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運
摘要:高校教師發(fā)展必須深刻認識“互聯網+”教育的基本特征,將其融入到自我發(fā)展規(guī)劃之中,個人教學活動才可能與時代同步、學術研究才可能具有引領性。從教師發(fā)展的角度,“互聯網+”教育具有高密度互通性、高效率生成性、大規(guī)模涉獵性、大數據感知性、新事物熟悉性、新領域淡然性。這既是對教師發(fā)展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對未來教師發(fā)展的期待,該文對六大特征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期為教師發(fā)展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高校教師;教師發(fā)展
“互聯網+”的提出意味著互聯網作為現代技術強勢介入人類社會和個人生活,這種介入逐步從“啟蒙”轉入“新常態(tài)”,進入一種沒有存在感的時期,這是事物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也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角度而言,高校教師務必關注“+”的本質意蘊,重構自己的行為方式及與世界的關系,方才可能站在時代的“潮頭”。
高校教師生活在個體與社會、本性與文明、技術與人文的交織之間,矛盾對立既是專業(yè)發(fā)展的困境也是自我成長的動力之源。深刻把握“互聯網+”教育的基本特征,有意識地將這些特征與自己的專業(yè)發(fā)展各個方面聯系起來,站在未來看今天的自己,將個體發(fā)展與時代發(fā)展統一起來。
一、高密度互通性
互聯網在形式上把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聯系起來;在功能上支持世界各地的人們相互通訊和信息共享,使人類交往活動有了質的改變;在意義上成為人類社會結構再造的工具。它為人類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空間,是人類發(fā)展史上一個新階段和新形態(tài)。當前人們把它作為一個互相交流、分享見解甚至謀生的地方。它消解了現實的空間限制,以一種特殊的作用和關系,重構著世界,這一特征引發(fā)了人們對事物之間彼此關系的再度關注,產生了關系論哲學。關系論首先關注到知識以分布式信息節(jié)點形式存在,互聯網不斷地將這些結點聯系起來,使之互通,通過不斷地重構、提煉、意向來生成新的知識。用關系論視角考察互聯網,世界的普遍聯系性自然明朗起來。
傳統社會形態(tài)中個體能做到在世事紛云間獨善其身,而在“互聯網+”的時代,“世界是我的存在方式”,人無時無刻不在眾多的關系之間,“沒有人能自全,沒有人是孤島?!睕]有人能真正與世界脫離干系。正如馬克思所言,“凡是有某種關系存在的地方,這種關系都是為我而存在的?!?,馬克思提出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觀點,揭示了客觀世界的一般規(guī)律,但沒有專題化論述事物的具體關系,由于時代所限,沒有也不可能涉及虛擬空間關系的生成及其對世界的重構問題。每一人都是世界的能動主體,沒有人是純粹的觀者,世界并非只有物質,還存在著無法尋見的存在,人們確實能利用自身的智慧“無中生有”,這種“不存在的存在”包裹著每一個人,默默于一隅間眼前可顯天地萬物。個體的一個無意之舉可能會掀起波瀾、形成轟動,也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引發(fā)無盡的煩惱甚至滅頂之災。置身于高校的教師需意識到,與己相關的任一事物總是與世界上的其他事物共同處于關系之中,一切事物之間都是等距離的,間接是假象,直接才是真實。
人與世界的關系是生成性,大學教師有引領人類發(fā)展的責任,既是為了自己的生存也是為了社會的發(fā)展,必須依賴和掌握世界,依賴與掌握方式在于自己與世界發(fā)生密切的聯系。毫無疑問,能夠駕馭和處理好人與世界的關系是高教教師在“互聯網+”時代生存和發(fā)展的根本保證。
