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娜,張秋玲
(青島濱海學院,山東 青島 266555)
從改寫理論主流詩學角度解讀林語堂英譯《鶯鶯傳》
徐 娜,張秋玲
(青島濱海學院,山東 青島 266555)
《鶯鶯傳》是林語堂編譯的《英譯重編傳奇小說》中較成功的一篇,文章講述貧寒書生張生對沒落貴族女子崔鶯鶯始亂終棄的悲劇故事,此作品對后世影響頗大。改寫理論由安德烈·勒弗菲爾提出,他認為翻譯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任何翻譯都是改寫,是對原文的操縱,這種改寫抑或操縱是文學系統(tǒng)內(nèi)的贊助人、意識形態(tài)、主流詩學三個影響因素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借鑒勒弗菲爾改寫理論主流詩學角度對林語堂翻譯的《鶯鶯傳》進行個案分析。
《鶯鶯傳》;林語堂;改寫理論;主流詩學
安德烈·勒弗菲爾是比利時著名的美籍比較文學家與翻譯理論家。他拓展并系統(tǒng)論述了最早將“操縱”觀用于翻譯理論研究的英國當代翻譯理論家赫曼斯(Hermans)的觀點,形成了“操作學派”。勒弗菲爾歸納出改寫理論的三要素分別是:意識形態(tài)、主流詩學、贊助人。改寫理論的意義在于提供更多的文學視角供翻譯使用。林語堂英譯《鶯鶯傳》十分成功,為中國文學作品的翻譯,提供很多可供參考的意見。本文從改寫理論主流詩學角度淺析林語堂英譯《鶯鶯傳》,以此吸引更多翻譯家借助這一理論翻譯出更多能夠獲得目的語受眾歡迎的好作品。
安德烈·勒弗菲爾在其著作的《翻譯、改寫以及對文學名聲的操縱》一書中指出:改寫泛指對文學原作進行的翻譯、改寫,批評和編輯等各種加工和調(diào)整過程。[1]勒弗菲爾總結(jié)出改寫理論三個主要因素中的主流詩學因素,是指改寫者會對原作的詩學進行改寫,從而符合目的語的社會主流詩學。改寫者會從文學題材與語言、文學風格、文學慣例、文學形象等方面進行作品的改寫,這樣方便目的語受眾接受作品。改寫理論中的主流詩學因素直接影響作品能否更好的傳播。
在主流詩學要素的影響下,林語堂會挑選一些更容易被西方讀者接受的作品進行翻譯傳播?!耳L鶯傳》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愛情故事,林語堂翻譯的《鶯鶯傳》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不斷的從文學題材與語言、文學風格、文學慣例、文學形象方面補充情節(jié),使異域受眾更理解這部作品。
在林語堂翻譯《鶯鶯傳》過程中對待愛情、人性、人物性格特征的翻譯方法和大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以及人們對待這個故事態(tài)度的解讀,也更容易讓異域受眾們接受。在遵循目的語文學傳統(tǒng)基礎上,林語堂英譯的《鶯鶯傳》充分考慮西方學者主流詩學角度對文學形象,文學語言及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值得之后的譯者們借鑒。本文只從兩個角度淺析主流詩學影響下《鶯鶯傳》的翻譯。
(一)文學形象及語言的翻譯
林語堂對人性解讀在其英譯作品《鶯鶯傳》中主要通過語言、信件、詩歌和張生的朋友來體現(xiàn)。
張生對鶯鶯的態(tài)度在原文中說到:“大凡天命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彼盐碛诩旱您L鶯最終拋棄卻說是因為鶯鶯為紅顏禍水,林語堂對張生是持批評態(tài)度的。在譯文前言中,林語堂翻譯到:
“The version here faithfully follows Yuan Chen’s own story.It is Yuan Chen who abandons the girl and proceeds to make ridiculous excuses for him.He makes the lover compare Inging to the historic beauties who ruined empires,and actually uses the word yaonieb “evil spirit” born to destroy men,on his abandoned sweetheart.”(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108-109)
西方社會崇尚“l(fā)ady first”,林語堂的翻譯作品中,鶯鶯被塑造成一個勇敢、有擔當,追求自由的女性。在鶯鶯與張生之間的對話,鶯鶯與張生朋友之間的對話中鶯鶯的女性形象赫然紙上。在倆人的熱戀期,張生問鶯鶯如果其母知道她芳心暗許,她會怎么樣?鶯鶯的回答是大膽的。
原文:張生常詰鄭氏之情,則曰:“我(明抄本“我”作“知”)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p>
譯文:“What if your mother finds out?” He asked her once.
