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作詩免罪”母題的社會政治功能及其負(fù)面影響

2017-04-03 14:26:22立,劉
關(guān)鍵詞:母題

王 立,劉 暢

(1.大連大學(xué) 語言文學(xué)研究所,遼寧 大連 116622;2.吉林大學(xué) 珠海學(xué)院 中文系,廣東 珠海 519041)

“作詩免罪”母題的社會政治功能及其負(fù)面影響

王 立1,劉 暢2

(1.大連大學(xué) 語言文學(xué)研究所,遼寧 大連 116622;2.吉林大學(xué) 珠海學(xué)院 中文系,廣東 珠海 519041)

“作詩免罪”是“賦詩”行為的交流與娛樂功能的世俗性延伸,具有更現(xiàn)實而實用的存在價值。唐宋時代“作詩免罪”漸趨成為“科舉取士”政治功能的社會化擴張,誘導(dǎo)并掌控了讀書人的行為選擇與價值取向。明清時期,“作詩免罪”母題秉承前代并被反復(fù)言說,是文人理想生存環(huán)境的文本化表現(xiàn)。文人以“操縱文字之術(shù)”交換“個體自由”,是文人群體的“特權(quán)”,民間化的“有益交換”。文人針對女性與弱者的“代作詩免罪”行為,是其行俠仗義的另類表現(xiàn)?!白髟娒庾铩钡睦∠?,使政治權(quán)力分享“神圣生命”個體的自私基因得以遺傳復(fù)制與集體認(rèn)同。憑借自身不凡的“操縱文字之術(shù)”獲得狂歡化藝術(shù)效果,是政治認(rèn)同與社會認(rèn)同的文本化表現(xiàn)。母題在固化“人治社會倫理”,有效地阻礙了社會的創(chuàng)造性進化,實現(xiàn)了社會政治行為的反社會公平價值。

“作詩免罪”母題;生命創(chuàng)造力;社會政治功能;自私基因;負(fù)面影響

明清民俗故事中,流傳著一個帶有普遍性的“作詩免罪”故事類型。此雖在先唐已露端倪,唐宋也有不少載錄,但只是到了明清時期才算蔚為大觀。何以因能即時作詩,就得以免罪(或免禍),其中除了有詩歌文化自身的藝術(shù)魅力以外,也滲透了社會政治、民俗觀念等多重因素。

一 母題的功能性位移:明清小說野史中作詩免罪描寫

“作詩免罪”母題因其構(gòu)成要素游離于普通大眾(傳統(tǒng)社會文盲較多),行為主體往往是讀書人。作為掌控社會精神動向的群體,讀書人較為關(guān)注自身的生存環(huán)境,并會以適當(dāng)而又巧妙的方式予以表現(xiàn)。與唐宋時代相比較,明清時期的普通讀書人其生存環(huán)境更為惡劣。因此,本為讀書人惺惺相惜的“作詩免罪”母題便出現(xiàn)結(jié)構(gòu)性位移,從文人與官員的有條件政治交換,轉(zhuǎn)移到文人與大眾的社會功用交換。與之相對應(yīng)地形成了不少富有時代特色的規(guī)律性書寫。

首先,明清時代,在民間流行的一些小說中,“作詩免罪”故事頻繁出現(xiàn)。母題的民俗文化因子與民間娛樂化傾向明顯增加。佚名《螢窗清玩》卷四《碧玉簫》寫正德年間蘇郡李生本愛花才子,為官后審理一樁“私情”案,喜愛兩位涉案青年風(fēng)采“玉成”的先入之見,使他為其提供了作詩機會:

郡中有梁生者,與其鄰張姬私通。姬父覺而致訟。李生覽狀,令拘生及姬,詣案審之。李生見姬垂首含羞,以扇蔽面。輕盈二八,綽約堪憐,固尤物也。而梁生亦風(fēng)流俊雅,矯矯不群。暗想曰:“此佳匹也,當(dāng)玉成之。”因謂之曰:“看汝等溫文爾雅,應(yīng)是文學(xué)中人。若能為詩,當(dāng)即免罪?!鄙с曋钌酥钢刖W(wǎng)上所縛一蝶,令梁生題之。又指堂前一梅花,令張姬題之。各賜紙筆,須臾,彼此稿就。呈于李生,生看梁生《蛛網(wǎng)蝶詩》曰:“涂金傅粉逐春華,誤入東風(fēng)第幾家,今日孑身投法網(wǎng),悔教何事苦貪花。”李生喜曰:“語語雙關(guān),是蝶是人?雙管齊下,此筆殆從江郎借來者?!庇挚磸埣А睹坊ㄔ姟吩疲骸坝窆峭ねひ粨棵?,實三實七自徘徊,主人若肯開生面,莫使移將別處栽?!崩钌c頭微笑曰:“又是個雙管齊下的,身臨法地,尚覺佳句可觀。平昔所為,已可概見,妙才也?!币蛞嘣P書一絕曰:“名花好蝶一般春,花蝶從來已有因,我亦風(fēng)流花蝶客,不妨權(quán)作舊媒人?!睍?,顧謂姬父曰:“才子佳人,適逢其偶,此天定也。”因判令生姬成婚?;钩啥鳎舜嗽试?。時人謂官府作伐,相與榮之。后梁生亦膺科選,督學(xué)黔中,及返京偕姬以謁李生。往往隆其報效,此后事也。[1]

作為執(zhí)法官的李生竟忘記了角色身份與判官使命。品味欣賞之余也跟著才子佳人一起參與了詩歌品評與創(chuàng)作活動。最終還“徇私枉法”,認(rèn)為“才子佳人,適逢其偶,此天定也”。因愛其才華而法外施恩。

