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蒙
(天津市環(huán)湖醫(yī)院,天津 300060)
一例腦梗死患者胃癱及腹瀉的護理
汪 蒙
(天津市環(huán)湖醫(yī)院,天津 300060)
胃癱;小腸管;腹瀉;護理干預
胃癱是指排除了胃流出道器質性梗阻后的胃排空延遲所導致的惡心、嘔吐、上腹飽脹等一系列的癥候群。病因可能與基礎疾病有關,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腎功能衰竭、風濕性疾病、中樞病等【1】。嘔吐不僅導致患者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不足,還會引起吸入性肺炎、急性肺損傷、源性呼吸窘迫等呼吸系危象,嚴重者危及生命。腹瀉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如大于3次/d);排便量多,超過200 g/d,糞質稀薄或水樣便含水量超過85%,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見膿血、粘液,氣味酸臭等。腹瀉是腸內營養(yǎng)最常見的并發(fā)癥。腹瀉不僅導致患者營養(yǎng)不良,還可使水電解質失調和酸堿平衡紊亂,嚴重腹瀉導致患者肛周皮膚損傷,表現為局部皮膚潮紅、疼痛、輕度水腫。胃癱及腹瀉降低了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影響腦梗死患者的預后,同時也使護理難度大大增加。近日我科收治一例胃癱合并腹瀉的患者,本例患者病情危重,護理技術多,難度大,現總結護理體會如下。
患者男性,67歲,主因“頭暈、惡心嘔吐1周,言語不清、左肢麻木不利2天”于2016年7月23日以腦梗死收入院。入院查體:神清,構音障礙,雙瞳孔等大等圓,光反應(+),眼動可,眼位居中,復視(-),左側鼻唇溝淺,伸舌居中,左肢肌力IV級,右肢肌力V級,肌張力可,頭MRI示雙側小腦、腦橋偏右、左枕異常信號,考慮梗死灶。既往患者高血壓病史10年,糖尿病史20年。患者入院時飲食水偶有嗆咳,睡眠可,于7月25日夜間病情加重,神志為嗜睡,進食水差,尿潴留,遵醫(yī)囑留置胃管及尿管,給予腸內營養(yǎng)營養(yǎng)支持治療。7月26日患者呼吸困難,喘憋,給予氣管切開,人工鼻輔助呼吸。給予腸內營養(yǎng)期間,患者腹瀉,消化差,營養(yǎng)液反流,于7月29日留置小腸管。
2.1 基礎護理
2.1.1 心理護理
腦梗死疾病發(fā)病突然且易復發(fā),患者及家屬多精神負擔較重,另外,治療費用高,留置各個管路期間的不適應,患者易產生緊張、絕望情緒,護士在置各個管路管前詳細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及該項治療目的、方法、置管過程、預后情況及治療配合要點等,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疏導。
2.1.2 病情觀察
患者處于急性期間嚴密觀察意識、瞳孔、生命體征等,詳細記錄危重癥護理記錄,如有病情變化及時通知醫(yī)生,配合醫(yī)生給予措施。
2.1.3 氣管切開的護理
床頭抬高30°~40°,保持氣道通暢,防治誤吸,每2 h翻身拍背1次。切氣管切開處每日換藥兩次,每次更換切口敷料,保持局部清潔干燥。遵醫(yī)囑每日采用面罩霧化進行濕化2次,濕化液為化痰藥和生理鹽水。當患者出現咳嗽、有痰鳴音時及時吸痰。
2.1.4 尿管的護理
留置尿管期間要防止泌尿系統(tǒng)感染,嚴格無菌操作,每天用擦洗包會陰擦洗兩次,每日保證患者飲水3000 mL以上,達到生理性沖洗膀胱及尿道的作用。使用抗返流集尿袋,尿袋位置低于膀胱并及時排空尿袋,注意尿管及尿袋的更換時間,到期及時更換。嚴密觀察尿的顏色、性狀、準確記錄尿量,間歇性夾管和引流,每3~4小時開放一次以訓練膀胱功能。
2.2 管路(氣管切開、胃管、小腸管、尿管)的護理
