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祥
(華僑大學,福建 泉州 362021)
【法學研究】
申明亭普法所蘊藏思想的現代啟示
□羅 祥
(華僑大學,福建 泉州 362021)
申明亭是我國明朝地方息訟止爭、教化群眾的場所,圍繞申明亭有一系列的配套教化措施,譬如教民榜文、群眾教化、里老人等。申明亭在明清時期的農村起到普法的作用,提高了農民法律意識,鞏固了政權統(tǒng)治。與明朝其他農村普法模式不同的是,申明亭在普法實踐過程中蘊藏著民本位思想、無訟思想、需求層次理論三種思想理論,時至今日這些思想和理論仍對我國當代農村普法觀念有啟迪的作用。
申明亭;農村普法;無訟;思想
(一)申明亭起源歷史背景
我國古代皇權統(tǒng)治的合法性來源于君權神授思想,“君權神授”思想起源于《尚書·召誥》的“有夏服(受)天命”,到漢代,董仲舒將其發(fā)展為“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學說,“君權神授”的提出是封建統(tǒng)治者為皇權而找到的立足根據。我國封建統(tǒng)治者為實行愚民統(tǒng)治,故意神化國家政權、法律制度,使得人民對國家的法律政策處于蒙蔽狀態(tài),下層統(tǒng)治的農民畏懼神權而服從封建統(tǒng)治。然而明朝是我國古代法律發(fā)展進程中比較獨特的一個時期,朱元璋吸取歷朝歷代政權顛覆的經驗,認為法律應當是國家治理的工具,只有法律才能實現“人志定、上下安”,因而在建國初期就開始普及法律,加強法律宣傳。其宣傳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譬如官署、學官直接講讀《大明律例》,將其作為各級學校必修的課程;在鄉(xiāng)約所宣講圣諭;頒布《教民榜文》宣傳百姓遵紀守法的官府告示、律令和案例;建申明亭;學習《大誥》等等,表明明朝不僅注重從官府到民間的法律宣傳,還重視宣傳的內容和方式的多樣化,申明亭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二)申明亭概念
申明亭起源于周代的“鋤”,在古代“鋤”類似于申明亭的地方建筑,最初為“里宰治所”,其進一步引申為“街彈之室”,即懲惡揚善,凈化社會風氣的場所。[1]明朝時期申明亭作為基層教化組織存在,《大明律》對故意損毀申明亭者重法懲罰:“對于拆毀申明亭建筑以及破壞展板的人處杖罰一百,流放三千里的重刑?!盵2]歷史記載洪武五年二月,朱元璋鑒于農民對國家禁令不知而違反國法的行為,命令府、州、縣、鄉(xiāng)里都設立申明亭,把人民違反國法等情況記載到申明亭榜上,以示警告。[3]從字面來理解,申明亭(制度)點睛之筆在于申明二字,且申明在古漢語中有鄭重宣明、強調公開發(fā)表之意思。申明亭是一個具有多功能的地方制度,其具有的兩個核心職能:其一,公告法令及鄉(xiāng)民惡習,法制教育的場所;其二,調解糾紛之所。申明亭設立之目的在于對群眾進行普法宣傳教育,為了警戒民眾將犯罪者名字與罪狀書寫亭上。[4]
當前對申明亭的研究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對申明亭的里老人制度深入挖掘,從里老人蘊含的樸素的無訟、息爭思想以及群眾調解制度切入,代表性的如韓秀桃的著作[5];另一類是對申明亭的歷史由來和功能作綜述的文章,諸如《論明清申明亭的起源、興廢及功用》[6]、《明初申明亭考論》[7]等。通過梳理知網、萬方等數據庫后,發(fā)現其中專門對申明亭的普法功能的研究還沒有,揭示申明亭的普法作用和其所蘊含的傳統(tǒng)智慧,豐富明朝法律思想研究,也給當前我國農村普法以啟迪。
(三)申明亭普法形式
申明亭普法形式有四種:記惡、揭惡、讀律、張貼告示。記惡,簡而言之就是將惡習記錄在申明亭,最初不論惡習大小都要記錄,后來只把“犯十惡、奸盜、犯賊至徒者”[8]等寫在亭上,其他輕微傷風敗俗的行為不記載,從而重點打擊了重型犯罪,也給因輕微之事而導致一生污點的人以改過自新的機會,最后又演變?yōu)椤坝浬票 焙汀案倪^簿”并行的制度,申明亭不僅僅記惡,而且還記善,還會給犯惡后行善的人以載入“改過簿”獎勵?!敖覑骸本褪墙衣稅盒械囊馑?,屬于申明亭制度的里老人的功能之一,在農村基層社會,里老人集“教禮授法、道德教育和法律懲治、國家司法和鄉(xiāng)里自治”功能于一身,里老人通過在群眾面前說理、揭露惡行,采取教化和引導的溫和方式使犯惡者內心悔改?!白x律”、“張貼告示”,顧名思義就是以申明亭為傳播律令法則的載體來宣讀律令法則、張貼告示,“讀律”、“張貼告示”類似今天的宣傳欄、群眾廣播的普法方式。申明亭的普法方式中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文化,其中代表性的有民本位思想、無訟思想、激勵思想。
