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屹
隨著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的加快,各種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不知從何時起,“壓力山大”成了都市白領自嘲的流行語。“有壓力時覺得累,沒壓力時覺得可怕”“加班壓力大,不加班壓力更大”。最新一項調查顯示,2/3的白領認為自己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工作壓力成為危害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據(jù)統(tǒng)計,我國每年因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過勞死亡的人數(shù)達幾十萬人。
壓力分析
那么,什么是壓力呢?從醫(yī)學角度上說,壓力是在外界刺激下引起的伴有軀體技能和生理改變的身心緊張狀態(tài),是人面對緊張狀態(tài)時的一種自然反應,它會導致個體出現(xiàn)焦慮、不安等狀況。壓力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感覺,它是無形的,是一種源自精神或心理層面的力量,這種力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不適感,甚至影響心理、生理的健康?,F(xiàn)代醫(yī)學和心理學研究顯示,過大的壓力是導致很多疾病的重要原因,包括消化系統(tǒng)潰瘍、心腦血管病變、皮膚老化、記憶力減退、抑郁癥等。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壓力也并非一無是處,人們耳熟能詳?shù)囊痪湓捑褪恰鞍褖毫ψ優(yōu)閯恿Α薄S纱丝梢?,適度的壓力也可以給人們帶來好處。比如,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出門旅行的時候,一般不會有太多身體不適的感覺,反倒是回家后開始生病了。這是因為出門在外,精神通常處于比較興奮、緊張的狀態(tài),由此帶來的適度壓力,促進了自身免疫系統(tǒng)的活性,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提升了。回家后,壓力消除,身心放松,免疫力也隨之降低,加之旅途的勞累,于是各種頭疼腦熱的癥狀都顯現(xiàn)出來。
因此,從產生作用的后果看,壓力可以分為積極的壓力和消極的壓力。那些能促使行動意愿出現(xiàn)、使人產生動力、激發(fā)斗志的壓力,就是積極的,它們不但是有益的,更是必需的??鬃诱f“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孟子·告子下》里也有“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表述。承擔必要的職責、確立現(xiàn)實的目標、參加擅長的比賽項目,這些行為產生的壓力都是正面的、積極的,能夠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凝聚力和自信心、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什么是消極的壓力呢?那些會產生負面的、不良結果的壓力就是消極的。長期處于這種壓力下,不但會使工作效率降低,對工作缺乏興趣、破壞同事間的關系,還會損害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甚至導致精神障礙,出現(xiàn)自殺等極端行為。
積極的壓力與消極的壓力最明顯的區(qū)別在“度”,把握好壓力的“度”就能使壓力的積極作用得以有效發(fā)揮。一旦這種“度”失去平衡,壓力的消極影響就會凸顯。而所謂的“度”既包涵客觀因素(如壓力的大小、持續(xù)時間、壓力來源的多少等,源于工作、生活的外部條件),又涉及我們自身的主觀范疇,它與一個人的性格、心胸、見識、閱歷、受教育程度、價值觀、責任心等密切相關??茖W研究顯示,當人在生理、心理及行為等方面出現(xiàn)如下情形時,就可以判斷為壓力過大了:總感覺身體疲乏、嗜睡,但睡眠質量又不好;心跳加速、胸悶氣短、頭暈、頭疼;食欲不振,胃疼、胃脹,大便不暢;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減退;有時胡思亂想,有時大腦又一片空白;心情煩躁、情緒低落,無端發(fā)脾氣;信心不足,悲觀失望,對一切都缺乏興趣;遇事緊張,優(yōu)柔寡斷;比以往更大量地吸煙、飲酒;有厭世的沖動或行為等。
壓力管理
壓力無處不在,既然躲不開,就要學會積極主動地管理。對待壓力問題,最關鍵的是培養(yǎng)和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心理學上,將壓力表述為“心理壓力源和心理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繁重的工作、領導的要求、崗位的責任、激烈的競爭……這些外部的且客觀存在的壓力源往往難以改變,但是在面對這些壓力源時,我們自己產生的心理反應是可以做出合理調整。有人說,心態(tài)就是一面“魔鏡”,你有什么樣的心態(tài),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生。如果總是用悲觀的心態(tài)來看世界,就會變得悲傷;如果用樂觀的心態(tài)來看世界,就會變得快樂。著名社會活動家趙樸初先生說過:“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鉆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有了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就能做到“談笑間,壓力灰飛煙滅”!
