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澍
艾蒂安·巴里利耶:穿行在藝術(shù)與現(xiàn)實之間的寫作者①
沈 澍
艾蒂安·巴里利耶(étienne Barilier,1947——)以其小說作家、評論作家和翻譯家的身份在二十世紀末至今的瑞士法語文壇中獨樹一幟。本文從他的生平、小說創(chuàng)作與文藝評論三個方面入手,對巴里利耶以藝術(shù)與現(xiàn)實為主題的文學世界進行考察。通過對其作品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加繆影響的巴里利耶在寫作中運用辛辣的語言對西方傳統(tǒng)文化及當今充滿了沖突與矛盾的問題世界進行深刻的思考,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種渴望調(diào)和理性與激情、呼喚世界大同的理想主義精神。
巴里利耶;瑞士法語文學;古典音樂;人的個體性;問題世界
作為法國的鄰國,瑞士法語文學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法國的文化和文學傳統(tǒng)的影響。然而,多語言和多民族的共同生活經(jīng)驗也賦予瑞士法語文學有別于法國文學的獨特性和創(chuàng)新性。20世紀30年代是瑞士法語文學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發(fā)展階段。與前一個階段的代表查理·費迪南德·拉繆(Charles Ferdinand Ramuz)反映對瑞士田園牧歌般生活的熱愛和向往的鄉(xiāng)村生活小說不同,隨著國際形勢的演變,以現(xiàn)實主義為標志的戰(zhàn)時文學和戰(zhàn)后文學逐步形成*顧盛卿. 《瑞士戰(zhàn)時和戰(zhàn)后文學梗概》. 外國語,1987,6(52),第17頁。。在瑞士法語文學精彩紛呈的二十世紀里,藝術(shù)與文學產(chǎn)生的互動關(guān)系以及評論(essai)與文學批評的重要地位是這一時期的兩大特點。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馬丁·路德·金遇刺和巴黎的“五月風暴”等一系列事件更是對整個瑞士文壇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與德語區(qū)作家不同的是,戰(zhàn)后法語區(qū)的作家們身上幾乎找不到薩特“介入”理論的身影,伴隨著對國家和經(jīng)濟秩序批判和抗議的是年輕人的彷徨、墮落和逃避。在這種缺乏奮發(fā)向上的樂觀主義激情的環(huán)境中,深受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加繆影響,兼具小說作家、評論作家和翻譯家角色的艾蒂安·巴里利耶(étienne Barilier)在20世紀最后三十年至21世紀初瑞士法語文壇占據(jù)獨特的一席之地。在西方古典音樂中叩問存在和藝術(shù)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使“力量”(la force)與美做出和解是這位多產(chǎn)作家進行創(chuàng)作、反思人類命運與人性價值的核心內(nèi)容。在其作品中,作者不但注重傾聽音樂世界中傳出的聲音,還從來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和藝術(shù)中汲取養(yǎng)分。于此同時,他的筆下還流露出理想主義精神和對世界大同的熱切期望,他堅信:理性不應(yīng)該與激情相對立,而應(yīng)該成為它最好的同盟者。
