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學公共領域:重構文學世界秩序的主體

2017-05-25 07:52顧超
南方文壇 2017年3期
關鍵詞:哈貝馬斯世界秩序范式

中西人文交流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張江與德漢兩位教授的對話——《開創(chuàng)中西人文交流和對話的新時代》①,卻不乏新意,既有理論建構,也有現(xiàn)實關切,本身即是一場饒有意味的跨文化、跨學科對話,讀來頗受啟發(fā)。筆者贊同兩位教授的觀點:中西人文學術交流呈現(xiàn)巨大逆差,中國學者仍待建立自己的話語體系。但是,筆者認為,無論是語言障礙、綜合國力還是中國學者缺乏自信等等,都只是現(xiàn)象,而非問題的根源。本文將以文學為代表的人文領域為研究對象,以政治哲學為理論基礎,從文學世界秩序圖式和文學公共領域視角探討中西人文交流的關鍵問題。

“文化追隨貿易”理論的缺陷

中西人文交流的現(xiàn)狀如何?張江認為:“中國學術界對西方的了解和把握,比西方對中國學術的了解和把握要全面和深刻得多,這個落差非常大?!比宋慕涣鬏斎肱c輸出的巨大差異是一個基本事實。但對這一事實卻有不同的解讀。德漢認為,主要原因一是語言問題,二是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綜合國力問題,造成中國必須用西方的理論范式,而“如果中國變得更加強大一些,如果它再次成為‘中央之國,就像過去那樣成為世界的中心的話,那么大家都會追隨你們的?!睆埥又岢?,有人總是要把西方的理論作為評價事物的標準,把這個標準強加給別人,中國知識分子缺乏理論自信,這是“一個根本的重要障礙”。

這些問題誠然是存在的,但筆者認為他們只是現(xiàn)象,而非本質。語言曾經(jīng)是不同文明之間交流的主要障礙,也是有些國家獲得民族和文化認同的重要工具,但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21世紀,情況已發(fā)生很大變化。語言翻譯的輸入輸出逆差,現(xiàn)實地反映了世界文學的差序格局,而并非造成這種不平等地位的原因。本文對此存而不論。

先分析國力決定論。文學秩序客觀上會受到經(jīng)濟、政治等的影響,但不能把“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簡單化、庸俗化。馬克思本人曾簡要論述過物質生產(chǎn)的發(fā)展同藝術發(fā)展的不平衡關系,他指出,“關于藝術,它的一定的繁盛時期絕不是同社會的一般發(fā)展成比例的?!雹谂了箍枴たㄋ_諾瓦認為:文學的邊界、中心、軌跡以及它的交流形式不是完全和政治經(jīng)濟世界的那些東西并道而行的。他援引了費爾南·布羅代爾對資本主義文明的歷史解釋進行了強有力的論證:“17世紀,阿姆斯特丹成為歐洲最大的商業(yè)中心,但在藝術及文學上卻是羅馬和馬德里占統(tǒng)治地位;18世紀,倫敦成為世界的中心,但占據(jù)文化霸權地位的卻是巴黎;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jīng)濟上,法國在歐洲排名靠后,卻不容置疑地是西方文學及繪畫中心;而意大利及后來德國的音樂統(tǒng)治地位也不是發(fā)生在其經(jīng)濟強盛的時候;現(xiàn)在仍然如此,美國經(jīng)濟上的巨大成功并沒能讓美國成為文學或藝術之首?!雹墼谌魏螘r期,文學世界的不平等結構以及邊緣與中心的對立、沖突都是客觀存在的,與國力的強弱也有相關性,但文學并不完全依賴于經(jīng)濟或政治,文學是在緩慢脫離“政治義務”的過程中逐漸產(chǎn)生的④。