(一)申明亭普法之民本位思想
早在洪武五年之前就已經有民間個別地區(qū)設立了申明亭的歷史記載,[9]這表明申明亭先于官方的政策推行而產生,是群眾智慧的產物,申明亭的成功經驗經過明朝政府的推廣后才在全國開展,因此這種設計本身體現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民本思想。里老人的選舉制度設計本身也蘊藏民本位思想。西方的法治發(fā)展基礎是“市民社會”,而我國法治發(fā)展的社會基礎與之相反——“鄉(xiāng)土社會”。中國的“鄉(xiāng)土社會”由于社會分工不充分,個體之間的利益互不獨立,人與人之間關系千絲萬縷,因此也形成了一個個封閉的鄉(xiāng)土環(huán)境,這和西方人際社會的相互獨立特點迥然不同。在鄉(xiāng)土社會環(huán)境中,信息傳遞有其不可取代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最顯著表現就是“地緣”和“親緣”,里老人的選舉正是在這種“地緣”、“親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督堂癜裎摹份d“其老人須令本里眾人推舉,平日公直、人所敬服者三名五名十名,報名在官,令其剖決”,令五十歲以上的有德行、見識廣、讓群眾信服的老人擔任“剖決”的角色,令年紀高但見識一般的人也放到里老人隊伍,但不擁有“剖決”的職能,只起到輔助教化的作用。歸納起來,明初里老人的選任需符合以下要求:一是在本里有戶籍;二是五十歲以上年齡;三是本里村民推選;四是擁有高尚品德足以服眾;五是具有公平裁決明辨是非的“剖決能力”;六是官府任命。[10]可以看出,申明亭里老人的選擇不是自上而下的官方委任,而是在當地農村選拔德行高、明是非的老人來擔任此職,群眾通過投票選舉的方式選出自己的里老人作為聯(lián)系官府的媒介。推選產生掌握部分國家司法權的里老人在高度封建集權的明朝是罕見的,這就意味著明朝允許皇權專制之外的民主存在,不得不說申明亭里老人制度是封建社會基層教化制度的產物,充分表明了明朝對里老人制度的倚重。
最后,從申明亭運行之里老人裁決來看,《教民榜文》規(guī)定“凡里老人剖決民訴,許于各里申明亭決議”,在受理群眾之訴時,禁止侮辱、體罰等粗暴方式,而采用“群眾教化”方式循循善誘地引導,并有眾多人旁聽。在懲罰模式上不能采用“拘禁”或“投獄鄉(xiāng)民”方式,而是早晨令問,晚則放回,事未了次日再審,體現了里老人在普法過程中遵循以民為本的原則,一方面在處理方式上采取非暴力的群眾教化形式,另一方面使得被令問的村民仍然按時作息,不至于身心折磨耽誤農業(yè)生產。
(二)申明亭普法之無訟思想
申明亭作為里老人發(fā)揮理訴場所的職能最為人熟知。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命令鄉(xiāng)間老人理訴,官方正式記載于洪武三十一年頒布的《教民榜文》中,凡老人里甲剖決民訴,許于各里申明亭議決,此后申明亭正式成為里老人理訴的正式場所。里老人勸人息訟的內容多體現在《教民榜文》中,文中強調對于細微的瑣事不能都付諸于官府。因為司法不可能事事公正廉明,且案件若不能及時處理,小民會飽受監(jiān)獄之災,故而里老人懇切勸告本鄉(xiāng)人民,關于婚事、土地、斗毆等細微之事,當事人應互相含忍,如果被欺凌太甚、情理難容,里老人就會評判是非、確定責任。如果鄉(xiāng)民不服里老人息訴之勸而訴入官府,里老人還可以協(xié)助官府對實施欺凌者問罪處罰。其中《教民榜文》第1條和第10條明確規(guī)定了里老人斷訣前置的原則。所謂斷訣前置,是指“縣以下鄉(xiāng)、保等基層組織有官府授權受理民事案件,鄉(xiāng)里訴訟是戶婚、田土、斗毆等訴訟必經程序”。[11]具體說就是:對于一般民間糾紛,不允許一經發(fā)生就告訴官府,必須經過本鄉(xiāng)里老人的調解,如果不經過調解直接去官府告狀,官府先行六十大板,然后將案子交回里老;如果官府人員明知沒有經過里老人直接訴訟而接受的,要治罪官員?!督堂癜裎摹芬?guī)定的申明亭里老人理訴制度模式,以比較溫和方式處理民間糾紛,秉乘盡量以調解的手段解決爭議的原則,減少訴訟解決爭端的方式,充分表明了申明亭對無訟思想的追求。
(三)申明亭普法之需求層次理論