巴里利耶于1947年10月生于瑞士法語區(qū)沃州(Canton de Vaud)的一個人口只有8000多人的小城帕耶爾那(Payerne),并在洛桑鄉(xiāng)下度過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后來,他在洛桑接受希臘—拉丁古典學的教育。1973到1975年間,巴里利耶在羅馬瑞士研究所(Institut suisse de Rome)完成了博士論文《阿爾貝·加繆:哲學與文學》(AlbertCamus:philosophieetlittérature),1977年獲得洛桑大學文學博士學位。之后,他為《日內(nèi)瓦日報》(JournaldeGenève)和《周報》(L’Hebdo)撰寫專欄文章,同時投入了創(chuàng)作生涯:1971年發(fā)表了第一部作品,至今共出版了40多部小說和文學與哲學隨筆,其中最著名的是《反新蒙昧主義——進步頌》(Contrelenouvelobscurantisme. élogeduprogrès)、《謎語》(énigme)和《一個維羅納人》(UnVéronèse)。此外他還從事翻譯工作,將眾多德國、意大利和拉丁作家的著作譯成法文。
巴里利耶的勤奮和博學在世界范圍內(nèi)受到了極大的肯定:1978年,他憑借小說《一條名叫特里斯坦的狗》(LeChienTristan)獲得了巴黎市榮譽獎(Prix d’honneur de la Ville de Paris);小說《布拉格》(Prague)獲得了1980年的洛桑倫伯特獎(Prix Rambert);《反新蒙昧主義——進步頌》獲得了1995年的夏爾·維雍歐洲評論獎(Prix européen de l’essai Charles Veillon)。在世紀之交的1999年,巴里利耶憑借《珠穆朗瑪峰的列車》(LetraindeChomoLungma)獲得了由法語作家協(xié)會(Association des écrivains de langue fran?aise)授予的阿爾卑斯-汝拉獎(Prix Alpes-Jura)。進入新世紀,巴里利耶的創(chuàng)作熱情不斷受到來自各方的鼓舞。2002年,瑞士法語文學最為重要的獎項之一——米歇爾·當?shù)お?Prix Michel-Dentan)授予了巴里利耶的小說《謎語》;而《一個維羅納人》則獲得了2011年的瑞士公共圖書館聯(lián)合會獎(Prix Bibliomedia Suisse)。不僅如此,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他應(yīng)瑞士文化基金會的邀請參加在歐洲、北非和南美多個國家舉行的學術(shù)論壇并發(fā)表演講,介紹瑞士文學在歐洲的地位,并在瑞士洛桑大學、蘇黎世和南加州大學(USC)教授文學、翻譯和思想史課程。2006年,他還被法國政府授予“藝術(shù)與文學騎士”稱號。
1971年,年僅24歲的巴里利耶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俄耳甫斯》(Orphée)。在迄今已經(jīng)發(fā)表的26部小說中,以描寫主人公成長經(jīng)歷為主題的成長小說(roman de formation)和藝術(shù)家小說(roman d’artiste)成為巴里利耶作品的主要類型:巴里利耶經(jīng)常選擇年輕的音樂家或畫家作為其小說的主人公。他們在一個藝術(shù)與現(xiàn)實互相交錯并充滿了各種考驗和虛幻的世界中,一邊接受歷練和對自我內(nèi)心的拷問,一邊尋找存在與美的意義以及激情與理性共存的可能性。
1977年出版并為巴里利耶贏得寫作生涯第一個獎項的《一條名叫特里斯坦的狗》是其代表作之一。這部略帶偵探性質(zhì)的小說講述了發(fā)生在羅馬瑞士研究所內(nèi)的一起雙重謀殺案。故事的主人公是三位在該研究所攻讀學位的瑞士博士生。由于對德國浪漫主義音樂的癡迷,三位博士生玩起了“角色扮演”的游戲,化身為19世紀三位著名的音樂家——瓦格納、李斯特和舒曼。但是當脫離了浪漫主義的時代、國家和宗教背景赤裸裸地面對存在與恐懼的時候,這種現(xiàn)實與藝術(shù)的犬牙交錯就創(chuàng)造出某種怪誕的情境;這些不合時宜的“冒牌音樂家”們也成為了某種當代人的象征——他們既不再與神圣性有任何的瓜葛,甚至也不再敢于承認自己已經(jīng)對追求真理產(chǎn)生絕望。局限于自己的天賦,三位主人公深深地感覺到浪漫主義并非僅僅是一種對激情的頌揚,更是一種對真理的熱切追尋。最后三位失望的主人公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同一個女人身上,希望能夠體驗愛情帶來的成就感和存在的意義。殊不知,在女人那條名叫“特里斯坦”(Tristan)的狗的眼中,他們只不過是三個有著可憐和悲慘下場的情敵罷了。