再看范式論。到目前為止,自然科學有些學科的發(fā)展與托馬斯·庫恩的范式理論符合得較好。在文學藝術領域,也會發(fā)生革命,一定時期內會出現(xiàn)一些占統(tǒng)治地位的美學理論或創(chuàng)作“范式”。但文學不是科學,更不是自然科學。借用卡爾·波普爾的話來講,文學是不能被證偽的。文學也追求真與善,但更多的是追求美,追求人性的體驗與感動。文學理論的流變固然有類似于突破性創(chuàng)新、革命和新范式誕生的階段,但在實踐上與自然科學的情況差異極大。自然科學中被證偽的前期范式只具有象征性的和歷史階段性的意義,與轉換后的范式之間具有不可通約性⑤;但文學經(jīng)典總是歷久彌新,文學革命不會讓革命前的所有作品失去價值。一個明顯的例證是:21世紀物理系的學生除非是為了尋找哲學靈感,否則罕有研究亞里士多德《物理學》或牛頓《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但文學專業(yè)的學生無論是讀古希臘悲劇、莎士比亞、托爾斯泰,還是讀《詩經(jīng)》、唐詩宋詞、曹雪芹、魯迅,都再正常不過了。同理,放眼文學世界空間,“西方范式”的卡夫卡、喬伊斯也不會讓曹雪芹、魯迅或者泰戈爾這些“非西方范式”的作家黯然失色,失去意義。

國力論和范式論有其合理性,可以解釋一些問題,但是“文化追隨貿易”這種決定論的最大缺陷在于其很容易走向權力本位的現(xiàn)實主義邏輯。在國際政治領域,以漢斯·摩根索為代表的學者認為,所有國家都試圖尋求使自己相對于其他國家的權力最大化⑥。這種“強權即是公理”的思維,既與真實的世界秩序不完全符合,更不應該成為世界秩序的規(guī)范性理想。世界上的主要文明有著不同的秩序觀。無論是威斯特伐利亞均勢體系、天下秩序、伊斯蘭教秩序還是希望通過傳播民主原則實現(xiàn)和平的美國秩序⑦,都不能依靠資本或權力去強制敉平差異。弗朗西斯·福山根據(jù)“被承認的激情”⑧的理念認為,國家不是簡單地追求權力,它們追求合法性概念規(guī)定下的種種目的。

福山的理論未必完善,但他道出了一個極其重要的事實:人類除了現(xiàn)實的權力追求外,還有更高的價值追求。這一點在人文領域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中國的作家和人文學者認為自己處于弱勢地位,想要改變這種不平等的格局,是理所應當值得鼓勵的,但主要應基于合法性基礎之上被平等承認的愿望。作為一個處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文明古國和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軟實力和爭取人文話語權的最終目的是把優(yōu)秀中華文化傳播到全世界,為構筑人類共同的精神高地作出應有的貢獻,而不是回到過去“皇帝輪流做”的小農意識或者“東風壓倒西風”的斗爭模式。中國必須努力重塑文學世界秩序,但不是簡單地為了獲取文化霸權或者爭得與經(jīng)濟、政治地位相符合的文化地位,而是要在自由平等的基礎上,把中華文化中獨特的核心價值融入人類共同價值中去,用中國的人文底蘊豐富人類的精神家園。

文學世界秩序的重構

文學世界主要有兩個維度:一個是空間維度的世界秩序,一個是時間維度的歷史流變。以往的文學史大多從時間維度講述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文學譜系,但對空間維度的文學世界秩序關注不多??ㄋ_諾瓦指出:文學世界是一個相對統(tǒng)一的空間,但并不是統(tǒng)治和被統(tǒng)治的文學空間之間簡單的二元對立,最好說成是一個連續(xù)體⑨:對立、競爭、各式各樣的統(tǒng)治形式,這些都阻礙了線性等級的形成。在一些文學最貧瘠的地區(qū)⑩,出現(xiàn)了挑戰(zhàn)世界文學秩序的極端方式,他們塑造并改變了世界文學的結構,也就是說文學本身的形式。對立、競爭、多元的連續(xù)體視角,是建構文學世界秩序的原點。

