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宏
曹操的高情商
◎王家宏
歷史上的曹操無論是智商還是情商,都遠高出庸常之輩。他不念舊惡,心胸大如海,顯示出海納百川的胸襟;處事從人性出發(fā),充滿人情味,因而曹操能聚眾心;重賞立大功者,鼓舞士氣。曹操處理人際關系的高情商,對各級領導干部具有啟發(fā)意義。
曹操;高情商;三國志
所謂情商,是指處理人際關系、調節(jié)控制自身情緒及意志的能力和智慧。情商對事業(yè)的影響是顯著的,人際關系良好,得人扶持則助力事業(yè)的發(fā)展;反之,人際關系緊張,上下級及同僚之間怨氣較多,則形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力,阻礙事業(yè)的發(fā)展。三國時代政治強人曹操,其高情商的特點尤為耀眼奪目。本文所說的曹操,不是《三國演義》所說的曹操,而是《三國志》所說的曹操。《三國演義》的作者將曹操進
行了有意的丑化,使曹操以負面的形象訴諸觀眾;而陳壽的《三國志》認為,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血肉豐滿,情感豐富,無論是智商還是情商,都遠高出庸常之輩的雄主名王。
不念舊惡,心胸大如海,顯示出曹操海納百川的胸襟。當初,曹公在兗州牧任上時,任東平人畢諶為別駕。后張邈叛亂,擄走了畢諶的母親、弟弟、妻子和兒女,曹公很惋惜地打發(fā)畢諶離去,說:“你的母親在叛賊那里,你還是過去吧?!碑呏R向曹公叩頭,表示決無異心。曹公大為嘉賞,還為他流下一掬感動的淚水。但畢諶一離開曹營,便立馬就逃到張邈那里去了。張邈后來戰(zhàn)敗為部將所殺,畢諶歸附呂布,等到呂布被曹公打敗,畢諶也被曹軍生擒,眾人都為他擔心,曹公說:“一個人能盡孝于父母,難道不會盡忠于君主嗎?我所渴求的正是這樣的人?!辈⒚呏R擔任魯國國相;曹公之不念舊惡,源于他惜才愛才。當時,曹操舉薦魏種為孝廉,兗州反叛時,曹公說:“只有魏種不會棄我而去?!钡鹊轿悍N逃跑的消息傳來,曹公憤怒地說,“魏種!除非你南逃到越,北走到胡,否則,我絕對不會放過你!”等到攻下射犬,活捉了魏種,曹公又說:“只可惜他是個人才?。 绷钊颂嫠山?,仍然加以任用。曹操曾征宛城張繡,張繡忽降又反,曹操那次敗得很狼狽,戰(zhàn)死一個兒子和一個侄子,曹操心中的恨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到了建安四年,張繡在賈詡的勸說下,歸降曹操,其時,曹操與頭號強敵袁紹的對決不計前嫌,欣然接受張繡的歸降,并封其為列侯;曹公之不念舊惡,有時源于他對人性的深刻體察,因為他深知,世上沒有絕對的忠誠,分析具體各人面臨的危機和誘惑。官渡決戰(zhàn)之前,袁紹地廣兵多,勢力強大,時在曹營的文官武將,偷偷寫信向袁紹表忠心,以圖為自己留后路。官渡之戰(zhàn),曹操大敗袁紹,曹公部下在收繳整理袁紹留下的這些資料時,他們將這些“背主”的信函上報曹操,曹操命將這些信件全部燒掉。翼州各郡的長官,見操如此大度,紛紛獻城投降。
處事從人性出發(fā),充滿人情味,顯示出曹操能聚眾心的高情商。東漢末年,時逢亂世,黃巾軍起。在山東一帶,黃巾軍勢力達百萬之眾,朝庭驚懼。初平二年,濟北相國鮑信與州吏萬潛等人認為,只有文武雙全的曹操才是黃巾軍的對手,于是到東郡(時曹操任東郡太守)迎太祖來做兗州牧,以鎮(zhèn)壓那里的黃巾軍。曹操亦不推辭,到兗州后,便率軍向黃巾軍發(fā)起進攻,其時雙方處于膠著狀態(tài),難分勝負。鮑信執(zhí)著,奮勇至死,才勉強攻破黃巾軍。太祖感念鮑信,悲痛不已,懸賞求購鮑信尸體未果。于是吩咐部屬用木頭刻出鮑信的模樣,灑淚祭祀,眾將士為之動容。《三國志》使用的是春秋筆法,敘事雖然很簡略,但往往又能見其深意?!度龂尽ぴS褚傳》沒有記載曹操平時怎么關心負責其個人安全的警衛(wèi)隊長許褚的具體詳情,但其簡略的一筆,卻將曹操對許褚的恩深情重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太祖崩,褚號泣嘔血”??梢姡绻懿賹υS褚沒有很深的情、很重的恩,曹操去逝,許褚是不可能哭倒吐血的。這一幕,確系很感人。我們就不難想像,在險象環(huán)生的幾次危局中,特別是當年馬超為報父仇,率精銳的西涼兵一萬之眾窮追曹操于渭水邊,操危在旦夕,是許褚奮起神威護衛(wèi)了曹操,使其免遭于難。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主公愛將如子,則部屬敬主公若父。