在巴里利耶作品中現(xiàn)實與藝術(shù)相交的世界里,失控變得不可避免。同時,藝術(shù)又給巴里利耶的主人公們提供了一個相遇的契機和一個對抗的場域。在1988年出版的小說《音樂》(Musique)中,一位年輕的瑞士鋼琴家在偶然之間卷入了一場爭奪遺產(chǎn)的風波中,遺產(chǎn)的主人則是一位已故的、被埋沒了的當代作曲家。年輕的瑞士鋼琴家因為受不了一位著名樂評家的嘲笑而陷入抑郁,躲進了位于葡萄牙的一家酒店之中。在酒店里,他邂逅了那位已故作曲家年輕的遺孀??墒乔珊系氖?,他所懼怕的那位樂評家也出現(xiàn)在那里,與他展開面對面的交鋒。驚異于已故作曲家精湛的技藝和生前的默默無聞,年輕的鋼琴家、作曲家的遺孀和樂評家這三位各自心懷鬼胎的人便開始了作曲家遺作的搶奪戰(zhàn)。真實與虛幻、夢境與真實為這個故事編織出了一個噩夢般的怪誕結(jié)局:年輕鋼琴家在海灘上殺死了正在赤身裸體地指揮由大海的喧囂所組成的交響樂隊的樂評家。有意思的是,年輕寡婦那只名叫“音樂”(Musique)的貓被鋼琴家當做傾訴對象。它就像在《一條名叫特里斯坦的狗》中的 “特里斯坦”一樣作為冷眼的旁觀者,默默地注視著故事發(fā)展。
2011年,巴里利耶發(fā)表了新作《中國鋼琴》(Pianochinois),音樂再一次成為思想觀念交鋒的舞臺。一位年輕美麗的中國女鋼琴家在法國南方一次夏季音樂會期間,用精湛的技藝使一位音樂批評家折服,而在另一位更加年輕的樂評家眼中,這位女鋼琴家只是一位靈魂空洞的演奏高手。才華橫溢但又風格迥異的一老一少兩位樂評家的交鋒首先在匿名的網(wǎng)絡(luò)博客上展開,兩個人首先攀比的是自己在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的學識和造詣,焦點是那位美麗的中國鋼琴家是否真實地演繹出西方古典音樂的精髓,抑或她的音樂才華僅限于對西方古典音樂的技術(shù)與情感的高超摹仿。在他們的評論中,年長的推崇者顯得嚴肅而博學,年輕的后生則用一種中學生般挑釁的口吻譏諷其前輩只是被女鋼琴家的美貌所迷惑。后來,在得知對方的真實身份之后,爭論形式從在公共博客上的互相抨擊轉(zhuǎn)為私密的電子郵件交流,爭論的戰(zhàn)火也從抽象的藝術(shù)審美蔓延到現(xiàn)實生活之中,各種人身攻擊和私人之間的情感沖突接踵而至。然而,這場激烈的爭斗卻在一種出人意料的和解中結(jié)束:年長者承認無法忍受后輩想要超越他的企圖并為曾經(jīng)貶低過年輕評論家而道歉;年輕的評論家也收回自己對中國女鋼琴家尖酸的批評,并立志重新以年長者為師以繼承他的思想和工作。
在這部革新性的書信體成長小說中,我們首先感受到的是作者精湛的寫作技藝——將嚴肅與幽默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始終貫穿于書信交往之中。年長評論家筆調(diào)富有詩意、略帶浮夸同時又充滿了隱喻;而年輕評論家的語氣則冷漠疏遠、充滿了辛辣和嘲諷之情。其次,作品繼承了巴里利耶成長小說的特點:年輕的主人公位于事業(yè)的起始階段,剛剛開始在一段在“黑暗森林”中的冒險,在歷練的過程中他也許會充滿焦慮甚至失去理智。他希望有一位像但丁《神曲》中維吉爾(Virgile)那樣的引路人做他的向?qū)В怯袝r候,維吉爾希望看到年輕人的失敗而不是在關(guān)鍵時刻助其一臂之力。《中國鋼琴》中二人論戰(zhàn)的實質(zhì)在于年輕主人公需要運用智慧和魅力同“維吉爾”斗智斗勇、開辟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事實上,不僅是在《中國鋼琴》中,巴里利耶的大部分小說所講述的都是年輕主人公在“黑暗森林”中的冒險旅程:“那里充滿著被出賣的信任、美麗的假象以及充滿期望但卻令人生畏的相遇”*Jeanneret S. 《 Entretien avec Barilier : ‘Mes personnages ont soif d’universel’ 》 . Viceversa littérature, 2013, 7 : 133.。同時,我們也驚嘆于巴里利耶淵博的音樂知識。作者在《中國鋼琴》中對西方古典音樂如數(shù)家珍,提及二十多位著名的鋼琴家。然而作者并不局限于簡單的羅列,他也提出了所有西方音樂人同樣會提出的問題,即:為什么西方音樂在遙遠的東方竟有如此大的魅力?歐洲人正在失去自己的靈魂抑或從一位中國鋼琴家的手指下重新找回自己的靈魂?