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萍
2012年,從一年級開始每周開設一次“兒童大講堂”,一直堅持至今?,F(xiàn)在學生已進入五年級,兒童大講堂開設近120場,學生每學期都有機會站上講臺,當至少一次“小講師”。2015年,開始在全校范圍內(nèi)推廣“兒童大講堂”。當然,在推廣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愿得到更多的建議和指導。
“兒童大講堂”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一、引言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課的基本特點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同時,語文課又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著重培養(yǎng)的也是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最新修訂版)不僅要求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還積極倡導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綜合性學習。1~2年級的學生,觀察大自然,參加校園、社區(qū)活動,能對感興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口頭或書面表達自己的想法;3~4年級的學生,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在家庭生活和學校生活中,能提出問題,并學會合作,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口頭與書面相結(jié)合,表達自己的想法;5~6年級的學生,要初步了解利用多種渠道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能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能策劃簡單的活動,并對策劃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能對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組織討論、專題演講等。
以上不難看出,綜合性學習的目的就是要鍛煉學生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nèi)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很多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作為一線教師,筆者多年來也在不斷的摸索,并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核心載體是在班級中開設“兒童大講堂”——讓學生自己選題、查閱和收集資料,經(jīng)過整理和分析,形成正式的講義后走上講臺給同學上課。2012年,筆者從一年級開始帶課,每周開設一次“兒童大講堂”,一直堅持至今。現(xiàn)在學生已進入五年級,兒童大講堂開設近120場,學生每學期都有機會站上講臺,當至少一次“小講師”。2015年,學校支持和肯定了筆者的工作,開始在全校范圍內(nèi)推廣“兒童大講堂”。當然,在推廣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筆者愿拋磚引玉,得到更多的建議和指導。
二、“兒童大講堂”是提升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實踐
為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筆者最初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針對教材內(nèi)容,或者是重要節(jié)日、家庭與學校生活、當前社會關注熱點等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和綜合性學習,這可能也是大多數(shù)教師采取的方法。通常先由教師指定一個大致的選題范圍,學生在課外收集和整理資料,并以口頭或書面形式表達想法,高年級的學生可能還需要制作或撰寫簡單的PPT或報告,然后在課堂上進行集體討論和交流。有時,教師還會讓個別學生上臺做一些簡短的講解。這種方法確實能起到一些鍛煉學生綜合能力的作用。但是,一方面,課堂時間有限,能真正參與討論和交流的學生人數(shù)并不多,尤其當需要學生主動發(fā)言時,有的學生可能會因為害羞怯場等因素,一學期也不開口,變成一個“透明人”;另一方面,受限于這種交流形式的寬泛性特質(zhì),學生們討論和交流的廣度和深度一般都很不夠,有些內(nèi)容只是點到即止,沒有進行深入探討,這些現(xiàn)象對學生綜合能力鍛煉的局限性顯而易見。經(jīng)多方摸索并參考一些成功經(jīng)驗,筆者終于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道路——開設“兒童大講堂”。
(一)“兒童大講堂”能彌補傳統(tǒng)實踐方法的不足
每一名學生不僅能得到展示和鍛煉自己的機會,而且還能擁有可持續(xù)性互相學習和提高的平臺。
1.一學期18周,每周筆者都會騰出一節(jié)課,交由學生開設“兒童大講堂”,學生可以自主開講,也可以合作開講。每一名學生都有站上講臺當“小講師”的機會,本學期沒排到,就順延到下學期。
2.“小講師”的上課過程與筆者這些“大講師”一樣,不僅要使用PPT來展示教學內(nèi)容,以方便聽課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還要設計問題,與聽課學生進行互動。
3.聽課的學生能隨時向“小講師”提問,進行討論和交流,這一點很考驗“小講師”的課前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
4.每一名學生每周都有借鑒當堂“小講師”成功經(jīng)驗或汲取他們失敗教訓的機會,然后揚長避短,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
(二)“兒童大講堂”能全面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建立和增強自信心
課前:“小講師”要根據(jù)選題查閱、收集和整理資料,按照40分鐘的上課時間選擇和安排教學內(nèi)容、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制作PPT(可請家長協(xié)助)、反復演練(講給家長或同學聽),必要時還得根據(jù)演練效果調(diào)整相關內(nèi)容。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小講師”們?yōu)榱松虾靡惶谜n,往往提前十多天就開始熱火朝天的準備,那股子投入勁,經(jīng)常連家長們都吃驚。有的學生甚至會跑來向筆者請教如何安排教學內(nèi)容、如何設計互動才能讓學生們愛聽、想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識字認字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信息搜集和處理能力都能得到強有力的鍛煉。
課上:“小講師”要姿態(tài)大方、聲音洪亮、注意語速的輕重緩急、突出和強調(diào)教學重點和難點、完成教學內(nèi)容的講解。講解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聽眾狀態(tài),及時互動,調(diào)動學生聽課積極性。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給予回答,暫時無法回答的,可以告知課后再討論和交流。該階段能大幅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建立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很多學生當過“小講師”后變得開朗,不再懼怕當眾講話。用他們的話說,“我們都當上老師了,還怕開口嗎!”