厚賞建特別戰(zhàn)功者,彰顯集團正能量。曹操的帳下聚集了一批能征慣戰(zhàn)的名將,像夏侯淵、夏侯惇、張郃、張遼、許褚、徐晃、樂進、曹洪、于禁等,張遼出類拔萃。曹公一生遺憾,在赤壁為孫劉聯(lián)軍所敗,后又為報赤壁之仇,又征伐孫權,但雙方難分伯仲,以致曹操無功而返,他對浩浩長江喟然長嘆:“生子當如孫仲謀!”曹公兩次大戰(zhàn)東吳,一負一平,一生難以釋懷。但張遼卻為他出了口惡氣。曹操征吳返回北方后,令張遼、樂進、李典鎮(zhèn)守合肥。不久,孫權將兵十萬試圖合圍合肥,而曹軍僅七千人。張遼乘敵立足未穩(wěn),帶八百壯士突出奇兵,直插敵心臟即孫權的中軍營帳。張遼奔襲而來,親手殺敵幾十名,吳兵大亂,孫權也大受驚嚇,吳軍驚魂稍定,發(fā)現(xiàn)張遼帶的兵不多,始將其團團圍住,張遼奮力殺出重圍,見自己的部下還有的困在吳營中,又返身殺入?yún)菭I,直到救出自己的士兵才返回營寨。這一役,東吳不僅折了不少人馬,更糟糕的是銳氣大受其挫。孫權圍了幾日,見勢難為,宣布撤軍。哪知剛撤軍不久,張遼又揮兵殺出,吳兵慌亂中自相踐踏,死傷無數(shù),孫權也差點被活捉。張遼大敗吳兵,很為曹操長臉。他后來經(jīng)過合肥時,立于張遼作戰(zhàn)的地方,感慨贊嘆良久,并大大嘉獎張遼,賞賜其食邑增加到一千六百戶。不妨作一比較,夏侯淵是曹公的族弟,又是連襟,且早年舍身替曹公頂罪坐牢,與曹公淵源之深可想而知,況且在南征北伐中,夏侯淵屢立戰(zhàn)功,封為征西將軍,盡管這樣,曹公賞賜給夏侯淵的食邑不過八百戶;又如,虎將許褚,曾兩次在曹操面臨生命危機時,救了曹公的命,但許褚得到的食邑亦是八百戶。作為政治家的曹操,公私分明,因為張遼立的是大功,而且是以少勝多的重大戰(zhàn)役的勝利,必須要重賞,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彰顯本集團的正能量,以鼓舞士氣。
建安214年七月,關羽從荊州發(fā)兵攻打樊城、襄陽,并將兩城團團圍住。曹操為解襄樊之圍,命令大將于禁、龐德率領七支人馬火速救援,并將七支軍隊駐扎在樊城北十里之地的罾口川(今趙家橋)、鏖戰(zhàn)崗、余家崗到團山鋪這些低洼地帶。秋八月,大雨連綿,漢水猛漲,熟悉襄樊地理、氣候的關羽抓住戰(zhàn)機,先堵住各隘口,然后開閘泄洪水淹于禁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名震華夏,鋒芒直逼許昌。曹操這時有些緊張,動了遷都的念頭。他一方面接受司馬懿的建議,聯(lián)合孫權,使其偷襲荊州,抄蜀兵后路,兩面夾擊關羽;另一方面急派大將徐晃馳援襄樊,并連撥十二營兵支援之。徐晃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大敗關羽于襄樊,并長驅直入蜀兵營寨之縱深地,斬獲頗多,襄樊之圍遂解。徐晃率得勝之師回到摩陂時,曹操以屈尊出移七里的高規(guī)格之禮迎接他。盛贊徐晃“攻破敵圍十重,俘虜、殺死大批敵軍,其功勛超過了孫武、司馬穰苴”。
曹操處理人際關系的智慧即高情商,使他本人及其所領導的集團得到了很大的回報,他帳下“俊才云蒸”,謀臣武將的人數(shù)遠超過了蜀國與東吳。象荀彧、賈詡、張遼、張郃、徐晃等謀臣勇將原先都是從敵對營壘過來的,他們投奔曹操后,認為找到了真正的明主和人生歸宿,便沒再生異心,與主公同進退。三國后期,曹魏人才還是源源不竭,而蜀國那時已出現(xiàn)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人才枯竭局面;東吳亦是后勇不足,魏吳交戰(zhàn),丁奉偌大年紀了還得披堅執(zhí)銳,足見人才后備乏力。這樣的結果,是與曹操待人接物的高情商及注重人才儲備密不可分。魏蜀吳三家的事業(yè),曹操做得最大,其治下的人口達一千多萬,而蜀國卻很有點偏安政權的味道,人口不過百來萬;東吳雖歷三世而成,人口也不過二百來萬。強弱立判。
曹操處理人際關系的高情商,也得到了研究三國史學者的高度評價——“敢用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敢用反對過自己,甚至是從敵對方面過來的人,則是一種膽略的表現(xiàn)。這就不是隨便哪個在領導崗位上的人,都能具有超常的品質”?!八矣谟萌酥溃驮谟谒哂写蠛硬粨窦毩鞯臍鈩?,廣開言路的胸襟,來者不拒的寬容,不念舊惡的大度”。這是他以前和他以后的歷朝統(tǒng)治者,很少能與之相比擬的大政治家風度。
曹操處理人際關系的高情商,對當今的領導干部仍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處理人際關系是一門藝術、一種智慧,而不是搞庸俗的關系說、拉幫結派、搞小團體。通過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和智慧處理,團結絕大多數(shù)人,使本集團或單位形成凝聚力、充滿正能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因人際怨恨給事業(yè)帶來的破壞力,從而有力地推動事業(yè)的大發(fā)展。
(本文作者: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執(zhí)行主編、編審)
責任編輯:江生亮
張惠臣·書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