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素文
[摘 要] 傳統(tǒng)模式的初中英語教學往往是老師帶領學生來做閱讀,去分析句子的語法和單詞的釋義,學生在其中缺乏學習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快樂主動地去學習。具體策略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調整課堂教學結構;利用現代化設備輔助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關鍵詞]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與建議
新課程改革首先需要變革的觀念是:改變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去主動學習、成長。傳統(tǒng)模式的初中英語教學往往是老師帶領學生來做閱讀,去分析句子的語法和單詞的釋義,學生在其中缺乏學習主動性。初中英語教師應當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轉變課堂教學觀念,將以老師帶領為主的教學模式轉換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初中英語每單元都有閱讀材料,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堂上如何實施閱讀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廣大英語教師努力追求的方向。
一、當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中往往是老師來帶領學生做英語閱讀,去分析句子的語法和單詞的釋義。這種教學會讓學生很被動,學生完成“聽、練、寫、背”這樣一套訓練之后,會覺得好像是有一點點的收獲,勉強可以應試。但是這樣會讓學生變得麻木,從而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更不會去主動探討文章的主題和情感。但是目前多數英語教師的教學都是以這樣的方式開展閱讀教學,全文翻譯講解課文,記錄生僻字詞,課后出習題,讓學生鞏固提高達到記住知識點和詞匯的目的。我認為在這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也使學生覺得學習很枯燥無味。長期如此,隨著教學的難度不斷提高,學生會出現厭學的情緒。
此外,多數老師喜歡通過課堂提問來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但事與愿違,多數同學在課堂上忙于回答老師的問題卻忽略了課堂的本質。并且很多問題都只是停留在“問題”的角度,根本不利于甚至有礙于學生去理解和學習課文。然而,多數老師也忽略了一個教學細節(jié),能回答出老師問題的學生畢竟只是少數,而多數學生處于一種被動加入甚至無法融入課堂的狀態(tài),語言的運用能力也會大打折扣。
最后,還有多數老師喜歡用聽寫來檢測學生對單詞記憶。其實這種方式的收效并不明顯而且會浪費大量時間。我曾經帶過一個學生,他成績很好,但是每次聽寫的成績總是倒數,他找我談心的時候是這么說的:老師,我很害怕聽寫,每次分數都會很低。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我們學漢語的時候沒有聽寫,我們的詞匯還是很多,為什么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就一定要用聽寫來拓展我們的詞匯量呢?這代表了一些學生的心理。很多學生第一次聽寫成績很差,他們就會希望下一次聽寫的成績提高很大,但是多數人的聽寫成績提高并不快。長期下來,他們就會畏懼聽寫,聽寫甚至會對他們的英語學習產生壓力,也達不到聽寫的效果。
二、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必須從教育規(guī)律和學生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適合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與側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很多老師在實際教學中,會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與學生互動。由老師授課變成與學生互問互答。但是這種問答式教學也是存在很多問題的。(1)學生會以回答問題為主,努力去尋找問題答案而忽略文章真正的內容。(2)針對老師設計的問題,學生可以根據問題中的主要單詞去文章中快速尋找到那個單詞,從而回答問題。而根本沒有去理解文章。反而讓學生更加適應了快餐閱讀,練就“一目十行”。(3)一個課堂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回答問題,回答不出問題的同學更加容易被動。(4)在閱讀訓練中,老師往往將文章與語法“骨肉分離”,這樣就會讓學生食不知味,學會了語法但是不會用,脫離了閱讀的意義。
教師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前,首先應簡明扼要地揭示閱讀要求和重點,加強課前引導。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我會盡可能選取與學生息息相關的閱讀材料,根據文章設計相關的話題,引導學生自由討論發(fā)言,闡述自己的觀點,為理解課文奠定基礎。教師不能忽視“導學”,應精心設計,創(chuàng)設意境與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升閱讀質量,提高課堂效率。同時教師還要關注那些閱讀有困難的學生,要鼓勵他們加入到閱讀隊伍中。
2.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閱讀中學生有不能理解的地方,教師應盡量引導他們自己去討論解決,通過查閱資料理解不同的文化習俗問題。讓學生們學會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文章內容,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長此以往,學生們的閱讀成績必然能夠有質的突破。而我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的時候就會盡量做好這些方面的工作。我會先給學生拋出這個閱讀的主題,讓他們先以這個主題為話題來進行語言討論。再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享。學生在分享的時候我會坐在下面以學生的身份來聽,最后給他們總結對話中的語法問題和需要注意的問題。然后再對文章進行講解,在講解中遇到重要的語法我會重點提出,讓學生進行造句。講解完語法之后,再讓學生以文章作者的角度來和我進行一次英語對話式的討論。最后,在課堂后會給學生留一個小小的作業(yè),就是寫一篇英語觀后感,字數不限但是必須見解獨到。
3.調整課堂教學結構
在新形勢下,教師要讓出課堂主角的位置,給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教師可以把自己當作學生去關注學生的需要和理解他們的問題。以一個朋友的口吻去和他們討論,聽取他們的訴求。在平等的環(huán)境下學生們更容易吸取你的建議。
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指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該提供學習方法的幫助,讓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自覺性??梢詡€別指導讓學生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再進行耐心的輔導,爭取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在進行課堂教學內容設計時,要緊緊抓住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設計都是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所以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理解、愛好以及學習的目標,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較好的發(fā)展。關于教學任務,則需要聯系學生實際,在學生能力范圍內能夠正常解決,來達到鞏固的目的。
4.利用現代化設備輔助教學
教師應該積極地掌握現代的科技,將科技帶進課堂,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我現在就會在課堂上運用PPT進行輔助教學,讓課堂更生動,利用小段時間給學生們播放美劇的一些片段。這樣不僅讓學生們學習了相關知識,也可以聽聽純正的美式發(fā)音。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yōu)勢擺脫一支筆一本書的傳統(tǒng)課堂。在學習疲勞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講講《阿甘正傳》《小鞋子》這類正能量電影的故事和名言。課時閑暇之余,讓學生能夠看一場英文電影,對學生的閱讀水平也有較大的幫助。相對于枯燥的課本而言,一些漂亮的PPT對學生有更大的吸引力,讓枯燥的課堂變成活潑可愛的英語世界。
5.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緒,讓他們主動閱讀英語文章。把閱讀當作興趣而不是一個個的難題,引導每一個學生都可以愛上英語閱讀。鼓勵他們多交流。對英語能力比較弱的學生給予實時的幫助,不要讓他們因此而對英語閱讀產生畏懼。對英語能力好的學生,更要挖掘他們的優(yōu)點,給他們分配不同的任務。努力創(chuàng)設輕松學習的氛圍,讓每個人都有可以學和愿意學的東西。
總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地探索,把創(chuàng)新觀念運用于教學中,同時結合教學實際,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世霞.對初中英語學科學困生轉化的初探[J].祖國(教育版),2014,(03):107.
[2]萬毅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分析:基于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英語教學[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2,(07):115.
責任編輯 陳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