清初小說《照世杯》(第四回《掘新坑慳鬼成財主》)寫穆文光之父因不識字誤用徐某牌坊上的字作堂名,竟被詐銀五百兩,徐公子還當(dāng)眾辱罵其父,情急下文光手刃徐公子,知縣認(rèn)定他“是個有血性的漢子”,便出題說做得好予寬宥,見文中“子產(chǎn)刑書,豈為無辜而設(shè);湯王法網(wǎng),還因減罪而開”,拍案連稱“奇才”,寬釋了他。后二人還結(jié)下了師生之誼。當(dāng)事案犯的所謂血性俠氣(如諧道人所評:“穆文光手刃公子,勇氣豪節(jié),掣電驚雷,可作《少年行》贈之”)[2],即執(zhí)法者所理解的正義復(fù)仇動機,其實穆太公并未身死,而被殺的徐公子也并未犯下必死之罪??墒?,在同情復(fù)仇孝子的地方官員這里,文才,有韻對偶的四六句,與詩密切相關(guān),也被作為寬縱理由。

其次,作詩僧人得罪蒙寬釋,在這一類故事中無疑占有一個特殊位置?!读羟嗳赵穼懨髦萆倥夯疾《\告關(guān)帝廟而愈,為少年僧竺月華追求,遭到方國珍(1319-1374)拘捕,臨刑前作詩,方“笑而釋之,且令蓄發(fā),以柳氏配為夫婦”[3]。而進入另一筆記中,表述基本沒什么變化[4]。其實比《留青日札》更早載錄此事的,是多記元末明初軼聞的黃溥《閑中今古錄》,其中女性人物身份雖不同,但心理活動、細(xì)節(jié)描寫更為豐富。研究者指出,《繡谷春容》雜錄卷二《方谷珍竹節(jié)籠和尚》與《閑中今古錄》略同,簡略些,而《情史》同時參照了二書:細(xì)節(jié)人名取《留青日札》,詞曲取《閑中今古錄》[5]。只是研究者沒有注意到惠康野叟《識馀》也載錄此故事。異文出現(xiàn),說明故事經(jīng)歷了口頭傳播,被人樂于引為談資,在傳播過程中進行了再創(chuàng)作,而不免走樣。本來,牽連這類桃色新聞事件,對僧人這類民間有著明顯成見的社會角色,非常不利,單只因詩作得好,得到了賞悅詩歌的執(zhí)法者的寬諒,愛屋及烏,竟得到如此圓滿結(jié)局,傳為佳話,該何等令人大喜過望!于是民俗心理介入之而愈加激發(fā)了傳播。

第三,有些較小的民事糾紛,用作詩賞詩的方式亦可調(diào)解。據(jù)說弘治年間馀杭貢士符楫未第時:“舟行過土豪之灘,亂其菱茭,被留。聞為秀才,請作詩,楫口占云:‘儂是馀杭符秀才,家閑有事出鄉(xiāng)來。撐船稚子雖無識,總是豪灘忒占開?!Χ屩?。又汝水有放生池,官禁采捕。有士子垂釣于中,為邏者所獲,送之有司。詢知士人,試以詩,釣者口占曰:‘投卻長竿卷卻絲,手?jǐn)y蓑笠賦新詩。如今刺史清過水,不是漁人下釣時?!Y而釋之。”[6]故事發(fā)生與傳播的前提基于社會對讀書人的尊重,而“尊重知識”體現(xiàn)在當(dāng)場作詩且能“切題”上。

第四,是前代相關(guān)的老故事也常得到復(fù)述重溫。如重說宋代故事:

熙寧中,鄭俠上書,事作下獄。悉治平時所往還厚善者。晏叔原(晏幾道)亦在數(shù)中。俠家搜得叔原與俠詩云:“小白長紅又滿枝,筑球場外獨支頤。春風(fēng)自是人間客,主管繁華得幾時。”神宗見詩,即令釋出。[7]

行政、執(zhí)法一體化,構(gòu)成了地方官員斷案的自主性、主觀性。苗懷明博士注意到,古代州縣官員集多種權(quán)力于一身,審理轄區(qū)刑事、民事案件是日常最重要的公務(wù)之一。因此,不能排除“作詩免罪”母題中潛在的對于靈活辦案官員們的贊賞,前提是這些故事中當(dāng)事人所謂的“罪”,作為“奸”、“盜”之類民事糾紛,罪不當(dāng)誅。明代法律對諸如和尚犯奸的處罰條例,不過是較輕的罪,正可借機教化并顯示為官仁德?!睹髀伞肪?5規(guī)定:“若僧、尼、道士、女冠犯奸者,各加犯奸罪二等”;卷18規(guī)定:“凡盜馬、牛、驢、騾、豬、羊、雞、犬、鵝、鴨者,并計贓,以竊盜論。若盜官畜產(chǎn)者,以常人盜官物論。若盜馬、牛而殺者,杖一百,徒三年?!盵8]在法律和自主權(quán)許可范圍內(nèi),的確符合靈活執(zhí)法操作:“審案過程便帶有一定的表演成分,一些有才氣、個性鮮明的長官會借機表現(xiàn)自己,大出風(fēng)頭,獲得好名聲。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叫善于‘作秀’,它與現(xiàn)代流行的行為藝術(shù)倒有某些暗合之處。州縣官員們別出心裁的審案方式,也因其新穎、別致、富有傳奇性而在民眾中廣為流傳,進入民間文藝的視野,從公案小說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這一點?!盵9]

如此看來,明清“作詩免罪”母題,在文本結(jié)構(gòu)性位移中又成為文化因子當(dāng)下社會存在的晴雨表。表明母題雖是讀書人的“業(yè)余”嗜好,也顯示出,一是“作詩免罪”,無法可依的人性化執(zhí)法模式,擴大了適用范圍而成功植入社會大眾的習(xí)慣思維中。二是母題原有的生命生存危機,轉(zhuǎn)化為全民式的狂歡。三是如此的“人性化”執(zhí)法,其世俗性的引導(dǎo)作用往往生成難以想象的文化影響,利與弊共生:人治的合理化存在,自由生存的希望寄托于清官的同情與憐憫。當(dāng)然,類似現(xiàn)象,更早些時候便出現(xiàn)了。