正確的心態(tài)為管理壓力提供了適當?shù)沫h(huán)境因素,在面對各種現(xiàn)實的壓力源時,還可采取一些更加具體、有效的措施。類似項目管理活動中應對風險的措施,我們在管理壓力時,也可以使用如下四種手段,即解決、中斷、轉移、放棄。
解決壓力
發(fā)現(xiàn)導致壓力產生的根源,然后對癥下藥,將造成壓力的問題本身給予有效解決。問題解決了,壓力自然也就消除了。比如工作遇到了困難,首先要認真分析,找到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技術性的,還是資源性的,是自己力所能及的,還是需要對外求助解決的。多數(shù)情況下,我們遇到的問題都是有解的,通過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破解難題,從而化解壓力。在面對問題時,既要相信自己,永不言敗,又要客觀正視自己的能力、水平,力所不能及時,要主動向他人求助,說明自己的困難和需求,爭取獲得幫助和支持。
中斷壓力
在面臨壓力事件時,采取“等一等”“喘口氣”的方法,暫時將難解的問題擱置。這段時間可以做一些其他相對更容易、更輕松的事,或者干脆休息一下,聽聽音樂,放松放松,或者與家人、朋友聊聊天,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體育活動??傊屪约旱纳硇臅簳r離開那些導致壓力的事情。中斷壓力,既可以讓自己的頭腦、身心得到些許的休憩,有助于理清思路,還可以給問題本身留出一定的發(fā)展時間,靜觀其變,也許會得到好的轉機。我自己的體會是,在工作中很多今天遇到的難題往往都在第二天突破或解決。
轉移壓力
把壓力本身,連同導致壓力產生的問題交由他人處理。那種單打獨斗的工作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日益復雜的項目工作,而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部門協(xié)作、配合。管理者們要善于授權,將自己的壓力分解到其他相關成員身上。這種基于了解和信任的授權不是“甩包袱”,而是有助于激發(fā)人們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另一種壓力的轉移,就是傾訴。當我們遇到困難、感受到壓力時,找人傾訴心中的焦慮、困擾,也有助于減輕壓力帶來的負面影響。
放棄壓力
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蔽覀冊诠ぷ髦?、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難以取舍的問題,如果不能正確對待自己的欲求,不肯舍棄那些無法企及的利益、誘惑,就會讓自己倍感焦慮、煩躁,壓力山大。對于這種壓力,就要采取放棄的原則。不能兼而取之,就要果斷放棄。堅持什么,放棄什么,是基于個人價值觀做出的選擇,只要不違背道德法律、公序良俗、不給他人造成困擾,都是值得肯定和尊重的。
結語
總之,我們在面對壓力時,對于那些導致壓力的問題,能解決的盡量解決;一時解決不了的可以暫時擱置,靜觀其變,再做打算;不允許擱置的,還可以選擇轉移,求助于外部資源的支持;如果壓力問題實在超出了自己的應對能力范圍,就應當果斷做出取舍的決定,不讓過大的壓力繼續(xù)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壓力是一把雙刃劍,適當?shù)膲毫δ軌蜃屛覀兊纳罡篮?,有害的壓力則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痛苦。用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話說:“生命的本質在于追求快樂,使得生命快樂的途徑有兩條:第一,發(fā)現(xiàn)使你快樂的時光,增加它;第二,發(fā)現(xiàn)使你不快樂的時光,減少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