通過對比幾乎同時期制定的《大誥》,更能看出申明亭普法在教化內容方面的優(yōu)越性?!洞笳a》秉承“明刑弼教”的執(zhí)政思想,是地主階級使用暴力強化思想統(tǒng)治的表現,是片面的懲罰主義法律觀,其本質是使用刑罰威嚇民眾?!洞笳a》中關于整飭吏治和打擊貪官污吏的內容占比66%,關于治民和打擊“奸民”的內容占比14% ,這表明《大誥》與其說是一部普法手冊,不如說一本以大量的刑罰制裁為內容的刑事法典。另一方面,地方官員可以利用《大誥》制度上的漏洞謀財害命,欺壓民眾,從而成為名副其實的暴力法律工具。同樣作為普法教育的工具,申明亭制度與《大誥》則截然相反,《大誥》重刑罰輕調解,對民眾以刑法威懾作為主要手段,相比較而言,申明亭制度則比較重視對禮儀、道德、民事糾紛的教化。傷風化過犯是申明亭懲戒之首,足可見明初設申明亭用意以及對風俗教化的關心,同時申明亭也承擔著對犯十惡、奸盜、詐偽、干名犯義等等犯罪行為的懲戒,這表明風俗教化是申明亭的首要功能,除此之外申明亭還承擔著明朝縣衙官府的部分審判職能,是寓教化和司法為一體的地方制度。從《大誥》和申明亭體制下《教民榜文》兩個法律文件對比中可看出,《大誥》重安全的維護,《教民榜文》重教化的培養(yǎng);《大誥》對于明朝貪官的懲治發(fā)揮了一定作用,但是對于明朝鄉(xiāng)里農村的民間糾紛、調解問題,《教民榜文》則發(fā)揮著比《大誥》更廣泛的用途。歷史也表明《大誥》在明太祖死后就被束之高閣,而申明亭直至清朝還發(fā)揮著基層教化的作用。
(一)摒棄官本位,重拾民本位普法思想
我國新時期普法的發(fā)動原理仍然和過去舊中國普法發(fā)動原理并無差異,即自上而下發(fā)起的運動。民眾到底要不要普法,普法到底是來自民主的呼聲還是為了國本位思想的需要?如果不是來自民主,普法活動的合法性也難以成立。由于普法是國家大力推行的運動,因此難免不夾雜著官本位思維定勢,譬如“唯上是從”“以公濟私”等思維。官本位思想忽視受眾的普法需求,民眾也不會心甘情愿接受官方的指令,國家普法與民眾普法需求產生抵觸的后果會導致反饋評價機制的缺失,一方面國家的普法初衷由于民眾的不理解不能及時得到反饋,另一方面民眾對普法的抵觸也會使得普法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果不實事求是地探尋真正適合農村社會的普法方式,勢必會造成國家公共資源的大量浪費。
我國當前的普法工作首先要樹立民本位思想意識,尤其是在制定方針政策時更要用民本位思維澆灌辦事之思維。觀念問題不能偏差,試圖以國本位的偽真理去指導實踐只會帶來負面的回饋。從普法的對象來看,我國普法政策的重點不應該是普法的主體,而應當是普法的對象,也即廣大民眾。普法是一個文化傳播的過程,判斷文化傳播的效果的好壞不在于傳播主體所掌握文化的高低,而在于傳播對象在傳播的過程中文化水平的增長。我國的普法規(guī)劃需要將重心轉移到對象,摒棄國本位的思維定勢,一切以民本位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具體而言,國家在制定普法規(guī)劃時要做好對全國普法狀況微觀數據的統(tǒng)計,以實證調查的數據為基礎,以農村現實普法需求為考量;在推廣普法成功經驗的同時,要實事求是地考察當地的歷史背景、民族風俗、受眾對象、經濟水平等等,尤其在農村法治薄弱地區(qū),基于地緣親緣仍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特殊情況,牢固樹立起為人民普法的民本位思想,從當地的風土習慣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普法。明朝統(tǒng)治者對里老人部分司法權放權,使得里老人在當時農村社會成為順利溝通官方和民間的良性媒介,這是建立在明朝嚴刑酷法的基礎之上的國家權力對里老人部分權力的監(jiān)督。當前輕刑化成為我國法治發(fā)展的必然趨勢,用權力監(jiān)督權力的手段已不可取,我們當代農村的普法思維應當是權利監(jiān)督權力,信任民眾自己能夠管理好自己,自己能夠發(fā)展好自己的文化,自己能夠完成普法的神圣使命。
(二)“無訟”不是“無訴訟”