二 “作詩”行為的政治解讀:宋代之前作詩免罪母題的特點

在宋代之前,“作詩免罪”故事文本就普遍存在,大致梳理出如下類型特點。

首先,危急時為躲避殺身之禍或消解對方的不滿情緒。母題發(fā)生當(dāng)起自南北朝,如曹植為皇兄所迫作“七步詩”。南朝君臣對文學(xué)的愛好,主要體現(xiàn)在詩文文辭用典積累和技巧運用,推動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才華的價值評定高揚。

其次,在社交場合當(dāng)眾在現(xiàn)場“命題作文”比賽文采,帶有應(yīng)試性質(zhì),也體現(xiàn)在鄰近文體的賦:

張惇子純與張儼及(朱)異俱童少,往見驃騎將軍朱據(jù)。據(jù)聞三人才名,欲試之,告曰:“老鄙相聞,饑渴甚矣。夫騕褭以迅驟為功,鷹隼以輕疾為妙,其為吾各賦一物,然后乃坐?!眱澳速x犬曰:“守則有威,出則有獲。韓盧、宋鵲,書名竹帛?!奔冑x席曰:“席以冬設(shè),簟為夏施。揖讓而坐,君子攸宜。”異賦弩曰:“南岳之干,鐘山之銅。應(yīng)機名中,獲隼高墉?!比烁麟S其目所見而賦之,皆成而后坐,俱大歡悅。[10]

東道主驃騎將軍朱據(jù)仿佛一個手握大權(quán)的斷案官員,檢視到場三個年輕文士才華,三人即席詠物,很可能“宿構(gòu)”有備,不過既然臨時命題作文,確須較高應(yīng)對能力與真才實學(xué),三人都未怯陣。劉宋元嘉二十九年(452),謝莊新任太子中庶子:“時南平王鑠獻赤鸚鵡,普詔群臣為賦。太子左衛(wèi)率袁淑文冠當(dāng)時,作賦畢,賚以示莊,莊賦亦竟,淑見而嘆曰:‘江東無我,卿當(dāng)獨秀。我若無卿,亦一時之捷也。’遂隱其賦。”[11]這已帶有比試高低的性質(zhì)。又史載顧歡家貧而早慧:“父使驅(qū)田中雀,歡作《黃雀賦》而歸,雀食(《南史》等并有‘稻’)過半,父怒,欲撻之,見賦乃止?!盵12]故事體現(xiàn)了佛教影響下禁殺生思想,也強調(diào)了文采提高,能引起家中長輩寬諒?!赌淆R書》載爭競文才場面:“國子祭酒沈約、吏部郎謝朓嘗于吏部省中賓友俱集,各問(崔)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馀事,慰祖口吃,無華辭,而酬據(jù)精悉,一座稱服之。朓嘆曰:‘假使班馬復(fù)生,無以過此。’”[13]《陳書》也稱:“后主嗣業(yè),雅尚文詞,傍求學(xué)藝,煥乎俱集。每臣下表疏及獻上賦頌者,躬自省覽,其有辭工,則神筆賞激,加其爵位,是以縉紳之徒,咸知自勵矣。若名位文學(xué)晃著者,別以功績論?!盵14]

第三,以“作詩”獲得聲譽并幸運脫險。明代胡應(yīng)麟指出庾肩吾和張融,都因具有即時援翰作詩為賦本領(lǐng),而均得到脫賊毒手的幸運:“梁賊宋子仙破會稽,得庾肩吾欲殺之,先謂曰:‘吾聞汝能作詩,今可即作,若能,將貸汝命?!缥岵俟P便成,辭采甚美,賊釋之。齊獠賊執(zhí)張融將殺之,融神色不動,方作《洛生詠》,賊異之而不害?!盵15]先考驗文采是否屬實,而后才網(wǎng)開一面。一般來說漢魏六朝人們也不乏因才思敏捷而獲佳評,但由于小國之君挾貴好勝,卻出現(xiàn)了不少擔(dān)心才名過盛致禍,以至故意“藏拙”事。如徐伯陽因當(dāng)場賦詩獲賞:“鄱陽王爲(wèi)江州刺史,伯陽常奉使造焉。王率府僚與伯陽登匡嶺置宴,酒酣,命筆賦劇韻三十,伯陽與祖孫登前成,王賜以奴婢雜物。后除鎮(zhèn)右新安王府諮議參軍事?!盵16]而因詩得官復(fù)原職,已同“賦詩免罪”意旨十分接近?!读簳繁緜鞣Q:“孝綽免職后,高祖數(shù)使仆射徐勉宣旨慰撫之,每朝宴常引與焉。及高祖為《籍田詩》,又使勉先示孝綽。時奉詔作者數(shù)十人,高祖以孝綽尤工,即日有敕,起為西中郎湘東王諮議。”[17]

以詩考驗,還見于唐人敘舊事:“隋朝徐德言妻陳氏,叔寶妹。因懼亂不能相保,德言乃破一鏡分之,以為他年不知存亡,但端午日各持半鏡于市內(nèi)賣之,以圖相合。至期適市,果有一破鏡,德言乃題其背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fù)嫦娥影,空馀半月輝?!瘯r陳氏為楊素所愛,見之,乃命德言對飲,三人環(huán)坐,令陳氏賦詩一章,即還之。陳氏詩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馗兄?,乃還德言?!盵18]相認(rèn)前,對男性的“考驗”,并非沒有必要。由于性別帶來的男女生理差異,男性重新覓偶的條件相對優(yōu)越,亂離后無疑男性較為容易重新找到意中人,雖然生殺予奪大權(quán)在楊素,然而這個賦詩儀式主要是從維護女性角度考慮的。