數(shù)千年輝煌的古代史和百年屈辱的近代史的深刻烙印嚴重影響了當下中國的特殊秩序觀。一方面,所謂的“中西”這個詞語,本身是古代中國中心論的體現(xiàn),隱含的意思是:這個世界除了中國就是西方。那么印度、中東、非洲、拉美處在世界什么位置?他們不重要嗎?跟中國沒什么關系嗎?另一方面,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被西方列強侵略的半殖民地化歷史與自身現(xiàn)代化進程的步履蹣跚,大大打擊了中國的民族與文化自信,對抗性的西強中弱已形成某種思維慣性。直到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開始進入現(xiàn)代性語境,人文領域學者才逐漸有余力思考其在世界上的位置。因此,重構文學世界秩序首先就是中國自己要走出傳統(tǒng)世界中心論和近代東西方對立的迷思。

其次,必須建立新的文學合法性。自馬克斯·韋伯提出統(tǒng)治的合法性概念以來,戴維·伊斯頓、哈貝馬斯等發(fā)展了系統(tǒng)論視域下的合法性概念。哈貝馬斯說:“倫理始終是合法性的基礎。只有交往倫理學才是唯一能通過有效性要求的話語兌現(xiàn),來保障得到承認的規(guī)范的普遍性和行為主體的自主性。只有那些能夠要求具有普遍性的規(guī)范,才是當人們進入或準備進入話語意志形成過程時,在沒有任何強制的情況下,每個人都贊同(或將會贊同)的規(guī)范。”11強權是客觀存在的,但合法性不是來自強權,而是基于尊重差異的認同之上。

進一步而言,合法性是普世性與獨特性、認同與差異的辯證法。建立新的文學合法性就是要突破“文明沖突論”的局限,斗而不破,和而不同。阿馬蒂亞·森在批判亨廷頓的名著《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時說,“一旦將全世界的人都歸為伊斯蘭世界、西方世界、印度教世界等,支配性分類的分裂作用不動聲色地將人們強塞入了一組堅固的小盒子……不利于‘在文明之間進行對話的努力。”12這是有見地的思想。人不能被還原為一種身份,認同不能抹殺差異,存在沖突的可能性并不意味著不能和諧相處?!拔膶W唯一的合法表現(xiàn)就是相互妥協(xié)的全球性,就是自由進入所有人都享有文學和認同上平等的、超越時空、脫離沖突和歷史的、歡樂的世界13?!币_到這種狀態(tài),中華文化中獨特的“和諧”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本文篇幅所限,在此不作展開,只略述一點:中華文化傳統(tǒng)中的和諧思想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尤其在人文領域,和諧產(chǎn)生的美有可能獲得的認同感要強于多元平等與相互妥協(xié)。

最后,也是對于當下中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確文學世界秩序的主體。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體是作家(包括相關的評論家和讀者),國際關系的競爭主體是具有主權的民族國家,按此推論,構成文學世界秩序的主體應為介于國家與個人之間的某種文學共同體。但托馬斯·庫恩指出,科學共同體與范式是相互循環(huán)定義的,一個范式就是一個科學共同體的成員所共有的東西,反過來,一個科學共同體由共有一個范式的人組成14。既然如前文所述文學沒有自然科學意義上的范式,文學共同體的概念就是模糊不清的,所以必須用新的政治哲學來定義文學世界的主體。筆者認為,在世界文學秩序的圖式中競爭的主體是文學公共領域,而對這種特殊的構成性主體的關注,目前是比較欠缺的。

文學公共領域的理論闡釋

在思想史上,亞里士多德的“城邦”就包含了公共領域的內涵。城邦與家庭對立,是道德、至善和美好生活的領域,而由城邦承載的議事、審判等公共生活賦予了公民生活的意義15。這種古典共和式的公共領域思想在當代以漢娜·阿倫特為代表。阿倫特認為,“作為共同世界的公共領域既能把我們聚攏在一起,又防止我們傾倒在彼此身上”;“只要勞動動物仍占據(jù)著公共領域,就不存在真正的公共領域,只存在私人活動的公開展現(xiàn),其結果便是我們委婉地稱作大眾文化的東西?!?6

