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茹夢 ,丁 燕
(1.河南大學 文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2.山東警察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論《皆大歡喜》中亞登森林的多重所指與功能
鄧茹夢1,丁 燕2
(1.河南大學 文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2.山東警察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皆大歡喜》是莎士比亞的喜劇代表作之一,其中作為主要場景的亞登森林不可忽視。從符號學的角度分析,亞登森林的能指是指稱名為“亞登”的這個森林,樹木叢生、可蔭蔽萬物,而它的所指已超越自然層面的生物特性,蘊含著凈化、自由和愛情等情感層面的功能導向。因此,亞登森林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戲劇場景,更是表現文藝復興時期追求自由、平等與仁愛等人文主義精神的載體。隨著解讀的深入,亞登森林的所指會越來越大于它的能指,意蘊會更加豐富。
《皆大歡喜》;亞登森林;符號;多重所指
《皆大歡喜》講述了一個多線發(fā)展、最終大團圓的故事。弗雷德里克篡位并將其兄老公爵放逐,幾個衷心的大臣自愿跟著老公爵出亡,他們住進亞登森林。老公爵的女兒羅瑟琳留在宮殿陪伴新公爵的女兒西莉婭,兩人情同手足,但新公爵對深得民心的羅瑟琳心存芥蒂,想將她逐出宮廷。西莉婭決心跟羅瑟琳逃出去投靠老公爵,兩人女扮男裝,在亞登森林偽裝成牧羊人。與此同時,羅蘭爵士去世,其幼子奧蘭多在家受盡長兄奧列佛的虐待,奧蘭多戰(zhàn)勝拳師后,其兄憤恨之下起殺心,奧蘭多在老仆人亞當的幫助下逃進亞登森林,在那重遇羅瑟琳,共譜愛情。奧列佛流落至亞登森林,被奧蘭多相救,痛改前非,并與西莉婭一見鐘情。新公爵率兵攻進亞登森林,在林中被點化,幡然醒悟,將政權歸還給老公爵。戀人相愛、仇恨化解、政權歸位,一切皆大歡喜。
縱覽整個劇本,亞登森林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場景。除了第一幕的三場戲為了鋪墊故事開端,而將場景設置在奧列佛宅旁園中、公爵宮門前草地和宮中一室這三個具有身份象征的場所外,接下來的四幕戲中亞登森林出現的比重明顯增多、且占主導地位:第二幕第一場和第四至第七場是在亞登森林;第三幕第二場至第五場是在亞登森林;第四幕的三場戲全是在亞登森林;第五幕的四場壓軸戲也全是在亞登森林??梢哉f,《皆大歡喜》是一部發(fā)生在亞登森林里的喜劇。
正是由于亞登森林在劇本中的特殊地位,我們不禁好奇:為什么莎士比亞要設置亞登森林這樣一個場景?亞登森林在戲劇中起了怎樣的作用?