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鋼琴》不僅是一次對歐洲音樂的致敬,而且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中向我們展現(xiàn)了當下西方人對中國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之間的對峙。作為普世性語言的典范,西方古典音樂在巴里利耶的作品中不僅是表達主人公內(nèi)在經(jīng)驗的場域,也是達成和解、觸及共同真理的場所。因為藝術(shù)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真正自由的空間,正如年長的樂評家在自己博客關(guān)閉前寫下的最后一段文字中所說:“(歐洲音樂)是靈魂、精神、軀體三位一體的探索,在自由中為了自由而探索”*艾蒂安·巴里利耶. 《中國鋼琴》. 史忠義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第147頁。。
小說作家和評論作家的雙重身份使得巴里利耶能夠就同一主題在抽象與具體之間、理性與激情之間暢游無阻。除了音樂之外,文學、美學、政治、哲學、歷史、宗教甚至體育都成了巴里利耶所關(guān)注的領(lǐng)域——1997年,巴里利耶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版了兩部隨筆,一部關(guān)于德國作曲家巴赫,另一部則關(guān)于瑞士網(wǎng)球名將瑪?shù)倌取ば良?。巴里利耶的評論作品反映了作者對現(xiàn)今全球化的社會以及充滿沖突的世界的思索。不僅如此,他還對以這些問題為主題的哲理性與社會性的言論做出回應(yīng)。
作為評論家的巴里利耶繼承古代雅典的傳統(tǒng),首先在個體性(individualité)之中對“人”的概念進行思考。這種個體性一方面表現(xiàn)為對事實和他者進行評判的自由,以及擁有選擇和說不的權(quán)力;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人的同一性與多樣性的復雜關(guān)系之中。在1981年的《宗教大法官》(LeGrandinquisiteur)中,巴里利耶討論了道德和審美之間的關(guān)系,并強調(diào)人們必須找到自己的批評路徑以頌揚“人”的崇高地位。在2004年的《我們其他的文明:美洲、伊斯蘭教、歐洲》(Nousautrescivilisations... :Amérique,Islam,Europe)中,巴里利耶對發(fā)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作出反思,試圖在歐洲、美國和伊斯蘭世界之間建立起對話聯(lián)系,促使讀者將視野從歐洲擴展到世界,對其他文明留下的遺產(chǎn)報以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對巴里利耶來說,歐洲的遺產(chǎn)也就是希臘—希伯來文明的遺產(chǎn),就是批判精神、自由精神與絕對信任(神圣性)之間持續(xù)的對話,盡管這種對話有時以對抗和爭斗的方式出現(xiàn)。歐洲文明所體現(xiàn)的就是這種理性和信仰、神圣與世俗、懷疑與信任之間的張力。所謂的批判精神并不是批評所帶來的快感,它首先是在人類的信仰之中找到一切促使人們以神的名義進行毀滅的東西并引起人們的警惕。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有過類似的觀點:“應(yīng)該敬重上帝,但絕不應(yīng)該為上帝復仇”*孟德斯鳩. 《論法的精神》. 許明龍譯.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7,第186頁。。當然,歐洲也不應(yīng)該將自己一直封閉在自身的傳統(tǒng)之中,因此需要文明間的對話、重視他者的地位,這種去中心化(décentralisation)的過程可以確保歐洲人更好地理解當今的世界。在所有大陸上,人類都創(chuàng)造了思想和美,但是法國文學或者歐洲文學中對他者文明意象的再現(xiàn)是否反映了真實?西方在文學或科學中對他者的描述,其背后的政治、哲學乃至情感上的目的又是如何?這些是巴里利耶用哲學的眼光來審視地球上的其他文明時所提出的問題。在巴里利耶看來,歐洲文明創(chuàng)造了獨一無二的“人”的概念,但是歐洲人也曾經(jīng)犯下過踐踏其他人類文明的暴行。歐洲文明的悖論是歐洲人一方面經(jīng)常在歷史上宣稱他們的文明優(yōu)于其他文明,另一方面又如饑似渴地試圖了解那些文明:歐洲人具有探索的熱情,但是也有過難以遏制的剝削其他民族的欲望。因此,歐洲越能傾聽他人,就越能證明他與自己的理想相符合。
