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芮紅
【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關鍵詞】實現(xiàn);教學;基礎;課改理論;小學語文;課堂高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边@是新課改下教育教學理念轉變的總要求和主目的。
1.適應新課改,定點精講,把握分寸,奠定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的基礎
近年來為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各教育單位紛紛舉行觀摩課、研討課、展示課,真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可在教學活動中,總有這樣一種現(xiàn)象:教師怕講,似乎為了不讓別人抓住“辮子”,或則“少講”,或則“不講”,本應把嚴肅及時地傳授知識的教學殿堂,變?yōu)橐桓C蜂似的游戲,將眼花繚亂的各形式視為體現(xiàn)新課改的“閃光點”,越來越多的教師認為,落實新課標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教師必須讓出“講”臺,做到少講,甚至不講,把深奧的教學內容,教學生去“感悟”,致使學生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課堂中,處處能見到老師退避三舍,讓學生上臺代講的現(xiàn)象,為使學生“講多講好”,老師游歷于“代言人”之間,事先專為其開“小灶”。究竟課題教學要不要講,講些什么,怎樣講?我認為應該注意以下五講:
1.1閱讀之前啟發(fā)講:學生在閱讀前,教師應簡明扼要地解釋閱讀要求和重點,提示閱讀方法、經(jīng)驗及注意事項;
1.2抓住重點強調講:對于課文的重難點,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講解,挖掘出課文揭示的本質問題;
1.3疑難問題明確講:學生有疑難時不能自己解決,合作也不見得會有什么效益時,教師要精講,讓學生真確理解,領悟深層次內容;
1.4合作過程暗示講:教師在參與學生討論時,可以綜合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提示性講解,使合作深入得以進行;
1.5主題升華總結講:這是對一篇文章進一步認識,也是主題得以升華的講解,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記憶,促使課內向課外延伸,具有言盡而意無窮之功用。
總之,講解關鍵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形成技能,促使學生思維發(fā)展。要知道只有學生的想象、體驗而無教師的開導,學生也難有創(chuàng)新的靈感,只有學生的熟讀感悟而無教師的品詞析句,學生的理解就缺乏深度、廣度。
2.適應新課改,注重提問,恰到好處,確立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的關鍵
課改理念教學要求,教師往往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學生只顧發(fā)表個人見解,教師忽視了問題的準確性,致使學生良莠不齊,是非難辨,回答問題不著邊際,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學生說,說錯不要緊,往往把謬論認為創(chuàng)新,把漫無邊際的回答認為是思維的延伸拓展,不少教師把“讀懂了什么”、“體會到什么”、“你想說些什么”之類的問題當作“靈丹妙藥”,不根據(jù)課文特點、不分場合、不管學生實際、自以為是的使用、俗套的程式,久之使學生產(chǎn)生厭倦情緒,感受膚淺無話可說,虛假情感充斥課堂,這完全違背了新教學思想的要求。
2.1抓重點問題提問:要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一篇課文涉及問題很多,但歸納之,卻只有幾個問題,對這些重點問題,教師要抓住不放,多問幾個為什么。
2.2凝聚大主題提問:提問題不能瑣碎,不能讓學生一看就知曉,一讀就會;提出的問題要有質量,有思維訓練的價值,體現(xiàn)教學的重難點,極富挑戰(zhàn)性,使問題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2.3實效趣味性提問:提問要有趣味性,對學生具有吸引力,使其“欲罷不能”,教師必須要朝著促使學生“會反三”這一目標精講,給學生以啟發(fā)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
總之,新課標強調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完全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提問是教學必不可少缺的教學形式之一,尤其是有價值的提問。
3.適應新課改,深廣結合,力求實效,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教學的愿望
在新課改的實施與發(fā)展中,不難發(fā)現(xiàn),所有課堂教學都有小組合作學習;究竟合作什么內容?是湊熱鬧?還是解決問我問題?不一而論。如果深入?yún)⒓右唤M聽之,就會發(fā)現(xiàn)諸多問題,合作效率低下。雖如此,近一半的教師把合作學習作為新理念的體現(xià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成為形式,成為點綴。要么兩三分鐘,學生還沒真正進入角色,便“鳴金收兵”;要么時至下課,還是討論未果,值得草草收場。有些小組內,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一統(tǒng)“天下”,大部分學生“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像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尚未形成時,盡量少合作。何時開展合作最佳呢?切記以下三點:
3.1出現(xiàn)新知識需要新能力時;
3.2遇到大家都期盼解決的問題,而依靠個人能力又能實現(xiàn)時;
3.3學生意見不一致,有爭議時——
3.3.1講究方式,主動接受:一般來說,合作學習要組內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再討論行程集體的意思,這樣就避免學困生隨學優(yōu)生的意見。
3.3.2技巧合作,抓住要領:建議等盲目地被動地接受,拿并不是自己所思所得作答,適時教給他們合作技巧,應抓住的要領。教師不可一語道破玄機使討論喪失意義。
3.3.3加強引導,深入挖掘:教師要善于深入小組,積極參與、引導,善于傾聽,隨時了解他們合作學習的進展情況。
總之,組織合作學習要把握契機,備課時應精心安排合作學習的內容與表現(xiàn)形式,合作討論的問題要抓住心里,不可不管問題大小都合作,至少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