羅蘭·巴爾特在《符號學原理》中由語言學的記號推測符號學記號的性質,認為符號學也是由能指與所指兩個部分構成:“我們把這些實用物品的符號學記號按其功能叫作功能記號(法語:fonction-signes)?!卑凑樟_蘭·巴爾特的定義,可以發(fā)現亞登森林也是一個符號,從自然角度,它的功能是指稱名叫“亞登”的這個森林,樹木叢生、可蔭蔽萬物;而從戲劇本身來看,亞登森林的功能不再那么簡單,它的所指會被擴大。隨著解讀的不斷深入,亞登森林的所指會越來越大于它的能指。本文正是基于此,分析亞登森林的多重所指與功能。
亞登森林是一個符號,由能指與所指兩個部分構成。隨著對亞登森林解讀的深入,亞登森林的所指不斷流變,越來越多新的所指意蘊被解讀出來??傮w上,亞登森林的所指蘊含著“凈化功能”說和“林園功能”說兩大類。
(一)“凈化功能”說
這一觀點受諾思洛普·弗萊的“神話—原型”理論影響,認為亞登森林的深層意蘊在于通它的凈化功能,使得正義擊敗邪惡,愛情擊敗恨念,春天擊敗嚴寒,綠色擊敗荒涼??偟恼f來,在亞登森林中展示了兩個“凈化”過程:一個是奧列佛的改邪歸正,另一個是新王爵弗萊德里克的政權歸還。
奧列佛身為長子,在父親死后不僅沒有履行照顧弟弟的責任,反而出于妒忌處處刁難他,在奧蘭多戰(zhàn)勝拳手查爾斯后,甚至狠心欲燒死他。奧蘭多逃走后,新王爵以捉拿不力,沒收他所有土地和財產,他只得孤身流浪。在他最危難的時候,奧蘭多挺身而出,從兇狠的毒蛇與惡毒的母獅口中將他救出,奧蘭多的手臂還被獅子咬傷,鮮血染紅了手帕。歷經險難后奧列佛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兄弟二人也重歸于好。在替奧蘭多傳信給羅瑟琳時,他將這番經歷坦蕩地告訴了羅瑟琳與西莉婭:“我現在感到很幸福,已重獲新生了,因此我可以無所顧慮地告訴你們我以前的為人?!笨梢姡ㄟ^亞登森林的洗禮,自私殘忍的奧列佛已認清自己的缺點,改頭換面,開始重新做人。值得注意的是他最后真誠的自白,他將自己棄惡從善的心路歷程坦然地向陌生人羅瑟琳表露出來,勇敢并且無所顧慮,表明他已經知道善惡是非之道,知道重新開始意味著直面過去。一個舊的奧列佛已經消亡,新的奧列佛正在誕生。
新王爵弗萊德里克的“凈化”,劇本雖然未詳談,但通過人物臺詞的轉述,也能略推測一二。在四對戀人喜結連理,眾人歡呼高歌的時候,老羅蘭爵士的次子賈奎斯來到亞登森林,帶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弗萊德里克公爵因為聽見每天有有才智之士進入到這林中,故此興起大軍,親自統(tǒng)帥,預備來捉拿他的長兄,把他殺死除掉。他到了這座樹林的邊界,遇到一位年長的修道士,交談之下,幡然醒悟,便即停止進兵;同時看破紅塵,把他的權位交還給他的被放逐的兄長,一同流亡在外的所有人的土地,也都各歸原主。”(第五幕第四場)
本是篡權的王爵,生性多疑,為何會到亞登森林后突然醒悟?顯然,除了象征至善至美的年長修道士的勸解,還有亞登森林的作用。在象征權力的處所(公爵宮殿)呆了太久,加上權力獲得的不正當,讓弗雷德里克的多疑猜忌愈加嚴重,相繼趕走老公爵及其部下、還有他的女兒羅瑟琳。身邊的可信之人越來越少,卻發(fā)現亞登森林里的有才之士越來越多,弗雷德里克的惡念開始動搖。惱怒之下進攻亞登森林是他的負隅頑抗,當森林凈化他后,他終于繳械投降,認識到自己的過錯,意識到權力所帶來的欲望并不如自身預想的那般美好,與其在空蕩蕩的宮殿中頤指氣使,承受著莫大的空虛,不如丟棄一切,在亞登森林這樣的大自然中過著放浪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于是弗萊德里克看淡權勢,瀟灑歸去。
(二)“林園功能”說
