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夢丹+黃遠鵬
一、英漢第三人稱代詞使用的差異
第三人稱代詞的使用頻率是衡量英譯漢中譯文質(zhì)量的重要變量。就英語而言,文中已經(jīng)提到的第三人稱代詞進行回指時往往是替代法。而漢語則多用重復(fù)回指法。由此可以得知,在對第三人稱進行回指方面,英語是替代性語言,而漢語更傾向于重復(fù)。所以應(yīng)在譯文中適當(dāng)減少第三人稱代詞的使用頻率。
二、The Woman in White兩個中譯本第三人稱代詞翻譯比較
本文選取維多利亞時代極具代表性的偵探小說The Woman in White的兩個漢譯本進行對比研究,兩個譯本分別是外國文學(xué)出版社葉冬心譯本(稱“Y譯本”)和譯林出版社李小蓓、鄒惠玲、瞿麗霞譯本(稱“L譯本”)。通過比較前八章兩譯本在翻譯第三人稱代詞方面的情況,得知在翻譯策略上兩譯本中有多達二十處有著明顯差異:Y譯本在原文中第三人稱代詞冗余的地方,盡量用重復(fù)回指的方式進行處理;而L譯本則更多忠于原文,亦在譯文中大量地使用相應(yīng)的漢語第三人稱代詞。
1.語篇的連貫性
例1:Secondly,That the duties which the master was expected to perform would be of a twofold kind. She was to superintend the instruction of two young ladies in the art of painting in water-colours.
Y譯本:“第二點應(yīng)聘的教師將擔(dān)任的工作包括兩方面:第一方面是指導(dǎo)兩位小姐學(xué)習(xí)水彩畫?!?/p>
L譯本:“第二點教師擔(dān)任的工作包括兩方面。她將指導(dǎo)兩位小姐學(xué)習(xí)水彩畫?!?/p>
經(jīng)過對原文以及譯文中第三人稱代詞翻譯的對比發(fā)現(xiàn),Y譯本符合漢語重意合、多用省略的特點;而L譯本則忽略了兩種語言在此方面的差異,造成其表達重復(fù)。英語重形合,決定了它即使是人稱代詞過于冗余,也可以通過其他顯性形式來彌補冗余的人稱代詞可能造成指代不清這個缺陷。另一方面,人稱代詞的大量運用既符合英語不重復(fù)的特點,也銜接了上下文,達到了語篇的連貫?zāi)康摹6鴿h語體現(xiàn)的是一種典型的隱性連貫,靠邏輯和詞序達到語義的銜接目的。
2.風(fēng)格的把握
翻譯腔過濃的譯文,很難體現(xiàn)原文輕松的風(fēng)格,而語言層面上實行一定歸化的譯文,則可讀性強,有助于風(fēng)格的再現(xiàn)。
例2:The clothes we gave her were found on her bed. She must have gone away in the clothes she wore when she came to us.
Y譯本:“我們給她穿的衣服還在床上呢,她一定是穿著來時的衣服走的?!?/p>
L譯本:“我們給她穿的那些衣服,后來在她床上。她逃走的時候,身上肯定是穿從前去咱們那兒時穿的衣服?!?/p>
通過比較兩個譯本可以發(fā)現(xiàn),原文中第三人稱代詞共計用了5次。Y譯本在處理時,有意識地把第二和第四處的 “she”進行“零前指”,實現(xiàn)了人稱代詞在語言層面上的歸化,讀起來比較流暢。而L譯本在第二處和第四處忠于原文,整句連用 四個“她”,從而造成語言風(fēng)格上翻譯腔過濃。
通過對The Woman in White兩個中譯本的比較可以看出,從語篇連貫性的因素考慮,Y譯本在對第三人稱代詞的處理上要比L譯本更為恰當(dāng)和合適;從譯本的風(fēng)格這個因素考慮,Y譯本的翻譯策略使譯文得以歸化,可讀性強,風(fēng)格傳遞性較好。而L譯本雖然形式上忠于原文,但翻譯味過濃,可讀性弱,貌合神離。綜合以上兩個因素分析可知,在對The Woman in White譯本第三人稱代詞的翻譯上,Y譯本更勝一籌。
參考文獻:
[1](英)柯林斯.白衣女人[M].李小蓓,鄒惠玲,瞿麗霞,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2.
[2](英)柯林斯.白衣女人[M].葉冬心,譯.北京:外國文藝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