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旭輝
(南昌大學 法學院,江西南昌 330031)
ODR
——多元化解決電子商務版權糾紛新機制
方旭輝
(南昌大學 法學院,江西南昌 330031)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共享型經濟電子商務新模式的蓬勃發(fā)展以及農村和跨境電商新政策的大力實施,必將在新的行業(yè)、新的地區(qū)帶來大量的電商版權糾紛;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更新必然增加盜版的機會。面對這些挑戰(zhàn),我國應該加快探索ODR機制,多元化解決電商版權糾紛:加強“網(wǎng)上法庭”對電商版權侵權的“審查”責任;借鑒國外的“網(wǎng)上法院”經驗,完善我國的電商網(wǎng)上法庭;采取“眾包式 ODR”,防止電商版權侵權活動的蔓延;建立涉外ODR機制,解決跨境電商版權糾紛。
網(wǎng)上爭端解決機制;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版權糾紛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行動計劃的實施,電子商務加速發(fā)展,電子商務版權糾紛急增,“知識產權審判不斷面臨新挑戰(zhàn)”。*最高法發(fā)布《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5年)》白皮書。在這種趨勢下,我國法院新近進行了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試點,主審版權糾紛。*杭州濱江法院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去年首次開庭,審理了兩起侵犯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案件。原告、被告代理人在網(wǎng)上法庭參加了庭審,從身份確認到質證、辯論等程序都通過在線操作完成。濱江法院是浙江法院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試點法院之一,主審版權糾紛。濱江法院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首次開庭審理兩件涉網(wǎng)絡著作權糾紛案,黃洪連,濱法,2015年8月6日http://news-hzrb.hangzhou.com.cn/system/2015/08/06/012941739.shtml.這是網(wǎng)上爭議解決機制(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以下簡稱“ODR”)解決電子商務版權糾紛的新嘗試。 ODR是我國提倡的一種新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推動人民法院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明確提出了“創(chuàng)新在線糾紛解決方式”*2016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意見》 (法發(fā)〔2016〕14號)第15條明確規(guī)定:“創(chuàng)新在線糾紛解決方式。根據(jù)‘互聯(lián)網(wǎng)+’戰(zhàn)略要求,推廣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運用。推動建立在線調解、在線立案、在線司法確認、在線審判、電子督促程序、電子送達等為一體的信息平臺,實現(xiàn)糾紛解決的案件預判、信息共享、資源整合、數(shù)據(jù)分析等功能,促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信息化發(fā)展?!県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6-06/30/content_113509.htm?div=-1.。這種新方式旨在推動建立從在線調解到在線審判等為一體的信息平臺,是傳統(tǒng)ODR定義的新發(fā)展。從傳統(tǒng)意義上講,ODR是網(wǎng)上ADR(ADR是“替代性糾紛解決”的英文縮寫,是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ODR是ADR在信息和通信技術時代的產物:爭議雙方,通過第三方利用ICT(俗稱“第四方”)進行協(xié)商、調解或仲裁,解決糾紛。但是ODR不斷擴展它的范圍, 把網(wǎng)上解決爭端的形式擴大到法院。不僅如此,2016年7月 聯(lián)合國貿易法委員會通過了關于跨境電子商務網(wǎng)上爭議解決的文件——《關于網(wǎng)上爭議解決的技術指引》(以下簡稱《ODR技術指引》),一些國家已采取相應對策。面對國內外ODR的新發(fā)展,本文試探索既適合本國國情,又與國際接軌的多元化ODR機制,以便快捷有效地解決境內和跨境電子商務版權爭議。