此外,在2010年發(fā)表的論文《人是卓越的還是可怕的?》(L’hommeest-ilmerveilleuxouterrible?)中,巴里利耶重新討論了海德格爾在《形而上學導論》第四章第三節(jié)所解釋的《安提戈涅》第一合唱歌中對人類做出限定的“δεινóν”一詞。在法語中,“δεινóν”既可以被解釋為merveilleux(卓越的、出色的),又可以被解釋為terrible(可怕的、駭人的)。劉小楓在美國古典語文學家伯納德特所著的《神圣的罪業(yè)》中譯本序中指出:“這個語詞本身就含混,既可是貶義,也可是褒義,而且含義還頗多:‘駭然的’、‘令人生畏的’、‘神奇的’、‘奇異的’、‘機靈的’、‘超出常規(guī)的’等等”*伯納德特. 《神圣的罪業(yè):索??死账沟摹窗蔡岣昴盗x疏》. 張新樟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第8頁。。巴里利耶認為,源自因“絕妙”或“駭人”的事而引發(fā)恐懼的“δεινóν”才是人類使其自身不幸的根源。如果說中世紀的僧侶修士們以某種消極的眼光來解釋“δεινóν”的話(例如:méchant惡毒的, nuisible有害的, pervers邪惡的),那么像讓-安托萬·德巴伊夫*文藝復興時期歐洲詩人,生于威尼斯,父親為法國人、母親為威尼斯人。七星詩社(Le Pléiade)成員。(Jean-Antoine de Ba?f)這樣的人文主義者則在其中看到了人不可思議的創(chuàng)造能力(ingénieux巧妙的、habile靈巧的, audacieux果敢的)。自19世紀開始,從荷爾德林的“ungeheuer”/“monstrueux”(怪物般的、極其可怕的)到海德格爾的 “unheimlich”/“inquiétant”(令人不安的),再到拉康的“formidable”(可怕的、了不起的),人們在“δεινóν”身上看到了這個詞的多重意義和價值,難怪德里達會在《論精神——海德格爾與問題》(Heideggeretlaquestion)中一再談?wù)摗唉摩纽搔通椭i”(énigme du δεινóν)。巴里利耶通過對比“δεινóν”在不同時期、不同語言中被闡釋的歷史,看到了歐洲人在歷史上如何審視“人”的境遇以及他們對古典傳統(tǒng)的繼承。
作為古希臘文化忠實繼承者的巴里利耶在寫作中也不放過任何與古代文明對話的機會。1984年,巴里利耶曾經(jīng)出版過一部名為《宴會》(LeBanquet)的對話體小說。在這部略帶戲謔性質(zhì)的作品中,八位主人公就美的本質(zhì)和意義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巴里利耶寫就這部作品的目的不僅是向柏拉圖的《會飲篇》致敬,同時也指出哲學對話這種形式在現(xiàn)今社會已經(jīng)十分稀缺:除了克爾凱郭爾和萊布尼茨之外,哲學論述已經(jīng)變成了第一人稱的形式,看不到真正的對話和對幾種不同意見的全盤審視*Gros I, Barilier E. 《 Entretien avec Etienne Barilier 》. The French Review, 1991, 64(5) : 767.,巴里利耶的嘗試正是為了使對話這一展現(xiàn)人類多樣性的傳統(tǒng)重現(xiàn)生機。
2015年1月的《查理周刊》事件和11月的巴黎恐襲又促使巴里利耶對宗教沖突和伊斯蘭極端恐怖主義做出反應(yīng),在2016年出版的《力量的暈眩》(Vertigedelaforce)一書中重新審視以神圣為名實施暴力的現(xiàn)象。德國作家恩岑斯貝格爾(Enzensberger)在其著作《激進的失敗者——論引起恐怖的人們》(SchreckensM?nner-VersuchüberdenradikalenVerlierer)中的觀點首先引起了巴里利耶的興趣:由于無法接受失敗或承擔失敗的后果,一些人會跌入自我毀滅或毀滅他人的漩渦——同理,一部分伊斯蘭主義分子因為自身的挫敗感,便孕育出或自身表現(xiàn)出極端的暴力行為。