俠盜敬詩人,早自《云溪友議》的描述,可謂宋代之后“因詩免罪”的詩歌文化史佳話之先聲。說李涉在皖口之西,逢數(shù)十持兵杖者,聽說是李博士船,豪首稱“聞詩名日久,但希一篇,金帛非貴也”,于是李贈一絕句:“豪首餞賂且厚,李亦不敢卻。而睹斯人神情復(fù)異,而氣義備焉……”[19]贈江湖豪客詩,體現(xiàn)出如同《世說新語·自新》寫陸機看重正指揮搶掠的戴淵之才,拉近了李涉與江湖豪首間的距離,肯定了江湖豪客是懂詩、夠資格的詩歌消費者。早期詩話《百斛明珠》還津津有味地談?wù)?,略顯不同的是聞詩者為“無賴”,了解作詩者身份后表現(xiàn)則頗為高雅:

唐末,有宜春人王轂者,以歌詩擅名于時。嘗作《玉樹曲》云:……此詞大播人口。轂未第時,嘗于市廛中忽見同人被無賴輩毆打,轂前救之,揚聲曰:“莫無禮!識吾否?吾便是解道‘君臣猶在醉鄉(xiāng)中,面上已無陳日月’者?!睙o賴輩聞之,斂衽慚謝而退。[20]

《唐詩紀(jì)事》卷七十也將此傳聞采集載錄之[21],另一方面也說明人們的認(rèn)可與喜聞樂見。王轂以擅長歌詩創(chuàng)作贏得市井無賴敬畏,這確實是本土文化界的奇葩?!盁o賴”可能不識字,但確是市民文化的傳播者和喜惡的晴雨表。因此母題的廣為采錄至少說明,宋代社會普遍認(rèn)同以“作詩”獲得聲譽的行為模式。

第四,賭詩服人,也在臨場即時比賽中體現(xiàn)。李肇《國史補》卷上載:“郭曖,升平公主駙馬也。盛集文士,即席賦詩,公主帷而觀之。李端中宴詩成,有‘荀令’、‘何郎’之句,眾稱妙絕?;蛑^宿構(gòu)。端曰:‘愿賦一韻?!X起曰:‘請以起姓為韻?!瘡?fù)有‘金埓’、‘銅山’之句,曖大出名馬金帛遺之。是會也,端擅場。”[22]孟棨《本事詩》“情感第一”則稱:

朱滔括兵,不擇士族,悉令赴軍,自閱于毬場。有士子容止可觀,進趨淹雅。滔自問之曰:“所業(yè)者何?”曰:“學(xué)為詩。”問:“有妻否?”曰:“有?!奔戳钭鳌都膬?nèi)詩》。援筆立成,詞曰:“握筆題詩易,荷戈征戍難。慣從鴛被暖,怯向雁門寒。瘦盡寬衣帶,啼多漬枕檀。試留青黛著,回日畫眉看。”又令《代妻作詩》,答曰:“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胡麻好種無人種,合是歸時底不歸?”滔遺以束帛,放歸。[23]

雖不過為代妻所作的“男子作閨音”,詩作文本本身卻不可謂情不深切,于是逃脫了被迫骨肉分離的“抓壯丁”的人生厄運,即時賦詩的才能可真的能改變?nèi)松拿\!

第五,用“作詩”求免他人性命。宋代有科舉考試成功者,因同情女性,實現(xiàn)了久盼之愿,其發(fā)跡變泰竟因“作賦免罪”。馮京之父為商,壯歲無子。赴京師前其妻授白金囑買妾,買妾后問所自來,乃知其父為官,“因綱運欠折,鬻妾以為賠償之計”。遂惻然遣還,不索其錢。這種做法得到妻的贊賞,而數(shù)月后妻有娠,生下馮京。京幼年在僧舍與同窗烹食僧犬被訴,縣令命作《偷狗賦》:“援筆立成。警聯(lián)云:‘團飯引來,喜掉續(xù)貂之尾;索绹牽去,驚回顧兔之頭?!顡艄?jié),釋之,延之上座。明年遂作三元……”[24]故事被改編為南戲和沈受先(字壽卿)《三元記》。曠男怨女適逢某種機遇結(jié)合,“作賦免罪”使其避開了本應(yīng)承領(lǐng)的風(fēng)險,故事還見于陳鵠《西塘集·耆舊續(xù)聞》。說會稽守太傅公上元節(jié)一士人注目貴宦女樂,觸幕被執(zhí),自辯時公觀其應(yīng)對不凡,許其賦斑竹簾為詩(暗合“幕”),立就:“春風(fēng)慽慽動簾帷,秀戶朱門鎮(zhèn)日垂。為愛好花成片段,故教直節(jié)有參差?!奔幢谎訛樯峡?。羅燁《醉翁談錄》乙集卷一《縣臺王剛中花判》載靜女與儒生陳彥臣私通,也被官員責(zé)令詠竹簾:“綠筠擘破條條直。紅線經(jīng)開眼眼奇。為愛如花成片段,致(置)令直節(jié)有參差。”小說史家指出這一故事流傳甚廣[25]。雖故事主人公文本中不一,細(xì)節(jié)有異,但同源的可能性較大。

