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心理情景劇作為新的團體心理活動形式,有效地補充了傳統(tǒng)心理健康課程、心理咨詢的不足,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將校園心理情景劇應用于心理健康知識普及中,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加深對于心理問題的認識和思考,對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團體活動;高職大學生;應用;思考
一、校園心理情景劇概述
(一)心理情景劇的含義
心理劇是維也納精神病理學莫雷諾(J.L.Moreno) 創(chuàng)立的團體治療方法,大學生心理情景劇是在心理劇的基礎上發(fā)展來的,是以大學生生活為題材,表演反映學生自己或他人日常生活問題情景中的角色,在宣泄情緒的同時,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校園心理情景劇的故事情節(jié)一般來自同學們的實際生活,通過表演中對心理困惑的呈現(xiàn),并在專業(yè)心理教師的指導下在劇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寓教于劇,使學生在輕松的、易接受的氛圍中學習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心理情景劇表演運用的技術,如角色互換技術、空椅技術、未來投射等可以引起大學生共鳴,幫助他們重新審視困擾自己的問題,并將劇中感悟到的技能有效地運用于自身,從而解決自己的心理困惑,獲得自我心靈成長,這對學生自我認知能力的提升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因此,高職院校針對學生問題,開展大學生校園心理情景劇有助于廣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情景劇的要素
第一要素是人物。指導者,亦稱導演,主要是指心理情景劇的策劃者或活動實施者,可以是心理健康教師、社團干部或者具有表演技能的人員。劇中演員可分為主角和配角,主角是劇情呈現(xiàn)的主要演員,可以由有類似心理問題的學生飾演,也可以由無類似經(jīng)歷的一般學生來飾演,而配角主要配合主角表演,豐富劇情內(nèi)容,保證劇情的完整性。
第二要素是劇本。劇本是心理情景劇的靈魂,一般分為人物對白、旁白、獨白、舞臺提示等幾個部分,也包括整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地點,劇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姿勢、肢體動作,表演中的道具、布景和音響效果等方面提出要求。
第三要素是舞臺。在一般表演中需要背景、燈光、音響、道具的支持,同樣,校園心理情景劇中在舞臺選擇上體現(xiàn)了靈活多樣性。例如,可以根據(jù)具體需求,使其在心理課程中實現(xiàn),就可以將講臺設置成舞臺,小規(guī)模的心理委員培訓,可以把心理活動室作為舞臺。根據(jù)劇情需要,背景的布置、燈光的效果要配合演員進入不同的場景,音樂要能詮釋劇情的發(fā)展,道具要能使表演更形象。
二、校園心理情景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以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鑒于第一課堂在普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局限性,如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nèi)容理論化等,因此嘗試運用心理情景劇這一新穎手段,下面筆者就將心理情景劇的應用進行介紹。
筆者結合日常咨詢中學生遇到的主要困惑及關心的問題,確定心理情景劇的主題是走出心靈的孤島,并以文件形式下發(fā)到院、系(部),由各單位圍繞主題,結合有關要求自行組織選拔,并選送一件作品參加決賽。
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劇本、排練。組織學生課后認真籌備,在內(nèi)容構成上體現(xiàn)學習、生活場景,表現(xiàn)出大學生成長中的心理困惑和沖突,并有積極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及啟示。為保證演員表演技巧形象生動,特邀請學院相關專業(yè)老師進行指導。
在學院“5.25”心理健康月活動上進行推廣,并錄成視頻發(fā)給各輔導員,請他們以主題班會形式組織學生觀看并分享、交流。
三、校園心理情景劇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作為新的團體輔導方式,對已有咨詢方法是一種補充
校園心理情景劇以大學生現(xiàn)實生活為原型,所呈現(xiàn)的心理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表演者將高職大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情景通過劇中情景、人物刻畫生動活潑地反映出來,對有類似心理問題的大學生評價問題、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心理情景劇把心理健康知識融入到戲劇表演中,直觀形象,符合大學生的偏好與審美情趣,不僅表演者能從中體驗到心理上的變化,還可以找到癥結所在,領悟道理,同時,觀看的學生也能從中獲得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方法。
(二)促進大學生有效的人際溝通,為其提供廣闊交流平臺
研究表明,校園心理情景劇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促進和推動作用。參加校園情景劇的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人際關系上存在顯著差異,尤其表現(xiàn)在人際關系方面,其發(fā)生作用是較易理解的。在籌備和表演過程中,無論哪一個角色,都參與了心理情景劇多次修改完善、表演展示等繁雜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導演、演員和后勤服務等人員都在為同一個目標不斷地溝通、展示并且完善,在校園心理情景劇表演過程中,演員對角色的理解、表現(xiàn)方法和表現(xiàn)手段要通過多次與導演、編劇和其他同學的溝通,經(jīng)過磨合、修改最終達到角色的完美呈現(xiàn)。因此,校園心理情景劇為大學生提供了廣闊的人際關系交流平臺。
(三)符合大學生身心特點,引導他們正確對待和解決心理問題