建立體內置管評估記錄單、管路滑脫危險度評估單、管路滑脫預防措施記錄單,且每班評估。明確管路標識,準確填寫導管名稱及置管日期。采取正確的方法妥善固定,連接管保留足夠的長度,避免打折及翻身時牽拉拔出管路,且每班行床旁交接,并測量胃管、小腸管長度。膠布及固定帶等潮濕、污染、松脫時要及時更換。加強觀察患者,及時發(fā)現并滿足患者需要,避免患者焦慮、煩躁而拔出管路,必要時在家屬知情同意的情況下給予保護性約束。
2.2.1 胃管的護理
定時沖洗,保持胃管的通暢,以防任何原因導致管腔阻塞。每2小時用溫水沖洗管路1次,每次沖洗前回抽胃管,確定管路在胃內且無消化道出血后用溫水沖洗管道。若有阻力不可硬沖,以免損傷胃壁,且鼻飼藥物前后需用溫水沖洗管路。嚴密觀察胃液顏色,若為紅色或咖啡色及時報告醫(yī)生,給予相應處理。每日口腔護理兩次,保持口腔清潔。
2.2.2 小腸管的護理
由于小腸管管路較細,鼻飼營養(yǎng)液期間要每小時沖洗小腸管一次,嚴禁用小腸管鼻飼藥物,以免堵塞小腸管。進食期間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面色,有無腹瀉及腹脹嚴密觀察,如有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yī)生,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使用營養(yǎng)液輸入泵輸入營養(yǎng)液,控制速度,營養(yǎng)管上應貼有明確腸內營養(yǎng)的標識。每次輸入營養(yǎng)液的前后用溫水沖洗小腸管,輸入營養(yǎng)液時床頭抬高30°~45°,注意營養(yǎng)液的溫度,滴注營養(yǎng)液時應使用加溫器,營養(yǎng)液恒定在40℃左右。此外,應每4小時測量胃殘余量,判斷患者有無誤吸風險。當胃殘余量大于200 mL時,應暫停喂養(yǎng),遵醫(yī)囑給予處理。
2.3 營養(yǎng)的供給
在實施腸內營養(yǎng)的最初幾天,原則上應從低濃度、低劑量開始逐步加量和濃度,7~10 d后增加至維護量,注入速度原則上從25~50 mL/h開始,如病情穩(wěn)定,可增至100~150mL/h,具體注入速度應根據患者排便狀況調整,一般采取緩慢注入、邊觀察邊調節(jié)等方法進行腸內營養(yǎng)療法【2】。此患者有腹瀉發(fā)生,調整輸入營養(yǎng)液速度為20 ml/L,每日供給量520~780 kcal。
腦梗死患者常常存在吞咽困難、意識障礙等情況,這會對患者的進食產生影響,因此腸內營養(yǎng)在神經內科很常見。有研究顯示,神經內科重癥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實施腸內營養(yǎng)及相關護理措施能夠促進患者恢復健康,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以及出現并發(fā)癥的幾率,進而發(fā)揮滿意的治療效果【4】。因此,護士要做好腸內營養(yǎng)管路的護理,以利于患者康復。同時也要及時對腸內營養(yǎng)的并發(fā)癥積極的做出預防及處理。
[1] 王志剛,劉鳳林.胃癱治療的進展[J].國外醫(yī)學(消化系疾病分冊),2002,01:8-11.
[2] 管銀芳,方 萍.鼻空腸營養(yǎng)管護理及療效觀察[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5,01:112-113.
[3] 馬慶先.用龍珠軟膏治療皮膚淹紅及壓瘡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03:162-163.
[4] 楊 蕾.神經內科重癥患者腸內營養(yǎng)護理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4:248-249.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19.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