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摘要]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過于強調數學的嚴謹性和表象性,忽視數學的創(chuàng)造性。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效果評價只注重教師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習慣于單憑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學生的教育極為不利。為了解決上述矛盾,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實行分層次教學是大勢所趨。采用因材施教分層次的教學形式能調動全體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在面向全體學生教學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使學生學會競爭、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新,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
[關鍵詞]高中數學;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
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很容易發(fā)現學生在智力、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通常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級分化會越來越嚴重。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形式,調動全體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同時還注重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班內分層教學是在不打亂原班級的情況下,通過對學生的分層和對教學內容的分層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一、努力創(chuàng)設有利的教學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實施因材施教的分層次教學非常重要的先決條件。有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分層次教學中的分法很重要,其指導思想是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是成績差異的分層。為了不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增加心理負擔,必須做好分層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講清道理:學習成績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分層次教學的目的不是人為制造等級,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讓不同成績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潛力,以逐步縮小差距,達到班級的整體優(yōu)化。分層次教學的原則是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對學生個體的要求有所不同,使學生的心理平衡,互相幫助,形成一個團結友愛的集體。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敢于承認工作中的不足,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注重師生感情的交流,注意信息的反饋,不斷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營造出好的學習氛圍。
二、將全體學生層次化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再結合高中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按照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fā)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為基礎層、重點層、拔尖層三個層次:基礎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能在教師和拔尖層同學的幫助下掌握教材內容,完成練習及部分簡單的習題;重點層是成績中等的學生,這些學生能掌握教材的內容,獨立完成練習,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完成習題,積極向拔尖層同學請教;拔尖層是拔尖的優(yōu)等生,這些學生能掌握教材的內容,獨立完成習題,完成教師布置的復習參考題及補充的習題,可以主動幫助和解答重點層、基礎層同學的難點,能與基礎層的學生結成學習伙伴。分層次教學是以班級教學為主,按層次教學為輔,層次分得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分層次教學的效果,因此對學生進行分層時要堅持尊重學生、師生協(xié)商、靈活分層的原則。
教師先向全體學生宣布上述分層方案的設計,講清分層的目的和意義,以統(tǒng)一師生的認識;之后教師指導每位學生實事求是地對自己進行評估,由學生自愿選擇適合自己的層次;最后,教師根據學生自愿選擇的情況進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學生同意的基礎上進行個別調整,之后公布分層的結果。這樣能使學生既分到合適的層次上,又保護了他們的自尊心,還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習后,學生可以自己提出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變化情況,對分層進行必要的調整,最終達到基礎層逐步解體、重點層和拔尖層不斷壯大的目的。
三、努力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實施因材施教
1.教學目標的層次化
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制定出與三個層次的學生學習程度相適應的分層教學目標,通過分層教學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要求。
拔尖層:對這層學生按高考要求進行教學,使學生具有較高的數學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點明其內部的聯(lián)系及相關的規(guī)律,把形式的、表面的、零散的知識整合成有機的、縝密的知識體系;結合高考實際,加大數學問題的應用、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并注意重點培養(yǎng)拔尖學生。
重點層:教師要教會這層學生掌握所有的數學概念、數學原理、數學法則等基礎知識,為這些學生進入更高的層次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礎層:對這層學生應立足于課本的知識,注重實效性,教會學生如何聽課、如何完成作業(yè)、如何復習與小結,為之后的學習打好基礎,使學生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2.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層次化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分組教學時,既要面向全體,又要盡量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要,保證在一節(jié)課內既有統(tǒng)一的講解、答疑和小結,又有分層分組的教學、反思和合作探究,還有分層次的各種練習和單獨輔導。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前半節(jié)課要面向全體學生,運用啟發(fā)式教學,重點解決全班學生需要解決的共性問題,進行基本能力的訓練,指導基本的學習方法,在這段時間里,拔尖層與重點層的學生能基本掌握新課所學的內容;后半節(jié)課要對拔尖層與重點層在簡單地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訓練和學習方法指導等方面提出較高的要求,而基礎層的學生仍然存在困難,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理解鞏固基本知識,通過個別輔導了解他們的困難,再講解指導,使他們達到基本的要求,此時拔尖層和重點層同學思考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若仍有疑難,同樣可以進行個別輔導,而基礎層無疑難的做課后練習,之后注重培養(yǎng)學習方法,最后課堂上要及時檢測、反饋和更正。
3.布置作業(yè)的層次化
把學生的作業(y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課上練習,另一類是課后作業(yè)。這兩大類作業(yè)都需要分成基礎題和提高題兩部分,對不同學生在作業(yè)的內容及作業(yè)的數量上都要有所區(qū)別。基礎題著眼于使所有學生達到基本要求,提高題則偏重于概念的深化和理解,注重綜合運用和創(chuàng)新,盡量要求一題多解,掌握解題的規(guī)律。面向三層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yè),采用不同的作業(yè)批改方式:基礎層——基礎題+易錯題,老師當天全批,學生當天改正;重點層——基礎題,老師全批全改;拔尖層——基礎題+提高題,老師略批作業(yè),學生核對,同層學生互查。作業(yè)的處理實行教師批改和學生批改相結合的形式,對各層學生出現的知識性錯誤,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及時解決,避免錯誤長時間積累。
4.評價的層次化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基礎層學生采用表揚性評價,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對于重點層學生采用激勵性評價,既要指出缺點和不足,又要點明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促使他們取得更大的進步;對于拔尖層學生應采用競爭性評價,對他們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嚴謹謙虛,培養(yǎng)縝密的思維方式。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應在充分保護他們自尊心的基礎上,進行分層次、有針對性的評價。
5.課外輔導的層次化
教師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因材施教,給沒有過關的基礎層學生輔導答疑,給拔尖層學生增加拓展練習和提升訓練,并及時給予點撥。這樣可以進一步使基礎層的學生奮發(fā)向上,拔尖層的學生充分發(fā)展,形成你追我趕的學習氣氛。
四、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的效果
學生的分層是通過學生的自我評估完成的,由學生自愿選擇適合自己的層次,這樣既充分尊重了學生,切實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感覺到輕松自如,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分層次教學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保證了面向全體學生,并特別重視對后進生的教學力度。由于注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所發(fā)展,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都比較符合學生的實際,減輕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同時也優(yōu)化了課堂的教學結構,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所以學生的數學成績必將有一定的提高。
因材施教的分層次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工作量變得更大,需要教師有強烈的責任心。面對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在教學中正確運用因材施教的分層次教學方法,必定可以使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更加明確,自覺性更強,學習興趣更濃厚,達到縮小兩極分化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因材施教的分層次教學是一項操作難度較大的工作,還有待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繼續(xù)探討與改進。
參考文獻:
[1]黃彩仁.淺談如何通過差異教學實現優(yōu)化高中數學的相關途徑[J].數理化學習(高中版),2011,(23).
[2]吳海濤.差異教學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2,(49).
[3]戚新林.實施分層教學提高高中數學教學實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1).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