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營
評價一所學校,單純看升學率;評價人才,單純看“帽子”;在教學管理上,有的老師喜歡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在家庭教育上,有的父母習慣當甩手掌柜……剖開這些教育表象,直達內(nèi)核,可以看到一個共性問題——懶人思維。
在認知層面,懶人思維的典型特征是評判事物的標準單一,不愿承認現(xiàn)實的復(fù)雜性、多樣性,喜歡主觀臆斷。到了實踐層面,處理問題簡單粗暴“一刀切”,習慣性地推卸責任且不思進取。
教育中的懶人思維,與時下社會功利主義的泛濫密不可分。比如,為了吸引高層次人才,國家和地方推出了各級各類人才計劃,其中有不少發(fā)揮了鼓勵創(chuàng)新、培養(yǎng)人才的積極作用。然而,隨著人才計劃越搞越多,在一些地方和高校形成了“帽子工程”,“帽子”又與高校教師的科研資源、職稱晉升、評獎待遇緊密掛鉤,結(jié)果引發(fā)搶“帽子”的亂象,擾亂了科研生態(tài)。
我國傳統(tǒng)教育更多信奉直觀、類比的形象思維方式,缺乏邏輯訓練和演繹的學術(shù)傳統(tǒng),模糊而不求精確,這成為滋生懶人思維的文化淵藪。有的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一旦對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有所不滿,總喜歡張口閉口“國外教育如何如何”。且不說很多人對國外教育的了解仍停留在道聽途說或走馬觀花的層次,即便是某國教育有為世所公認的優(yōu)長,但受文化傳統(tǒng)、社會環(huán)境、教育投入、教育人口、師資條件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也不是想學就能學,想拿來就能拿來的。簡單拿國外教育說事,與國內(nèi)教育強行“對表”,也是一種懶人思維。
思維一旦懶惰,評判事物就難免機械、偏頗,在教育領(lǐng)域突出體現(xiàn)為評價標準的單一。一年一度的高考日益臨近,考前誓師大會在一些地方的高中如期上演。據(jù)媒體披露,一些高中對升入北大、清華等名校的學生予以50萬元重獎。在一些升學率長期落后的地區(qū),重獎考入名校的學生甚至被寫入地方政府的工作報告。亂象背后,是以升學率為單一評價標準的現(xiàn)實。有論者慨嘆,“升學率簡直是要把學校逼瘋”。鑒于此,教育部有關(guān)負責人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特別強調(diào),要扭轉(zhuǎn)單純看升學率的傾向。
懶人思維不僅會導(dǎo)致“不作為”,還會導(dǎo)致“亂作為”。例如,在貧困生認定上,一些高校不認真調(diào)查核實,建立公平可靠的評估機制,反而讓學生公開“哭窮”“比慘”。最近有媒體報道,哈爾濱一所高校為了確保家長知道自己孩子請假,居然要求家長提供身份證復(fù)印件,并手持孩子的假條拍照,手續(xù)類似“借高利貸”。這不僅是典型的懶人思維,更涉嫌對學生及其家長人格的不尊重。
在家庭教育中,懶人思維更是隨處可見。一是當甩手掌柜。一些父母因為工作忙或沉迷玩手機、打游戲,疏于對孩子的管教和陪伴,成為“手機爸爸”“影子媽媽”。二是盲目跟風攀比。從幼兒園起,不少家長就一心讓孩子“搶跑”,參加各種培訓班,有條件的甚至在中學或小學階段就安排孩子出國留學,卻不充分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個人意愿。再如,有的家長衡量家庭教育成敗的核心標準,就是孩子畢業(yè)后能否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衡量好壞工作主要看薪水。這顯然偏離了教育的本質(zhì),扭曲了教育的價值。
教育是一門復(fù)雜的藝術(shù),懶人思維絕對要不得。無論是教育工作者還是社會公眾,都應(yīng)尊重教育的復(fù)雜性和多樣性,尊重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和人的成長規(guī)律,不輕信、不妄斷,多一點耐心。說到底,懶人思維這個教育流行病,該治治了。
(來源:中國教育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