在阿倫特的基礎上,哈貝馬斯對公共領域理論進行了現(xiàn)代性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廣泛而重要的影響。在早期著作《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17中,哈貝馬斯回溯西方社會歷史各階段,指出近代資本主義時期的政治公共領域是從文學公共領域中產(chǎn)生出來的。隨著文學公共領域的出現(xiàn),通過對哲學、文學和藝術的批評領悟,訓練和培養(yǎng)了能夠進行理性思考的公眾,使得個體可以通過閱讀和討論進入文化共同體中。文學公共領域中的人性是政治公共領域發(fā)揮影響的中介。哈貝馬斯進一步認為,資產(chǎn)階級的理想類型是文學公共領域從完備的公眾主體的內心領域中發(fā)展成形。而現(xiàn)在,文學公共領域成了社會力量的入侵口,通過大眾傳媒的文化消費侵入小家庭內部,公眾從文化批判轉變?yōu)槲幕M。市場規(guī)律成為文學、藝術作品的內在法則,不再凸顯理性的公共運用這一公共領域的核心18。

有別于這一悲觀的論調,在后期的論著中,哈貝馬斯通過交往倫理學19,為公共領域思想重建了普遍性的理論根基。隨著普遍語用學概念的引入,原先狹義的資產(chǎn)階級公共領域被置換成了由普遍的語言交往所構成的生活世界,公共領域開始被理解為是產(chǎn)生和維護與工具理性相對抗的交往理性的文化空間20。這也是本文采用的文學公共領域理論的主要思想來源。

除了哈貝馬斯,還有一些重要思想家的論述值得一提。查爾斯·泰勒認為“公共領域由人們的共同行為構成,別無其他”;“公共領域要做的是能使社會達成一種共識,這是在無政治領域調解的情況下,在一種外在于權力卻對權力具有規(guī)范作用的理性話語中實現(xiàn)的?!?1羅納德·科斯提出的思想市場與政治哲學家們的公共領域概念相近,他將演說、寫作及宗教信仰活動稱為“思想市場”。在《變革中國》22和近年的多次演講中科斯都認為,“中國缺乏思想市場——這是中國經(jīng)濟諸多弊端和險象叢生的根源。中國現(xiàn)在需要一個自由的思想市場,它是褊狹與自負的最好的解毒藥,有助于培育寬容開放的社會?!?3想通過市場有效提供思想和文化等公共品是有難度的,但科斯對自由開放的公共思想空間的提法值得重視。

然而,縱觀西方的政治哲學史,除了哈貝馬斯以外,幾乎沒有思想家對文學公共領域的概念進行專門的闡述,主要原因就在于前文所述的,文學公共領域的主體性尚未得到深入的認識,而這恰恰是重構文學世界秩序的關鍵。

作為主體的文學公共領域

從完全經(jīng)驗的角度看,必須承認,并沒有很好的證據(jù)可以證明,理性、自由的人文環(huán)境就一定能夠催生出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一定能夠培養(yǎng)出大師巨匠。相反,歷史上的很多杰出人才確實是在長期的專制壓制之下誕生的。但正如約翰·密爾指出的:“在精神奴役一般的氣氛之中,曾經(jīng)有過而且也會再有偉大的個人思想家。可是在那種氣氛中,從來沒有而且也永不會有一種智力活躍的人民;意見不論怎樣真確,若不時常經(jīng)受充分的和無所畏懼的討論,那么它雖得到主張也只是作為死的教條而不是活的真理。”24不應過多關注個別“天才”,而應著眼于共同體的建構,這是筆者把公共領域而非個人作為主體的一個重要原因。