課后:聽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掌聲,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擁抱,在綜合能力得到大幅鍛煉的同時,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兒童大講堂”在全校推廣后,有同事請筆者所帶班的學生去給他們班講一次課。課后,同事激動的對“小講師”說:“你講的太棒了!我們班上有個不愛聽課的學生,今天他聽的眼都不眨,還積極舉手回答了問題!”可想而知,“小講師”當時的自豪感會有多強!
三、開設“兒童大講堂”的幾個小經(jīng)驗
(一)“兒童大講堂”適用于每個年級
筆者所帶班的第一次“兒童大講堂”開設于一年級的第1周,不過,那其實只是一次“靈機一動”的活動。
開學第一周,平均年齡6歲的小學生們以為上學跟上幼兒園一樣,天天書包里都帶著玩具。開學第三天的課間,筆者看到一名小男孩在桌上擺了大大小小好幾桿槍模,就隨口問了一句“這些都是什么槍???”結(jié)果小男孩立刻如數(shù)家珍般的講解了起來。眼看快上課了,可小男孩還沒有停嘴的意思,而且筆者也被小男孩的介紹所吸引,就靈機一動“老師周五有一節(jié)課,給你40分鐘,你能給老師和同學們介紹一下槍械知識嗎?”結(jié)果,周五小男孩帶來了他的全部珍藏,沒有講稿,沒有PPT,整整40分鐘,“小講師”講的是激情四射,筆者和學生們聽的是欲罷不能。下課后,學生們擁上來,有的說“我能講飛機”,有的說“我能講星星”,有的說“我能講小兔子”……筆者干脆答應“好!以后我們每個周五都請一位‘小講師來講課?!本褪沁@么一次“靈機一動”的活動,拉開了“兒童大講堂”的序幕,至今仍在“連載”中。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保~圣陶先生說過“只有做學生的學生,才能做學生的先生”,即使是一年級的“小豆包”,也有值得學習之處。所以,請相信學生的能力,只要給提供講臺,他們就能當好“老師”。
如果可能,筆者建議“兒童大講堂”開設的越早越好,低年級學生的自信心、好勝心和班級榮譽感強,推崇有力量的英雄,渴望得到關注和表揚。而且,教師們往往會對年齡小的學生更加寬容,只要學生能勇敢的站上講臺,哪怕有些磕巴,哪怕照著PPT念,也會為他們的勇氣可嘉點贊。下課了,等學生回過味來,感嘆“噢,講課原來是這個樣子啊,沒什么好緊張的,下次我會表現(xiàn)得更好”時,自信心自然就慢慢建立起來了,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也水到渠成。
(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自由選題
教育學家朱永新提出了“新教育實驗”的概念,他認為,理想課堂要具有六度: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練習度、延展度。相信很多一線教師,包括筆者在內(nèi),都在為建設這樣一個理想課堂而努力著、探索著。沒想到,由學生開設的“兒童大講堂”竟已是接近完美的理想課堂了。這種感受初覺不可置信,但細思后卻是“的確如此”。理想課堂應該是什么樣?當然,是學生心目中的樣。學生希望自己是課堂的一份子,希望教師親和,希望能自由發(fā)言,希望能親自動手實踐,希望能用舊知識學好新知識,希望所學知識能用于社會生活。學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當他去講課時,就會不知不覺地朝這方面努力,會尋找更好的素材,會設計更有意思的交互,而他們在此過程中的付出也會轉(zhuǎn)化成自身能力的提高。
筆者開設“兒童大講堂”近4年半,低年級的時候,由于學生的興趣愛好非常廣泛,出于拓寬學生知識面、開闊學生視野的考慮,由學生自由選題。三年級開始,每學期伊始就會劃定一個大致的范圍(例如三年級的主題是“民族”,四年級的主題是“古代人物”,五年級的主題是“科學”),學生從中選題,并向筆者報備,一是避免內(nèi)容重復,二是初步審核學生的選題。至今,近120場的“兒童大講堂”上,教與學的氣氛始終都是熱烈的,而且經(jīng)過不斷的嘗試和磨練,“小講師”們已對如何安排教學內(nèi)容、組織教學過程駕輕就熟,甚至于筆者都會經(jīng)?!巴祹煛保芽吹降囊恍┖梅椒ㄟ\用到日常的教學中。
(三)家校一體,共辦“兒童大講堂”