在日常咨詢中發(fā)現(xiàn),很多大學生有心理問題,但是沒有勇氣尋求幫助,或者對心理咨詢存在誤解而不愿意尋求幫助。校園心理情景劇通過讓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還原了發(fā)生在學生身上的具體情境,相對于傳統(tǒng)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的方法,一方面,滿足了大學生的表演和創(chuàng)作欲望,在選擇劇目主題、確定劇目內(nèi)容的過程中,學生要提出自己或同學的心理困惑及問題,還要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方向,因此,這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心理問題,并主動學會解決心理問題的一個比較可行的自我教育的方法;另一方面,演員通過表演將心理問題的形成、發(fā)展及解決逐步呈現(xiàn)在舞臺上,將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困惑展示出來,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真實的情景再現(xiàn)的平臺,有助于學生獲得合理、有效而又易于接受的解決心理問題的行為方式,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
四、校園心理情景劇的應用出現(xiàn)的問題及后續(xù)展望
(一)要與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結合
校園心理劇作為一種新的文化形式和團體活動方式,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由于處于探索階段,呈現(xiàn)出了效果不均衡的特點。在日常咨詢中,分享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心理情景劇的呈現(xiàn)過程中,每次排練可以通過心理健康老師引導的方式引發(fā)學生反思;而在演出過程中,對于學生觀眾而來,由于人數(shù)較多,時間緊湊,無法實現(xiàn)對每一位學生的自我剖析。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必須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途徑,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講授、心理健康知識專題講座、日常個體咨詢、心理活動等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其作用,從而真正實現(xiàn)大學生心理健康的良性發(fā)展。
(二)劇目中更多地表現(xiàn)了情景劇而非心理劇,缺乏科學性和深度
大學生心理情景劇的劇本素材來源于生活實際,把大學生關心的話題編寫成淺顯易懂、生動活潑的心理情景劇,但在活動舉辦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往往將情景劇與心理情景劇兩者混淆起來,在劇目創(chuàng)作上,也缺乏心理學的科學性和深度。比如,受刻板印象影響,在表現(xiàn)自卑心理時,往往模式化地認為自卑的學生家庭一定是來自貧困的農(nóng)村,而表現(xiàn)自我為中心時,又認為這些學生會來自富裕的獨生子女家庭。事實上,二者之間并沒有密切的聯(lián)系,這樣模式化地將他們建立起聯(lián)系,不僅不能起到心理教育的作用,反而會誤導大學生。
(三)充分發(fā)揮心理教師的作用,提高劇本創(chuàng)作水平
校園心理情景劇是否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與指導教師有著密切的關系。情景劇和心里情景劇很大的區(qū)別,因此,在心里情景劇劇本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一定要展現(xiàn)心理現(xiàn)象、心理規(guī)律,在整個校園心理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編排過程中,除了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氛圍,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之外,還需要加入心理學理論的支撐,引導學生揣摩劇中角色的個性心理特征,理解其心理問題,并自然真誠地進行角色扮演,從而達到將其在心理情景劇中靈活生動地演繹出來的效果。
(四)創(chuàng)造一種非批判的氣氛,注重交流分享
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去探索劇中人物的心理,并嘗試全身心投入地將角色鮮明的特征表現(xiàn)出來。表演結束后,指導教師要邀請學生觀眾參與交流、討論并且分享體會,特別是演員,鼓勵同學們將劇情中的人物心理問題的解決方式與自己日常問題解決的方式結合起來,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式,并進一步鞏固和強化,這樣才能使校園心理情景劇真正地寓教于劇,而不是簡單地寓教于樂、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石紅.心理劇與心理情景劇實務手冊[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135-138.
[2]項傳軍.大學生心理情景劇的實踐與探索[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83-85.
[3]蘇斌原,林彥喬.心里情景劇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特點、發(fā)生機制及實踐探索[J].江西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01): 12-15.
[4]陳數(shù)婷,周文霞,艾恒.校園心理劇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6,(11):87-88.
[6]袁淑.依托心理情景劇——拓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課堂[J].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2):59-61.
[7]韋玉敏.心理情景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應用與思考[J].科教導刊社,2015,(04).
作者簡介:
陳曉偉,碩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研究方向: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單位:
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