其次,恩斯特·榮格(Ernst Jünger)在《作為內(nèi)在經(jīng)驗的戰(zhàn)斗》(DerKampfalsinneresErlebnis)中對暴力神圣性的頌揚也引起了巴里利耶的關(guān)注:人們在一戰(zhàn)中自相殘殺的事實,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對戰(zhàn)爭之神普勒莫斯(Polemos)的歌頌。然而,對于作者本人來說,人或者更確切地說人性的神圣性才是最值得人們尊敬的東西,并且應(yīng)當以此為一切事物的準則。正如塞巴斯蒂安·卡斯特利奧(Sébastien Castellion)在《駁加爾文的誹謗》(ContrelelibelledeCalvin)中所說:“殺死一個人并不是捍衛(wèi)某種學說,那就是殺人”*Barilier E. Vertige de la force. Paris : Buchet-Chastel, 2016, p.17.。此外,在《查理周刊》事件發(fā)生后,媒體上一些所謂的政治、社會或伊斯蘭問題“專家”們的觀點令巴里利耶感到憤慨,這些“專家”們認為如此多的年輕人投身于恐怖主義并在暴力中找到他們的理想的原因,是因為在這個消費主義、物質(zhì)主義和缺乏信仰的社會“沒有什么可贈與他們的東西”*Ibid., p.12.。巴里利耶寫就這部評論的目的恰恰在于提醒人們歷史上的那些勇敢的先驅(qū)者們,例如卡斯特利奧、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托馬斯·曼(Thomas Mann)和保羅·瓦雷里(Paul Valéry)是如何終結(jié)暴力與蒙昧主義的統(tǒng)治,為今天的世界帶來自由呼吸的空氣。在巴里利耶看來,“力量的暈?!彼鶐淼膯栴}需要從古希臘人那里找到解決辦法——無論在藝術(shù)還是在生活之中,需要將“阿波羅與狄奧尼索斯相結(jié)合”*Ibid., p. 102.,即使用以阿波羅為代表的“形式”(la forme)來包容、馴化和組織以狄奧尼索斯為代表的狂野和躁動的“力量”(la force)。通過藝術(shù)的方式,用精神的、人性的力量來管制潛藏在民族主義、圣戰(zhàn)主義以及對婦女和弱勢群體的奴役之中的黑暗力量。因為藝術(shù)作品中的人性非但不會殺人,反而會帶來勃勃的生機;它會為人類帶來光明,并幫助人類締造世間之美。
如果說西方古典音樂是巴里利耶用來灌溉作品的養(yǎng)料的話,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繆和存在主義的“介入”精神則構(gòu)成了巴里利耶作品的靈魂。暴力與痛苦是巴里利耶文學作品中重復出現(xiàn)的主題,他熟練地運用不同的視角和辛辣的語言來伴隨人物的成長,諷刺被他視為是對平淡現(xiàn)實的警醒。在他的筆下,年輕的主人公歷經(jīng)磨難、經(jīng)常冒著失去自身平衡的危險去體驗藝術(shù)與現(xiàn)實相交匯的過程、去叩問存在以及藝術(shù)在復雜和不確定的世界中的重要性。對其他文化的興趣與不同文化之間對話的可能性是巴里利耶創(chuàng)作中關(guān)注的另一個焦點。他的小說和隨筆都透露著不同世界觀之間的對立和一種對普適性價值的渴望。他認為人類在表達方面一直都有著一種統(tǒng)一的趨勢,而音樂則被巴里利耶作為各種文化和解的場所和進入普世真理的入口。對存在與美的追求以及對普適性價值的渴望來自巴里利耶對人性的統(tǒng)一和多樣性之間復雜關(guān)系的敏銳直覺。繼承了作為西方文明源頭的古希臘精神的巴里利耶強調(diào)人的哲學理性與人的其他維度密不可分,保持清醒的頭腦對事實進行評判的自由構(gòu)成了人之個體性的核心。為了捍衛(wèi)這種自由,巴里利耶反對歌頌一切形式的暴力,主張用一種由“阿波羅與狄奧尼索斯的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美來馴化人性深處躁動的“力量”。他認為作家的任務(wù)是叩問世界,而不僅僅是給出回答,是致力于和解、從整體的角度表達人性,是使對話而不是暴力和戰(zhàn)爭成為表達人類多樣性的場所。正是這種希臘古典精神與當代存在主義哲學的交融使巴里利耶這位多重角色的寫作者在20世紀最后三十年至21世紀初的瑞士法語文壇獨樹一幟。這種樂觀向上、理性與激情相交融的理想主義精神無疑也促使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來審視整個法語國家與地區(qū)的文學,使我們有理由對艾蒂安·巴里利耶充滿期待,并對當今瑞士法語文學的創(chuàng)作保持密切的關(guān)注。
