練,證明運用團體心理訓練有助于提高手術室護理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在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方面起著積極作用,與夏英華等[14]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團體心理訓練有助于改善人際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成員經(jīng)過團隊護理訓練干預后,其人際關系、敵對因子項評分較本組干預前明顯降低(P<0.05),并在1個月后接近中國常模(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表明,團體心理咨詢對于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的人有其特別的作用,特別是那些長年與他人不融洽、缺乏對他人的信任,或過分武斷,可由團體心理訓練得以矯正[15]。手術室護士同事之間晉升競爭激烈、缺乏對他人的信任;護理工作中護患矛盾突出,難于與患者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協(xié)調(diào)的人際關系。而團隊心理訓練通過自我介紹、團隊合作游戲等,使團員逐漸融入團隊,感受到團隊的溫暖和力量,增進了團員之間的相互了解及信任,增強了對團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降低了心理防衛(wèi),從而改善人際關系敏感程度和敵對程度。團體心理訓練通過成員之間對護理工作中常見的護患矛盾相互交流、分析、分享,可以激發(fā)成員之間的情感共鳴,并使她們對工作中將要出現(xiàn)的困難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通過情景游戲角色互換,可以幫助使他們以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改變認知,理解患者所表現(xiàn)出的誤會、不配合、不禮貌行為,控制、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從而尋求更好的處理對策,改善護患關系[16]。折紙有效、數(shù)字傳真游戲、喪失訓練、同舟共濟等,增強了人際互動,使成員體會不同情境下的溝通技能,提高有效人際溝通技巧;通過團隊合作游戲“壓力圖”、“突圍闖關”等承擔訓練環(huán)節(jié)中的責任,使其增強對他人、對團隊的信任,學會關心、理解他人,從而進一步減少工作中人際沖突。
3.2 團體心理訓練有助于提高自信心,改善強迫、焦慮、抑郁情緒。研究顯示,手術室護士由于工作節(jié)奏快、負荷大、人際關系復雜、知識不足、自信心差、社會地位和工作待遇低、成就感和價值感難以滿足、職業(yè)風險高、每日精神高度緊張等,更容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17]。而團隊心理訓練以理論授課的形式講授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以積極的心理學理念為指導,幫助成員了解這些負性情緒認知和行為反應,引導護士將注意力轉移到積極、樂觀的方面,用接納和友善的態(tài)度去觀察這些認知反應,促進其自我接納及他人的接納,從而達到改善抑郁、癥狀的目的[18]。通過戴高帽、 “贊美的力量”、“腦力激蕩”等活動,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體會被賞識的感覺,認識到自己的價值,逐步克服自卑,提高自信心,充分激發(fā)護士的工作熱情及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另外團體合作游戲還可以使手術室護士感到自己是被需要、被關心、被支持的,沒有被遺忘,可以進一步增進信心;趣味性強的游戲有助于幫助手術室護士合理地宣泄消極情緒,緩解心理壓力;通過團體活動,增強了職業(yè)認同感和責任感,有利于手術室護士激發(fā)個人潛能,加強自我學習及自我管理,增強專業(yè)技能,促進自我成長。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經(jīng)團體心理訓練后,SCL-90評分中焦慮、抑郁及強迫癥狀評分及SAS、SDS評分均下降,且在1個月后與中國常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干預后以上評分雖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中國常模(P<0.05)。相關研究也證明,團體心理訓練可有效改善焦慮、抑郁患者的情緒和認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19]。
3.3 團體心理訓練有助于提高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滿意度 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好,對本職工作的滿意度就高,對工作就可能持以積極的態(tài)度。本研究采用MMSS量表對2組手術室護士干預前后的工作滿意度進行分析顯示,干預后研究組對護理工作滿度顯著高于干預前,并高于對照組,尤其是在同事間關系、工作被稱贊和認可、工作自主性與工作責任的平衡方面尤為明顯(P<0.05)。除與團體心理訓練改善人際關系、提高護士自信心、減輕了護士的心理壓力的作用有關外,研究證明,團體心理訓練還有助于與提高手術室護士的自我效能感和專業(yè)認同,從而調(diào)動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提升服務意識,不斷改進和提高護理質(zhì)量。
綜上所述,團體心理輔導訓練是一種形式比較新穎的心理輔導活動,可營造積極向上和諧的團隊氛圍,增強手術室護士的自信心及職業(yè)認同感,激發(fā)其工作熱情,改善其負性情緒,從而提高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好地服務于患者、服務于社會,對改善護患關系,提高醫(yī)療服務質(zhì)量有著積極的意義,具有可行性和推廣意義。
1 潘麗瑩,何瑞冰,劉翠花,等.手術室護士生存質(zhì)量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典型相關分析.醫(yī)療裝備,2015,30:118-121.
2 凌叔群,郭旭輝.手術室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分析.當代護士,2006,2:92-94.
3 萬憬,李晉,白海霞,等.團體心理訓練在綜合醫(yī)院護理人員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0:472-474.
4 常萬琪,關江,閏婧,等.團體心理輔導對減輕兒科護士心理壓力的效果探討.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2280-2282.
5 張昊,王希柱,夏英華.團體心理訓練對提高急診科護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實證研究.護理管理雜志,2015,15:213-214.
6 王征宇主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上海精神醫(yī)學,1984.68-70.
7 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1986,12:260-263.
8 張明園主編.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第2版.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38-41.
9MuellerCW,MccloakeyJC.Nurse’sjobsatisfactionaproposedmeasure.NursingResearch,1990,39:113-117.
10 張翠紅,陳佐明.住院抑郁癥患者團體治療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7:183-185.
11 樊富珉主編.團體心理咨詢.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12MuramatsuN,YinHJ,HedekerD.Functionaldeclines,socialsupportandmentalhealthintheelderly:doeslivinginastatesupportiveofhomeandcommunity-basedservicesmakeadifference.SocSciMed,2010,70:1050-1058.
13 龐建妮,張霜霜.手術室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探討.吉林醫(yī)學,2013,34:7772.
14 夏英華,錢涵,張昊.團體心理訓練對手術室護士心理健康與自我和諧水平的影響.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3,12:5-8.
15 張改葉.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訓練的團體輔導活動設計與實施.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288-290.
16 湯豐榕,歐崇陽,江有琴,等.團體心理咨詢在合同制護士心理調(diào)適中的應用.解放軍醫(yī)院管理雜志,2014,21:1026-1027.
17 孫秋楨,余瓊,涂艷琴,等.手術室護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雜志,2010,19:225.
18ChiesaA,SerrettiA.Mindfulnessbasedcognitivetherapyforpsychiatricdisorder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PsychiatryRes,2011,187:441-453.
19 許成,左瀟,李秀玲,等.團體心理治療對康復期抑郁癥患者的影響.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647-649.
10.3969/j.issn.1002-7386.2017.03.042 ·調(diào)查研究·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華北理工大學附屬唐山市人民醫(yī)院
R
A
1002-7386(2017)03-0463-05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