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蘭
G623.2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從而達到閱讀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這是小學教學實踐中必須掌握的問題。我認為,把握好語文課里的“著眼點”尤為重要。那么,“著眼點”在何處?一般來說,小學語文閱讀課文里“著眼點”蘊含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著眼點”在事中
一般說來,記敘性文章的“著眼點”往往在所記敘的具體事例中。如《大森林的主人》一課敘述了“我”和獵人在打獵歸途中,因翻船而又累又冷又餓地來到了大森林的經(jīng)歷。那么,這篇課文的“著眼點”在哪里?在大森林?在劃船遭遇?不是。是在遇到困難時,獵人如何想,如何做,如何說。課文通過獵人的言行告訴“我”和人們在困難面前要善于開動腦筋,主動地利用大自然的各種條件,做大自然的主人,勇于克服困難?!霸诖笊掷?,咱不能像個客人,得像個主人。只要肯動腦筋,什么東西都可以拿來用”。獵人的這段話把全文的中心思想點明了。教學中,可以啟發(fā)學生把“我”和獵人面對同樣困難的不同態(tài)度及其做法進行比較,從中分析概括出文章主要思想,進一步深入領(lǐng)會獵人說的這段話的深刻含義。還可以這樣提問:“假如獵人不那樣做,后果將會怎樣?”通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被激活,踴躍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師加以歸納,再回到課文,使主題思想再次升華,就可以在語文教學中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了更多交流機會,共同提高。教學這類記敘性的課文,切忌面面俱到,不分輕重的平鋪直敘。成功的經(jīng)驗就是抓住“著眼點”,把整篇課文都提起來,反復對比、聯(lián)系、提問、深化主題。
二、“著眼點”在情中
一些文章雖然敘事,但是所敘事情只是為了表情、抒情,在敘事過程中流溢著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此類文章“著眼點”在情中?!对僖娏耍H人》記敘了朝鮮的大娘、小金花、大嫂在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斗爭中,舍去自己最親的親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搶救志愿軍戰(zhàn)士的感人事跡。在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抓住志愿軍與朝鮮人民在戰(zhàn)斗中生死與共建立起來的濃厚魚水之情,抓住志愿軍戰(zhàn)士將離開與他們共同戰(zhàn)斗的朝鮮人民和朝鮮土地時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只要抓住這特殊環(huán)境下的特殊感情,就抓住了大綱,綱舉目張。文章中描寫志愿軍與大娘、小金花、大嫂的話別,帶著作者對朝鮮人民無限的感激和崇敬之情。每段都用祈使句開頭,用問句結(jié)尾,把告別的情景和動人的往事結(jié)合起來,敘之以事、動之以情,給人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受。全文多次運用排比、反問、反復和夾敘夾議等修辭手法和寫作方法,使文章成為敘事與抒情相結(jié)合的佳作。在教學中,抓住了“著眼點”,就可以通過這種感情是如何建立起來的,如何表達這種感情,作者對這種感情的態(tài)度如何等等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受到國際主義思想的教育,讓學生知道,誰是最可愛的人,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中朝兩國人民在戰(zhàn)斗中建立起來的深情厚誼。
一些文章雖然敘事描寫,但是所描寫的情景,也是為了寄寓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此類文章,“著眼點”在情中。如《可愛的草塘》一文,以“我”所見所聞為線索,描寫北大荒草塘景色美麗、物產(chǎn)豐富、風光奇特,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這篇課文有許多描寫,乍看起來是一篇“我”和小麗的游記,但事實上是抒發(fā)作者對祖國北大荒的贊美之情。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祖圍山河美的無比熱愛之情。在這篇優(yōu)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里,作者在描寫景物時,滲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景美和情美都交融在一起了。如課文結(jié)尾寫道“我朝前緊走幾步,想捧起這清涼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臉,但是我猶豫了,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作者對草塘由衷的愛,完全融合在眼前這美好的景物之中。教師可通過反復朗讀作者描寫眼前景物的這段話,讓學生了解北大荒草塘的美麗富饒,感受到祖國山河的美。這種文章,達情就是達“著眼點”。
三、“著眼點”在句中
所謂“著眼點”在句中,就是文中有能體現(xiàn)全文中心思想的關(guān)鍵句子。教學中應把這樣的句子作為重點來講?!短羯焦ぁ肪唧w描寫了《挑山工》的形象和“我”與挑山工的登山過程。這篇文章的“著眼點”在哪兒呢?就在挑山工的一段話里:“你們肩膀上沒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停下來嘛!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我們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边@篇文章的思想性就是啟迪人們認識這個道理:成敗不在一時的快慢和是否走筆直的路,而在于能否堅忍不拔地努力和毫不氣餒始終如一地前進。如何把這個“著眼點”輸入學生的思想呢?在教學時,教師可采用以下方法:1.引導學生了解課文是分幾層意思表達中心的,從而更清楚地了解課文敘述順序;2.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這段話的含義;3.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話:“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這句話間接提出了主題,肯定了挑山工永遠向前的形象。
四、“著眼點”在詞中
詞本無“著眼點”。當人們運用詞來表達思想時,詞就有了“著眼點”。這里說的是課文里能準確表達主題的關(guān)鍵詞。《小站》一文開篇就描寫了車站布置簡單,旅客和工作人員少,站臺小等很不起眼的方面;又按順序描寫了紅榜、小黑板、噴水池、杏樹、站長的哨子等細節(jié),客觀條件和主觀努力形成對比,反映了小站工作人員責任心強,在設備簡陋的情況下,處處為旅客著想,精心設計、裝點小站,為旅客站好每一班崗。車站的小和車站工作人員胸懷的“大”、心靈的“美”形成對比。這一切都包括在文章的結(jié)尾處“溫暖的春意”這個詞組中,“溫暖的春意”乃是畫龍點睛之筆。文章的“著眼點”即其中。教學時,教師要抓住這個中心進行對比,即小站的偏僻荒涼、非常小、設備簡陋與一般活潑的噴泉、幾樹燦爛的杏花對比。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會小站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色和小站給旅客帶來的春意、帶來的溫暖?!爸埸c”就是文章的靈魂、文章的中心。準確地把握好課文里的“著眼點”,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在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得輕松、學得愉快,游刃有余,把整篇課文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