“避風港”原則是指在網(wǎng)絡版權侵權發(fā)生時,如果網(wǎng)絡提供商適當履行一定義務,例如,在接到權利人通知后,及時刪除侵權內容,那么不承擔連帶責任。“避風港”原則源于1998年美國頒布的《千禧年數(shù)字版權法案》。 我國借鑒了該法案,如何確定網(wǎng)絡提供商的“審查”責任一直是棘手問題。2006年我國頒布了《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開始引入“避風港原則”?!稐l例》第23條規(guī)定,網(wǎng)絡提供商提供搜索或者鏈接服務,在接到權利人的通知書后,如果斷開與侵權的作品的鏈接,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若“明知或者應知”所鏈接的作品侵權,應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 面對海量信息, 網(wǎng)絡提供商如何“應知”? 法院如何認定? 類似案件適用含糊不清的審查標準就會導致不一致的判決結果,迫使網(wǎng)絡提供商承擔沉重的審查責任。
2010年7月,我國開始實施《侵權責任法》,該法第36條也規(guī)定了“避風港”原則。 該條共3款,“通知”和“必要措施”的關鍵詞被分別三次提到, 例如,第2款提到了“通知—刪除”程序,規(guī)定網(wǎng)絡提供商在“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承擔連帶責任。 然而,“通知”的合格標準是什么?是口頭還是書面通知?由于“通知”的內容含糊不清,或許有錯誤,網(wǎng)絡提供商會未“及時”地采取“必要措施”。如果網(wǎng)絡提供商認為他“及時”采取了“必要措施”,而權利人認為所采取的措施既不“及時”又不“必要”,那么該采取什么標準?此外,第3款提到關鍵詞“知道”:網(wǎng)絡提供商“知道”客戶侵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承擔連帶責任。但是,什么是“知道”?在第3款的起草過程中,對“知道”的措辭三易其稿:原先使用的是“明知”,然后改為“知道”,再后改成“知道或應當知道”,最后又改回成“知道”。如果連立法者對“知道”的措辭是反復不定,模棱兩可,那么法院也就無法適從。在這種情況下,網(wǎng)絡提供商就應該充當法官的角色,承擔審查責任?即使網(wǎng)絡提供商理解“知道”的含義包括“明知”和“應知”,也難以界定其法律含義。因此網(wǎng)絡提供商不斷陷入“明知或應知”的案例,無法自拔。
2012年, 國家版權局公布了《 著作權法 ( 修改草案 )》(以下簡稱《 新草案 》)。《 新草案 》第69條,把《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2、3款的規(guī)定合并為第2款,但是做了重要修改,在“通知”前加了“書面”修飾詞,刪掉了關鍵詞“知道”。與以往法規(guī)顯著不同的是,第69條第1款規(guī)定網(wǎng)絡提供商在提供單純網(wǎng)絡技術服務時,不承擔有關信息“審查義務”。所有這些修改表明電商不應該承擔法院的角色,不再適合承擔過重的審查責任。 但是,近幾年 ,網(wǎng)絡版權侵權泛濫 , 如果免除電商的審查義務 ,那么版權權利人的利益誰來保護?
網(wǎng)絡提供商的“審查”責任應該轉移給“網(wǎng)上法庭”。網(wǎng)絡提供商已經扮演了與其責任不相稱的“法官”角色,為了擺脫網(wǎng)絡提供商現(xiàn)有的窘境,平衡權利人、網(wǎng)絡提供商、網(wǎng)絡賣家和社會公眾的利益,我國應引進ODR機制,修改“避風港”原則。美國學者也主張修改該原則,指出它的弊端,例如,它不能有效地防止網(wǎng)絡提供商非法刪除終端用戶的合法作品。為了確保正當程序和保護終端用戶的權利,審查版權侵權的責任應該轉交給一個中立的ODR平臺。*Susan Hong,The 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 and Protecting Individual Creative Rights: A Proposal for On-Line Copyright Arbitration,2 Cardozo Online J. Conf. Res. 110, 2001.根據(jù)我國國情, 審查侵權的責任轉移給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 但是,網(wǎng)絡提供商應當承擔“必要的、合理的”版權合法性“注意義務”,以便用低成本防止侵權。