有人錯誤理解了“無訟”的思想,認為無訟就是“無訴訟”,這個觀點認為,有訴訟盡量消化訴訟,能調解就不要訴訟,這種想法企圖以調解、私了等非強制性手段解決一切問題。首先隨著現代社會生產力的高速發(fā)展、分工的細化,農村的社會已經不是以前路不拾遺、桃花源的生活狀態(tài),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走出農村,走進城市,他們會把城市的先進文化帶進農村。隨之而來的也有現代文明的糟粕,譬如犯罪、毒品等,單純依賴申明亭普法先調解后訴訟的思路,往往沒法解決問題。譬如現在很多村支書的巨貪現象,農村惡霸的欺凌現象等等,僅僅依靠無訴訟主義,調解主義無法平息農民的上訪現象,農民此時就需要國家的公權力路徑即訴訟來維權,試圖用“無訴訟”的觀點來塑造農村普法觀念反而使“無訴訟”成為強惡勢力的保護傘。即使在封建時代,純粹的無訴訟也是不存在的,調解只是極端訴訟的前置程序而已,并不是試圖回避訴訟。因此企圖以“無訴訟”代替“無訟”的觀念是錯誤的,落后的。
其次,當今的“無訟”仍然應當是農村普法的一個旋律。雖然現代農村社會與城市社會的差別進一步縮小,但是地緣、親緣的關系仍然沒有切斷,留在農村的人仍然和黃土打交道,所見所聞也不過村莊、集市、街道等。有學者專門研究,認為城市犯罪率高于農村,這是由農村人口密度小、親緣關系緊密、生產生活方式單一等因素造成的。也有學者專門從訴訟成本角度來探究法律普及的關系[12],當事人訴訟成本包括審判費用、當事人費用、間接支出、其他支出,采用訴訟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權益應當是農民采取利益權衡后迫不得已的手段,實踐中農民訴訟之路舉步維艱。新時期農民訴訟意識的調查顯示[13]農民的訴愿和具體訴訟行為之間存在障礙,譬如訴訟成本的障礙、訴訟知識的貧乏、訴訟預期結果的不樂觀使得農民對于訴訟維權的手段積極性不高。必須付諸于訴訟的刑事犯罪行為屬于國家公權力主動介入的范疇,因此對于刑法,“無訟”思維應當是盡量降低農村的刑事犯罪發(fā)生,使剛性的必須訴訟的犯罪盡可能少;對于其他民事和行政行為的糾紛,“無訟”應當是在降低訴訟成本的原則上,盡量以調解和仲裁作為首選的解決爭議方式,對于不能妥協(xié)退步的糾紛再付諸于訴訟程序,從而減輕農民的負擔和實現社會的和諧安定。
(三)普法的需求層次理論
依據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人類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按照其發(fā)生的先后次序,可分為五個等級: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只有在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以后才能追求高層次的需要。其中,“安全”的需要是比較低層次的需要,如果法律僅僅是用來保護安全的需要,那么其對農民的吸引力就會隨著社會發(fā)展、機制的健全而不斷減弱,我們的法律宣傳也不能再依據安全模型來達到普法的效果。如果學習法律能夠成為“被尊重”甚至“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會激發(fā)農民對普法的積極追求,因此法律宣傳的內容不應僅僅側重于刑法這類保護性、安全性的公法,而應當除了刑法、憲法等義務性法律還要有民法、土地法、村委會組織法等權利性法律。借鑒申明亭在普法中將教化、調解的“軟法”放在首位,將懲戒犯罪的“硬法”作為輔助功能發(fā)揮作用的經驗,在當前農村普法環(huán)境下,摒棄單一的刑法高壓政策、義務中心論,而轉向公私法并行、權利中心論,將農民從過去的法律壓力中解放出來,通過學習更多民法、權益保護法、土地法等和農民息息相關的法律從而提高其自身的主體意識、權利意識,懂得保護自己的私權利不受到公權力或其他私權利的侵害,達到主動用法、法為我用的效果。這樣,法律不僅僅成為農民維護安全的需求,更是一種自我處分權利的自由追求,一種塑造自我法律人格的需要。
總結
當前我國普法仍然以一種欠溫和的方式生硬開展,普法的方法也是自上而下的精英普法模式,語言的不通暢、農村習俗的不了解、普法方式暴力簡單等等問題依然存在。我們要熟知農村基本社會結構,不能盲目地將城市的成功經驗直接搬到農村,而應在尊重農村普法現狀的客觀事實基礎上開展富有特色的農村普法活動。通過借鑒明代申明亭這一制度,提取傳統(tǒng)智慧中蘊藏的民本位、無訟、馬斯洛需求層次等理論思想來應對當前農村中官本位、無訴訟、重刑輕民的普法思維模式的問題,從而糾正我國對農村傳統(tǒng)的普法思維模式,給當前農村普法思維方式以啟迪。
[1]馬辛民.周禮注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8-63.
[2]蔣 浩.大明律點校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01-205.
