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成麗
摘 要:根據高中學生認知能力發(fā)展的特點和學業(yè)發(fā)展需求,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因此,讓學生熟悉、適應英語思維方式,養(yǎng)成英語的思維習慣,對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語言思維; 能力;培養(yǎng)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人腦對現實的概括的反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維特點,思維活動的外部表現就是人們常說的思維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是衡量英語思維質量的指標之一。思維能力的差異表現為人的能力的差異,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fā)展,是英語教學的目的和重要內容。
英語教學實踐已發(fā)現了這樣一個事實:智力水平大致相近的學生個體,由于其思維能力的差異,在閱讀分析時往往會顯現出較大的差異,學生的閱讀質量與他們的思維品質有著很大的關系?!队⒄Z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英語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為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呢?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不僅對英語學習有著重要作用, 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同樣的重要。 它主要是指以概念為思考的基礎,以語言為載體,主要特征是抽象性。 概念、推理和判斷是邏輯思維能力的主要形式。 邏輯思維能力就是能夠通過基本的概念對所學東西進行思考的能力, 學生在具備邏輯能力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的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深刻理解和靈活運用,例如在進行英語造句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分清句子的類型, 然后再進一步的分清句子中的各個成分,最后按照語法的順序進行正確的造句。 這種層層遞進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在準確造句的基礎上, 增強了靈活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思維能力
聯(lián)想就是指在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問題的時候,尋求多種途徑探究問題, 從不同方面尋求問題答案的思維方法。 學生聯(lián)想越廣,駕馭知識的能力就越強,由此拓寬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加強了思維的針對性,提高了學生推理及想象的能力。 例如,在單詞教學中,教師將同詞根的單詞或者同詞綴的單詞歸類,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記憶,不僅能大大降低記憶困難, 而且還能通過對詞匯的規(guī)整過程形成串珠成鏈的整體思維意識, 從而提高學生對語言學習的整體認知意識。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在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當中, 高中英語教師一般都比較重視知識的講解與傳授, 就好像是把自己大腦里的知識傳送到學生的大腦當中,教師就充當的是一個知識的"搬運工",只注重結果,不注重學習高中英語課程的過程,學習過程單調枯燥, 學生也只是機械地接受著教師的知識傳送.這樣導致的后果,就是學生都缺乏創(chuàng)造意識,不會創(chuàng)新.在新課程改革之后的理念當中, 課堂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獨立思考,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的過程. 所以, 高中的英語教師,想要堅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就必須要積極地探索和創(chuàng)建創(chuàng)新學習的模式, 加強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性的學習研究,不斷探索,實踐與反思, 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提高高中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
四、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讓學生多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和中西方文化差異,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講解單詞時要滲透詞匯的文化內涵,講解課文內容時補充與之相關的文化背景,拓展學生的視野,講解交際題時補充西方的風俗習慣及禮儀。在英語課堂上,力爭把講解詞語及其相關的知識,或者英美習語、諺語及相關詞語典故結合起來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還可擴大學生知識面。例如,講到the Merchant of Venice這一課的時候,教師不僅要使學生了解課文中的劇情,還把這個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及結果講給學生,使學生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有完整的把握,并介紹莎士比亞的主要作品??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英語知識的內容和范圍。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英語思維。
五、通過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英語閱讀關鍵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考的習慣,要讓學生學會用英語去思考每一個問題。沒有積極的英語思維活動,沒有準確的理解把握,英語閱讀課教學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與思維發(fā)展的程度是密不可分的。閱讀的實質就是理解,閱讀的速度就是理解的速度。英語閱讀的過程是一種積極思維的智力活動過程。學生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主要通過思維去把握語言的本質,只有具備了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才能加快閱讀的速度,正確理解閱讀內容,并達到交際的目的。初中生已具備了直覺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能力,這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黃金期。以思維訓練為核心的中學英語閱讀課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長遠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
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旨在通過英語閱讀開發(fā),培訓學生的思維心理,思維品質,思維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的目的。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經歷了傳統(tǒng)的自下而上(Bottom-up model)閱讀模式,自上而下(Top-down model)閱讀模式和相互作用(Interactive-reading)閱讀模式。
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是以語法為主,翻譯法理論指導下的閱讀教學。它要求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老師講解語法要點或逐句翻譯,課堂提問,課堂練習等。這種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只停留在字詞上,與文章的內容,結構,背景等脫節(jié),造成思維斷層,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圖式閱讀教學模式一改“見木不見林”的傳統(tǒng)閱讀模式,強調學生已有的知識在閱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伴喿x時,文章開頭的關鍵詞語可以激活人腦的知識網絡系統(tǒng),從而產生對文章內容的預期,根據這種預期進行閱讀,最后證實最初的預期?!眻D式閱讀教學引導學生在閱讀時,以感性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它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突破了逐字逐句閱讀所造成的讀速問題,在一定的程度上,從根本讓學生去提高閱讀能力和學習英語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向學生講授知識的同時要重視學生各種思維能力的鍛煉, 把思維能力培養(yǎng)與語言知識的學習充分結合起來, 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語和掌握英語進而合理正確地使用英語。 教師要教導學生有意識地了解英語學習的詞匯、 語法和文化差異,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能更加有效地學習,進而提高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