*袁定波:《互聯(lián)網(wǎng)新技術為知識產權保護帶來諸多難題,法官稱電子商務平臺明知侵權不制止要擔責》,載《法制日報》2013年3月25日。網(wǎng)絡提供商對以下情形承擔責任:統(tǒng)一資源定位器(“URL”)上使用了涉嫌侵權的詞語,如“海盜”、“盜版”;被指控的侵權交易信息位于明顯可見的位置,例如,網(wǎng)站首頁、各欄目首頁、或網(wǎng)站其他主要頁面等,而網(wǎng)絡提供商在提供網(wǎng)絡服務時明顯知道或應該知道這些頁面; 版權權利人通知足以使網(wǎng)絡提供商知道侵權交易信息的存在的,以及類似顯而易見的情況。*參見《北京高院出臺關于電子商務侵害知識產權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承擔審查侵權的責任,審查復雜問題,例如合理使用,“通知—反通知—刪除—恢復”流程,技術事實認定困難等涉及到棘手的問題。
總之,美國的“避風港”原則已有近20年的歷史,其具體規(guī)定有時空的局限性。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 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技術日新月異,電子商務突飛猛進,版權侵權糾紛海量增加。 面對這種挑戰(zhàn),我們應該探索網(wǎng)上糾紛網(wǎng)上解決的方式,把審查侵權的責任合理地轉移給網(wǎng)上法庭,有利于平衡各方利益,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fā)展。
眾包是指個人或機構把本來由專職人員執(zhí)行的任務轉交給非特定的大眾自愿完成。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可以充分發(fā)揮眾包的作用,社會公眾通過網(wǎng)絡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自愿地提供資源,及時有效地完成一項任務。“眾包式 ODR”的這種優(yōu)勢可以用于解決電商版權糾紛,尤其是防止電商版權侵權活動的四處蔓延。現(xiàn)有的網(wǎng)絡技術使侵權人復制傳播、上傳下載權利人作品在彈指之間;在海量網(wǎng)絡信息中,侵權行為難以發(fā)現(xiàn);即使侵權行為被發(fā)現(xiàn),權利人不敢輕易采取耗資費時的法院程序。不僅如此,共享型經濟電商新模式以及農村電商新政策將會使版權糾紛擴大到新行業(yè)和新地區(qū)。共享型經濟就是對傳統(tǒng)的電子商務模式的發(fā)展,它是指個體把其閑置的資源(商品或服務)在網(wǎng)上市場有償?shù)剞D讓給他人使用,它有眾包的特點,也被稱為“眾包式經濟”,優(yōu)步“Uber”網(wǎng)約車市場就是一個例子。隨著新的電商模式滲透到其它行業(yè),電商版權糾紛必然接踵而來。面對新時代的挑戰(zhàn),我們必須發(fā)展“眾包式 ODR”解決版權糾紛。我們可以借鑒以下“眾包式 ODR”例子:一個是美國的“民眾索賠”(peopleclaim.com),*PeopleClaim,http://www.peopleclaim.com/ 最后訪問日期2017年5月9日。另一個是我國的淘寶“大眾評審”。
“民眾索賠”平臺被稱為是“優(yōu)步(uber)”式的ODR,體現(xiàn)了眾包的特點:通過網(wǎng)上平臺,本來由法官和律師等專業(yè)人員解決的糾紛由公眾承擔網(wǎng)上調解員,利用自由時間調解解決。對網(wǎng)上調解員有激勵機制: 如果他們的建議被接受,他們就可以獲得現(xiàn)金獎勵;也有許多網(wǎng)上調解員為了展現(xiàn)調解技能,得到社會承認?!懊癖娝髻r”平臺充分發(fā)揮了ODR的網(wǎng)上功能,它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的自動化p2p網(wǎng)絡系統(tǒng),使雙方能夠在網(wǎng)上談判和解決糾紛。“案件公布欄”提供了搜索引擎便于索引申請人的請求。平臺還體現(xiàn)了ODR快捷有效的特點。許多投訴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得到解決。如果投訴方在10天內沒有獲得索賠,可以把案件提交“公眾審查”,尋求網(wǎng)絡調解員的評議。公眾評論起到了“公眾裁決”的效力, 當越來越多的人為類似問題投訴同一被投訴人時,被投訴人就會越來越擔心損壞商譽,最終接受公平調解。至今,已有5萬多商家和消費者使用該平臺解決了糾紛。即使平臺沒有解決糾紛,但也助于發(fā)現(xiàn)問題,為投訴人起訴做好了準備。
