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珊
[摘 要] 讀寫結合,就是把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緊密聯系起來,在作文教學中要明確閱讀為寫作提供了哪些條件、打下哪些基礎,寫作要借助閱讀的哪些知識、利用學得的哪些技巧。讀寫結合,能形成有效的學習鏈,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關鍵詞] 小學 閱讀 寫作 讀寫結合
作為一個語文老師,我個人認為語文課堂的“讀”是理解、是吸收、“寫”是表達、是運用。而將兩者放在一起,正是因為“讀”與“寫”這兩種能力是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兩者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語文課堂上必須讀寫結合。
閱讀是我們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吸收、是輸入,是在豐富自己的思想和內部語言。而語言的積累就需要大量的閱讀,學好語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閱讀。正如古人云:“開卷有益?!薄安┯^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而寫作則是語言的應用。是傾吐,是輸出,是將自己的某些人生體驗、內部思維轉化為外部語言,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小學生作文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認識活動和書面表達練習活動。讀寫結合,就是把閱讀教學與作文訓練緊密聯系起來,在作文教學中要明確閱讀為寫作提供了哪些條件、打下哪些基礎,寫作要借助閱讀的哪些知識、利用學得的哪些技巧。讀寫結合,能形成有效的學習鏈,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確認識讀、寫之間的關系
著名詩人郭沫若寫過這樣一句詩:“胸藏萬匯憑吞吐,筆有千鈞任翕張。”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薄叭f卷山積,一篇吟成?!薄皠谟谧x書,逸于作文?!睆倪@些詩句和名言中,我們可以看出寫作對讀書有很強的依賴關系,或者說是閱讀積累對學習表達的重要意義。具體地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大量閱讀書籍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積累豐富詞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廣泛地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豐富寫作素材,解決缺乏寫作內容的問題。
3、精細地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開闊寫作思路,激起學生表達欲望。
4、深入地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感悟寫作規(guī)律,學習借鑒優(yōu)秀作文的寫作方法。
當然,閱讀對寫作的影響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潛移默化的,同時讀寫之間也是厚積薄發(fā)的關系。正如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其意思是說讀書有利于寫作,這道理十分簡單。由此,在閱讀教學中,使讀寫有效結合,才能使閱讀與寫作兩者相得益彰,互相促進。
二、在課堂教學中以“讀”促“寫”,讓讀寫有效結合
“讀寫結合”以課文內容為素材,加上是在對課文內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礎上進行,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貼近實際,有利于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1、把握契機,變被動為主動,引起學生興趣。
2、明確要求,讓學生“練”有所依。
(1)于精彩處仿寫。
(2)于空白處補寫。
(3)于“遷移點”拓寫。
(4)于結尾處續(xù)寫。
(5)變換文體練習寫。
三、在課后尋找練寫時機,讓課堂中的讀寫結合獲得有效延伸
僅靠教師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學生在小學六年時間內也僅僅是學了二三百篇課文,而這樣的閱讀量又豈能滿足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需要呢?因此,我們在注重課內閱讀教學的同時,也要把視角投放到課外閱讀之中,之前所說的“大量的、高品位的閱讀”也就成了課外閱讀最為重要的閱讀范疇。但是,由于課外閱讀相對課堂教學來講更加開放、自主,教師在閱讀與寫作上的引導也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作為教師的我們又該怎樣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訓練寫的能力呢?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采用背誦古詩,讀童話、寓言、民間故事、通俗的小文章并且摘抄詞語、句子等。而相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我們則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并摘錄好詞佳句甚至名段,學會做讀書筆記,寫一寫自己的見解,讀書后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將這些心得體會在平時的班級活動中加以體現,供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無論是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的讀寫訓練,還是在課外閱讀中的寫作能力訓練,在實際運用中,我們都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情特點,采取循序漸進的策略:
從學到仿,隨文說寫;
積累體驗,由說到寫;
從仿到創(chuàng),由扶到放;
關注生活,加強練筆。
我們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比绾斡煤眠@個例子,決定了學生的實際收效有多大。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的技巧,在寫作中增強對語言文字閱讀的感悟能力,在這樣無數次的閱讀—寫作—閱讀的雙向遷移中,閱讀和寫作形成了互相補充的有機體,那么,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遙遠的夢。
總之,教師要深入鉆研文本,要在把握文本主旨、感悟人文內涵、體會思想感情的同時,還要領悟其在表達上的特點、作用和效果,在教學實施中,既要有效指導學生把握文本內容,使他們受到人文熏陶,又要引領學生領會課文遣詞造句、結構、表達上的特點、作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