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建芳
“繪本劇”是一門綜合了文學、美術、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將孩子們對繪本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表現(xiàn)出來,滿足了孩子們天性喜歡“假裝”游戲,喜歡裝扮、喜歡音樂、喜歡舞蹈、喜歡被注目的愿望。繪本為幼兒的繪本劇表演提供藍本和源泉,繪本劇為繪本內容的展現(xiàn)提供舞臺。
我園經過一年的探索和實踐,篩選出了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并形成了具有我園特色的園本課程。就我園的一些做法總結如下:
一、創(chuàng)設溫馨的繪本閱讀環(huán)境
為了讓孩子和繪本零距離接觸,我們每個班級都創(chuàng)設了閱讀區(qū)角,有“繪本驛站”、“繪本漂流”……老師們把圖書區(qū)都改成了“溫馨繪本館”,在區(qū)內鋪滿彩色泡沫墊,即降低了活動的危險性,又增加了童趣;再發(fā)動家長把家中不用的靠墊拿來,給孩子們閱讀時用,一個軟墊、一個繪本便能進入到奇妙的繪本世界;我們還利用走廊、過道打造“繪本墻”一在墻壁上張貼繪本故事圖,在“涂鴉墻”上涂畫繪本故事;有的班級把廢舊的圖片讓孩子們拼拼、剪剪、畫畫,再重新構圖,做出一本自己心中獨一無二的繪本圖書;同時,我們還規(guī)定了“繪本一刻鐘”的固定時間,每天在孩子午睡前聆聽或講述繪本故事,既聽了故事又養(yǎng)成了幼兒良好的午休習慣。
二、開展多彩的繪本教學活動
1、發(fā)揮骨干引領作用。先讓骨干教師向大家展示自己設計的繪本活動,如王老師的《我幸運的一天》、景老師的《我是霸王龍》等,課后老師們圍繞著“繪本閱讀活動開展的形式”一問題進行討論。大家找疑點,談困惑,討論問題的答案。最終大家發(fā)現(xiàn)繪本活動的呈現(xiàn)有很多種形式即可以用制作精良的大書講述故事,讓孩子們欣賞;又可以用畫面超大便于分享的電腦幻燈片來開展繪本教學,并且在活動《我是霸王龍》一課中,景老師在制作幻燈片時配合畫面插入了很多形象、有趣的聲音,讓這個故事更加生動,孩子們更加喜愛了。大家從實踐活動中總結問題與真知,為課題的研究找到切入點,老師們紛紛表示學習幻燈制作是非常有用的,要在業(yè)余時間多掌握些ppt的制作方法,力爭把電子繪本做的活起來。
2、開展繪本教學的同課異構活動。就是同年級的老師選擇同一繪本進行教學,看看同樣的題材經過不同老師的使用,采用不同的策略會有怎樣的教育效果,也就是來研討我們在課題實施方案中預設的問題:針對一個繪本材料,開展多個老師做課的研討;為什么選擇這個繪本材料,用怎樣的方式進行繪本教學更為有效等等,好多青年教師都積極開展教學,同課異構,在不斷的探討中,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通過各種訓練活動,提高幼兒表演技巧。
在探索中,我們嘗試著幼兒“繪本劇”表演。針對表演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何使幼兒的語言、表情和動作三個表演要素和諧、自然的配合起來,并大膽、自信地表達出來?我們分兩種形式來訓練:一是表演基礎訓練。在平時,我們通過集體活動、欣賞故事、區(qū)域訓練等形式來提升幼兒口語技能技巧;二是搭建舞臺,給孩子和老師以及家長展示的機會,結合繪本表演訓練,在表演中讓孩子擴散想象、角色對白、模仿繪本中自己最喜愛的角色等形式來提升孩子的表現(xiàn)能力。
通過一學期的實踐,系列繪本劇《小魔怪要上學》、《小青蟲的夢》以及《小兔乖乖》等繪本劇已在我園推廣,并受到大家一致好評。
三、建立有效的家園共同體
我們的項目是一個長期實踐的過程,因此,除教育教學活動之外,我們同樣需要家長的配合和幫助。本學期初,我們下發(fā)了有關繪本閱讀的調查問卷,統(tǒng)計分析了各個家庭親子閱讀的情況以及家長對于繪本圖書的認識。起初很多家長對我們的繪本課題不理解、不重視,我們便通過各種途徑介紹繪本圖書:向家長宣教、開家長培訓班、利用幼兒園網站、班級網站向家長推薦優(yōu)秀繪本圖書、并熱心解答家長們在親子閱讀方面的困惑、在半日開放時,向家長展示我園的繪本教學等等。如今很多家長對繪本的熱情增加了,經常上網搜集有關繪本的各種信息,互相討論交流,一有好書就帶到班上與孩子們一起分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們鼓勵堅持親子閱讀,并為班級捐贈圖書,豐富班級小書吧。
后期思考與策略:
(一)精選繪本,為幼兒表演提供素材基礎
在不斷的實踐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并不是所有的繪本都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也不是所有的繪本都適合進行表演,更不是所有的繪本都具有教育意義和價值,因此利用繪本引導幼兒進行表演的前提就是精心選擇繪本。一般而言,優(yōu)秀的、適合幼兒表演的繪本首先應該具有教育性,這樣的繪本首先應該呈現(xiàn)的是人類社會各種美好和卓越的事物和情感,有良好的價值導向,而不是將純真的兒童引向社會的庸俗和不良的情感體驗;其次,繪本的選擇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單純的邏輯敘事超出了幼兒的理解范圍,并不能滿足幼兒的需要,因此在繪本主題、敘事方式、圖畫顏色等方面都要有所選擇,應在幼兒的理解范圍之內;第三,繪本要適合表演。繪本的語言風格、角色設置、情節(jié)發(fā)展和角色行為都是表演的基礎,因此要選擇能引起幼兒興趣、具有較顯著行為特征的繪本。
(二)注重引導,為幼兒表演搭建展示平臺繪本只是提供了表演的基礎,要完成完整的表演,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教師應該在表演前找出多種風格區(qū)別較為明顯的音樂,引導孩子通過傾聽、比較、討論等方式來為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角色行為配上相應的背景音樂;其次,對繪本的理解也十分重要,只有在充分理解繪本的基礎上,幼兒的表演才有現(xiàn)實可能性,因此教師要帶領孩子們讀繪本,只有在讀的過程中,孩子們才能更好地理解主題,深化對故事角色和情節(jié)的認識,進而將繪本中的情感遷移到自己的表演行為之中;第三,應對繪本進行改編。教師應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場地設施、舞臺條件等對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與角色行為進行改編,創(chuàng)造出屬于幼兒自己的“臺詞”與情節(jié),由此幼兒自主參與劇本創(chuàng)作與表演的過程就基本完成了。
繪本不是劇本,兒童不是演員,不是為了表演而表演,而是為了兒童的成長。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具體的實踐中要把握好繪本的教學,同時又能根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引導幼兒根據(jù)繪本的情節(jié)和角色設計進行改編活動,從而在表演過程中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