這個時代,人與世界互通的“密度”極大,就其可見的方面而言,個體所能意識到的任何關注點都可通過互聯網找到相關的信息和相關人、事、物,而且這一切都近在咫尺;就其不見的方面而言,任何個體所思、所言、所指、所涉,都有可被呈現出來,無論多么無厘頭的事都有存在的條件,精神世界的無限性與真實空間的有限性互通了起來,網絡的無邊性和社會的現實性的互通了起來。高密度互通,使得任何兩點之間的通達有了“直接的”途徑,由于技術的支持,途徑之間的距離可以被忽略,經典的“六度分割”理論在網絡的世界需要重新規(guī)定:世界是平的,任何兩點都是等距的。
這種“互聯網+”教育普遍性特征,對高校教師自我意識、看待世界的方式及自身行為模式會產生全方位的影響。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一句話在瞬間會傳播到何處、何人、何種效果,也不知道下一個時刻何種“不可能”就發(fā)生在自己身上。近與遠、隱與顯快速發(fā)生著逆轉。高校教師須充分意識到“互聯網+”時代的此種特征,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思考自己的行為方式,適應并引領社會的發(fā)展。
二、高效率生成性
公共知識自由存取的今天,教育作為知識傳播的職能日趨漸微,“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學校教學具備了支持“生成性”教學的思想準備和物質基礎,高校教師應深刻理解教育的生成性特征,“教育即生成”在教育話語中并非一個新思想,“互聯網+”語境中的“生成”則有著多層含義。
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其生存論教育哲學中提出,“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的活動,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guī)范,并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啟迪其自由天性,使他們自由生成”。從學生個體生命成長來看,教育不僅是學生個人知識不斷習得的過程,更是學生個體生命不斷自覺和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知識不斷內化為個體獨特的生命質量,個性化的內在潛質不斷得以綻放、呈現,不斷實現個體生命的創(chuàng)造。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自身知識和技能隨之生成,這也是其最原本的含義。在大力鼓勵創(chuàng)新的背景下,加上互聯網要素,課堂教學過程變得極為活躍,這個過程中的未知因素和不確定性極大增加,高校教師要有意識和能力把握這些未知的、不確定性,將其轉化為鮮活的教育事件。有學者提出“教育量子理論”,教育生成點像量子一樣高頻“隨機”出現,教師稍加引導即可能形成具有智慧性的成果。
互聯網是一個生成平臺,師生的智慧性成果能夠被快速顯性化。比如,課堂上師生們的創(chuàng)意可以被轉化為可見的作品;教師的思想可以快速地錄制成微視頻,或形成學術短篇在諸如微信的圈子里轉發(fā);利用智能終端快速記錄個人的靈感隨想,哪怕只言片語的言談,都是鮮活的思想智慧。從這個意義說,生成是無形向有形的轉化。
互聯網的本質是可控的復雜關系,關系的生成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點對于教育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師生面對困境時,可以借助互聯網找到相關的人或資源,及時地獲得所需的支持,這是關系的生成。同時,這種行為在大數據技術中又生成更深層的意義,繼而衍生出新的價值。可汗學院創(chuàng)立人薩爾曼·可汗說“每一次與我們系統發(fā)生的交互都被記錄下來,并且這些數據被用于向學生、教師和家長提供學習進程的實時匯報”。基于互聯網的行為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獨立事件,在其逝去的一瞬間又匯聚成新的意義。比如學習過中“暫?!薄皠h除”操作匯聚成海量數據時,其規(guī)律性便自然顯現。這類生成過程無須主體的介入,但可為主體所用。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教育的高效率生成性之特點會被凸顯出來。
