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楊安冉
摘要:近年來女性犯罪呈上升態(tài)勢,而女性不僅是家庭的紐帶,還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女性群體對社會的影響是長期、深遠和巨大的,所以女性犯罪已經(jīng)成為刻不容緩的社會問題。文章概述了從塔爾德的犯罪原因論視角下女性犯罪現(xiàn)狀和特點,并從多方面分析原因,探討了對我國女性
犯罪的預防和控制等問題的解決。
關鍵詞:女性犯罪;特點;原因;預防;社會因素
中圖分類號:D91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7)08-0251-01
作者簡介:李宏楊(1991-),男,滿族,河北承德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刑法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讀;安冉(1990-),女,滿族,河北承德人,河北省委黨校,法學專業(yè)在職研究生,就職于承德高新區(qū)政府。
一、塔爾德的犯罪原因論概述
法國著名犯罪學家,“模仿律”的創(chuàng)始人塔爾德,在犯罪原因理論方面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犯罪原因論方面,塔爾德提出“模仿律”并認真的分析了當前流行的犯罪原因理論,認為犯罪原因論中的生物學理論和自然理論是不適當?shù)模诳疾炝烁鱾€方面的犯罪原因之后,塔爾德提出了一種將心理學和社會學結合起來的犯罪原因理論,認為在犯罪的諸多原因中,社會原因起到了主要的作用,他強調不能否認犯罪的個人原因,更應重視其社會原因。在社會原因中,他主要分析了群體、家庭、教育、工作和工業(yè)、貧窮或富裕等社會因素與犯罪的因素。
二、女性犯罪的現(xiàn)狀和特征
近幾年,我國女性犯罪率也一直呈上升趨勢,同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比較,已增加了近10倍。這些犯罪主要是財產(chǎn)型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根據(jù)各省市的統(tǒng)計資料所進行的估算,女性侵犯財產(chǎn)的犯罪一般占全部女性犯罪的45%至50%左右;暴力犯罪兇殺和傷害,約占20%左右;性犯罪和其他犯罪約占25%至30%。最近女性犯罪又有新的發(fā)展趨勢。
三、我國女性犯罪的原因
根據(jù)塔爾德的犯罪原因論,在促成中國女性犯罪的諸多原因中,社會因素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多方面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社會因素。因為體力等多方面原因,女性生存面臨很大困難,生活沒有著落,甚至一些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也非常困難,這其中有些女性不堪忍受生活的壓力而進行詐騙、盜竊、搶劫等活動,或是從事皮肉生意,自甘淪落。
二是家庭因素。在女性的某些犯罪中,家庭的暴力是導致女性犯罪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女性在遇到家庭暴力,最初的容忍都是源于“家丑不可外揚”的心理,怕丈夫報復、怕親友、領導知道??僧斶@種侵害積累到一定程度,忍無可忍時,便采取傷害或殺人的方式進行“反抗”。
三是個人因素。據(jù)統(tǒng)計,95%的女性犯罪直接或間接與錢財有關。由于女性的虛榮心較強,常不滿足于現(xiàn)狀,最后不惜采用犯罪手段來實現(xiàn)自己的金錢夢。
四、預防女性犯罪的對策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采取綜合治理的方針,動員全社會各種力量,采取各種相關對策,以達有效地預防和遏制女性犯罪的目的。
一是做好硬件、軟件的各項準備。通過對在押犯人數(shù)的統(tǒng)計,可以預測在今后幾年中,在押犯人數(shù)還將有所激增,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想上作好準備,具備長遠眼光和戰(zhàn)略考慮。注重提高干警素質,創(chuàng)新教育改造理念,增加教育改造手段,在軟件上有所提升和突破。
二是加強法制教育。通過宣傳、普及法律知識來強化女性的法律意識,增強女性自我約束、依法辦事的能力,避免犯罪行為的發(fā)生。要大力宣傳和認真貫徹《婦女兒童權益保護法》,社會各方面要認真全面履行。
三是改變社會觀念,轉化公眾態(tài)度。政府要大力配合做好女性“維權工作”,尊重婦女,制止輕視女性的現(xiàn)象發(fā)生,消除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大力提倡男女平等的同時,也要賦予女性應有的權利,使其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半邊天”的作用。
五、結語
女性犯罪數(shù)量的逐年增加提醒我們在社會逐步邁向現(xiàn)代化的同時,要逐步對女性加強關注。我們要根據(jù)社會的發(fā)展來變換眼光地看待女性犯罪,這樣才能順應時代的變化,有目的地剖析女性犯罪,從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保障城市繁榮穩(wěn)定,保障國家長治久安,保障社會健康和諧地發(fā)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康樹華,張小虎.犯罪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8.
[2]肖興政,郝志倫.犯罪心理學[M].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4.1.
[3]王駿.新時期女性犯罪原因論[J].鄂州大學學報,2004-1-11(11).
[4]王慧敏.婚外情兇殺案全景:女性犯罪在升級[J].法律與生活,2002(9).
[5]魏平雄,趙寶成,王順安主編.犯罪學教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7:642.
[6]關業(yè)輝,長春市公安局.論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及偵辦女性犯罪案件的對策[J].長春公安法制,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