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懷頂
摘 要:在小學教學中教師時常會發(fā)現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致不高,特別是要求背誦理解的古詩詞,年級越低,情況越嚴重。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心理發(fā)展的不成熟往往精神不容易集中,上課喜歡分神,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的時候不能呆板教學,否則學生的精神力將無法集中,不僅如此,還往往會覺得古詩詞枯燥無味,失去學習的興致,對古詩詞產生抗拒心理,這就導致低年級古詩教學無法順利開展、高年級學生已經不再樂意學習的狀況出現。所以在低年級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興趣,用別開生面的方式去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不會對古詩產生抗拒心理,從而使古詩詞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關鍵詞:小學教學;語文;古詩詞教育
一、關注學生心理
小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心理,要盡量避免厭學心理的產生,這就要求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在其有困難的時候及時解決,而不是不分青紅皂白的加以指責,這時候的學生心理往往脆弱,自尊心正在逐漸形成,對一個教師的厭惡往往會轉移到一個學科之上。如果沒有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等發(fā)現問題再想去解決的時候就遲了。所以在古詩詞教學中要先關注學生對古詩詞教學方式的反應如何,一旦出現大部分學生對這門課失去興趣覺得枯燥無味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是否適合這一階段學生,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進使之適應學生的學習心理才能使小學古詩詞教學不失去它的意義。同樣,要注意不同教學方法的使用對學生學習熱情的影響,在古詩教學課堂上不能是教師一人唱獨角戲,要時刻記住課堂是教師與學生相互溝通交流的一大途徑,只有在課堂上適當的進行師生互動才能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才更容易做到理解,為接下來的背誦做準備。
二、注重背誦理解相結合
在古詩詞教學中最忌諱的就是死記硬背,古詩詞有其自己的意蘊在其中,低年級的學生可能還無法理解古詩詞的內涵是什么,但不能因為學生不能理解就忽視古詩詞含義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古詩的解釋,但又不能以成人心態(tài)來進行教學,要時刻記住,小學教學面對的是一群年僅6-12歲的孩子,不能將古詩的含義以高深莫測的語言進行解讀,而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以便于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印象,同樣的,如果能將一首古詩講述成一個簡單明了的故事,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熱情也會增加,從而使背誦更容易得到開展。理解性記憶對于年紀尚小的小學生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只要求背誦但不加以理解,只會使古詩詞教育失去它的意義,古詩詞教育的開展不只是為了考試,更多的是為了學生在以后的古詩詞閱讀中能夠更好的去理解作者為什么寫這首詩,它的存在有什么意義,這都是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該賦予詩詞的含義,所以只有在背誦+理解的模式之下,學生才能逐漸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漸與詩詞作者產生共情,仿佛身處其中,品味出作者的所思所想。
三、關注詩詞特點
古詩詞主要分為兩大類:敘事詩、抒情詩。
敘事以描寫具體事件,任人物活動為主。抒情則以抒發(fā)作者感情為主,但抒情又時常借物抒情,這時候就要求教師對借物抒情詩進行一個解釋,為什么作者選擇借這個物,這個物又有什么特殊含義。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古詩都有其獨特的美感,形美聲美音美語美。意境美是指古詩所描繪的生活畫面與作者思想融合的美,人們常說的“詩中有畫,畫中有情”就是這么個意思。從古詩中得到熏陶,從而啟發(fā)學生想象力,去領會其中的意蘊深遠。音樂美是指古詩講究押韻和節(jié)奏,在古代古詩詞是用來唱誦詠吟的,所以往往有一定的樂音規(guī)則,掌握這個樂音規(guī)則會使古詩的背誦更加容易,古詩詞朗朗上口,聲聲悅耳,使人對其的興趣大大提升。語言美是指古詩的語言凝煉、生動形象,常常運用夸張、比喻、象征等多種手法再現大自然的美、社會的美和藝術的美。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薄耙盎馃槐M,春風吹又生?!边@些詩句讀來令人感到美不勝收。 形美,是指形式美與形象美。例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边@首古詩,對仗工整,顯示了形象美。
關注古詩詞的特點,從其特點出發(fā)才能使小學教學得到較好的發(fā)展。從而不斷使小學語文課堂充滿藝術氣息,使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數詩歌鑒賞水平得到提高。
四、小結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yōu)槭裁撮_展古詩詞教學,又為什么從低年級就開始,就是為了使我們的文化得到流傳,一輩傳一輩,代代相傳不遺忘。在教學中就要求教師從文化傳承的立足點出發(fā),對古詩詞進行講解,使其在民族精神中煥發(fā)生機,將逝去的靈魂在詩歌中得到再次的升華。將枯燥無味的古詩作為一種生動的藝術展示給學生,不斷培養(yǎng)其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興趣,從本質上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權.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滲透[D].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