三、大規(guī)模涉獵性
高度分工為現代社會的顯著特征,高度整合則是個人生命歷程的必然要求,個體只有將分工細化的碎片整合于自身才能保證自己與世界的和諧。而這種整合則需要個體知識面寬廣,不同領域的知識碎片在個體智力的作用下醞釀成智慧性成果,體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作為高校教師,這一點尤為重要。“靠吃奶而產奶的奶牛不是好奶?!?,一頭好奶牛必然是吃各種草生產出優(yōu)質的奶來。傳統意識是“隔行如隔山”,而在互聯網成為人類知識庫的時代,“山”被逾越了,人們可以借助互聯網越來越多地了解其他領域。
高校教師在“互聯網+”教育境域中,必須大規(guī)模涉獵人類的知識,將各種有價值的信息、技術、文化融合于自己的專業(yè)研究和教學之中。最切近的例子,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互聯網都是新事物而非專業(yè)內容,但每一個個體都與之發(fā)生著各種關聯,如何將自己的工作與之融合,是必須面對的問題,即“如何+”,此刻個體則需要涉獵互聯網相關的知識與技術。社會呈加速發(fā)展勢態(tài),新事物層出不窮,作為高校教師應該了解最新的技術、思潮和趨勢,不追逐流行時尚,但要勇立時代潮頭。
未來的學習者被稱為“數字土著”,他們借助社會性資源習得越來越多的“雜學”,他們伴隨著頻閃虛擬視頻長大的,他們習慣于超文本的瞬時性,兜里裝著他們的“世界”,腿上放著他的“生活”。這些都是未來教師必須面對的現實,作為“數字移民”的教師必須融人他們的文化,以他們的思維方式看待這個世界。這要求當代和未來的教師必須大規(guī)模涉獵各領域信息,方可為人師。
四、大數據感知性
“大數據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而更多的改變正蓄勢待發(fā)”。大數據是指那些大小超出傳統意義上的尺度,一般的軟件工具難以捕捉、存儲、管理和分析的數據,其數量級應是“太字節(jié)”的。對于非計算機專業(yè)的人員而言,大數據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2008年scence將大數據被定義為“代表著人類認知過程的進步,數據集的規(guī)模是無法在可容忍的時間內用目前的技術、方法和理論去獲取、管理、處理的數據”。作為教育研究者,我們專注的不在于專業(yè)上如何界定此概念,更關心其教育意義和價值。
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家Andrew NG教授,在互聯網上教授機器學習課程,他的工作對于我們了解大數據教育應用很有幫助。比如,他追蹤學生與視頻講座的互動行為,當學生觀看視頻時,點擊了某些按鈕,進行某些個性化的操作;在視頻中穿插測驗,其目的不在于督促學生集中注意力,這種強調課堂紀律的古老傳統不是他所關注的內容,他想知道的是學生對內容的領會程度。成千上萬的學生在線上參與該課程的學習,數據量大到無法用一般的統計學方法處理,作為計算機科學家的他運用數據發(fā)掘技術,發(fā)現了一些令人困惑的現象。這些現象通過常規(guī)教學活動難以被發(fā)現,大數據技術為教師揭示了淹沒于現象背后的事實,為教師教學決策提供非常可靠的依據。
對于大多人教師而言,通常是根據自己對知識、對學生、對教學時機感知基礎上展開教學的,以為自己對知識理解的邏輯是合理的,以為自己對學生對認識是透徹的,以為自己對教育時機的把握是恰當的,其實這是一種習慣性的力量,用慣了右手的人總以為右手好用,于是去糾正左手拿筷子的孩子,看到別人左手寫字總是覺得不合理。人類所具有的“由己及人”“以部分推測整體”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它節(jié)約了我們大量的勞動時間,極大地提高了行為的效率,這是人類智慧的表現。但是,這種“想當然”也損失掉某些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東西。大數據技術使我們開始明白:許多用來解釋現實世界的所謂法則,其實并不足夠準確。隨著大數據技術大發(fā)展,這些捷徑不復存在,“差不多先生”(胡適語)將越來越不受待見,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確的認識。人們必須把經驗中根深蒂固的因果關系擱置在一旁,以大數據給予我們的更全面、更精細的視角來感知世界的復雜性。