西方在人文領域為何如此強勢?自然有語言、國力的原因,也有中國學者缺乏自信的因素,但本質上說,中國的弱勢有著歷史性和結構性的原因,要從文學共同體而不是數(shù)十年才偶然出一兩個人進行分析?,F(xiàn)代社會是一個異質的社會,如何包容差異和多元性而不造成社會分裂,如何鼓勵創(chuàng)新和競爭而不造成對抗和沖突?西方從近代資本主義時期就產(chǎn)生了文學公共領域,這是一種共同體型的交互主體,具有內生的合法性、創(chuàng)新性、競爭性,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發(fā)揮了社會基礎性結構功能。而中國從近代的戰(zhàn)亂頻仍,到新中國成立后較長時間的自我封閉和十年動亂,直到改革開放前都沒有形成公共領域的合適土壤。改革開放后,中國高速邁進現(xiàn)代性的門檻,但近些年來權力與資本這兩極擠占了大部分空間,文學公共領域又在夾縫中艱難求生。在現(xiàn)代世界文學秩序中,民族國家只有形成文學公共領域,才具備了進入主流的資格。在世界學術舞臺上中國如果長期缺乏一種交互主體結構,哪怕國力越來越強,不斷呼吁西方平等對待,也必然被忽視和被邊緣化,如何與西方對話?單打獨斗的中國學者又如何能產(chǎn)生文化自信和理論自信?

因此,在當下的中國,并不缺乏人文思想,缺乏的是一種系統(tǒng)機制,能獨立于權力和資本之外保障規(guī)范性和權威性的公共空間進行討論、批判、揚棄,從而推動思想啟蒙、凝聚道德共識、倡導核心價值、弘揚人文精神。文學公共領域不是抱持同一種(實際上并不存在的)“文學范式”的作家們,而是一個由遵循公共理性的人文學者、作家、思想家們組成的商談結構型共同體。

進一步分析,這種作為主體的文學公共領域具有理性。理性是現(xiàn)代性的根本精神,這種特征對于公共領域而言是標志性的。自康德至羅爾斯,西方自由主義高度認可公共理性,如哈貝馬斯所概括的,具有批判意識的公眾相互之間達成的共識具有檢驗真理的實際功能;公共領域當中形成的一切經(jīng)驗意識的同一性和先驗意識的抽象同一性是一致的25?!边@種公共理性可能存在于一個良序社會中的個人的主體間,也就是公共領域的主體內。換句話說,必須有一個類似于羅爾斯定義的正義環(huán)境,處于原初狀態(tài)的人們在無知之幕后一致同意了公平的正義26。于是各種多元的價值可以通過公共領域內自由、公開和理性的討論、批判達成共識,形成公眾輿論以至立法。但對于文學公共領域的主體間(例如本文討論的中西人文交流),或者市民社會發(fā)展不成熟的轉型期國家(例如當下的中國)而言,缺乏孕育公共理性的環(huán)境。這是自由主義語境下的公共領域不適用于當下中國的主要原因,也無怪乎在有些中國學者看來,公共領域理論帶有強烈的烏托邦色彩27。但是,哈貝馬斯的后期著作提供了一種可能的進路,他將單一主體的主體中心理性置換成交互主體的交往理性。交往是以協(xié)商為原則、以同意為機制、以相互理解為目的的過程,追求不同對話主體的平衡,因而交往理性建立在主體間的參與、對話基礎之上28。將交往理性運用于文學公共領域,既對重整中國人文內環(huán)境有重要意義,也對于參與重構世界文學秩序有啟發(fā)意義。

文學公共領域還具有批判性。??抡f:“批判是不被統(tǒng)治到如此程度的藝術;批判的核心本質上是由權力、真理和主體相互牽連的關系構成的;批判將確保在‘真理的政治學的語境中解除主體的屈從狀態(tài)?!?9批判的第一個層面是在文學公共領域內,主要是個體的主體間的相互批判,形成數(shù)個文學批評中心,對抗的是來自國家或上層階級的干預和侵入;第二個層面是在世界文學秩序中,也就是文學公共領域的交互主體間,也會形成一些世界的文學批評中心,對抗的是來自文學世界首都的準入和規(guī)范。在這種意義上,批判不僅僅具有傳統(tǒng)文學批評的功能,還有重塑合法性、構成共同體、培育交往理性的政治意義。文學公共領域兩個層面的批判性向度是先內后外。因此,如果一個國家內部沒有形成正常的人文對話、交流、批判的機制,又如何做到對外的張弛有度、縱橫捭闔?這就難怪張江提的最后一個問題“闡釋一個活著的作家,可能他就要顧忌作者本人對他這種闡釋的反應”會讓德漢感到很奇怪,直截了當?shù)乇硎尽拔艺J為這不是原因”。這個對話的結尾戲劇性地揭示出中國當下的主要問題不是外因,而是內在的結構性缺陷。