當(dāng)眾賦詩提高自身價值,以期得到重視,根本上說也是“官本位”文化產(chǎn)物。得到“父母官”稱賞,傳為佳話,其實算作官場“主流話語”,不過為官者及交往者多詩歌愛好者而已。應(yīng)該說,這與南宋后文化重心的南移有關(guān),江浙交通要道的歌女:“有慧黠知文墨,能于席上指物題詠應(yīng)命輙成者,謂之‘合生’;其滑稽含玩諷者,謂之‘喬合生’。蓋京都遺風(fēng)也?!迸R川守張安國為人餞行,宴上招郡士陳漢卿參加,正趕上散樂一妓言自己學(xué)作詩,漢卿就出題:“太守呼為‘五馬’,今日兩州使君對席,遂成‘十馬’。汝體此意做八句。”妓良久吟曰:

同是天邊侍從臣,江頭相遇轉(zhuǎn)情親。

渠道營銷的有效構(gòu)建,對公司的發(fā)展壯大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作為中小型紡織企業(yè)的代表,南通鵬越紡織有限公司的渠道營銷主要有電話營銷、網(wǎng)店營銷、常設(shè)聯(lián)絡(luò)點營銷和積極的對外溝通交流營銷等渠道。電話營銷是南通鵬越紡織有限公司與客戶直接溝通的方式,直接在電話中確定訂單數(shù)和接單生產(chǎn),這種訂單生產(chǎn)模式是傳統(tǒng)的營銷模式,建立在一定的誠信和保障基礎(chǔ)上。網(wǎng)店營銷,是南通鵬越紡織有限公司緊跟網(wǎng)絡(luò)發(fā)展和時代要求,而設(shè)置的網(wǎng)上店鋪,主要將自己的主打產(chǎn)品,面向全國供選擇,在網(wǎng)絡(luò)上直接與客戶溝通交流、訂單接單、生產(chǎn)供貨等。

瑩如臨汝無瑕玉,暖作廬陵有腳春。

五馬今朝成十馬,兩人前日壓千人。

便看飛詔催歸去,共坐中書秉化鈞。

暗用漢樂府《陌上?!返溆终諔?yīng)當(dāng)下場面和賓主,“安國為之嘆賞竟日,賞以萬錢”。該篇又寫洪邁守會稽時,也有歌諸宮調(diào)女子洪惠英,借賦歌詩來試圖改善自身處境:

正唱詞次,忽停鼓白曰:“惠英有述懷小曲,愿容舉似?!蹦烁柙唬骸懊坊ㄋ蒲瑒偙谎﹣硐啻煺?。雪里梅花,無限精神總屬他。梅花無語。只有東風(fēng)來作主。傳語東君,宜(一作“且”)與梅花做主人。”歌畢,再拜云:“梅者惠英自喻,非敢僭擬名花,姑以借意。雪者指無賴惡少者?!?/p>

據(jù)官奴介紹,洪惠英剛剛來府一月,“而遭惡子困擾者至四五,故情見乎詞”[26]。有所感又能借題發(fā)揮,這種當(dāng)場應(yīng)對“命題作詩”,必須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應(yīng)對能力,宋代已蔚為一時風(fēng)氣。

第六,“作詩免罪”母題進入了女性為主要行動者的故事結(jié)構(gòu)中。其中宋代妓女“作詩免罪”,在母題流脈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一是湖州吳秀才女,貌美家貧為富民子所據(jù),被投訴奸淫。太守王龜齡在酒席上,命脫枷侍飲,許之以一章自詠,當(dāng)為解脫。于是女對冬末景作《長相思》:“煙霏霏,云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春從何處回。醉眼開,睡眼開,疏影橫斜安在哉?從教塞管催?!敝T客賞嘆,獲釋。二是臺州官妓嚴(yán)蕊,朱熹在浙東為官時捕蕊下獄,蕊受刑仍不屈服,當(dāng)岳霖提點刑獄,蕊陳狀乞釋并遵令作詞,岳即判從良。[27]嚴(yán)蕊事又見周密(1232-1308)《齊東野語》卷二十及《朱文公文集》等,明代《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又敷衍此事,稱被判從良,一宗室子弟慕嚴(yán)蕊大名,傾心來往,納蕊為妾,“嚴(yán)蕊也一心隨他,遂成了轉(zhuǎn)身結(jié)果”。蒙冤受屈的女性當(dāng)事人,使該母題最為本質(zhì)意義的層面更加凸顯,蘊涵因性別意蘊介入而為之豐厚。無疑,女性當(dāng)事人給予地方官以足夠尊重,而即興吟哦不卑不亢,或即景言情,或雙關(guān)巧做,為此女詩人所可能承領(lǐng)的同情憫惜,如愿以償?shù)剡_到最理想程度。然而,實際上當(dāng)事人窘迫現(xiàn)狀下的創(chuàng)作,又并非那么具有功利性的,不過是長期屈辱生活情境、心情的一個真實袒露,言為心聲又筆細(xì)如織。清人的選錄縮寫,充分體現(xiàn)了賞愛之情[28]。這故事載錄復(fù)述,就是對詩歌文化史佳話的肯定。

又據(jù)說張任國省試下第,入平江買酒呼妓佐樽:“偶與惡少年數(shù)人鄰席,顧一秀才獨坐,奪妓同飲。張有膂力,不勝憤,起毆之,為廂卒錄送府,詣曹供對。張取紙大書一詩曰:‘扁舟一葉下姑蘇,正值春風(fēng)賣酒壚。欲買一杯澆眊矂,不甘群小恣揶揄。青衫有分終須著,紅粉無身不受呼。聞得使君明似鏡,不知照得此情無?’府守讀詩激賞,餉以十尊,而盡杖諸惡子?!盵29]只因有了詩歌韻文高雅而凝練的表達,不僅將受害者(民事糾紛涉案者)無端受到凌辱的過程,如現(xiàn)目前,還藝術(shù)而含蓄地表露出讀書仕子絕非故意惹事之徒,那種令人同情的無辜和委屈,這又怎能不使同樣為讀書人、愛詩者出身的地方官員頓生惺惺相惜、感同身受的共鳴!