我們不斷忘記那些被認為與當下無關且無用的信息,這是人類心理的自我保護機制,也是人類進化出的最佳適應機制,我們無須去關注這個過程,就可以自動完成。廉價存儲和快速檢索技術的出現,極大地延長了數據保存的時間,大數據蘊含的巨大潛力在于推出未來將要發(fā)生的事件。這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了清晰的教育軌跡,另一方面也為提前感知到未來而不安,而這卻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五、新事物淡然性
互聯網時代新事物層出不窮,包括新物品、新學說、新理論、新工具、新技術、新勢態(tài)等等。事物的新舊,判斷標準不一,現代人們并不是以事物出現的時間先后來判定。如果一個事物符合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具有較強大的生命力,并被人們持續(xù)地接受和認可,在人們的意識里它則“常新”?,F代社會有太多一閃而過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觀規(guī)律依賴于人們的主觀解釋,即使沒有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前途,難道就不被稱之為“新事物”了嗎?近年來教育領域的多媒體、電子白板、慕課、魔燈、泛在、移動、微課、創(chuàng)客等等,在“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歷史階段,這些以前沒有出現過的事物,皆可被視為“新事物”,至于其是否具有生命力和前途,需要由歷史去評判。
人們對待新事物的態(tài)度通??煞譃槿N:第一種是對新事物持樂觀和積極接受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容易忽視新事物剛出現時在質和量上的不完善,忽視新事物的實用性和適用條件,以“新”為價值取向。在個人化電子產品普及消費的今天,持這種態(tài)度的人非常普遍。比如,智能手機的更迭不是以手機是否還能用為標準,而是以是否是新款為標準。學校信息化進程中,不斷購置各種新款的電子設備,以設備是否“新”為信息化進度的衡量標準。
第二種是抵制的態(tài)度??陀^地說,嘗試新事物是有風險的,有的人喜歡冒險,有的人則反之,這是十分正常的,這是由于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知識量不同、對生命的理解也不同所致。世界上有很多東西都是未知的,對這些不可抗力的未知因素的好奇與恐懼的平衡會因人而異,所以導致了不同的看法。此外,習慣具有強大的慣性,比如有些年齡稍長的教師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持抵制的態(tài)度,以為用書本、黑板照樣可以把課上好。
第三種是理智的態(tài)度。今天的世界變化太快,不確定因素隨時出現,人們面臨著太多的選擇,作為個人,應該理性地去看待新事物。新事物的加速出現是歷史的大趨勢,這是人類生命活力健康快速發(fā)展的體現,同時也是個體自強不息、朝著自己的目標、夢想靠近的表現。不隨意地認可和否決一個新的東西,用智慧的頭腦、敏銳的眼光、睿智的洞察力看待新事物。
從高校教師自我發(fā)展的角度,我們提倡以“淡然”的態(tài)度對待層出不窮的各類新事物。首先是因為“新事物”以井噴式勢態(tài)出現,人們已來不及理性分析,便一股腦出現在面前,又很快被另一波新事物所掩蓋??萍紟恿斯I(yè),工業(yè)則帶動了經濟,而經濟的發(fā)展推動了教育,教育又培養(yǎng)更多的科技人才。科技、工業(yè)、經濟和教育這四個互相連鎖的因素正向循環(huán),是近代世界發(fā)展的總的趨勢。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對現代和將來的世界會發(fā)生驚人影響,而無論這種影響是何種性質,個體在人類發(fā)展的洪流中只能保持淡然的態(tài)度。其次是因為作為高校教師,需要向年輕一代傳遞正能量和理性精神,在個體無法甄別事物價值之前,需要以平靜的心態(tài)暫緩價值判斷,這樣于己、于學生、于新事物,都是比較合適選擇。大學代表著社會發(fā)展的正確方向和積極力量,作為高校教師若不能淡然地面對社會的各種潮流,何以指引年輕的學子以正確的發(fā)展方向。