“Then she will have to make you her son-in-law,”replied Inging with a smile.Her nervous were as good as her brains.( 英譯重編傳奇小說,123)
原文中張生準備進京趕考時,不像一般女性的牽腸掛肚或者極力挽留,鶯鶯的回答是“Go if you must,but the capital is only a few days’ journey from here.You will come back in the summer.I want you to.”(英譯重編傳奇小說,123)
在張生與鶯鶯各自嫁娶之后,張生想以遠房親戚的身份相見,鶯鶯也不像一般女性有所留戀,或想破鏡重圓。
原文:崔知之,潛賦一章詞曰:“自從消瘦減容光,萬轉(zhuǎn)千回懶下床。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本共恢?。
譯文:“Why do you come to bother me? I waited for you and you did not return .there is nothing to be said between us.I have got over it,and you should,too.Go away!”(英譯重編傳奇小說,128)
在以上提到的環(huán)節(jié)中,林語堂都對原文進行了改寫,或加或減。但目的語受眾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國這一傳奇愛情故事。
(二)文化的傳播
在林語堂的翻譯中,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解讀,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張生與崔鶯鶯的首次同席進食中描述的男女授受不親;中國古代詩歌傳情;紅娘的特殊存在;禮物等的翻譯,都在充分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兼顧到受眾的主流詩學翻譯出更容易被接受的作品。
在古代中國,青年男女是不允許有肢體接觸的。在《鶯鶯傳》原文中,鶯鶯母親邀請張生赴宴,以表達救命之恩。在宴席上“張驚為之禮,因坐鄭旁?!笔且驗槟信谑懿挥H的傳統(tǒng)思想。對于異域受眾這個環(huán)節(jié),林語堂翻譯為“Like a well educated girl of a highly born family,she took a seat next to her mother silently,giving Yuan the distinct impression that seeing her at all was a rare privilege.”(英譯重編傳奇小說,108)將張生的又驚又喜翻譯的很生動。
中國古時的男女,大多以詩歌傳情。在林語堂的翻譯中保留了張生與崔瑩瑩的詩歌,以此來表達男女之情。張生在見到崔鶯鶯后,對其念念不忘。在原文中表達為“立綴春詞二首以授之?!绷窒壬鷮⑦@段詩詞結(jié)合詩學翻譯將其中的浪漫氛圍渲染的很清晰。
紅娘這一文學形象,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在林語堂的翻譯文本中,紅娘在張生和崔鶯鶯的相戀過程中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原文中寫到“崔之婢曰紅娘,生私為之禮者數(shù)四,乘間遂道其忠?!痹诹终Z堂的翻譯中,晦澀難懂的文章通過張生與紅娘的對話變得生動易于理解了。
禮物一般是在特定場合、特殊情況下送出的。在《鶯鶯傳》中,張生棄鶯鶯時給鶯鶯去了一封信,鶯鶯在回信中夾帶了分手禮物。原文是很難理解的,但通過閱讀林語堂的翻譯文本,在充分考慮西方社會主流詩學的基礎上,林語堂對于禮物玉的解讀,以及鶯鶯送這些禮物的寓意,在譯文中清晰的表達出來,更有利于西方讀者理解。
原文:千萬珍重!珍重千萬!玉環(huán)一枚,是兒嬰年所弄,寄充君子下體所佩。玉取其堅潤不渝,環(huán)取其終使不絕。兼亂絲一絇,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數(shù)物不足見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弊志如環(huán)不解,淚痕在竹,愁緒縈絲,因物達情,永以為好耳。
譯文:“I am sending you a jade ring,which I wore in my childhood,hoping it will serve as a souvenir of our love.Jade is a symbol of integrity,and the circle of the ring signifies continuity.I am also sending a strand of silk threads and a tear-strained bamboo tea roller.These are simple things but they carry the hope that your love will be as spotless as jade and as continuous as the ring.The tear stains on the bamboo and the skein of threats will be reminders of my love and my tangled feelings for you.”(英譯重編傳奇小說,126-127)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在林語堂翻譯的《鶯鶯傳》中加入張生創(chuàng)造很多機會接近鶯鶯,這部分的補充翻譯與西方愛情故事羅密歐與朱麗葉十分相似,也更容易讓西方讀者體會到張生最后拋棄鶯鶯時的無情。
改寫理論主流詩學角度分析林語堂英譯《鶯鶯傳》只是拋磚引玉。希望譯者借助這一理論翻譯出更多的文學作品,同時也希望大家關(guān)注安德烈·勒弗菲爾提出的改寫理論的另外兩個因素意識形態(tài)與贊助人對文學作品翻譯的指導意義。
[1]林語堂.英譯重編傳奇小說.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03):107-128.
[2]Bassnett-MaGuire,Susan & 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andCulture[C].London and New York,1990.15-22.
[3]Lefvere,And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ASourcebook[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b.15.
[4]改寫理論視角下林語堂《英譯重編傳奇小說》譯本芻議[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5,(05):75-79.
[5]張文君.解讀安德烈·勒菲弗爾的翻譯改寫理論[J].瓊州學院學報,2010,(03):115-117.
2017-05-10
山東省藝術(shù)科學重點課題1607443。
徐娜(1981-),女,青島濱海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應用語言學。 張秋玲(1974-),女,青島濱海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應用語言學。
G642.0
A
1008—3340(2017)03—0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