與此相聯(lián)系的,是女性的現(xiàn)場表達能力超群卓異,也往往會遇難呈祥。孫紹遠(yuǎn)上任時路過建康,故舊舒某留飲,席間孫贊美妾之歌舞,獲贈。后妾向故主悲訴,被孫責(zé)罵跳水,救出后見太守,妾一紙自書:“本臨安人……遣去孫郎中處,忽見故主,喜而出迎,正欲跨過船,不覺為風(fēng)吹開,以致墜水,念元無罪犯,何肯輕投死地?若以為過,受杖不辭?!惫适陆Y(jié)局皆大歡喜,丘壯其言辯,呼其父擇婿嫁之。載錄者評曰:“此妾蹈死如歸,視官刑如談笑,固非籠中物也……”[30]可見對“賦詩免罪”敘述中的“詩”,不妨作較寬泛的理解,即可詩歌為主、為核心的韻文,甚至簡潔優(yōu)美的散文。不過,這一類型故事的主體,傳播的機制,卻主要是歌詩文化的。

蒙受恩赦的個體,一般處于弱勢群體——女性,尤其是易于受到欺凌的妓女,也當(dāng)是這類故事內(nèi)部構(gòu)成的一個規(guī)律。可以說,以散文辯解獲寬恕的罕聞,而以作詩免罪的倒是如此屢見載錄,一方面是這類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另一方面就是人們樂于傳揚。因而,可印證丁乃通先生的正確論列:“其實一個熟悉中國民間故事的人可以發(fā)現(xiàn)中國社會和國民性中有許多方面是其他學(xué)科的專家不太看得到的。例如,一般人通常認(rèn)為中國舊社會傳統(tǒng)上是以男性為中心,但若和其他國家比較,就可以知道中國稱贊女性聰明的故事特別多?!盵31]可見,“賦詩免罪”母題唐宋時期也偶或發(fā)生,卻摻雜著個別因為作詩而蒙罪受責(zé)的事情*如北宋劉頒《中山詩話》載:“余靖兩使契丹,情益親。余能胡語,作胡語詩。北主曰:‘卿能道,吾為卿飲?!概e曰:‘夜筵設(shè)邏(侈盛)臣拜洗(受賜),兩朝厥荷(通好)情斡勒(厚重)。微臣雅魯(拜舞)祝若統(tǒng)(福佑),圣壽鐵擺(嵩高)俱可忑(無極)?!鞔笮?,遂為釂觴?!薄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載:“慶歷五年五月,知制余靖前后三使契丹,益習(xí)外國語,嘗對契丹主為番語詩。侍御史王平、監(jiān)察御史劉元瑜等劾奏靖失使者體,請加罪。庚午,出靖知吉州?!盵32],而到了明清時期則“賦詩免罪”故事大盛且多有變異,甚至構(gòu)成了一個流傳復(fù)述的系統(tǒng)??梢娫撃割}中的內(nèi)在詩歌創(chuàng)作與消費規(guī)律,也有了明清時期新的時代特點。

三 文化基因的社會變種:“作詩免罪”母題演進中主體欲求的另類表述

作為“作詩免罪”母題世俗社會化的另類表現(xiàn),就是民間口傳與故事新編。這是在野文人主體意識表達的衍化形式,以其切身體會的詩文與民生疾苦互為表里,社會反響很大。處于社會倫理與政治結(jié)構(gòu)穩(wěn)定的需要,往往亦能收到“作詩免罪”的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母題以民間趣聞、歌謠等變相問世,這是讀書人借助民間“傳言”的世俗化強勢與無政府取向,表達民意亦表明心跡,進而達到預(yù)期的政治訴求或經(jīng)濟欲望。這在明清時期的江南沿海城市里時有發(fā)生,亦極為奏效。“因為所有的動物在相互交往時至少要牽涉某種利害沖突,所以,從一開始,一切動物的溝通行為就含有某種欺詐的成分。”[33]這里“欺詐”指“自私的目的”,也是憑借空間上、時間上信息傳播的迅速,增大了“利益沖突”的觸發(fā)力與整合作用。例如以揭帖動員造反起事,就是一個新動向。范濂《云間據(jù)目抄》載,萬歷二十一年(1593)松江府市民群起留任知府李鐸減,即先有好事者刻一保留文榜,遍貼曉傳,于是三縣士民,各出己見:“或貼府縣照壁,或揭關(guān)門鬧市,即獄人丐戶倡優(yōu),靡不到矣。府前有萬馀人,侍候出,必?fù)砣敫茫柡鮿拥??!盵34]一步步傳播,事態(tài)很快發(fā)展到難于控制。明代筆記亦稱,民謠所承載的社會心理,其發(fā)酵的速度聲勢,亦先前較少感受到:“婦女兒童競傳‘若要柴米強,先殺董其昌’之謠。至于刊刻大書‘獸宦董其昌’,‘梟孽董祖?!冉壹?,娼妓龜子游船等項,亦各有報紙相傳,真正怨聲載道,窮天罄地矣?!盵35]其對朝廷和上級官府考核官員的壓力,不可忽視。

其次,有意味的是,在明清繁盛的“作詩免罪”主流為官員寬諒表現(xiàn)時,亦有因恐懼犯上而免罪息事寧人者。如周亮工《閩小記》卷四稱,正德改元時某守在西湖游宴,鄭堂沖其前導(dǎo),守怒,說作詩可釋。得紙筆即書“苦”數(shù)個,守笑而譏諷,最后詩成:“苦苦苦苦苦苦天,上皇晏駕未經(jīng)年。江山草木皆垂淚,太守西湖看畫船?!笔毓仝s緊將其釋放了。故事?lián)嘘P(guān)專家考,來自明代程文憲《中州野錄》,而后又為《雨窗消意錄》改寫[36]。敘事主導(dǎo)傾向由莊嚴(yán)至詼諧,諷諫而轉(zhuǎn)為嘲諷,具有某些民間狂歡化藝術(shù)審美意味。