六、新領域熟悉性
新的研究領域加速涌現,作為高校教師,在以下三個方面體驗將會尤為明顯:
(一)知識的生產和演化加快,不斷衍生出新的研究領域
“互聯網+”教育使得不同學科領域之間出現深度交叉融合,傳統意義上的學科分類依然存在,但固守自己的領域已不能適應知識的更新和科技的進步,學科之間的壁壘在互聯網平臺上日趨被重度消解。不同學科領域之間彼此借鑒、交叉和融合是當代知識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兩個原本彼此不相關的知識領域可能使用著共同的某些概念、理念或關于世界的基本規(guī)律,這類“公約”成分導致在某一個知識體系內部的信息匯聚不自覺地深入到其他知識體系內部。互聯網為不同領域之間的知識傳播提供有效的外部環(huán)境支撐,加速這種彼此滲透。這是現在和未來高校教師必然面對的發(fā)展狀況,因此,學者們會越來越多的感覺到新概念、新理論、新學說頻頻出現,感知知識的生成和演化加速。
(二)學生擁有的信息“多”“新”“異”
一般認為,作為碩、博士研究生的指導老師,應該更多地知道專業(yè)領域內的熱點、難點、重點,以及尚存爭議的問題和研究發(fā)展的新動向。但事實上,許多時候,導師經常在自己的研究生那里接觸到陌生的概念、理論和思想。有些網文帶著負面情緒指責導師才疏學淺,排除個別特殊情況外,我們還是應該理l生、客觀地看待此問題。人們通過互聯網便捷地獲取其他領域的知識,既有普及性的也有專業(yè)性的,可以瀏覽了解也可以深入研讀,對于深奧難懂的地方又可獲得相關幫助?,F在幾乎所有的學術報告會、論壇、學術研討都會同步上線,獲悉相關資源非常簡便。這種條件的存在使得高校教師隨時都可能遭遇新領域的問題,導師專注于自己的研究,而學生在新領域廣泛探索,在此情景下,學生感知到新事物多于導師是很自然的事。導師的意義在于,用他個人的經驗對學生的選擇予以判斷,而不在于教給學生知識。此外,學生之間彼此交流,也會獲取大量的新鮮信息。因此,從客觀的角度去看,學生知道的“多”“新”“異”是十分正常的事了。
(三)新教學技術頻頻出現
越來越多的高校配置了“未來教室”,建筑學意義上的教室被改造成教育學意義上的“學習空間”,側重于滿足自學、小組合作學習、集體授課等多種學習與教學形態(tài)。教室內裝配有攝像頭、天麥設備、投影儀以及液晶顯示器等設備能夠有效地輔助教師記錄學習過程并開展各種學習活動,為師生帶來了全新的教與學的體驗。各種形式的教學資源日趨豐富,與此同時,對教學模式的探索也是如火如荼。以研究媒體為己任發(fā)展而來的教育技術學,在教育學門類中異軍突起,發(fā)展迅猛,該學科廣泛吸收教育學各分支學科的研究成果,密切關注最新技術發(fā)展與應用,不斷地提出新的教學概念、測量和模式,這反映出一個客觀事實,即新的教學技術在加速涌現,“新事物推動需求”在教育領域已成為事實。作為高校教師,面對新領域和陌生的問題不必退避三舍或靜觀其變,學習型社會從自身做起,知識是彼此相通的,汲取新領域的價值要素融入自己的研究領域。
高校教師融“專業(yè)研究”與“教學工作”于一身,不可能像教育技術工作者一樣對新領域全然關照,但又不能對新領域的出現置之度外,囿于自己的小圈子必然會導致孤陋寡聞,必須以開放的態(tài)度、積極的心態(tài)進入新領域。現代社會的新領域都以“人”為鵠的,所產生的新事物都具有“人性化”特征,高校教師對于新領域無須有畏懼之心,以同理之心即可熟悉其基本情況,
七、結語
“互聯網+”教育是當代教師發(fā)展無法繞過的主題,無論其作為理念還是作為技術,都必然影響著教師對教育世界的認知、體驗和反應。高校教師應該把握這個時期教育可能發(fā)生的改變,積極主動地“+”而非“被+”,這是一種姿態(tài),更是一種思維方式。教育有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目標,這一點并不因為互聯網的存在而改變,恰似汽車飛機的出現并不改變“回家”這個目標,也沒有改變距離,但卻因其存在使得我們行為方式與以往不同。我們都在路上,都在時代的列車上,沿著歷史的軌跡前行,心中有導航,人生才不會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