眾包式ODR的另一個例子是淘寶“大眾評審”。淘寶于2013年底正式推出“用戶糾紛判定中心”。淘寶發(fā)揮了眾包的優(yōu)勢:由淘寶用戶組成大眾評審團解決糾紛,也就是由買家賣家代替法官或客服中心解決買賣雙方之間的糾紛,評審團人員眾多,累計參與判定人數(shù)近100萬。淘寶還發(fā)揮了ODR的作用:在網(wǎng)上快捷輕便地解決糾紛,成功處理任務數(shù)超過200多萬。眾包式ODR的辦案質量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淘寶參照“陪審團”制度,不斷改善辦案水平。大眾評審團采取簡單多數(shù)的原則作出裁決,原來是31票制,今年8月份改為13票制,從票制上更像“陪審團”。大眾評審團成員由具有良好信譽的用戶組成,必須先在用戶糾紛判定中心注冊,并通過支付寶實名認證。大眾評審團成員有考核機制,評審員分為權限不同的5級,可以升降。他們有一定的權利,能夠推動交易糾紛規(guī)則的優(yōu)化改進。
從以上國內外兩個例子來看,眾包式ODR運用于電商版權糾紛是水到渠成。 美國的“民眾索賠”平臺幾乎可以用于解決所有糾紛,包括電商版權糾紛?!懊癖娝髻r”平臺重在解決任何地方發(fā)生的糾紛,該優(yōu)勢可以用來配合農村電商新政策的實施,解決新政策在廣大農村帶來的版權糾紛。“民眾索賠”平臺收集各個投訴人控告同一被投訴人的信息,發(fā)現(xiàn)被投訴人侵權行為的反復性,集中力量向被投訴人索賠。我們可以借鑒這種方式,以盜圖侵權行為為例,眾包式ODR平臺可以登記和統(tǒng)計不同投訴人對同一被投訴人的投訴數(shù)量,如果該類案例不是偶發(fā)的而是多發(fā),甚至泛濫,那么,各個投訴人可以采用低成本維權,解決糾紛,讓被投訴人為侵權付出高代價。眾包式ODR還可以通過累計某人被投訴的數(shù)量,辨別合理使用。例如,下載音像現(xiàn)象,如果下載是偶然的,被投訴人可以用“合理使用”為理由,如果大量下載權利人的作品,被投訴人的行為就構成侵權。淘寶“大眾評審”是我國對眾包式ODR的第一次正式嘗試。既然它可以解決電商糾紛,那么也可以解決由電子商務引起的版權糾紛。但是,我們必須改進它的“陪審團式”制度,以適應版權糾紛的需要。審議程序是陪審團的關鍵,如果只是采取簡單多數(shù)原則,而不通過有實質性的審議,一些非簡單的版權糾紛就會處理不當??傊?,采取行之有效的“眾包式 ODR”,通過大眾的低成本維權對付網(wǎng)上無處不在的低成本侵權,可以防止電商版權侵權活動的蔓延。
2015年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fā)展的指導意見》,2016年國務院還批準設立12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qū),跨境電商的發(fā)展會導致版權糾紛涉及海外,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如何處理這些糾紛是一個棘手問題。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是開放, 侵權主體和侵權行為也就不受國界的限制, 世界上任何人在任何國家都可能侵犯版權,因此管轄權、法律適用難以確定。對于這個棘手問題,聯(lián)合國貿法會通過了《ODR技術指引》解決跨境電商糾紛,一些國家也迅速響應,采取措施。我國也應該作出反應,設立涉外ODR機制解決跨境電商版權糾紛,探索其可行性:
第一,歐盟ODR平臺可以解決跨境電商糾紛。2016年2月15日,歐盟委員會正式推出了ODR平臺,解決消費者和貿易商之間網(wǎng)購糾紛,即網(wǎng)上買賣商品和服務所產生的合同糾紛。ODR平臺旨在通過采取簡單、快捷和低成本ODR方式,在法庭外解決境內及跨境電商糾紛,以便促進歐洲數(shù)字化單一市場。解決糾紛的步驟主要有四個:提交投訴;爭議方同意選擇一個“爭端解決機構”;“爭議解決機構”處理投訴;投訴完畢。 平臺以方便用戶為宗旨:為了方便用戶選擇“爭端解決機構”,平臺列出了這些機構的名單,所有機構都在成員國主管部門注冊,經過平臺審查并符合標準,每個機構都有它自己的規(guī)則和程序,它們比法院更簡單快捷地解決糾紛。為了向平臺用戶提供有關投訴程序的咨詢,ODR平臺還列舉了國家聯(lián)絡點的名單,國家必須建立這些聯(lián)絡點。此外,為了克服用戶語言障礙,平臺提供了歐盟23種官方語言。 更引人注目的是,為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貿易商必須在他們網(wǎng)站上的電子郵件地址旁邊,提供一個ODR平臺電子鏈接(http://ec.europa.eu/odr),這表明了歐盟對推廣ODR平臺高度重視。
