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京燕
【摘 要】 在音樂課堂中有效聆聽,能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能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編音樂,同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在實際的課堂中,濫用聆聽、無效聆聽依舊存在,它們違背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違背了新課標所提倡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
【關 鍵 詞】 有效性;聆聽;欣賞課
《小學音樂課程新標準》中指出: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美國學者艾倫在他的《怎樣欣賞音樂》中說“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聆聽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聆聽”。他們都充分的揭示了聆聽的重要性。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怎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有效地聆聽音樂,培養(yǎng)其敏銳的聽覺,良好的習慣,提升其鑒賞能力呢。這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關注的教學目標。
一、對于“有效聆聽”的再認識
什么是“有效聆聽”,是指欣賞主體主動聆聽、接受音樂音響,并在此過程中得到審美體驗,獲得美的感受。
隨著課程標準的改革,教育教學都非常關注有效教學。結合音樂課程的特點也就提出了“有效聆聽”。何為有效?就是通過教師的教學后,學生有沒有學到新的知識或者掌握得好不好。從廣義上說,是指學生實際學到知識后的進步和發(fā)展。音樂課堂中的有效聆聽,能使學生獲得更豐富的情感體驗,進而能更好地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編音樂,同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音樂不同于語言,它是聽覺的藝術,如果沒有審美主體去聆聽、品味,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而聆聽的“有效性”直接決定聆聽的程度,決定學生審美能力的發(fā)展。所以,要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就要注重“有效聆聽”,實踐“有效聆聽”。
二、小學欣賞課中聆聽有效性的思考與探索
(一)創(chuàng)設多樣情境,提升聆聽效益
欣賞課曲目較長較大,一節(jié)課的欣賞比較枯燥,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聆聽音樂的心理狀態(tài),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激發(fā)學生進行想象,鍛煉他們的思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能使學生的情感更加投入,充分激發(fā)聆聽興趣。一堂有效欣賞課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個適合學生聆聽的氛圍。
1. 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心情
(1)美好的教學環(huán)境。美好的環(huán)境總是會給人美好的心情,美麗的教室環(huán)境同樣能給學生給音樂課堂帶來美妙的心境。清新的空氣,充足的陽光,生機盎然的植物,童趣的布置,美妙的音樂,會讓學生愛上音樂教室,愛上音樂課。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聆聽的心情。
(2)多變的座位安排。新的多變的座位會給學生帶來一種新鮮感,他們會很開心。不同的座位與坐法會讓師生間的距離縮短,身體和心靈都得到放松,這樣才會靜心去聆聽音樂。
2. 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興趣
(1)故事牽線,引起興趣。在小學低端音樂欣賞中運用語言手段能把抽象的音樂變得形象些,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與表現(xiàn)音樂作品。通過語言描述,將音樂與故事融合在一起,使孩子聯(lián)系已有經驗產生新的聯(lián)想、展開想象,激發(fā)產生對所欣賞音樂的興趣。教師對語言的調節(jié)支配,能讓孩子感受體驗到美、興奮、難過,從而產生喜愛、歡樂、悲傷等情感。
(2)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多媒體對于現(xiàn)在的音樂課堂是一件不能缺少的教學工具。它帶給學生的是強有力的視覺沖擊,多媒體可將樂曲中的音樂形象,音樂語言通過圖片、影視等手段告訴學生,讓學生聽有所想,看有所思,說有所指。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多種感官的參與比單一感官參與,認識事物的深刻程度要大得多?!倍嗝襟w借助視覺的直觀來幫助聽覺的感知,更有利于學生對樂曲和音樂形象的把握與理解。
(二)視聽動相結合,提升聆聽效益
1. 通過舞蹈、動作等肢體語言的參與,幫助孩子欣賞音樂。運動(特別是大肌肉的運動)對于音樂感知的效果來說,具有十分重要支持的強化作用。所以可通過為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利用動作理解音樂作品。同時,教師盡量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但也不要要求過高,簡單的動作讓孩子容易成功,從而更大膽地創(chuàng)新,同時獲得自信。如二年級下冊第一課的欣賞曲《春曉》,春曉共四句話,每一句話就是:夜來風雨聲,(雙手頭頂揮揮)花落知多少。(雙手舉高做花瓣飄落的感覺)這幾個簡單而又符合樂曲線條的動作,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受音樂,更能激發(fā)他們欣賞的樂趣。
2. 通過繪制圖譜讓視覺參與,幫助孩子欣賞音樂。繪畫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圖畫。音樂是流動的,稍縱即逝。所以我們可通過繪畫將音樂呈現(xiàn)在紙面上,從而可以反復的欣賞、觀察。通過繪畫幫助孩子充分的感受體驗音樂。同時,以繪畫的形式展示自己音樂欣賞的成果,滿足了幼兒的成就感和直觀的需求,而且也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讓幼兒的音樂欣賞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如一年級下冊第一課的欣賞曲《杜鵑圓舞曲》,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一首比較大的曲子。特別是第三部分旋律流暢而連貫,極富舞蹈性,旋轉舞動的3拍子的感覺非常明顯。
3 - -│3 - -│3 #2 3│4 #4 6│5 - -│3 - -│
2 - -│2 - -│2 #1 2│5 4 2 │1 - -│1 - -│
師:聽聽小動物們一起在美麗的森林里干什么了?
