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輝
G633.3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教育的認知也在不斷的改變,基于此,初中教育教學一直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審美教育能夠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審美。審美教育還關系到初中語文教育是否能夠發(fā)揮自身的作用。
審美教育指的是以審美活動為基礎,以凈化學生心靈、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為目的的教育活動,也是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陶冶學生的性情。在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表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深刻影響著學生的精神世界。以此就可以看出,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中,語文教學還具有應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重任,所以各個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對其重視。
一、語文教學中含有哪些美
1.語言美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賞析文學層次。文學是由言、意、象相結合,對文學淺層意義的分析,那么就可以在語言層面進行。賞析不同文體的語言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教育要引導學生品味和評價不同文體的語言美。像古詩詞中的遣詞造句,通感的運用。比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解析;魯迅文章的犀利,諷刺的辛辣;朱自清文字中的溫情、美好;毛主席詩詞中的壯闊和豪邁……都是學生欣賞語言美的極好的素材。
2.意境美
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能夠充分了解到文章中的意境美。中國文字獨有的凝練、會意為學生體會意境美也提供了很好的契機,文字的張力給學生提供無窮的想象力。比如王維的詩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使學生了解“直”和“圓”的語言美,以此使學生能夠感嘆到沙漠是荒無人煙的地方,以孤煙和落日襯托了沙漠的荒涼和蕭瑟,這種自然的魅力景象使在外漂泊的游子有一種寂寞、蒼涼的感覺。再比如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就以精妙的構思和凝練的語言構成了一幅幅不同的、優(yōu)美的、富有韻味的畫面,整篇詩都是以“枯藤”、“昏鴉”、“流水”、“夕陽西下”等具有美感的畫面相結合,營造出了暮色蒼茫的秋天荒野的圖像。
3.結構美
著名戲劇大師說過,文章是以結構為主,這就是說文章在寫作的時候,篇幅的布局是尤為重要的,它直接影響了文章的成功與否。全面解析文章的結構,是對文章生命的追求和找尋,即文章的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其結構樣式都是具有美感的,在進行課文分析的時候,教師要使學生全面掌握。如文章的切入點、小說中高潮的鋪墊,明線暗線的交叉和轉換、詩歌中的起承轉合等等都是屬于結構美的范疇,也是教師容易忽視的地方。
4.自然美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自然美的文章內容,有描寫祖國河山美的、有描寫四季變化美的、有描寫自然風光美的等等。
比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就將我國的大好河山描繪的多姿多彩而且生動;《黃河頌》就從高視野的角度歌頌了我國母親河—黃河的洶涌澎湃、胸襟博大;朱自清的《春》,就把大地回春生機盎然的景象描寫得盡善盡美。江河湖海,春夏秋冬,魚蟲花草都可以在課本中找到這種自然美。
5.人性美
語文教學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文以載道就是說文章中含有做人中的道理,人情中的倫理,事情中的哲理。有對親情的贊美,有對友情的歌頌,有對愛情的祝福。這些是教育學生最好的素材,是人性中最光輝的一面。
二、語文教學中怎么樣進行審美教育
審美教學指的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自覺地用美的觀念、方法正確引導并且啟發(fā)學生,使得審美成為教學的構成部分之一,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感悟美、體驗美、識別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進而較好地塑造學生的審美人格,促進他們健康發(fā)展。
新課改環(huán)境下的初中語文教育,應該一改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不能只是教師在講,學生被動聽課及學習,要求教師和學生能夠互動交流的進行教育教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也就是說教師應該逐步由主角變成配角。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根據以下內容來引導學生進行審美:
首先,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進行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教育者,還是引導者,引導學生從而進行審美教育。教師不應該將教材中的知識照搬傳授給學生,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價值,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念。比如在學習《珍珠鳥》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關注我們這個大的生存環(huán)境,了解人和自然界的生物應該和諧相處,使社會處于自然界各生物相處的和諧美。
其次,審美教育要有針對性,要和所講授的內容學生接受的能力欣賞的水平相結合。比如詩歌的教學就要反復吟誦,讓學生體會到詩歌中的文字美,體會到音樂美、意境美、節(jié)奏美;在小說中體會到結構美,和人物中的性格特點及人物身上的人性美。
再次,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中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使語文課堂充滿活躍的氣氛,并且能夠多姿多彩,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出語文教學的目的,使學生寓教于樂。否則,語文課就會單調乏味,學生自然提不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也不具有審美觀念。所以,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學生能夠學習教材內容中的結構美、語言美、自然美等等。
最后,語文教師還要利用多媒體,把審美教育和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把課文中的有關背景,素材利用聲光電等嶄新的方式體現出來,如教授《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時,把電視劇《紅樓夢》中的相關片段放給學生欣賞,學生就能通過演員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來形象地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及思想品質。這樣就能多渠道拓寬學生審美途徑,有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了解到,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要使審美教育貫穿整個教育過程中。因為社會在不斷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改變,目前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滿足不了學生的教育需求,這是時代在不斷進步的需求,并且也是初中語文教材自身的性質特點所決定的。審美教育能夠有效陶冶學生的情操和品質,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格及審美教育,所以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學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中是不可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