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慶慶??
摘 要:針對小學高年級作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作者針對教師對學生干涉過多,要求過高;講評缺乏針對性等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對策包括:依托“二次作文”對學生進行恰當指導;提高作文講評的有效性和作文修改的針對性;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寫真文,表達真情感。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習作”“寫作”;個性化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7-088-2
一、“習作”與“寫作”的界定
“習作”,是語文教學情境下的“寫”的活動,特指在班級授課體制下,學生學習“寫”而展開的非獨立活動和結果,也就是學生練筆的過程?!皩懽鳌保皩儆谘哉Z主體的社會語文活動層面,是人類運用語言文字,以社會生活為原料,以傳遞信息、表達思想情感、表現(xiàn)生命存在和發(fā)展為內容,以創(chuàng)作為目的的精神勞動。”[1]《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第三學段(5~6年級)寫作要求:“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盵2]
二、小學高年級“習作——寫作”存在的問題
1.對學生作文干涉過多,要求過高
平時上習作課,教師在分析范文時,總是喜歡強調開頭要怎樣地寫,是開門見山還是設置懸念,引人入勝。結尾要點題,讓人感覺意味深長,又或是升華主題。中間內容應怎樣謀篇布局。更有甚者,硬性規(guī)定作文中必須要用到比喻、擬人等修辭,還要有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tài)描寫,以及引用名言、歇后語等?!墩Z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五六年級只是提出“嘗試在習作中運作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3]。在應試作文的影響下,雖然有些教師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但大多不得要領,偏重于作文的模式套路和寫作技巧,效果甚微,反而導致學生作文模式化傾向。教師的指導被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也被限制了。原本生活經(jīng)歷不豐富的小學生,作文就更沒有內容可寫,提筆起來無話可說,自然走上了假、大、空、編、套、抄的道路。作為教育者,教師對學生作文干涉過多,對學生要求過高,是目前作文教學的一大弊病。
2.教師沒有系統(tǒng)的習作教學計劃,備課、批閱、講評課缺乏針對性
由于管理層面的不重視,很多學校不檢查作文教學情況。對習作的上課、批閱、個性化指導沒有規(guī)范要求,平時也很少檢查作文備課情況,不聽習作指導課,不開展類似的教研活動。如此等等,導致一線的語文教師沒有系統(tǒng)的習作教學計劃,作文訓練前不備課,想當然拿題目來布置給學生。作文批改得過且過,評語泛泛而談,沒有個性化的問題診斷和修改指導。雖然一些教師有習作指導計劃,但大多缺乏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加之,語文教師大多兼班主任、品德課、心理健康課,平時批改作業(yè)任務也較重,導致其沒有過多時間和精力來指導學生習作,更談不上對學生的作文進行面批面改。
3.作文失去童真和個性化,無內容可寫,充滿神圣的情感
六年級上冊《習作二》要求學生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幾乎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寫的內容是:天氣惡劣的晚上,自己突發(fā)高燒,父母心急如焚,送自己去醫(yī)院打點滴,并為此累病了;正值放學,天突降大雨,父母給自己送傘或者打傘把自己保護得好,而他們被雨淋得直打噴嚏。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無不表達出父母疼愛自己。表面看來,學生選材典型,結構安排也算合理。可是,偏偏讀起來,讓人感覺假大空。此類習作,只有極少數(shù)學生寫生活中常見的小事,比如父母一個關愛的眼神,又或是某次感動的瞬間,亦或是寒冬酷暑為自己做的一些平凡但感人的事。難道是學生沒有經(jīng)歷過這些?難道是他們不知道感恩?難道是……作文無東西可寫,于是絞盡腦汁空話連篇,怕作文、對作文無興趣也成了必然。作為教育者,我們不得不反思作文教學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三、小學高年級個性化“習作——寫作”的對策
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個兒童就其天資來說,都是詩人,只要在教學方法上打開創(chuàng)作的源泉,就能使詩人的琴弦發(fā)出美妙的樂聲?!盵4]因此,教師應該根據(jù)不同寫作能力的學生確定不同的目標要求,了解學生的需要,為他們架設進步的階梯,讓每個學生都能慢慢進步,踏上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寫作之路。
1.依托“二次作文”,恰當指導