第二,我國也有涉外ODR機制的實踐: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貿仲”)設立網(wǎng)上爭議解決中心(http://www.odr.org.cn/),提供“快速高效網(wǎng)上仲裁服務”,解決中國域名、亞洲域名、通用網(wǎng)址、無線網(wǎng)址及短信網(wǎng)址爭議。貿仲不斷推進ODR,2000年成立了“域名爭議解決中心”,2005年啟用了“網(wǎng)上爭議解決中心”,擴大了ODR解決糾紛的范圍。這種涉外ODR機制可以適用于跨境電商版權糾紛。深圳市眾信電子商務交易保障促進中心設立了“ODR服務大廳”,提供在線法律指引、協(xié)商及快速調解仲裁服務,為向深圳跨境電子商務實驗區(qū)提供ODR服務做好了準備。這種ODR機制不會置跨境電商版權糾紛于不顧。我國的律師事務所正開始建立“一帶一路”O(jiān)DR機制,網(wǎng)上調解國際貿易和知識產權等糾紛,跨境電商版權糾紛屬于網(wǎng)上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糾紛,應該也在調解范圍之內。為了促進當事人履行和解協(xié)議,“一帶一路”O(jiān)DR機制提供了保證金管理辦法,解決了調解執(zhí)行的問題。
我國建立涉外ODR機制具有可行性。既然ODR成功地解決了跨境域名糾紛,那么ODR也適合解決跨境電商版權糾紛, 因為域名糾紛和版權糾紛都是知識產權糾紛,其裁決都具有“自執(zhí)行力”,前者是通過“轉移或取消”域名解決糾紛,后者是通過“刪除”侵權內容解決糾紛。既然歐盟ODR平臺可以解決跨境電商糾紛,那么涉外ODR也適合解決跨境電商版權糾紛,二者關聯(lián)。此外,跨境電商必然有跨境資金流動,為跨境版權糾紛裁決的執(zhí)行提供了方便。既然我國也有涉外ODR機制的實踐,那么,我們要擴大涉外ODR機制運用的范圍,解決跨國電商版權糾紛。
2016年7月13日,加拿大第一個網(wǎng)上法庭——“民事糾紛法庭”開始受理公寓糾紛案件,標志著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BC)省的《民事糾紛法庭法案》正式實施。*Civil Resolution Tribunal,How the CRT works,https://www.civilresolutionbc.ca/steps/ 最后訪問日期2017年5月9日。整個法庭程序采用了ODR機制:(1)申訴前,爭議方網(wǎng)上免費使用瀏覽器, 瀏覽器具有智能問卷的功能,能診斷問題,提供法律信息,理清申訴人請求的要點,提供信件模板供用戶編輯并發(fā)送到被申訴人,并建議解決爭議的后續(xù)步驟。(2)談判階段,申訴人利用法庭平臺進行電子郵件送達,避免人工送達所耗費的時間和費用。此外,平臺根據(jù)案情提供可適用的規(guī)則,避免當事人無所適從。在這階段,平臺主要是提供資源,促進協(xié)商。(3)“案件管理”階段,ODR作為案件管理和爭端解決的工具,案件管理人起調解作用。雙方借助網(wǎng)絡平臺彼此之間交換信息,并與案件管理員溝通。案件管理人視情況而定,可以舉行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等多種通訊方式幫助爭議雙方進行溝通。一旦達成協(xié)議,可在法院強制執(zhí)行。三分之二的爭議可以通過談判調解解決。(4)法庭判決階段。當事人通過法庭平臺上傳數(shù)碼版證據(jù),調解人幫助爭議雙方縮小問題的范圍,找出問題關鍵,明了索賠要點,然后,案件轉移給有專長的法庭成員,法庭成員通過書面形式了解雙方的論點,依據(jù)證據(jù)適用法律,并作出具有約束力的法庭決定。一般情況下,法庭的整個程序所需時間為60天。該法庭ODR系統(tǒng)設計的一個關鍵特點是,用戶只需要一次輸入信息,系統(tǒng)會把此信息自動地傳遞到下一階段。
英國“網(wǎng)上法院”也值得借鑒。2016年7月29日,英國大法官發(fā)布了“民事法院結構審查最終報告”,宣布即將設立“網(wǎng)上法院”,推動民事法院結構改革。*Courts and Tribunals Judiciary: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ODR) http://www.judiciary.gov.uk/reviews/online-dispute-resolution/ 最后訪問日期2017年5月9日?!熬W(wǎng)上法院”的操作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評估),自動化在線分流平臺幫助當事人填表說明索賠要求,并上傳文件和證據(jù),供法庭解決; 在這階段,自動化在線分流平臺幫助當事人對申訴的問題進行分類,明白權利和義務,了解可供選擇的補救措施。第二階段(調解),在線調解員審查當事人陳述及其提交的文件,協(xié)助當事人進行調解和談判。若有必要,當事人通過電話會議設施進行調解;自動化談判系統(tǒng)也可以幫助當事人解決爭議而無需專家的介入。第三階段(判案),如果調解不成,案件提交給法官,法官網(wǎng)上審理案件,必要時,采用視頻或電話會議。英國“網(wǎng)上法院”所采取的“自動化談判系統(tǒng)”屬于ODR的“第四方”,一般認為,ODR就是當事人通過第三方利用信息通訊技術作為“第四方”解決爭議?!白詣踊勁邢到y(tǒng)”運用了信息通訊技術,采用了“盲區(qū)報價”(Blind Bidding)。盲區(qū)報價是當事人通過“自動化談判系統(tǒng)”出價還價,提出要約、反要約,但不公開各自的底線。