(師合著音樂畫圖譜?學生邊看邊聆聽?。?/p>
■
通過結合圖譜的聆聽,學生能夠很自然地體驗到音樂的流暢性和舞動感。并積極開動腦經為樂曲創(chuàng)編動作(大圓圈—轉圈,曲線—左右搖擺)。
3. 通過語言引導,幫助孩子欣賞音樂。語言是有節(jié)奏、有高低、有情感的,作曲家在為一首好詩好詞譜曲的時候都會反復斟酌這文字中的抑揚頓挫。如二年級下冊第四課的欣賞曲《加沃特舞曲》,該曲是荷蘭音樂家歌賽科創(chuàng)作的。這首曲子筆者主要讓學生感受的是音的高和低。
■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八度的高低關系還有音階的三度關系。在樂曲的A部分反復的出現(xiàn)這樣的音高概念,那么怎樣來幫助孩子體驗呢?
起初設計動作:圖片一:拍 拍│腿 腦袋 腿0 0│
圖片二:拍 拍│腿 肩膀 腦袋 0│
結果學生跟不上音樂,更別說感受音樂。于是就改,怎么改呢?加入語言?!
改進設計:圖片一:手:拍 拍│腿 腦袋 腿0 0│
嘴:0 0│低 高 低0 0│
圖片二:手:拍 拍│腿 肩膀 腦袋 0│
嘴:0 0│爬 樓 梯 0│
通過語言的高低,爬樓梯給學生一種上下高低的感覺再結合肢體的動作,很快學生就熟練掌握了。
(三)準確提問,提升聆聽效益
課堂上,提問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從初聽、復聽、分段聽、完整聽,每個階段都有聆聽的重點與要求。根據(jù)聆聽深度的不同需要向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用問題來引導,讓學生自己去聆聽去發(fā)現(xiàn)。如二年級下冊第八課和第九課的欣賞曲《天鵝》《蜜蜂》,這2首曲子表現(xiàn)是動物,用音樂畫出來的動物。設問:小朋友肯定畫過很多小動物,你們都給誰畫過?你們都是用什么畫的呀?(引導)你們覺得音樂會畫畫嗎?(設置疑問)
用這類啟發(fā)性的問題激發(fā)孩子一步一步的探索音樂,認真地去聆聽音樂。
(四)不吝嗇表揚,提升聆聽效益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類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層次的需求就是對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賞。表揚可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它使作用對象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快感,做起事來心情愉快。學生則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和同學的認可,尤其是低段的學生,特別希望老師能夠關注他,表揚他。
用放大鏡來觀察學生的聆聽能力。音樂是時間空間的藝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覺,所以只要學生不偏離整體的音樂形象、音樂情緒,他都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筆者認為堅持長期的正面表揚激勵學生,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聆聽的習慣。
三、結束語
聆聽伴隨音樂始終,有效聆聽也將伴隨課堂教學始終。走在音樂新課改的路上,我們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守著一顆平常的心,冷靜地審視和反思當前教學現(xiàn)狀,實實在在地開展具有實效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 蔡萍.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解析[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 劉均逸. 小學音樂教學方法與策略[M].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 趙樹輝. 小學音樂教學100問[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