無論是要參與重構世界文學秩序,還是要扭轉中西人文交流的不平等地位,必須多從中國自身和內部尋找原因。誠如周有光先生所言:“文化流動,不是忽東忽西,輪流坐莊,而是高處流向低處,落后追趕先進。這樣,人類文化才能不斷前進……要從世界看國家,不要從國家看世界?!?0在當下的中國,一方面,市場化所帶來的文化消費主義與西方發(fā)達國家在晚期資本主義階段產(chǎn)生的普遍危機頗有相似之處;另一方面,被權力所控制的審查、介入體制虢奪了部分應屬于文學公共領域的空間,這與其他處于轉型期的發(fā)展中國家也很類似。雖然存在這些缺陷,但中國的優(yōu)勢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黨領導下的組織化公共領域,可能是一種適合中國國情的,值得展望的新思路。■

【注釋】

①張江、西奧·德漢:《開創(chuàng)中西人文交流和對話的新時代》,載《探索與爭鳴》2016年第1期。下文引用此文不再標注。

②《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文藝》,101頁,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③④⑨⑩13帕斯卡爾·卡薩諾瓦:《文學世界共和國》羅國祥等譯,5、47、93、45、44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⑤14托馬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第四版),金吾倫、胡新和譯,3、147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⑥⑧弗朗西斯·福山:《歷史的終結與最后的人》,陳高華譯,267頁,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⑦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Ⅸ-ⅩⅣ,中信出版集團2015年版。

11尤爾根·哈貝馬斯:《合法化危機》,劉北成、曹衛(wèi)東譯,94頁,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年版。

12阿瑪?shù)賮啞ど骸渡矸菖c暴力》,李風華等譯,8-9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15亞里士多德:《政治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1965年版。

16漢娜·阿倫特:《人的境況》,34、95頁,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9年版。

1725尤爾根·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曹衛(wèi)東等譯,35-125、189頁,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1827王江濤:《哈貝馬斯公共領域思想研究》,23、151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版。

19尤爾根·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曹衛(wèi)東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28李佃來:《公共領域與生活世界——哈貝馬斯市民社會理論研究》,233、297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參見韓升:《民主時代的公共話語表達——查爾斯·泰勒的公共領域概念》,載《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22羅納德·科斯:《變革中國》,王寧,徐堯、李哲民譯,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23馮興元:《科斯的思想市場觀及其意蘊》,載《學術界》,2014年第1期。

24約翰·密爾:《論自由》,許寶骙譯,39頁,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

26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何懷宏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29米歇爾·??拢骸陡?伦x本》,汪民安主編,137-138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0周有光:《周有光:要從世界看國家,不要從國家看世界》,載《中國青年報》,2013年6月18日第2版。

(顧超,中央編譯局博士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

猜你喜歡
哈貝馬斯世界秩序范式
批判理論的本真性路徑
基于SCP范式的貴州省食用菌產(chǎn)業(yè)分析
謹言慎行
從教師視角談“讀思達”課堂范式——以“百分數(shù)的認識”為例
“知識分子如果有一件事情不能容許, 那就是變得犬儒”
工商銀行與第四范式正式簽約共建銀行AI核心系統(tǒng)
中國的國際秩序觀與全球治理的未來
On the Phubbing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論“科技理性”下現(xiàn)代社會的出路
在“相互依存式主導權”和世界秩序重塑下解讀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