當爭議方的報價進入雙方同意的金額范圍,也就是雙方可以達成妥協(xié)的協(xié)議區(qū)間(zone of agreement),“自動化談判系統(tǒng)”就對兩個報價進行合理折中,促成雙方成交,達成協(xié)議。 “雙盲報價”成功的例子是ODR提供商-Cybersettle ,它在紐約市解決了大量的保險理賠、人身傷害、財產賠償?shù)燃m紛,節(jié)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英國“網(wǎng)上法院”不僅研究了Cybersettle成功案例,而且借鑒eBay解決糾紛模式。*The Civil Justice Council’s ODR Advisory Group,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for Low Value Civil Claims,F(xiàn)ebruary 2015,https://www.judiciary.gov.uk/wp-content/uploads/2015/02/Online-Dispute-Resolution-Final-Web-Version1.pdf.據(jù)稱,“Modria團隊已經幫助eBay和PayPal等公司解決了4億個案件?!?http://modria.com/ 最后訪問日期2017年5月9日。Modria“自動化談判系統(tǒng)”采用“模塊化”網(wǎng)上爭議解決方式,通過診斷、談判、調解和仲裁四個“模塊”分流過濾糾紛,絕大部分案件在前三階段解決,提高辦案速度。因此,英國“網(wǎng)上法院”向“eBay 式”的法院發(fā)展,絕大部分案件在評估和調解這兩個階段解決,而不需要法官介入。*BBC,'eBay-style online courts could resolve smaller claims',F(xiàn)ebruary 16,2015 http://www.bbc.com/news/uk-31483099 最后訪問日期2017年5月9日。在2020年,英國“網(wǎng)上法院”將實現(xiàn)人工智能的廣泛運用:在評估階段,啟動問答程序,進行法律診斷;在調解階段,人工智能系統(tǒng)自動地促進談判與和解,而不需要人的直接干預;在判案階段,人工智能系統(tǒng)當任法官的“智能助理”,進行邏輯推理,提供可能的判決方案,供法官參考。
我國正在試行的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應該借鑒加拿大“民事糾紛法庭”的經驗, 考察英國“網(wǎng)上法院”功能。加拿大“民事糾紛法庭”是一個ODR法庭,能夠解決分布在島嶼和山區(qū)居民之間的糾紛。ODR跨地性更適合解決電商版權糾紛,隨著我國《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fā)展的指導意見》實施,電商版權糾紛就會擴大到邊遠的農村,ODR必將發(fā)揮跨地性優(yōu)勢。英國“網(wǎng)上法院”準備引進ODR“第四方”,而我國的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不是嚴格意義上引進了“第四方”的ODR法庭。例如,2015年8月17日,濱江法院電子商務全程審理互聯(lián)網(wǎng)著作權糾紛案件,原告與被告遠隔數(shù)千里,整個流程包括立案、開庭都通過網(wǎng)上法庭系統(tǒng)完成。*浙江法院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法院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系統(tǒng)正式版 全程審理互聯(lián)網(wǎng)著作權糾紛案件,http://www.zjwsft.gov.cn/portal/main/domain/index.htm 最后訪問日期2017年5月9日。但是,法院通過電子郵件和手機短信的形式向被告送達起訴狀、證據(jù)副本等,這種做法起碼缺乏ODR系統(tǒng)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因此,我國應該借鑒國外經驗,完善我國網(wǎng)上法庭糾紛解決機制,解決電商版權糾紛。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共享型經濟電子商務新模式的發(fā)展必然擴大網(wǎng)上版權糾紛所發(fā)生的行業(yè)范圍;農村和跨境電商新政策必將擴大網(wǎng)上版權糾紛發(fā)生的地理范圍;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更新必然增加侵權人網(wǎng)上復制與傳播版權人作品的能力。這預示著我國網(wǎng)民從七億多的規(guī)模向十幾億發(fā)展,網(wǎng)購人數(shù)繼續(xù)全球居首,電商版權糾紛數(shù)量繼續(xù)隨之增長。