在“二次作文”中,教師的指導作用至關重要,如果引導不當可能會適得其反。有些教師在上習作課時,急于講課,越俎代庖,對學生指導過多過細。這樣必然會給學生帶來先入之見,跟著老師的講解走,跳不出思維的怪圈,形成“首因效應”,難有個性化的表達。長此以往,學生思維有了惰性和依賴性,必定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百害而無一利。那么,是不是教師不需作指導了呢?絕非如此。教師的指導最好放在第一次作文批閱之后、寫第二次作文之前。對學生第一次習作中存在的問題盡量面批面改,因材施教,恰當指導,提出有啟發(fā)性的建議。學生的思維沒有被限制,才能愉快地放飛自己的想象,作文才會形成百花齊放、競相爭艷的繁榮局面。下面是五年級習作中的一篇想象作文,寫之前沒有指導學生,班級里有很多同學想象豐富,令人耳目一新。
星空,是那么靜,那么美。偶然抬起頭,看見月亮披著一層淡淡的云霧,朦朦朧朧,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星空,是大自然滿意的作品,是人們可以傾訴的對象,是作家們靈感的源泉,是夜晚的啟明燈,是嫦娥美麗的家園,是牛郎織女相會的場所,是一個神秘、美麗的仙境……
——張航的《星空》
偶然抬起頭,看見天空秀麗的月兒披著薄薄的云層,向大地吐灑著它的清輝。
——錢佳怡的《星空》
月光是一個頑皮的孩子。它們一會兒躲在池塘里,池面上波光粼粼,仿佛一條條銀蛇在舞動,一會兒鉆進草叢里,好似一顆顆繁星在閃爍,一會兒跑到樹葉上,宛如一朵朵梨花在綻放。
——徐鑫濤《月光遐想》
2.提高作文講評的有效性和作文修改的針對性
語文教學專家葉黎明教授認為:“寫作教學的主要問題不在于教師教了什么,而在于教師普遍沒有教什么;不在于為應試而教,而在于如果不應試就不知道該教什么?!盵5]作為教育者,我們要正確認識事情的發(fā)展必須經(jīng)過“實踐、認識、再實際、再認識”的循環(huán)反復,螺旋上升。寫作文也是如此。二次作文”正是對如何寫好一篇作文的再實踐,通過習作實踐使學生對如何寫好作文的認識不斷深入,從而更好地指導下一次習作實踐。
3.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寫真文,表達真情感
葉圣陶說:“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說老實話,絕不允許口是心非,弄虛作假?!薄笆澜缛绻兴^作文方法,也不過順著說話想心思的自然規(guī)律加以說明而已。”[6]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引導學生寫真文,表達真情實感呢?首先要放低要求,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不排斥習作??梢試L試在班級里公開讀學生寫的好作文,增強其寫作信心。其次,作文的命題要貼近學生生活,讓他們有話可說,能自由表達自己情感。比如寫生活中熟悉的人,有同學寫親人,也有寫周圍熟悉對象的。下面是學生通過細心觀察,取材于日常生活寫出來的作文。
時至中午,烈日當空。大地被太陽曬得滾燙。小草也顯得毫無生機。人們紛紛躲在家中避暑,吃著冰棒,吹著空調??粗坏蔚魏顾畯乃~頭順著臉滑下來,我不禁心里一顫,暗暗敬佩他。
——沈旭成《我最敬佩的人》
每天清早,總能看見他忙忙碌碌的身影,只見他身穿橘黃色的工作服,騎著一輛三輪車,拿著大掃帚,認認真真地掃著地。他就是我的爺爺——一位盡職盡責的清潔工。
——徐鑫濤《我的爺爺》
哥哥擁有多重身份,每一個都無比耀眼。然而,他并不是心高氣傲、盛氣凌人的“主”。如果不是那轟動全校的好成績,他甚至有點平凡。
——徐天麟《我的哥哥》
她很平常,不是明星,不是大咖。盡管她沒有漂亮的衣服,也一直是我眼中的公主;盡管她沒有美麗的容貌,但一直是我心里的最美的人。她就是我最崇拜的人——媽媽。
——龍鳳《我崇拜的人》
從以上例子不難看出,帶有自己的主張和個性的作文才不會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寫真文,用真實的生活表現(xiàn)真情實感;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學會做真人。因此,作文教學應“由重怎么寫轉變到重寫什么上來,由重作文理論的構建轉變到重作文興趣的激發(fā)上來”[7]。另外,結合閱讀進行習作訓練也是方法之一,可以采用仿寫、擴寫、改寫等形式,從句子訓練逐漸過渡到段、篇?!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善于將讀與寫、說與寫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盵8]平時閱讀課時有針對性訓練,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李國平.我的寫作教學觀[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3][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1.
[4][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5]葉黎明.寫作教學內容新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6]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7]謝步勇.作文教學要落實三大轉變[J].山西教育,2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