再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歷史故事新編中,這一母題仍得到青睞。如還珠樓主《岳飛傳》第三回寫元夜張燈時少婦若蘭與丈夫失散,因拾金杯被捉到宮中,寫供狀,巧遇喜愛詩詞的風(fēng)流皇帝:

趙佶見盜杯的是個少婦,姿容又極美秀,怒意早消。再見她語音清朗,舉止從容,見了自己的威風(fēng)勢派,并沒有失魂落魄、周身亂抖的討厭神情,越發(fā)動了憐惜之念,不等內(nèi)侍轉(zhuǎn)奏,便把頭微微一偏,……

文房四寶俱都現(xiàn)成,內(nèi)侍只一轉(zhuǎn)身便取了來,交與若蘭,并在她身前放下一張小條幾。若蘭知道當(dāng)夜吉兇

全在這枝筆上,仗著文思敏捷,業(yè)已打好了腹稿,提筆就寫。寫完,自有內(nèi)侍代為呈上。趙佶見她所寫供

狀乃是一首《鷓鴣天》,書法十分秀潤,交呈又快,先就高起興來。這一首詞的詞句是:

月滿蓬壺燦爛燈,與郎攜手至端門。

貪看鶴陣笙歌舉,不覺鴛鴦失卻群。

天漸曉,感皇恩。傳宣賜酒飲杯巡。

歸家恐被翁姑責(zé),竊取金杯作照憑。

趙佶問知若蘭身份,傳旨賞金杯與金銀彩絹,護送回去。[37]這里還蘊含有“女子竟然會作詩”性別歧視意味,雖然這女子“若蘭”憑此獲得了自由身的賞賜。母題代有傳聞且花樣翻新[38],但如下幾點相通處不應(yīng)忽視。

一者,母題的“二律背反”思維結(jié)構(gòu)。讀書人籍“作詩”技能換取個體自由,在消解了自我的主體意識同時,彰顯了讀書人的特權(quán)地位,進而強化了社會政治結(jié)構(gòu)功能。一方面是社會政治倫理的理想性慰藉功能,緩解文人無用武之地的群體性焦慮感。另一方面是消弭母題行動者的主體能動性,兩者共生互動?;蛟S這也是“人性”使然,正如湯因比的觀點,“人是一種兩棲動物,同時生活在生物圈和精神世界中。而且,在他賴以棲息的這兩種環(huán)境中,人類都各有一個目標(biāo)。但是,他無法一心一意地追求其中任何一個目標(biāo),或者說侍奉其中任何一個主人。如果他的這兩個目標(biāo),或他對兩個主人的忠誠之間,竟是互不相容、難以共存的,他就必須把其中一個置于首位,甚至對它獻上全部忠心?!盵39]17

二者,母題的選擇性復(fù)制與世俗化變異,形成三個擴展指向:倫理道德化、女性化和民間化。雖然“人們可以選擇任何事物加以敘述。人類的才智尚不足以在一種全景視野中將所有的事情兼容并蓄,必須有所選擇,但選擇必然是武斷的;”[39]4而“對于人來說,選擇是有意的,人能夠意識到是非善惡之間的區(qū)別與對立,人類的選擇與此緊密相關(guān)。這種道德判斷顯然是人所固有的自然本質(zhì),其他非人類物種則不具備?!盵39]3在此,母題獲得了政治與社會的普遍認(rèn)同,狂歡化的藝術(shù)效果就是最好的明證。

三者,母題的結(jié)構(gòu)因素有弱者化和女性化傾向,主要是指男性讀書人為女性“作詩”求情,以及女性自己“作詩”獲得自由身。這正是母題廣為傳播的社會正義價值所在,當(dāng)然其反動之處亦不可忽略。如果說在野文人被作為“神圣生命”遭到政治分享,那么“女性”,特別是淪落江湖的女性,則是社會和政治共同分享的“裸體生命”。“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弱勢群體意識,使得文人的“待人作詩求免”行為蘊含了更有民間意趣的“豪俠精神”。在此,文人獲得了“用武之地”,彰顯了知識能力存在的社會價值。不能否認(rèn),這有利于社會倫理結(jié)構(gòu)的形成,但在肯定生命掌控者的仁慈賜予,確又伴隨著生命存在的無奈。對“操縱文字之術(shù)”的過度追求與沉迷,使得讀書人的主體意識和社會的群體意識遭遇遏制,主體探索精神亦漸趨消逝,其反動性不言自明。

[1]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續(xù)1[M].沈陽:春風(fēng)文藝出版社,1997:303-304.

[2]酌元亭主人.照世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0-104.

[3]田藝蘅.留青日札:卷二十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396.

[4]惠康野叟.識馀:卷二[M]//筆記小說大觀:第十二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4(影印):320.

[5]金源熙.《情史》故事源流考述[D].復(fù)旦大學(xué)博士論文,2005:106-108.

[6]褚人獲.堅瓠二集:卷一[M]//筆記小說大觀:第十五冊. 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4(影印):44.

[7]褚人獲.堅瓠七集:卷二[M]//筆記小說大觀:第十五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4(影印):218.

[8]懷效鋒,李 鳴,點校.唐明律合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714;520.

[9]苗懷明.中國古代公案小說史論[M].南京: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5:279-282.

[10]陳 壽.三國志:卷五十六《吳書·朱異傳》裴注引《文士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2:1316.

[11]沈 約.宋書:卷八十五:謝莊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4:2167-2168.

[12]蕭子顯.南齊書:卷五十四:高逸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2:928.