這一觀點認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蘊含一些特定的林園意象,受到譬如牧歌式的田園和神話中的伊甸園等傳統(tǒng)文學中林園意象的影響,具有普遍性,《皆大歡喜》也不例外。亞登森林蘊含著三種林園類型,即:沉思的林園、自由的林園與愛情的林園。第一種雷同“凈化功能”,而后兩種分別是指亞登森林的“自由功能”和“愛情功能”,下面分別闡述:
1.“自由功能”
《皆大歡喜》脫胎于《羅瑟琳》,后者由英國作家托馬斯·羅奇所寫?!读_瑟琳》是一部吟唱愛情的具有浪漫色彩的牧歌文學作品,這種文學體式一直以來就是歐洲特有的藝術傳統(tǒng),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很明顯,《皆大歡喜》繼承了這種描寫自然風光的傳統(tǒng),通過對亞登森林的描寫表達對自由的無限渴求,對遠古“黃金時代”的深切追憶。
劇本第一幕,首先展示的是充滿權力斗爭的人類社會:宮殿中弗萊德里克篡位,放逐其兄老王爵,甚至對其女羅瑟琳也毫不手軟,企圖將其驅逐出宮廷;與此同時在民間,身為長子的奧列佛因為嫉妒弟弟奧蘭多的才能,拼命壓迫并虐待他,奧蘭多苦不堪言。到了第二幕,畫風突然轉變,人類社會的烏煙瘴氣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鳥語花香、綠樹環(huán)繞的亞登森林。在這里,綠色成了主題色,令人仿佛受到了大自然的洗禮,心情舒暢、煩惱全無。所以,當被放逐的老公爵穿著林居人裝束,漫步在叢林中時,能忘卻政治上的不愉快,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我們的這種生活,雖然遠離喧囂,卻可以聽樹木的談話,溪中的流水便是最好的文章,一石之微,也寓含著教訓;每一件事物中間,都可以找到些益處來,我情愿這種生活?!?第二幕第一場)大臣們幸甚至哉之時,也快活地高唱:“綠樹高張翠幕,誰來偕我偃臥,翻將歡樂心聲,學唱枝頭鳥鳴。”(第二幕第五場)
除了以對比手法來凸顯亞登森林的閑適悠然,劇中其實也多次通過人物臺詞有過間接暗示。第一幕時,拳師查爾斯談及被放逐在亞登森林的老公爵,說:“據說每天有很多年前貴族投奔到他那兒去,自在地把時間消磨過去,仿佛置身在古昔的黃金時代一樣?!?第一幕第一場)一句“仿佛置身在古昔的黃金時代”,道出了貴族青年們對于沒有權力斗爭的淳樸社會的幻想,以及對于自由無束的向往。在他們眼中,亞登森林就是自由的代名詞。陪伴羅瑟琳出逃的西莉婭將逃亡路線定在了亞登森林,在出發(fā)前雀躍地說道,“現在我們是充滿理想,去找尋自由,而不是流亡”(第一幕第三場),可見她也將亞登森林視為一方充滿理想與自由的人間凈土。仆人亞當在追隨奧蘭多逃亡前也感嘆說,“許多人在十七歲的時候都去追求理想,但八十歲的人是不濟的了;只有我能死得其所,那么命運對我也公平了”(第二幕第三場)。在亞當飽經滄桑的眼中,逃往亞登森林也是一種追求理想的行為。
2.“愛情功能”
《皆大歡喜》中共塑造了四對情侶,分別是奧蘭多與羅瑟琳,奧列佛與西莉婭,小丑試金石與村姑奧德蕾,以及牧羊男西爾維斯和牧羊女菲琵。而這四個愛情故事基本都成型于亞登森林。
奧蘭多與羅瑟琳最早認識,兩人在第一幕公爵門前就見過。奧蘭多以弱敵強,戰(zhàn)勝拳師查爾斯,他的英勇打動了羅瑟琳。羅瑟琳將頸上項鏈取下贈與他,祈求他平安。奧蘭多也被美麗大方的羅瑟琳吸引。在亞登森林里,奧蘭多將自己對羅瑟琳的欽慕之情寫在紙片上,懸掛在森林各個角落,被羅瑟琳偶然發(fā)現。羅瑟琳喬裝成會醫(yī)治愛情的男人,接近他,要他將自己視為羅瑟琳,向自己求愛,但是又不停挑剔他的問題。在得知奧蘭多流血受傷后,羅瑟琳終于表露心跡,兩人如愿牽手。再看奧列佛與西莉婭,兩人在亞登森林里邂逅,一見鐘情,劇本雖未詳細說明兩人愛情萌芽與發(fā)展的全過程,卻通過他們渴望迅速結婚這一橋段,表現出二人之間熱切的情感。