[3]李國祥,楊 昶.明實錄類纂:司法監(jiān)察卷[M].武漢:武漢出版社,1994:172-202.
[4]張 佳.彰善癉惡,樹之風聲:明代前期基層教化系統(tǒng)中的申明亭和旌善亭[J].中華文史論叢,2010(4):243-274.
[5]韓秀桃.《教民榜文》所見明初基層里老人理訟制度[J].法學研究,2000(3):137-147.
[6]劉春梅.論明清申明亭的起源、興廢及功用[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4(4):112-115.
[7]劉志松.明初申明亭考論[J].天津社會科學,2008(3):140-142.
[8]續(xù)文獻通考:刑考:刑制 [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4013.
[9]陳 道.(弘治)八閩通志(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165.
[10]中島樂章.明代鄉(xiāng)村糾紛與秩序:以徽州文書為中心[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75-78.
[11]尤韶華. 明代司法初考[M]. 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1998:62-68.
[12]張 樂. 論訴訟成本與法律普及的關系[J]. 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06(11): 30-32.
[13]李克艷. 新時期農民訴訟意識的調查[J]. 創(chuàng)新, 2009(3): 69-72.
(責任編輯:申 巍)
EnlightenmentfromtheThinkingofShenMingPavilionLawPopularization
LUO Xiang
(HuaqiaoUniversity,Quanzhou362021,China)
ShenMing Pavilion was the place to settle the claims and disputes and educate the people in Ming Dynasty. There were a series of matched educative measures involved with ShenMing Pavilion, such as educative announcement, educating people, noted old man in the countryside and so on. ShenMing Pavilion played a role of popularizing the law in the countryside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mproved farmers’ legal awareness and consolidated the regime. Compared with other means of law populariz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of Ming Dynasty, ShenMing Pavilion contained the people-rooted thinking, no lawsuit thinking and need hierarchy theory in the practice of law popularization, which are still enlightening for the law popularization in the present countryside.
ShenMing Pavilion; law populariz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no lawsuit; thinking
2017-03-20
羅 祥(1992-),男,河南信陽人,華僑大學法律碩士,研究方向為中國法律史。
D929
A
1671-685X(2017)04-00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