語文課要鍛煉的是學生在識字認字、閱讀理解、寫作、口語交際,以及利用各種渠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至于如何制作精美的PPT,是《信息技術》課老師負責的工作。
在講課時使用PPT是必要的,一是可以在課前幫助“小講師”對講課內(nèi)容進行安排、歸納和總結(jié),二是可以在課上提示“小講師”接下來要講的內(nèi)容,三是便于聽課學生更直觀的學習、理解和記憶。有時候,光用耳朵聽“小講師”講,所獲得的信息量是不夠的,對知識點的印象也是不深刻的。因此,在學生們接觸計算機相關課程之前,PPT的制作還得由家長代勞。
為此,筆者曾專門給家長開會,講解“兒童大講堂”上PPT的作用和做法。對于自信的、理解力或記憶力較好的“小講師”,建議家長以繪本的形式制作PPT,每頁PPT以圖片為主,附有少量文字?!靶≈v師”在講課時,相當于進行了一次繪本仿講,口語表達能力提高的會很快。對于害羞的、理解力或記憶力較弱的學生,可以多一些文字,但要告訴孩子,PPT上的內(nèi)容只是給你作提示用的,不能在講課時照著念,要把這些內(nèi)容理解后換一種方式講出來。這種換個方式表述的過程,也會“小講師”在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有所進步。
低年級的時候,開設“兒童大講堂”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開口,讓他們克服膽怯心理,敢于在一群人面前(人群中可能還有老師和家長)流暢清晰的進行口語表達。所以,哪怕家長代辦了資料收集、整理與PPT制作等工作,也是可以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多,老師和家長們可以逐步放手,先讓孩子使用網(wǎng)絡、圖書館查閱和收集資料,再指導他們對資料進行重整和取舍?!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家長的作用將慢慢減少,甚至全部消失。
(四)“兒童大講堂”,讓學生自主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筆者在開設“兒童大講堂”的最初階段,主要任務是提前和家長、學生溝通教學內(nèi)容,上課時幫助維護秩序,準備“小講師”臨場發(fā)揮失常的應對方案,以及進行課后點評等。當學生們養(yǎng)成了“每周一講”的習慣,“兒童大講堂”也漸入學生自主管理的佳境。因為4年多的堅持,現(xiàn)在學生們已經(jīng)把每周五下午的第一節(jié)當作“兒童大講堂”的時間,雷打不動。每到這一天的中午,“小講師”就會提前拷貝PPT,并準時站在講臺上,只等鈴聲一響就開始上課。其他學生會主動打掃、布置教室,在上課時認真聽講、積極互動,因為將心比心,當自己站在講臺上的時候,也希望下面的同學們熱情響應。如此,筆者的工作直接被簡化成課后點評。至于需要每周騰出一節(jié)課,時間是海綿,擠一擠總是有的。
四、結(jié)束語
葉圣陶先生說過“咱們當教師的人要引導他們,使他們能夠自己學,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兒童大講堂”在這方面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不僅能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還讓他們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希望學生們能像葉圣陶先生所希望的,“自己學一輩子,學到老”。
參考文獻:
\[1\]李玉玲.小學語文綜合學習指導要點.課程探索,2015,(16):98.
\[2\]張志偉,陳天偉.小學語文綜合學習指導要點例談.上海教育科研,2010,(03):83-84
\[3\]蘭慶波.以學定教背景下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設計策略探究.教學周刊,2015,(06):177.
\[4\]邸靜.語文綜合性學習——學生探究的樂土.中國校外教育,2015,(05):121
\[5\]石艷蕊.在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8):178+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