相比起奧蘭多與羅瑟琳、奧列佛與西莉婭的“一見鐘情”,小丑試金石與村姑奧德蕾的戀情似乎有點不純粹。試金石是新王爵弗萊德里克的小丑,在宮廷負責裝傻逗樂,活躍氣氛。出于解悶的目的,被羅瑟琳與西莉婭帶進了亞登森林。
來到亞登森林,脫離了宮廷禮節(jié)與森嚴階級,試金石盡情地高談闊論,將自己被壓抑的高傲感傾吐出來,肆意地施展在森林當地人身上。他嘲笑牧羊人柯林平庸的生活,覺得沒去過宮廷并學習貴族禮儀的柯林很可笑。同時,他也嘲笑他的追求對象奧德蕾,用十分戲謔的口吻說,“感謝上帝把丑陋賞給了你!”(第三幕第三場)當被杰奎斯問到為何他要在亞登森林里像叫化子般成親時,試金石直言不諱地回答說,“假如結婚結得草率一些那以后我便有借口離棄我的妻子?!?第三幕第三場)一切對話似乎都顯示試金石對于愛情并不上心,然而,當奧德蕾的追求者威廉出現后,事情有了轉變。試金石非常警惕威廉,竭力保護他的未婚妻,最后用近乎滑稽的對話趕走了追求者威廉。讀到這里,可以看出試金石其實是愛奧德蕾的,盡管他嘲諷她,盡管他的愛并不純粹,但正如他自己所說,“她是個寒愴的姑娘,樣子又不好看;可是,她是我自個兒的:我有一個壞習慣,人家舍棄的我偏愛?!?第五幕第四場)
牧羊男西爾維斯和牧羊女菲琵的戀情,從表層看,是經歷由一方單相思到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轉變;從喜劇效果來看,則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營造了“身份錯位”的喜劇感。西爾維斯單戀著菲琵,而菲琵卻愛上了女扮男裝的羅瑟琳,她為羅瑟琳寫情書,向羅瑟琳表白,結果換來的卻是羅瑟琳的一句“我倒是一個女人也不愛。”(第五幕第二場)西爾維斯、菲琵與羅瑟琳的三角愛情,在舞臺上被帶有喜劇性的臺詞演繹,既滑稽又可愛。最終,菲琵接受了西爾維斯,羅瑟琳也找到心愛的奧蘭多,皆大歡喜。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知道,《皆大歡喜》中亞登森林的能指具有多重所指,它的所指已經超越自然層面的生物特性,蘊含著凈化、自由與愛情等情感層面的功能指向。亞登森林不再僅僅是以構成戲劇的場景、展示人物行為的載體的這一身份存在,而是具有更加豐富的意義。
莎士比亞之所以要設置亞登森林這個場景,與他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有關。文藝復興之前,由于一系列事件的發(fā)生,如13世紀歐洲大瘟疫的出現與黑死病的發(fā)生,動搖了上帝萬能說;15世紀地理大發(fā)現與環(huán)球航海的成功,見證了人類的力量;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有了“因信稱義”,使人開始擺脫羅馬教皇控制等,人們開始質疑中世紀的神學。人們借鑒并復興古希臘與羅馬的文化,渴望找到與“神”文化不同的“人”的文化,于是文藝復興產生。莎士比亞正是處在文藝復興的高峰時期,并且生活在封建社會走向衰亡、資產階級發(fā)展迅猛的英國,正是在這樣的客觀條件的影響下,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中或多或少都帶有同時代的人文主義精神,《皆大歡喜》也不例外。
在《皆大歡喜》中,奧列佛進入亞登森林后,知錯悔改,成為好人;新王爵弗萊德里克進入亞登森林后,幡然醒悟,歸還政權。兩個人從邪惡轉向善良,這是由于亞登森林這個符號被賦予了凈化的功能。我們不由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要在亞登森林上面附加凈化的功能?