[13]蕭子顯.南齊書:卷五十二:文學(xué)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2:901.

[14]姚思廉.陳書:卷三十四:文學(xué)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2:453.

[15]胡應(yīng)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一七:史書佔畢五[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168.

[16]李延壽.南史:卷七十二:文學(xué)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5:1790.

[17]姚思廉.梁書:卷三十三:劉孝綽傳[M].北京:中華書局,1973:482.

[18]李 冗.獨異志:卷下:獨異志·宣室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3:78.

[19]范 攄.云溪友議:卷下[M].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61.

[20]阮 閱.詩話總龜:前集卷二十九引:百斛明珠[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7:293.

[21]周勛初.唐人佚事匯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670.

[22]唐國史補·因話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21-22.

[23]丁福保.歷代詩話續(xù)編:上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3:5-6.

[24]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乙編卷四:馮三元[M].北京:中華書局,1983:192.

[25]程毅中.古體小說鈔:宋元卷[M].北京:中華書局,1995:499.

[26]洪 邁.夷堅志:支乙卷六:合生詩詞[M].北京:中華書局,1981:841.

[27]洪 邁.夷堅志:支庚卷十:吳淑姬嚴(yán)蕊[M].北京:中華書局,1981:1216-1217.

[28]褚人獲.堅瓠四集:卷二:吳氏女[M]//筆記小說大觀:第十五冊.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4(影印):108.

[29]洪 邁.夷堅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1:1797.

[30]洪 邁.夷堅志:三志辛卷七[M].北京:中華書局,1981:1434-1435.

[31][美]丁乃通.中國民間故事母題索引[M].鄭建成,等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25.

[32]蔣祖怡,張滌云.全遼詩話:增訂卷下[M].長沙:岳麓書社,1992:110.

[33][英]里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盧允中,等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82.

[34]范 濂.云間據(jù)目抄:卷三:記祥異[M]//筆記小說大觀:第23編第5冊.臺北:臺北新興書局,1978:2662-2665.

[35]佚 名.民抄董宦事實[M]//筆記小說大觀:第10編第4冊.臺北:臺北新興書局,1975:2164.

[36]祁連休.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964-965.

[37]周清霖,李觀鼎,編校.還珠樓主小說全集:總第四十六卷[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北岳文藝出版社,1998:36-38.

[38]王 立,等.明清“作詩免罪”母題與詩歌藝術(shù)的生產(chǎn)消費[J].福建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11(6):82-88.

[39][英]阿諾德·湯因比.人類與大地母親[M].徐 波,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TheSocialPoliticalFunctionsandItsReactionaryValueontheMotifof“PoemExemption”

WANG Li1,LIU Chang2
(1.InstituteofLanguageandLiterature,DalianUniversity,Dalian116622,China; 2.CollegeofZhuhai,JilinUniversity,Zhuhai519041,China)

“Poem exemption” is a secular extension of the exchange and entertainment function of “poem”,which has more realistic and practical existence value.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poem exemption” became the social expansion of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inducing and controlling the behavior choic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literati.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motif of “poem exemption” adhered to the pre-dynasty and was repeatedly mentioned,which was the textual expression of the ideal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literati. The literati exchanged “individual freedom” with “the art of manipulating text”,which is the “privilege” of the literati group and a civilized “beneficial exchange.” Literati’s “poem exemption” behavior on behalf of women and the weak is their alternative performance of chivalry.The altruistic orientation of “poem exemption” allows the individual’s selfish gene of “divine life” shared by the political power to be genetically copied and collectively recognized.To achieve carnival art effect with their extraordinary “art of manipulating text” is the textual performance of the political identit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 motif solidified “man-made social ethics”,effectively hindered the creative evolution of society,and realized the anti-social fair value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behavior.

“poem exemption” motif;life creativity;soci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selfish gene;reactionary value

2017-06-08

王 立(1953-),男,遼寧錦州人,大連大學(xué)語言文學(xué)研究所教授,東北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博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文學(xué)主題學(xué)研究;劉 暢(1982-),男,江西泰和人,吉林大學(xué)珠海學(xué)院中文系講師,吉林大學(xué)文學(xué)院比較文學(xué)與世界文學(xué)專業(yè)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文學(xué)研究。

10.13451/j.cnki.shanxi.univ(phil.soc.).2017.05.003

I207.41

A

1000-5935(2017)05-0016-08

(責(zé)任編輯 魏曉虹)

猜你喜歡
母題
論巴爾虎史詩中的提親母題
濟慈長詩《拉米婭》中的民間文學(xué)“母題”
德都蒙古格斯?fàn)杺髡f石足印母題探究
“垂直森林”設(shè)計中的形態(tài)母題運用研究
華中建筑(2021年1期)2021-01-08 03:47:10
例談子母題的應(yīng)用
圖案于社會之中——再析上古時代的“獸面”母題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5:46
“沉默面具”與“隱性敘事”——伍慧明《骨》中的“沉默”母題及“紙張”意象
復(fù)仇母題的現(xiàn)代嬗變
淺析《西游記》的兩大母題及其象征意蘊
人間(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24
《倚天屠龍記》文學(xué)母題表現(xiàn)研究
抚宁县| 孟津县| 洛浦县| 肇州县| 克什克腾旗| 苍溪县| 武乡县| 边坝县| 玉环县| 甘孜县| 安泽县| 济源市| 湖南省| 金川县| 八宿县| 伊吾县| 二手房| 正蓝旗| 迭部县| 五峰| 天祝| 阳东县| 茂名市| 岑溪市| 绥芬河市| 枣强县| 邵阳县| 邢台县| 衡阳市| 彰武县| 阿巴嘎旗| 潼南县| 寻甸| 澳门| 北安市| 四子王旗| 昆明市| 新和县| 南平市| 左权县|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