面對新時代的挑戰(zhàn),我國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爭端解決制度,引進ODR機制。我國正在開展電子商務網(wǎng)上法庭試點,主審版權糾紛,這是良好的開端。我們應該更大膽地探索多元化ODR機制,采用以下措施:修改“避風港”制度,把網(wǎng)絡提供商的“審查”責任轉移給“網(wǎng)上法庭”;采取“眾包式 ODR”,防止電商版權侵權活動的蔓延;構建涉外ODR機制,解決跨境電商版權糾紛;借鑒加拿大“民事糾紛法庭”經驗, 完善我國的電商網(wǎng)上法庭; 考察英國“網(wǎng)上法院”功能,利用ODR“第四方”解決電商版權糾紛。多元化ODR就是協(xié)商、談判、調解、仲裁和訴訟都要貫穿ODR機制,法庭內外都有ODR機制,以眾包式ODR對付“眾包式經濟”帶來的電商版權糾紛,以低成本的維權對付低成本的侵權??傊?,在引進ODR的同時,不斷改進ODR,使之既與國際接軌又具有中國特色,適合國情。
[責任編輯:王德福]
Subject:ODR——A New Mechanism to Solve E-commerce Copyright Disputes in Multiple Ways
Author & unit:FANG Xuhui
(Law School,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Jiangxi 330031,China)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new model of sharing economy and the implement of both rural and cross-border e-commerce new policies will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e-commerce copyright disputes in new industries and new area; the innovation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will increase the chance of copyright piracy. Facing these challenges, some of the people’ courts are introducing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 (ODR) into “e-commerce online court” to solve copyright disputes. China should further explore ODR to solve e-commerce copyright disputes in multiple ways: strengthening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rnet court”to investigate copyright infringement; learning from foreign "online court" to improve our online e-commerce court; applying “crowdsourced ODR” to prevent the spread of e-commerce copyright infringing activities; establishing the ODR mechanisms concerning foreign affairs to solve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copyright disputes.
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e-commerce; online court; copyright disputes
2017-05-20
本文系“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專項資金項目(贛財教指:2014-199)成果。
方旭輝(1960-), 男,湖南湘潭人,法律博士,南昌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網(wǎng)絡正義實驗室(cyberjustice)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知識產權法、國際法。
D99
A
1009-8003(2017)04-01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