莎士比亞通過塑造奧列佛與弗萊德里克兩個角色來構建惡人向善的轉變,除了是為迎合劇院觀眾的審美取向,其實還有著更深層的時代與社會因素。實際上,莎士比亞是在借助亞登森林作為符號載體,表現文藝復興時代所追求的除惡揚善的人文主義精神。由此還可以發(fā)現,原來老公爵及其忠心的大臣,還有青年貴族們,之所以熱愛遠離都城的亞登森林,也是與追求平等和自由的人文主義精神有關。奧蘭多與羅瑟琳,奧列佛與西莉婭,小丑試金石與村姑奧德蕾,以及牧羊男西爾維斯和牧羊女菲琵的愛情之所以能夠在亞登森林中開花結果,其實也是在構建一個理想化的人類社會,在這里沒有門第觀念,愛情的發(fā)展完全是順從異性相互吸引的自然規(guī)律,而這種浪漫色彩,也是與向往純粹愛情的人文主義精神相契合的。
在威廉·莎士比亞的喜劇《皆大歡喜》中,亞登森林具有多重所指。亞登森林的所指已超越自然層面的生物特性,蘊含著凈化、自由與愛情等情感層面的功能導向。莎士比亞之所以這樣設置,與其所處的時代與社會背景不無關系??梢哉f,亞登森林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戲劇場景,更是表現文藝復興時期追求自由、平等和仁愛等人文主義精神的載體。隨著解讀的深入,亞登森林的所指會越來越大于它的能指,意蘊更加豐富。有批評者認為這樣的亞登森林過于理想化,然而對于處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們來說,面對著日益膨脹的新資產階級與日益激化的社會矛盾,這種蘊含著無限活力的喜劇世界,是對他們迷惘心靈的一種撫慰。亞登森林讓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
[1][加]諾思洛普·弗萊.批評的剖析[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2]程雪猛.解讀莎士比亞戲劇[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3]麥永雄,黃生寶.綠色世界的喜?。骸唇源髿g喜〉的象征結構與深層意蘊[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6):47-51.
[4]張豫紅.析莎士比亞〈皆大歡喜〉中的園林意象[J].四川戲劇,2014(6):106-108.
[5](英) 威廉·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182.
[6](法) 羅蘭·巴爾特.符號學原理[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8:135.
[7](英) 莎士比亞著.皆大歡喜[M].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99.
[8]丁珊珊.從《皆大歡喜》看“滿映”的創(chuàng)作觀念[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8(3):156-162.
[9]鄂麗燕.莎士比亞的人文主義在《皆大歡喜》中的表現[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5):184.
[10]呂萍.“真”“假”之間創(chuàng)造質樸的美——“花園戲劇”《皆大歡喜》的創(chuàng)想[J].上海戲劇,1992(4):20-21.
(責任編輯:孫建華)
Forest of Arden's Multiple Reference in AsYouLikeIt
DENG Rumeng1,DING Yan2
(1. Colleg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 475001, China;2. Shandong Police College, 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AsYouLikeIt is one of the comic masterpieces of William Shakespeare, where Forest of Arden, as the main scene, can not be ign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Forest of Arden's reference refers to a forest named Arden, where there are wooded and everything could be shaded. While it's signified has surpass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taining some functions in emotion, like purification, freedom, love and so on. Therefore, Forest of Arden is not just a simple drama scene, but more like a carrier to express the Renaissance humanism spirit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interpretation, Forest of Arden's reference will outweigh it's signifier, and it's meaning will be enriched.
AsYouLikeIt; Forest of Arden; sign; multiple reference
2016-12-07
鄧茹夢(1994- ),女,湖南常德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為對外漢語教學。
I234
A
1671-4385(2017)04-00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