艾蒂安·巴里利耶. 《中國鋼琴》. 史忠義譯.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伯納德特. 《神圣的罪業(yè):索??死账沟摹窗蔡岣昴盗x疏》. 張新樟譯.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
顧盛卿. 《瑞士戰(zhàn)時和戰(zhàn)后文學梗概》. 外國語,1987,6(52):17.
孟德斯鳩. 《論法的精神》. 許明龍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7.
Barilier E.Vertigedelaforce. Paris : Buchet-Chastel, 2016.
Enzensberger H. M.SchreckensM?nner:VersuchüberdenradikalenVerlierer, Frankfurt am Main : Suhrkamp, 2006.
Gros I, Barilier E. 《 Entretien avec Etienne Barilier 》.TheFrenchReview, 1991, 64(5) : 762-772.
Jeanneret S. 《 Entretien avec Barilier : ‘Mes personnages ont soif d’universel’ 》 .Viceversalittérature, 2013, 7 : 132-138.
Jünger E.DerKampfalsinneresErlebnis. Essen : Kamp, 1933.
(作者信息:沈澍,廈門大學外文學院法語系助理教授,研究領(lǐng)域:法國文學)
étienneBarilier:aWriterwhoTravelsacrossbetweenArtandReality
étienne Barilier (1947— ), as a novelist, essayist and translator, developed a school of his own in the Swiss French literature circle from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is literature works that focus on art and reality from three aspects: his life stories, novel writing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 From a deep analysis of his works, we can see that deeply impacted by Dostoyevsky and Camus, Barilier uses bitter and ironic words to reflect on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problematic world that filled with conflicts today, presenting us a spirit of idealism that intent to reconcile reason and passion and to call for universality.
Barilier; Swiss French literature; classical music; individuality; problematic world
I106.4
A
1002-1434(2017)05-0045-07
本文受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wù)費專項資金資助(0650-ZK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